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清河天下 > 第21章:秋收祭礼 1

第21章:秋收祭礼 1


  她扯出一抹笑意回道:“臣妾已经和宗正卿萧管商量着手给三皇子在宫外选址建牙开府,又选了一处较小一点的园子让三皇子先住着,等他自己的府邸建好之后再搬进去。”

  “皇后本来做的很是符合规制,只是昨日太子来议政殿议事时跟朕说已经将东宫的清风堂腾出来准备给老三住。等老三的府衙建好之后再让他搬出去。”皇帝说完,眼神淡淡的扫过谢纨有些忧虑的脸。

  “这……”谢纨沉吟,思绪却在飞快的运转。

  皇帝紧盯着她,逼她应答。

  正在僵持的这时,殿外侍官来报:太常卿卫之孝有事求见。

  皇帝这才调转视线让魏荃叫他进来,谢纨暂松一口气。

  卫之孝进殿行礼后向皇帝禀告关于秋收祭礼的事:“皇上,今年亲蚕礼本应是皇后娘娘带领王妃及各侯府夫人在春耕前举行。可皇后娘娘自请去给先太后守陵而让齐贵妃代去,民间已有所质疑皇家不重视民间耕种劳苦,这次秋收祭礼依礼应是帝后同去方显天威重视,臣恳请万不能再有所缺误。”

  “嗯……这是自然,皇后正巧在这里,皇后可有异议?”皇帝问向谢纨。

  谢纨起身行礼道:“臣妾哪里敢有什么异议,全凭皇上吩咐。”

  “卫卿,就按礼制去办吧,朕和皇后都去。”

  “启禀陛下,臣还有一请。”

  “说。”

  “臣以为,既然民间已经有所怨言,不如这次秋收祭礼,除却皇家子弟之外,另将在京王侯及百官之子也列在同去名单之列,以彰显皇家士族之子体恤民间疾苦。”

  皇帝双眼微眯,审视着卫之孝问道:“以你所见,具体应有哪些子弟应在这次祭礼名单之上呢?”

  “回陛下,依臣之见,应有两位亲王,三公九卿,以及皇亲宗室子女中满十二岁及以上的应在名单之列,还有,各国质子也应在名单之列。”卫之孝说道。

  皇帝听完这名单,心中已有数。全部应了卫之孝所请,又派了人向容定园韩疏雨处下了旨意,打发了谢纨。

  他一人独坐在议政殿中,静静想了很久。然后,他让魏荃叫来了太子。

  “今年的秋收祭礼你不要去了,正巧那两日在祭坛附近的榆关年前交上来的税饷有些问题,你去查查。”皇帝说道。

  “榆关离祭坛只有三十里路程,儿臣那日参加完祭礼再回榆关也是不碍事的。”太子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小的事情也会特意的被叫到议政殿来当面嘱咐。

  “不,那日你就在榆关处理此事就好。”皇帝这样说道,并没有过多的解释。

  “是,而臣遵旨。”既然如此,太子也没有多说什么,转身想走时复又想起一事转身禀道:“父皇,儿臣今早接到三弟飞鸽传书,说大概明日中午就能到上焱了。”

  “哦?这样快?那刚好他途径榆关时你去接应接应他。”

  “是,儿臣告退。”

  秦宓最近因为暑热偏好西瓜偏好的紧,每日若是吃不到西瓜就吃不下饭。但因西瓜利尿,秦宓嫌起夜麻烦于是每每到了睡前都先解决一下然后憋到早上睡醒。这日许是睡前忘了,到了半夜不得不被尿意憋醒。

  她无奈的睁开眼,准备起来速战速决。这时,却忽然听见外间有‘簌簌’的穿衣声。按照穿衣服的繁复所用的时间来看,这可不是要起夜的样子。

  想到这里,秦宓脑子‘嗡’的一下想起了今天是素月值夜!又是素月!

  秦宓躺在榻上等她,直到素月静悄悄的推门进来,轻手轻脚的脱了衣服躺在外间榻上,然后就是一切都好像没发生过的寂静。她掐算着时间,约莫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私会。素月年纪也不小了,若是有什么相好可心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这种事若是传出去名声上怕是不太好听。第二种则是秦宓比较担心的——传递消息。她自己的身份她自己清楚,素月素水都是内廷司安排的人,若是谁有心安插她们过来做眼线简直顺理成章。清平肯定没有这心思,但若说是皇后……

  秦宓在寂静的夜里翻了个身,睁着眼一直到清晨才入眠。

  秦宓接到了要参加秋收祭礼的旨意,当她听完这次去的人的名单,脑子里只剩下‘龙潭虎穴’四个字……皇上前日忽然病倒,已经连着三日未上早朝,自然近在眼前的秋收祭礼是不会去的了。齐贵妃和林淑妃留下侍疾,太子要替皇上处理今日要紧的一些政务也参加不了祭礼。那么剩下的便是一些公卿大臣,皇后谢纨,清平公主,谢文雍,和七国质子。

  这不是龙潭虎穴是什么!

