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新汉1627 > 第八十九章 书信

第八十九章 书信


  刘二等人送走了着急回家治病救人的郝凯申,又翻身回屋拆看信件。花万庆拿了他姐夫胡从龙给他的回信,撕了口子,掏出信瓤,三两眼瞟完了书信内容。那边刘二也看完了信,花万庆将手中书信丢给刘二,道:“刘二,家里没啥事,你瞅瞅?”

  王大有叹了口气,靠着椅背坐着,道:“刘二,两封信咱都不看了,看着太费劲,你给咱说说。”

  刘二点头答应,又将胡从龙的回信仔细观看完毕,方与王大有说了两封信的详细内容。

  胡从龙的书信字迹狂放,估计是他自个儿写的,信里也没几句话,落款日期是春三月。书信的大意是:“花万庆,来信咱收到了,咱家里都好,你好吗?你小子心野了,过年也不来看你姐姐,你姐姐很想兄弟,你外甥、外甥女也想舅舅。胡宗北的事情知道了,眼下堡里事物繁忙,咱一时脱不开身,无法前去拜访他,你要是再碰上他,帮咱带好。春天蒙高有功仗义,借给咱二十石粮食活命。不过堡里粮食还是不够吃,早谷要是收成差了,估计军户们要生事。王员外与刘先生家里宽裕吗,如有望,请帮忙转借米粮,日后加倍偿还。崇祯元年春三月。”

  高有功给刘二两口子的回信却写的很长,唠唠叨叨的,字迹工整,一看书信就是高有功书写,高文举誊抄的。书信的大意是:“年前得了书信,心中甚是感慰。家中一切都好,你小两口日子如何,还算和美吧?冬天落了好大的雪,开春地里墒情不错,咱家地里的谷子也长势不错。不过四月底天降风霾,谷苗尽毁。咱补种了早谷,家里河水枯浅,估计秋季收成也不大好,不过也够勉强度日。刘二你家田中作物如何,倘有不济可来高家寨小住数日,以叙亲情。问大有、兰香好,与他分说,一同前来最好。如今乡里不大安稳,来时路途多加小心。崇祯元年五月。”

  正常的谷子生长期四个多月,春种秋收,不可经霜越冬,明末陕北地区谷子丰产一百斤左右。另有一种早谷,生长期只有七十多天,产量不及正常谷子的一半,仅用于余粮不足赶吃新谷或横遭天灾补种抢收的情况下种植。高有功家里的田地大都是水浇地,谷子随毁随补,陕北无有水利的旱地还真不入大户的眼。

  王大有听完书信的内容,垂首沉思半晌,复抬头与花万庆说话:“万庆,看来米脂也遭了风霾,鱼河堡的日子可不好过。要不,咱先不去安塞县了,咱给你包五百两银钱,你拿回家去救急。”

  说着,王大有直瞟刘二,毕竟新的流动资金一千两是刘二家增持股份的股金,王大有要动,还要争取刘二的同意。刘二本来就对下河村去拜访高迎祥请胡宗北帮忙无可无不可,如今大有要他表态,他出言赞同:“万庆,咱如今拜访豪强的事不大急,你家里的事才是要紧的。一千两银你都带回去,买些粮食救急。万庆,咱一时脱不开身,不能与你同去,咱兄弟处了这么长时候了,还真舍不得你。”

  刘二说到最后表情悲戚,他感情上也不曾作伪。刘二这个一心反对程朱伪学的野心家与花万庆这个忧国忧民的热血青年很对脾性,两人认识时间不长,却也交情深厚,如今恰要分别,他委实有些不痛快。

  花万庆瞅着刘二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反而乐了出来,“嘿嘿,刘二,说哪里话来,谁说咱要回米脂了,咱不回去,咱还要去安塞拜访豪杰。”

  王大有急眼了,语气十分迫切,“万庆,你如何不要回去?一千两银你带回去,足够买五百石粮,足够堡内诸人度日。你不回去,他们无有口食如何过活,咱不能有力不出,陷胡从龙于不义啊!”

  见王大有如此认真,花万庆只好收了笑模样,正色回答:“大有哥,刘二,咱如今不能回去,理由有三。一是咱起事方兴,正是结连豪杰共举大事之时,咱正要出些力气,不可逃脱。二是姐夫家里有钱,他家不缺这一千两银钱。三嘛,最重要的,如今延绥米脂等地银钱怕不是钱啦,如今米价十两一石我都是少说了,拿钱难买来米粮。我如今就是送钱回去也无用,不如在此效力。”

  王大有一脸惊奇,“当真?十两一石米,是江南的皇粮白面吗?”

