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新汉1627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小人心思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小人心思


  “没头箭射人身上是挺疼的,可是咱也得有足数的棉甲呀!”王大虎心里不住地嘀咕,家里就十副棉甲,根本不够明天操练所用的,刘二这明显是大伙儿还用披棉衣的老办法,大伙儿得翻柜子找了棉衣才行。

  刘二原打算用棉布做布甲,按照他的设想是作成厚实的无袖上衣样式,后来刘二发现这样干太费棉布,下河村储备的棉布做衣服帐篷的储备都不大充足,用宝贵的棉布做棉甲太浪费了。

  刘二后来灵光一闪,觉得用做布鞋底子的袼褙做布甲也成,他请教了老军匠胡德兴与王文常,俩人都表示此法可行。刘二就将这样的节俭之法正式确定下来,让婆姨们用旧棉衣麻衣打袼褙做棉甲。

  女人们打的袼褙原本用以做鞋底,存货本来不多,只将将做了十件布甲出来,更多的袼褙要婆姨们做新衣让乡民换了破布下来现打袼褙。袼褙都是破棉布麻布黏合起来的,刘二觉得布甲含棉不少,他还是管这种甲衣叫棉甲。

  盔甲不足也不能影响攻城演练,在刘二的指挥下,一千多号人这么着与南山村寨墙缠绵了三日。攻城演练效果不错,士兵们基本熟悉了攻城作战,大伙儿上蹦下挑挖坑填土什么的都做得很熟练。

  上世纪末,阿美利加许多衣食无着的民兵铤而走险去钱庄做空手买卖,这些军事经验丰富的破落户也是预先踩点计划演练,强盗们等作战技巧熟练以后才采取实质行动。刘二看了大新闻以后,什么遵纪守法安善良民的宣传教育意义他没体会到,强盗们计划严密准备周到演练充分动作凶狠的买卖思路却给刘二学了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刘二看新闻只学会违法乱纪,可见他天生就不是安善良民。

  刘二的本事就这么大,他也不是天生作战经验充分百战百胜所向无敌的军事天才,他已经将他与王大有、王大富等人对军事作战的认识全部都运用到了他的攻城演练当中。这事儿他请教过胡宗北,胡宗北也对刘二的操练成果很赞赏,攻城作战再改进的话就要向正规军看齐,那样需要的设备物质太多,刘二觉得不划算另外他也根本置备不起。

  吃罢晚饭以后,各宿舍帐篷里都掌了灯,刘二坐在办公室与王大富商量着买卖事务,刘二点了旱烟,道:“大富,攻打城墙的活计咱演练三天了,我看大伙儿都差不多知道咋回事儿了。这不能算完,咱还得操练几日,熟能生巧,多演练是没坏处的。不过咱也不能整天搞这一件事,大伙儿天天吃肉他也能吃吐了。我的意思是咱明天暂停攻城演练,咱操练一下行军,还得演练一下往家运粮。大富,咱的兵每天跑操是要跑五里路,不过咱家去澄城县六七十里,路太远,咱必须得操练一下列队行军。还有,运粮食的时候我计划让士兵两拨人分了挑,咱也得演练一番。”

  刘二一门心思扑在义军上,他说的话句句在理,王大富点头应和:“刘二,你说的对,那咱明天就演练行军跟运粮。还有,刘二,花万庆的斥候兵咱也得让他操练一下。万庆打我这儿挑了好兵走,也没见他来军营操练过呀?”

  刘二想了想,道:“万庆在家里呢,他不是说马兵得跟马处处感情么,这几日那些兵都跟家里的马正腻味呢,这事胡宗北不是说万庆说的对嘛。咱要操练斥候兵放哨的话,我明天派人给他带个口信。要我说咱这趟买卖啊,斥候放哨没啥用,咱自个儿的地界难有外来打粮的人,村外的人我特意去问过,没听说有王二的消息。”

  说到这儿,刘二压低了声音,道:“大富,要我说啊,咱得提防着那位,别他成心使唤大傻子,让咱们白忙活一趟,让咱啥也捞不着。”

  “不能吧?”王大富眉头一仰,他瞅见刘二郑重的神色,又想起了杨世仁那档子破事,他觉得刘二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大富也压低了声音,道:“刘二,你说的坏事也不能说没有,不过大有早去赵庄说事了,算日子他今明两天就得回家,这两家合伙做买卖的事已经说定两次了,咱要是撂了挑子不干了,那可就太不好。”

  刘二轻轻地拍了一下大腿,道:“买卖不能不干啊。说好的买卖咱要撂挑子凉了人家,知情人能说亲戚不共财咱加了小心不寻人不方便,那不知道的人该说咱家人不仗义说话当吹气,那咱义军还能去哪里拉了人马来?”

