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317章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第317章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江汉平原基本上算得上半个湖北省,忠勇军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击溃多铎集团占领湖北各省(比起历史上李定国不遑多让),政务实情千头万绪。

  由于四川是盆地,交通特别不方便,杨昭决定将治所迁到武昌,以方便物资与兵马粮草的调度。

  除此之外,就是在刚刚纳入的心区域建立各级衙门,推行清理户口,丈量土地,推行银币宝钞,建立议会,兴修水利,整修路基等新政。

  经过五年运作,这些新政已经初见成效,杨昭将这些工作主要交给王夫之、黄应运、唐甄等人推行,自己只需要知道进度即可。

  除此之外,就是为东征北伐所做的各种准备。

  由于火器大量使用,钢铁需求量倍增,虽然在龙泉驿有几个大的钢铁炉,但还是难以满足要求。

  思索再三,决定派出工司人员前往各地勘察,督促各地建立起相应的钢铁作坊,通过新式冶炼方法冶炼优质钢铁。

  考虑到战事发展,决定在汉阳建造一个枪炮厂,以打造燧发枪,铸造虎蹲炮,佛朗机炮、红衣大炮等火器。

  在汉阳建造一个弹药厂,以制造火药、铅丸,铸造各种不同炮弹。

  在前世不是有一个汉阳钢铁厂,汉阳兵工厂,虽然离钢铁、煤炭原产地非常远,但可以保证军需用途。

  除此之外,就是船只。南方江河纵横,要光复南方各省需要大量先进战舰,考虑在小型炮艇建设的基础上,再建造2艘500吨级盖伦船。

  800吨盖伦船有2层甲板,在第一层甲板装备3斤红衣大炮,在第二层甲板装备1号佛郎机炮。

  建造四艘200吨级盖伦船,装备佛郎机炮。

  考虑到云贵、湘西、鄂西与三峡地区为中国楠木主要产地,考虑到木材运输的便捷性,在宜昌建立一个车厂,以专门生产各种木器自行车,木器三轮车、四轮车。

  在宜昌建立一个造船厂,以生产各种不同船只。

  加大人才培养,自运山古城以来杨昭就开始大量各种工艺技术人才,期间宋应星的两个儿子宋士慧、宋士意,毕懋康的高徒张继孟,还有洋人传教士安思文等人加盟,但工程技术人才还是十分短缺。

  痛定思痛,杨昭决定由工部侍郎宋士慧担任总办,在汉阳建造第一所工程技术学院,成立钢铁、兵器、河道、船舶四个专业,发问各地选派那些喜欢这种奇淫技巧的读书人,进行半工半读,学习钢铁铸造、火药制造、枪炮铸造、船舶制造等方面知识,三年之后考核合格的,授予工举人。

  对有重大技术创新的则由王府授予工进士荣耀。

  除此之外,就是大量接见那些前来拜谒愿意效命的举人、秀才,以收拢民心。

  其中虽然不乏真材实料之士,但多位阿谀奉承之辈,有的更是言必有圣人之言,好像通过这只言片语就可以平定天下,完成天下一统似的。

  最初,杨昭还是每人必见,然后安排职位,但是随着时间,大家看到平定东南有望,每日前来拜见的人实在太多之后,杨昭实在忙不过来,只有让龚完敬、黄应运、王夫之代为接见,了解个人想法。

  每旬抽出两个半天召见众人,在与大家深谈,然后委派、安排工作。

  这天,王夫之早早的带来一个名帖,要求杨昭打破常规予以接见。

  杨昭显得不以为然,结果名帖一看,上面赫然写着顾炎武,内心大喜不以。

  或者都是以北京为首都吧,在二十一世纪即便清宫戏狂轰滥炸,但讲的就是满清那帮鞑子皇帝花天酒地,对南明人物则很少涉猎。

  时至今日,在南明众多人物中,杨昭前世知道的不过是郑成功、陈近南、顾炎武诸人而已

  穿越之后,杨昭当然对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颇为关注,对其事迹颇为熟悉。

  顾炎武,字忠清苏州府昆山,江东望族,也为江东大儒。顾炎武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与程朱理学划清界限,更为重要的,顾炎武主张经世济用。