  王大有也曾买过林老大当作珍珠发卖的粟米,不过那是一人存心刺探情报,一人存心欺负人,不能当作买卖正当行情。旱灾里寻常的米价,白水县城也就三五两之间徘徊,不过粮店里时常无粮可售罢了。

  花万庆作了详细解释,“自卫所败坏,军户逃亡以后,延绥等地常年并不缺粮,米价却时常腾贵。夷人便是靠边墙放牧,也不来作抢时米价便要四两一石。偶有附近县份遭了灾荒,米价飞至十两也是常有的事。如今正是陈谷已尽,新粮未收的时候,再加上风霾断了秋收,如今米价不知要贵到何样地步。有黑心商贩赚昧心钱的,有大户存心要扩土的,米粮那是有价无市罢了。咱如今便是带了钱回去也真是无用,我姐夫他家要吃粮,还得问地方去借,怎么借咱可说不清楚了。”

  明代政治腐败不堪,县级权力为地方势力篡夺,大户与奸商不操纵物价反是不正常了,小民丰年灾年都落不了好,苟且偷生罢了。

  花万庆的解释没有超乎王大有的社会认知,延绥等地不过由于特殊的军事属性,物价比白水敏感罢了。大有点了点头,无可奈何地同意花万庆的说辞:“万庆,既如此,你不愿回便不回吧。哎!”

  刘二听花万庆打定主意不回去了,他也长舒了一口气,戏噱道:“万庆,你既不回家了,收拾收拾出门干活吧,瞎眼驴就是拉磨的干活,咱可不能让他干吃饭不做事呀。”

  王大有给刘二的话气乐了,笑骂道:“刘二,你将咱也绕进去了,咱也是驴啊?”

  三人笑作一团,方才的压抑气氛一扫而空。花万庆却心思细得紧,他笑够了,起身将胡从龙的书信收起来揣进怀里,道:“刘二,咱要请胡宗北,还真得拉了咱姐夫的关系,我把书信带上,也好跟他说帮忙的事。”

  王大有正色说道:“刘二,时候不早了,咱今天出门来来得及,咱如今便上路吧。家里的事也没啥安排的,你小心照看着。”

  说着,王大有站了起来,刘二与花万庆也随着往门外走。八名壮汉守着车马挑担还在门外候着,瞅王大有出了门,他们迎了过来,“大有,天不早了,再不走可就得搭黑赶路了。”

  “现在就走!”王大有答应着,与花万庆各牵了马匹领人便走。

  刘二连忙叮嘱花万庆:“万庆,黄帝十诫你带了吧,这事可得按咱对好的说。”

  花万庆牵马走着,冲刘二挥手道别:“刘二,回家去吧,甭送了。十诫咱两份都带了,指定是地里挖出来的。”

  刘二与村里留守的一干人却非要送,直送了王大有一行人出去五里路。时候真等不及了,众人洒泪分别,王大有他们骑马的骑马,赶车的赶车,顺着土路大道往西北走去,刘二他们迈步往家里走。

  刘二回到家中,坐在书桌旁边沉思,只觉得事分外多,又仿佛没事可做。村中的义学如今还办着,读书混饭的学生娃已有三百来号。征求了村民的同意,平天尊领人又收拾了三座大院子做学堂。至于教书的先生嘛,刘二定下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初步识字,能熟练进行土地丈量分配的数学计算”,依照这个目标,平天尊在吃白食的年轻人里划拉了十个童生充当教书先生,帮忙完成教学任务。如今平天尊每天只上半天课,他都闲得不能行,刘二也帮不上啥忙。

  至于下河村边上几百户混饭的乡民的临时营地,刘二也去看过,舅父高有银领人将食宿卫生安排的井井有条,也不需要刘二添啥乱。下河村赶制的行军帐篷并不受乡民的欢迎,老人妇女和了草泥,问下河村寻了木料,他们自己搭建了泥草窝棚,窝棚确实比帐篷好住那么一点点。

  南山村操练人手的日常事物全由王大富打理,刘二爱往那里去,诚心交结远近好汉,不能使人卖命时尚要问人尊姓大名,这事儿刘二干不来。不过刘二也不能天天呆在操场,不然他在下河村本部的存在感就太薄弱了,久而久之,他的领导地位无法体现开来。

  刘二思前想后,还是觉得抓紧刀把是当前的第一要务,他必须发挥他吹牛皮吹得滴水不漏的长处,通过宣传教育将南山村一千来号义兵种子的思想统一起来,统一到完全认同他刘二的核心领导地位才行。搞宣传要干部,刘二暂时没有小弟,但是起事队伍规模不大,刘二现在开始寻找有志搏富贵的同志还来得及。有现成的老实乡民不用,非要去培养年轻人,刘二可干不来,汉人与非汉人各自对自己的阶级利益有本能的认同,哪怕他们不知道“阶级利益”这个词。

  刘二正在脑海中寻找可以团结合作的干部来着,门外传来了呼喊,“刘二,杨六郎作客来啦!”

  ;


  (https://www.bxwxbar.com/book/39960/222273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