  大富瞅刘二胸有成竹的样子,问:“刘二,你甭绕了,你就说咋办吧,咱听着呢。”

  刘二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富能听他的就好,这事他不能先跟王大有直说,王大有是个十分正直的强盗,人太正直了歪心思就少了。

  刘二将他的计划托了出来,道:“大富,买卖咱家一定是要去做的。我想啊,这两家要是因为共财搁气,他也不能干仗的时候起龌龊,咱两家要闹矛盾,那只能是分官仓粮库的时候闹别扭。这么着,咱家人去的时候带些干粮,咱干仗的时候吃自个儿的口粮,甭吃他家的饭。另外呢,咱家人得机灵点儿,进了城咱就占官仓,官仓占不了咱也得找粮店。总而言之,咱家人把粮食拿到手了再去跟他家说分粮的事,不能说咱啥也不占白出了气力去要他给咱分粮。”

  王大富点头同意,“料敌从宽,是这么个意思。”大富新学了个成语,他还拽了出来。

  刘二继续分说他的思路,“这两家搁气打架的事,咱事先也得操练一天,比如说咱进城以后往哪去,往哪冲,咋占粮仓,咱得先按咱家县城里面的模样在咱军营里操练一番。操练的目的咱不能说清楚喽,咱就说干仗占粮库。提防他家人的事,咱先跟司马说了,队长小兵咱都甭说,小心他们拐弯抹角地传了话出去,显出来咱的小人心思。提防他家人的事,咱等到了他家的当天晚上,咱再跟队长们都交了实底。”

  王大富听刘二解释了这么清楚,他放心下来,俯身点了一袋旱烟抽了起来,吞云吐雾之间问了个问题:“刘二,咱是没去过澄城县城,你也没去过吧?那咱按咱县城里的方位操练,那是要坏事的呀。”

  刘二挠了挠头,道:“这个事么,我是这样想的,杨六郎跟咱关系不错,他家人去他县城的次数估计多,咱在家先操练着,我去一趟杨家洼,跟杨六郎他们说说话,我画了地图回来。”

  王大富嘿嘿一笑,“刘二,我就知道你要这么想,你的心眼儿是又多又实在,你肯定去寻杨六郎。不过嘛,你不用跑这一趟。你跟咱家里的兵说话恁多次,除了你的十诫跟他们家里的情况,你都没说过别的杂事?咱俩是没去过澄城县城,但是大有去过,咱家这六千多号人去过的也不少。咱明儿个传话下去,谁去过澄城县城让他们来找咱,咱问问他们,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咱听那么多人的说道,澄城县城的地图不就画出来了吗?”

  刘二恍然大悟,满脸堆欢恭维王大富:“高,高,真是高!大富,这事儿你想咱前头喽。”

  俩人商议已定,瞅着时候不早了,屋内热气早已消散,俩人各自上床睡觉。

  刘二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王大富最后的一席话,让刘二明白了俩人思维的本质不同。刘二的思维经过商品经济狂轰乱炸的嬉闹宣传,他不自觉地养成了思维定势,解决问题时过于依赖十分发达的商品交易途径,他往往选择最简单明了的现成方案。王大富则是老实乡民,大多数人生时光都在相对封闭的农村度过,他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往往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最经济实用的方案。

  简单的说,原本穷光蛋的单身汉刘二工作几年手头有了钱,他已经习惯于用买来解决问题,而王大富没有经过嬉闹宣传,他处事的本能是用造来解决问题。

  造不如买,买不如造这俩问题刘二此时根本不用纠结,义军也就是老百姓,可以说除了人力别的啥也不趁,除了粮食布匹等必需品农民无论如何日陕北的黄土也日不出来太多需要强行与无良奸商买卖以外,其他一切煤铁什么的刘二都计划立足于自己动手制造。

  第二天晚上,刘二监督士兵完成行军与运粮操练以后,他连夜跑回了下河村。刘二要在下河村本部搞一下调查,以便完成他的澄城县城建筑分布图的绘制工作。另外,按日子来算的话,王大有该回来了,刘二要与王大有交流交流买卖的事。

  王大有就在家里,他早起从赵庄辞别郝益生动身,午后回到了下河村。大有气色不错,看起来心情很好,他见着了郝益生,俩人复核确定了合伙买卖,王大有正要与刘二分享这个好消息。

  ;


  (https://www.bxwxbar.com/book/39960/2222755.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