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247章 走访市集

第247章 走访市集


  ??听到杨勇公开自己这份庞大家产,惠证大和尚满脸血色,连声他没有偷没有抢,这是合法所得,官府凭什么查办自己?

  众人大惊,良久范文光劝诫道:“国公爷,这金门寺巧取豪夺确实可恶,但这可是寺庙啊。”

  想到前世假慈善,偷税漏税,洗钱等勾当,杨昭脸色铁青道:“布政使,孤知道是寺庙,所以非常慎重,在推行新政之后,为了照顾这些慈善事业,即便要求官绅缴纳税赋,也没有要求寺庙、道观缴纳税赋。

  孤本来以为和尚庙道观颇为不容易,没有多少钱财,那知道这些恶僧比起那些最无耻的商人还要无耻,真是让人大失所望。

  和尚庙、道观是应该依靠民众施舍、救济生活的,而不是依靠官府税赋方面减免生活的,如果那样的话,这些和尚庙、道观全部为达官贵人服务,怎么能够抚慰众人呢?

  孤意已决,需对和尚庙、道观进行整肃。

  除了免除丁赋之外,和尚庙、道观的各种税赋方面的各种税赋特权全部取消,他们需要缴纳田赋、商赋、所得税。

  各府州县对下辖和尚庙进行登记与整肃,需要清楚记录各个和尚法名,俗家籍贯、俗家姓名,免得让那些恶人混入和尚庙、道观之中。

  对真正得到高僧与道士,每个县可以给他们进行一定经济补助,但每个县以五人为限,每人每年发放200担粮食,对峨眉山这些情况较为特殊的地方,补助人数报道布政使司批准。

  对像金门寺进行整顿,严格清除那些像惠证这样的恶僧,清除那些胆敢对抗官府的不法之徒。

  对非法侵占民田民宅的,一律归还民众。比金门寺过去侵占的40顷土地,过去不是向周围民众征收5成田租吗?向民众征收田租则降到3成,另外需要向官府缴纳田赋。

  比如现在借的2担粮食,按照民间借贷利息,在三年后就归还4担上好的粮食吧。”

  这可是釜底抽薪,听到这里众人脸色数变,良久范文光劝诫道:“国公爷,我等知道你反对土地兼并的决心,但那些平头老百姓不知道啊,这可能对你名声不好啊。”

  杨昭笑了笑,说道:“哦,是这样,那就在《大众日报》上明文刊载此事,那就对惠证进行公开审判,比如收纳不法分子,侵占民田,对抗官府等等,等审明白后由有司押着他游街,当着恶僧的典范游街。”

  众人看到杨昭如此说,知道心中早有了注意,也不敢再行劝诫,纷纷拱手称是。

  刚刚回到后院,马凤玉满脸梨花的跑来抱着杨昭就痛苦失声,杨昭大惊道:“凤玉,什么事情,你缘何如此悲伤,是谁欺负你了?”

  旁边的董嫣妮说道:“大人,刚刚接到消息,秦老将军仙逝了。妹子一听,当然就痛不欲生了啊。”

  杨昭点了点头,说道:“在我大明我最佩服的将军不过是徐达、戚武毅、于谦、秦老将军而已,秦老将军仙逝,我们都非常悲痛,但凤玉你想想,老将军活了七十四岁,也算修成正果啊。”

  马凤玉摇头道:“夫君,这个我知道,但是,奶奶毕竟是死了啊。听报信家丁说前几天永历帝派来天使授予奶奶为太子太傅,云贵招讨使(历史上为四川招讨使),奶奶当时非常高兴,连声称好。

  谁料到奶奶竟然不幸染病,还未成行就染病而亡啊。”

  杨昭内心一惊道:“哎,我们皇帝怎么对我如此疑惑呢?这云贵之事我可以将他抚平,他竟然要麻烦老奶奶呢?哎,老奶奶真是忠臣啊,大明的忠臣啊。”

  马凤玉瞪了瞪杨昭道:“哎,轩轾,你战功赫赫则不知收敛,皇帝当然对你忌讳得很啊。这,这不能够怪皇帝啊。”

