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100章 起来,不愿做奴役的人民

第100章 起来,不愿做奴役的人民


  ??消息一传开,知府衙门哭声一片,在大明大家虽然获得什么特权,但总算是被汉人统治啊,现在可好,南宋末年一幕即将上演,大汉民族将再次被蛮夷统治。

  在民间,大家更是议论纷纷,南明政权在南京建立后,很多知识分子一片乐观,大明再不济,也完全可以如同南宋那样守得半壁江山,到时候只要大家励精图治,大明政治军事稍稍步入正轨,再进行北伐,恢复中华故土。

  想不到短短一年时间,南明政权就这样被蛮清灭国了,听到消息,大家痛哭流涕,长久不能言语。

  而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杨昭仿佛感到前面障碍全无,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好男儿志在四方,现在正可以趁着乱世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弘光元年(1645年)7月下旬,也就是收到弘光帝被俘消息传来的第七天,太阳还是热辣辣的,晒在脸上,汗珠扑哧扑哧的顺着脸颊滚下,流到嘴上,感觉咸咸的。

  在练武场上,上万人肃立在这里,仍凭烈日烤晒,任凭汉水扑哧扑哧的滚下来,站在那里,一副肃穆。

  而在台下,最左边站着300多名忠勇堂学员,最右边则站着数百名秀才、举人,大家议论纷纷,虽然早已经听到南明被灭,弘光帝被掠走的消息,但是大家认为还是那样遥远,毕竟四川是天府之国,外面的人要想打入,难于上青天。

  渐渐的,大家看到杨昭今天实在太过严肃,看到顺庆府各衙门属官,各县县长一个个分站两侧,大家也不得不站好位置。

  在远处,让那帮秀才门感到疑惑不解的,站着数千名将士,每部前面都放了几面大鼓,在鼓声之中,那帮土包子士兵竟然此起彼伏的唱起《三大纪律十项要注意》,唱着《满江红》,唱起《忠勇军之歌》

  将士们仿佛在较劲,你一句我一句,给人感觉有点声嘶力竭。

  当然,有的文雅之士感到《三大纪律十项要注意》、《忠勇军之歌》与山歌无二,虽然听上去非常好听,但是这些文士感到难登大雅之堂。

  还是岳武穆的《满江红》不错,至少这帮文人是这样想的,仿佛受到感染似的,跟着哼道: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在那之后,是《忠勇军之歌》,虽然简单易懂,但在那帮文士眼中,比起岳武穆的《满江红》差远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最后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迎着敌人的刀枪,前进!

  迎着敌人的刀枪,前进!

  前进!前进、进

  在远处,则是闻讯赶来的顺庆百姓,大家虽然听到扬州大屠杀,虽然有的人庆幸自己不是扬州人,有的人感到离自己还非常遥远,大家只是听说知府大人要搞一个什么公祭,大家纷纷跑来看稀奇。

  歌曲唱了两三遍,在歌声之中,杨昭带着一干人等向前面的崇祯牌位、弘光帝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后,转过身体,对众人说道:各位,蛮清占领南京,杀害我们皇帝弘光帝了。

  众人一听,纷纷忍不住痛哭出声,虽然弘光帝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也没有什么坏处,但毕竟是大明的皇帝,作为子民,哭两声是应当的。

  就像前世毛某某死了,一些乡民不是痛哭失声吗?

  看到众人哭得差不多后,杨昭叹息道:各位,去年崇祯帝吊死煤山,今年弘光帝被蛮清杀害,我大明到底遭了什么罪啊,我们汉人到底遭了什么罪啊?

  古人就是爱哭,听杨昭如此说,众人再也忍耐不住,再次痛苦失声。

  杨昭接过手绢,擦干脸上的汗水,顺便揉了揉眼睛,然后说道:各位,对蛮清,大家可能没有认识?

  要说凶暴,大金大家听说过了吗?岳武穆打的金兀术,那是多么残暴,那是大金。而蛮清就是大金。

  蛮清这一次占领扬州,就杀了我们80万民众,扬州大家知道吧,80万大家知道吧,无论年老的,年幼的,男的,女的,有钱的,没钱的,只要是人,都杀一个遍。

  各位,刚刚完成人数统计,我们顺庆府总共有90万人口(很多人估计明末四川人口近千万人,顺庆到目前为止破坏较轻,人口在四川人口1/10),也就是说将我们顺庆府男女老少全部杀完后还要再杀10万人啊。

  众人一听,这也太残暴了,听到这里,哭声再次响成一遍。

  看到这里,杨昭内心一怔,继而说道:各位,对蛮清,大家可能感到非常遥远,但我是早有认识的。问问问问两位镇抚,问问各位千总,在去年我就曾经预见过蛮清将会如何如何,当时大家可能没有放在心上,现在不是一一验证了吗?

  大家都在这里,大家说说,是不是这样?

  这几个人一听,纷纷站出来,为杨昭当了一个活广告,杨昭见这几个人表现不错,内心窃喜,不过表情依然非常严肃,说道:各位,蛮清虽然残暴,但是我不怕他,当然,现在他也不怕我,我想到最后他会像怕岳爷爷一样怕我的,你们信不信?

  众人哄堂大笑,有的人嘀咕道:大人,你不是一直以岳武穆自居吗?难道你是岳武穆转世,不怕蛮清?