  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卷六),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

  而这些言论,也与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杨昭暗自契合,在内心之中可以说深交已久。

  现在听到一个名气颇大的大儒前来相投,内心暗喜,深吸两口气后,带领一干人等迎出辕门之外。

  顾炎武中等身材,一副文士打扮,虽然经过刻意梳洗,但长途奔波还是让其双眼下陷,如此可见东来的艰辛

  看到杨昭亲自迎出,顾炎武大吃一惊,长跪而泣道:“大汉东南孤臣顾炎武拜见王爷。”

  杨昭将顾炎武扶起,细看良久,说道:“顾先生,你我神交已久啊,在东南地区,顾先生与众多豪杰没有被满清的剃发令所吓倒,没有抛弃民族大义,国家大义,坚决的投入抗清斗争中.

  顾先生,你与东南众多兄弟,令昭佩服不已,佩服不已啊。”

  顾炎武站起来,说道:“王爷,快莫如此说。我等只是急于民族之愤,国家之愤,反抗满清。但无奈东南积弱,也无王爷这样风华绝伦的领袖,如此东南半壁江山还为满清所盘踞啊。”

  杨昭拉着顾炎武的手,说道:“顾先生,反抗满清残暴统治,分什么先后,只要大家抱持一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心,大家都是兄弟,大家都应该携手共进,共同完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业啊。”

  顾炎武连连点头道:“王爷所说有理由啊,一些人认为满清入主中原,只不过是寻常朝代更迭,大家一时之间失去主张,没有反抗。

  但满清剃发令等六大弊政发布之后,天下汉人方恍然大悟,这满清可是比元朝更残暴啊,元朝虽然设置家鞑子,虽然将我南方汉人划分为第四等人,但无论如何也没有强行要剃掉我们的头发,要更换我们汉人服饰啊

  王爷,江浙父老到最后虽然明白,这满人入主中原,可不是寻常王朝更迭,而是犯我中华,侵我神器,灭我祖宗,令我等为其奴仆啊。

  王爷,江浙父老盼望王爷的忠勇军,望眼欲穿,听闻王爷东征湖广,南直隶民众无不翘首相望啊。”

  杨昭大喜,拉着顾炎武的手进入房中,大家落座之后,顾炎武讲起江东抗清形势,如今洪承畴驻防江宁,指挥各路绿营兵马弹压,各地义军死伤惨重,现在稍具势力的,不过一支奉鲁王为正朔的部队,现在驻守舟山。

  如今,自称监国的鲁王朱以海先是依靠海盗郑彩,准备匡复福建,但无奈郑彩跋扈,再加上内讧,在满清靖难将军谭泰指挥下,兵败福州城下,现在已经退守舟山。

  王府主薄黄应运问道:“顾先生,王朝更迭,历来不过是士大夫之事,先生缘何在这天下分崩离析之际,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啊?”

  顾炎武微微一怔,瞪着黄应运道:“黄主薄,历朝历代更迭,有亡国亡天下之不同啊。“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异性改朝换代,那叫做亡国,仁义不能施行,异族带着兵马前来压制民众,造成人肉相吃,这就是亡天下啊。

  因此,人民只有知道保证天下才知道保护其国家啊。

  保护国家,只不过是那些君王大臣官吏的事情。

  而保证天下,则包括匹夫与贱民共同的共同责任啊。

  满清入主中原,先后推行剃发令等六大弊政,视我汉民如草芥,比起元蒙过之犹不及,这就是亡我汉人的天下啊。我华夏儿女应该共同奋起,保护我们天下仁义,正道啊。

  王爷自起兵以来,无日不号召众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不但各地乡绅景从,就是市井百姓也望眼欲穿,这是行天下大道,是保天下啊。

  自皇帝以来,我华夏民族至今,除了元蒙入侵之外,还未曾灭国灭种,这满清入主中原,那是灭族灭种啊。”

  听顾炎武如此说,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这不是为杨昭代明搞出一番理论依据吗?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505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