笔下文学 > 来生勿入帝王家 > 第34章 诱情

第34章 诱情


  严姑爷从甄尚书房中离去后甄尚书暴毙的消息传到甄府内院,甄老太太当时就倒下卧床不起,甄尚书的三个儿子瞬间就傻了眼。甄家大爷还算回神的快,一面安排老太太问诊,一面安排各处报丧,一面安排府中操办起白喜事来。

  甄婉带着女儿在甄家坐立不安,走是不能走了,留下协助丧仪又要看娘家诸人的脸色。尤其是甄家大爷的幺女甄钰,原已经被聘了皇子妃,欢欢喜喜等待钦天监卜出吉日备嫁,眼下说不得要服齐衰一年。但家中父母并叔婶都是斩衰三年,婚事是没法操办的。再则祖母本已有了春秋,此刻一病倒,也不知道是否熬得过,这三年中再生任何变故,她岂不是要拖到十□□再出嫁。她甄钰倒是等的起,大皇子可等的起么。

  甄家待要寻严永泉的不是,然这里头牵扯到甄家出嫁的姑子甄婉,与夫家一言不合,跑回娘家两个月,姑爷三番四次来接不回去,那甄氏女还要不要嫁人了。别的甄家女倒也罢了,好容易出了一个皇子妃,难道能传出这种名声么。说不得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请人来看过,报了一个中风暴卒了事。

  萧峻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在练字,因萧峻尚住在宫中,甄家自然是不能上门报丧的,只转托宫人代禀。传讯的太监战战兢兢把甄尚书的死讯一说,萧峻心头大恨,立时抓起镇纸就砸到砚台之上,反过来弹到笔洗里,把上好的薄胎青瓷莲花洗砸个稀烂,水混着砚台上的墨汁,滴滴答答淌了一桌子都是。

  想那甄钰不过中上之姿,作诗不过尔尔,他萧峻当日没口子的夸赞难道是瞎了眼么,还不是想着吏部乃六部之首,掌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命升迁,实在是笼络朝臣的不二之选。难得父皇并未作梗,竟然允了,难道不是有心默许,想一试自己能力么。甄尚书一死,甄家几个儿子统统都得丁忧,甄钰还算什么,真是白白浪费一个皇子正妃之位!

  皇帝早得了消息,沉默了片刻,未置一词,待得甄家的报丧并丁忧折子上来,他便批了准字,又使人命大皇子替他上门吊唁。待批完了折子,便径直往坤宁宫去。到了坤宁宫,恰见嘉楠陪着谢皇后在小花园的浅溪旁喂鱼儿。谢皇后坐在软塌之上,嘉楠拿了鱼食在溪旁逗弄,正是其乐融融。

  皇帝止了皇后见礼,在一旁坐下,叹口气道:“峻儿定下的甄家姑娘的祖父没了。”谢皇后吃了一惊道:“甄老太太不过五十许,甄大人想来也相差不远,平日里也没听说有什么症候啊,可是意外?”

  皇帝道:“说是暴卒,这里头也确实牵扯了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也不说来污你耳朵了。峻儿择的这一妻一妾,着实令人气恼。”

  谢皇后默了片刻道:“峻儿虽不是臣妾亲生,但也是亲手养大的,娶妻不贤毁终身,妾不能眼睁睁看他落入火坑。若是陛下查明果真不像样,还需决断为好。”

  皇帝叹道:“也是一时不查,想着遂了母后心愿,过后方让人查知。此刻圣旨已下,倒骑虎难下了。”

  谢皇后嗔怪道:“这说不得是要怨陛下了,怎么也是皇长子,怎可轻忽。”

  皇帝叫这一句触动心肠:“梓童,你总是为他想这样多,安知这孩子是为了什么说动的他祖母择了这几家?吏部尚书、礼部侍郎、忠远将军......他倒不怕一口吃撑了。”

  谢皇后仿佛不敢置信,目光几乎呆住了:“陛下,峻儿还是个孩子,明年才十五呢,或许是有小人挑唆,陛下千万要相信自己的孩儿。”停了一下又说到:“圣旨下了也不能出尔反尔,不若再给甄家一个恩旨,许甄姑娘在家清净守孝,臣妾这里细细挑四个嬷嬷过去教导礼仪,若有什么不妥处,这几年时间务必把这孩子掰过来,待甄家除服后再办大事。但若确实朽木难雕,说不得要请钦天监重新占卜,若果真不谐,咱们家也只好霸道一回,好好给甄姑娘另指一门好亲便是了。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点头道:“你这样确实也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便是如此吧。”

  自坤宁宫出来,皇帝怅然喟叹,“或许有小人挑唆”几个字,倒是在他心头久久不能散去。以至于心念一动,吩咐御辇往储秀宫去。自华贵妃有孕以来,皇帝也时有探望,只是不比皇后处每日都要去一遭。故而皇帝一到,储秀宫上下一片殷勤,华妃更是面上生辉,眉开眼笑。皇帝方一坐下,便又抛出甄家之事。