  秦宓有些焦躁,她想,或者可以跟皇上请示随太子忙些政务也是好的。一旁的素月却不咸不淡的说道:“这次是皇上特别交代说让你不必跟着太子忙活的。”

  秦宓抬眼看了一眼素月,她心里有无数个疑问,可她却悄悄收了神色,什么也没说。

  皇家祭台设在上焱城的最东边,王侯百官皆从陆路行进至祭台,皇后则带领着公主郡主及朝臣女眷皆乘画舫从水路行进至祭台。永乐河上泊着三艘既阔大又华丽的皇家画舫,首尾连接的泊在水面上显得气派非凡。她们在长安桥下登上画舫,穿过那几朵错落在河面上的荷花一直向东行去。秦宓自然也在画舫上而且位置就安排在清平的身边。好在清平正和几个世家小姐们聊得欢畅,只孤立秦宓,倒像是晾着她一样。

  秦宓倒乐得独处,她知道清平现在对她是有所顾忌的,不敢像以前一样胡作非为。但皇后可不是吃素的,她本不在祭礼之列都能接到旨意来参加祭礼,本来不必随着命妇们乘坐画舫都能将她安排在清平身后。至此她若是在不警觉那就是真傻了。

  谢纨在船头正和几位命妇聊些家常,清平则在船中和那几位世家小姐们玩笑嬉闹。只有秦宓默声立在船尾倚着栏杆远眺,竭尽所能的淡化自己的存在。

  画舫匀速的前进,两岸的景物也匀速的延伸出去。渐渐地,船中的嬉闹声小了,秦宓回头看去却见四下都散了而清平却正向她走来。她立在秦宓的身侧扶栏向外探出身去看船下流畅的水波纹。因为她上半身的幅度太大导致连一旁的秦宓都有些担心她一不小心会掉下去。不由得出言提醒道:“公主小心,船速现在有些快。”

  清平闻言侧过头来看向秦宓,面上是秦宓看不懂的神情。在秦宓的印象里清平很少露出高深莫测的神情,而为数不多的这种神情中一次让她进了宫,一次将赵度推下了水。

  秦宓不自觉的抿紧了嘴唇,有些警惕的看着清平。清平依言收回了探出去的身子,些许嘲讽的说道:“你何必这样看着我呢?我现在还能把你怎么样?”

  “皇后娘娘一向和睦六宫,大家各自相安。公主这话从何说起呢?”秦宓语气淡淡的回道。

  清平冷笑道:“掖庭之内都是我父皇一人的嫔妃,我母后自当和睦宫闱。你我不一样,还是,你已经决定以后同我共侍一夫了吗?”

  秦宓被清平噎的答不上话来,那一刻秦宓感到有些厌恶自己。她感觉到自己在抢夺别人的东西,而且那个人已经像一只斗鸡一样全身戒备起来。她觉得自己有些可耻,她甚至都有些同情眼前的清平。忽然间,孟珩好像也没有多么重要了,虽然惋惜但是却敌不过此时的耻辱感。

  她曾经多么厌恶抢走父王的秦王后现在就多么厌恶当下的自己。人不能在鄙视自己的情绪中存活,要么改变,要么死。

  这时,船头忽然传来了一阵骚动。只看见皇后身边的一群命妇们都手忙脚乱了起来,不一会儿皇后身边的一名女官匆忙跑到船尾将素月素水和清平身边的婵娟妙娟都叫过去帮忙了。

  秦宓还朝着船头张望,却被清平的一句话拉回到刚才的对话中。她说:“你可得在父皇面前卖乖卖的再勤些,不然你可连个侍妾都做不上了。”

  秦宓没听太懂。清平看懂了秦宓的神情接着说道:“父皇已经应允了,等天气凉爽一些就为我和孟珩举行大婚,太常已经在择吉日了。我不管孟珩曾经应允过你什么身份,我告诉你,在我清平公主府里你别想活过三天!“

  清平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秦宓已经有些听不下去了。她想反驳些什么,船却忽然一震停了下来。二人齐齐向岸上望去,正看见文武百官齐齐立在岸边恭迎,看来她们是已经到了祭坛。

  秦宓在恭迎的百官之中发现了孟珩,他正皱着眉看向立在船尾的她们。清平自然也注意到了孟珩的视线,她转过头来对着秦宓说道:“我派人去秦国打听过你的身世,你外祖父不过是个秦国的小官。你娘的身份跟现在的秦王后比岂止一分两分?也难怪秦王最后厌弃她。至于你,也不过是个卑贱女人生出的庶出女儿,连我的脚趾头都比不上!”

  秦宓眯起眼睛,语气也不自觉的锋利:“轻贱人者必被人所轻贱,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你就肯定你没有被厌弃的那一天?”

  清平反过来一笑道:“我只知道,你娘那么卑贱生出来的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秦宓怒道:“你高贵!这番话从一个公主的嘴里说出来还真是高贵!”说到最后声音大的把秦宓自己都惊了一惊,岸上已经有人侧头来注视她们,秦宓微微有些惊慌转眼却看见清平嘴角一扯,满意的笑了。

  秦宓终于觉出哪里有些不对劲了,这时她才恍然发现身边的素月与婵娟统统不在。这时清平忽然伸出手来拉住她的双手,来回拉扯几番之后忽然大叫着救命向身后的河中倒去,手上却用力拉着她一同掉下了河!


  (https://www.bxwxbar.com/book/114459/227412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