  杨昭感到内心一阵绞痛,几乎不能支撑,良久叹息道:“凤玉,你,你这样说就让人伤心了。如今国破家亡,天下十分鞑子已经占领八分,正是大丈夫报效国家之时。

  皇帝竟然如此怀疑我这战功赫赫手握重兵的大臣,与害死岳武穆的赵构有何两样,罢了罢了,我死了干净,免得到时候还被昏君用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干净。

  但是,皇帝能不能不要怀疑我,等到光复二京之后在以莫须有罪名杀我这样才让我死得瞑目。”

  马凤玉大惊,泪如雨下,众人颜面相泣,久久不能制止。

  众人相坐无语,马凤玉归心似箭,急急的挺着大肚子去收拾行囊而去。

  三岁的杨文不解的看着大人,问道:“父亲,有什么伤心事?父亲,你怎么哭了呢?”

  杨昭摇摇头,笑着说道:“文儿,有什么事情来找爹的。”

  杨文扬起头,骄傲的说道:“父亲,我,我能数到20了,前两天春梅姐说爹的忙,不让我来打扰爹的。今天春梅姐让我来.”

  杨昭呵呵一笑,感激看了看春梅,对旁边董嫣妮说道:“嫣妮,这春梅这样懂人事,到时候可要好好的找一个人风风光光的嫁出去,人家带我们孩子这样尽心,可不能亏待春梅这个丫头。”

  春梅大惊,摇头道:“老爷,千万不要给我嫁出去,老爷与夫人待我等下人太好了,小的舍不得啊。”

  杨昭哈哈大笑道:“春梅这个丫头就是实心眼,人长大了总要嫁人的啊。你虽然不是官宦人家女儿,但是我总督府出去的,俗话说宰相府的丫鬟七品官。

  你是我总督府出去的,无论如何也不会辱没哪个啊。

  看,人家雪梅姑娘现在当了马潮那样大的一个家。

  夫人,好好帮忙寻思一下,可不要亏待人家春梅姑娘哦。”

  董嫣妮一听,笑道:“大人,我就是看这春梅丫头与雪梅颇像,所以,所以才取名为春梅。哎,放心吧,我会好好处理的。”

  杨昭点了点头,看见那个春梅丫鬟虽然口中说不,但内心颇为欢喜,更为重要的看着杨文操着童音一五一十的数着数字。

  虽然有点打盹,但还是终于数到二十,这对现代三岁小孩子也是颇为不容易的,杨昭颇为高兴,当即放下其他事情,化妆之后带着杨文出门,用2个银币买了麻花糖,让他送给街头的小孩,送给孤寡老人。

  不过稍稍宽心的是城内叫花子不想前世看到一些电影那样多,大家也颇讲秩序,看着杨文在家丁帮助下将麦芽糖递给老人小孩。

  杨昭与董嫣妮站在远处远远看着,董嫣妮显得不解道:“轩轾,我从来没有看到文儿笑得这样高兴过,你看看,这样点大一个人,跌跌撞撞跑过去,有几次差点跌倒。”

  杨昭笑着拍了拍董嫣妮的肩膀道:“嫣妮,人之初性本善啊。请相信我,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小孩的,我只是用我理解的方式而已。

  不要每天将小孩关到房间里面,关到花园里面,要让小孩出去,勇敢的走出去。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失败怎么有成功?”

  董嫣妮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说道:“轩轾,当时我对你发脾气,对不起。”

  杨昭大手紧紧握住董嫣妮小手,久久没有放下。

  来到街上大家都非常兴奋,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这个时代风土人情,杨昭抱着杨文,拉着董嫣妮诳街,市面上比过去繁荣多了,三三两两的走在这路上,看到街面上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杨文更是蹦跳不已,看着很多就爱不释手。

  董嫣妮一见,常常准备掏钱购买,为杨昭阻止道:“嫣妮,小孩子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多事情不要让他觉得什么都理所当然的。”

  董嫣妮虽然显得颇为不解,但不敢违背杨昭心思,只有哄着杨文离开。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98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