  华妃早有耳闻甄尚书身死,心中其实极称意的。捧出萧峻不过是为了挡在前头替她与坤宁宫打擂台,又不是真个弄出来争太子之位的,萧峻一出手就把吏部、礼部、军中都插了一脚,她心中是颇为不满的。如今见萧峻的姻亲先废了最重要的一头,华妃就差没有拍手称快了。

  但既然皇帝这么一说,她少不得摆出一副解语花的模样,柔声道:“这可如何是好,常山王虽说明年才十五,但等到甄家除了服,再将六礼行完岂不是要拖到十□□岁。”

  皇帝有心一试探,问到:“朕听说这甄严两家似有不谐,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华妃心道,甄家既然已经废了,恰是最好的皇子妃,可不能轻易换掉,于是柔声说到:“甄严两家是姻亲,能有什么不谐呢,想来是坊间误传。既然圣旨已下,甄姑娘已是萧家人,按说民间热孝内嫁娶也是有的,若要守孝,待齐衰一年过了,寻本家族人代为发嫁也就是了。”

  皇帝一听,心凉了一半,又听得华妃道:“大殿下眼看也渐渐长大,身边不能没有个知疼知热的人。依着臣妾,既然孺子已定,便先纳入府中,殿下也好有贴身服侍打理家务的人,如此这样,便是正妃一时不能入府,倒也不是很要紧了。“

  听了华妃一番生怕常山王府里乱子不够多的鬼话,皇帝剩下的那半截心也一并凉了,也没有再提此事,嘱了两句安胎的话,便拔腿走了。

  谢皇后动作很快,当日便细细挑了四个嬷嬷送往甄府,又下了恩旨命甄钰专心守孝。华国夫人本来还在筹谋如何往几家下人里布上眼线,不意皇后不声不响便抢在了头里,心里着急,赶紧命人把消息送入宫中。华贵妃于是也挑了四个嬷嬷并十几个宫人,在太后面前打了个花胡哨,以太后的名义把嬷嬷分别赐到严、朱二府,又往甄钰等人身边送了宫女若干。

  到了首七第三日,常山王萧峻先遣了人送过祭礼,次后换了素服,启了郡王仪仗,亲来致奠。萧峻见皇后太后对甄钰皆有加赐,想来圣眷极浓,颇为看重,倒不便对甄家过于冷淡,故而致奠后又应请入内室饮茶稍坐。待其叙话之后,告辞回宫,不期路过回廊,隔了花墙见内院里一少女正在呜咽,一个丫鬟正在一旁耐心劝慰。看其背影素服银钗,腰肢盈盈,别有一番可怜之态,听其声音娇柔婉转,倒是有几分耳熟,一时忍不住脚步有些踟蹰。

  那丫鬟在旁说到:“小姐还请忍耐,名分已定,甄小姐将来是皇子正妃,要教训几句,也是无法。”

  那少女哽咽着开口道:“我何尝不知呢,自小于我与她们表姐妹俩便是嫡庶有别,将来更是妻妾有别。甄姐姐有教于我,自然只能听从便是,姐姐心里不痛快,把气撒出来也就好了。”

  萧峻此刻已经听出那少女便是严秀卿,想来是随了嫡母来外家吊唁,受了甄钰及严淑卿的气,故而在此偷偷啼哭。萧峻听了心中甚为不快,想不到这甄钰竟是个如此霸道的性子,想来日后常山王府之中,妻妾只怕难以相安了。好在这个严秀卿倒是好性儿,颇肯忍让,日后自己私下多多体贴一二也就是了。一时想到当日秋千架前姣花软玉在怀,他不禁身上有些发热。

  待得萧峻远走,那丫鬟悄悄凑到严秀卿耳边道:“小姐,王爷好像走了。“严秀卿渐渐收了声,低头带了丫鬟往嫡母处寻去,一面心头暗暗想到:听风声甄钰一时不能成婚,那自己也好不了哪儿去,倘若那朱家姑娘先进了王府,笼络住王爷的心......

  连着好几日,严秀卿都在苦思如何早日接近萧峻,她这小心思叫华妃借太后之手送来的宫人看出端倪。在暗暗与宫里通过消息之后,一个叫珠儿的宫女这一日状若无意的同一个叫宝儿的宫女闲聊到:“腊月十九,大殿下还去宝华寺么?”

  那宝儿道:“怎么不去,大殿下的生辰乃是亲母的忌日,大殿下年年都要去宝华寺烧香祈福的。”

  严秀卿听了心中一动,面上倒是淡淡地,坐卧如常。到了腊月初十这日,便与严老太太道:“祖母,十九日是姨娘百日祭,家里自然是没有为姨娘办事的道理。只是姨娘养了秀儿一场,秀儿想去宝华寺替姨娘做场法事。”


  (https://www.bxwxbar.com/book/87294/805838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