  杨昭笑了笑,说道:各位,我当然不是岳武穆转世,这一点我必须向大家申明,我与大家一样,只是钦佩岳武穆忠义无双,只是以岳武穆为榜样而已。

  有的人哦了一句,显得不以为然,原来还是停留在口头上。

  杨昭笑了笑,继续说道:各位,我不怕蛮清,是为什么?因为我相信我们能够战胜蛮清,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四川是一座英雄遍地的地方,在南宋末年,蒙古人打来的时候,基本上将我们四川人杀得只剩下20多万户,也就是不到60万人。

  蒙古人为什么如此杀戮我们四川人,为什么,当然是我们四川人不但不怕死,而且为了忠义甘愿去死。

  当然,在未来,蛮清也可能打进来,我们中也许有人会战死,但是除了那帮胆小怕事的龟儿子,我们真正的四川人是不怕死的哦。

  听杨昭如此说,众人连声叫好。

  杨昭看到大家兴趣挺高,继续说道:各位,我不怕蛮清,是蛮清人太少了。蛮清不到一百万人,与我们顺庆府差不多,而我们的大明有多少人呢?仅仅户部统计就有6千万,我们实力百倍于蛮人,我们为什么怕他们呢?

  第三,我不怕蛮清是因为蛮清太黑暗了,就像蒙古人那样,惨无人道。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是寻常的异性改号,那不过是换过皇帝,那不过是亡国而已。但现在蛮清若要同知我们,那是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广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这就是亡天下啊,就像元朝统治那样,天下老百姓不支持蛮清,支持我们自己。

  大家说是不是,有这三点,我们怕不怕蛮清呢?

  言语中虽然有一些脏字,一些读书人虽然微微皱眉,但看到众人喊声雷动,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令人玩味无穷。

  杨昭看了看大家热烈欢迎,拿着喇叭继续说道:各位,大家都知道知易行难,若我们汉人都抱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我想我等不会怕蛮清的。

  但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大家要负什么责任呢?就像有的人说我催催老矣,我手无缚鸡之力,大人你要我责任,我能负什么责任呢?

  为了避免我们后世子孙过上元朝那种黑暗生活,我想我们大家应该负担起如下责任。

  首先是我们读书人,范仲淹认为读书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我今天我们要先天下之死而死,后天下之活而活。

  年长者要当一名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传播我们那些伟大祖先忠义,像屈原、岳飞、李广、卫青、霍去病、戚继光等人太多太多事迹,我想这些先贤忠烈故事,我们说几天道几夜都说不完。我们读书人要做顶天立地之人,而不要象江南那帮读书人,毫无气节,看到蛮清来了,不做抵抗,举城投降?

  年轻的读书人或者投笔从戎,或者协助衙门推行清丈、征收税赋,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来。协助衙门清丈,征收税赋这一点大家非常好理解,但为什么要投笔从戎呢?

  孙子讲为将者需要智仁信勇武,在这里我杨昭要改一改,不仅仅主将如此,所有将领都应该如此。

  大家也知道,忠勇军建立以来,创办忠勇堂以后,我前前后后吸引了几百个秀才书生参加忠勇军,在未来我会将他们培养城智勇双全的将领。

  普通秀才书生如此,那些过去不通文墨的将领更是如此,每天晚上,我要求这些将领跟先生识文断字,就像千总刘豹、马潮两人一样,过去名字都不会写。经过一年下来,他们基本上能够看一些军中文书了。有的时候刘豹、马潮两人与我开玩笑,说什么将来天下太平了,自己无论如何要考一个秀才?

  对普通乡绅,对普通百姓,那就是按照要求缴纳税赋。各位,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是一种安宁的生活,前两个月我与各个知县已经说明了,在未来田赋施行三七开,也就是三份留在县衙,用于支付衙门人员薪水,用于修建水库,修建水渠,用于修路修桥,七分放在府衙,用于支付各地守备部队薪水,用于支付作战,用于抚恤死伤。

  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在未来,我不会向大家多索取一粒粮食,也不会多索取一个铜板。但同样的,你们这些乡绅,这些普通百姓除了特别困难之外,也应该尽到你们的义务,那就是按照要求不能少交一粒粮食,不能少交一个铜板。

  你们做到这两点,那就是为抗战做出最大贡献,那些没有做到这两点的,就是破坏抗战,就是破坏剿匪。

  除此之外,各乡要训练百来人的保安队,保安队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流寇,蛮清间谍深入到我们家乡,就是为大军提供情报,就是在流寇,蛮清入侵的时候掩护民众撤离,在流寇、蛮清败退的时候配合主力打仗,就像当日大败土暴子,大败马元利的时候,他们进攻我忠勇军的时候以为我没有多少人马,但他们败退的时候漫山遍野,卡卡角角都是人,大家打得土暴子,打得马元利找不着北。

  就像我过去所说的那样,凡是参加保安队的,一天抵两天的劳役,这个由各地乡里长自己统筹。

  各位,无论是士农工商,大家只要做到上述这几点,就相当于帮我们忠勇军打流寇,打满清鞑子,大家说好不好?

  虽然很多人没有明白其中意思,但看到大多数士人喊着,也跟着在旁边高声叫喊。

  杨昭看大家如此,显得颇为兴奋,继续说道:各位,凡是加入我们忠勇军的都是好男儿,都是热血汉子,都是义士,但不蛮大家,自从铜锣峡阻击战以来,已经有两千多个弟兄在我身边倒下,每次想到这些死难的弟兄抛尸荒野,想到很多兄弟坟头冷冷清清的,我心里就感觉不是滋味。

  我与董镇抚、蒋镇抚以及各位千总商量好了,不能让兄弟们的坟头冷冷清清的,但我又分身乏术,逢年过节的不能到每个坟头拜祭,这怎么办呢?

  我现在要求各个知县用公田换下烈士们陵园旁边的田地,请各个知县逢年过节的帮我去祭拜这些烈士。

  我已经委托赵司炫赵通判在顺庆玉屏山上建一个忠烈祠,刻上每个战死者的名字,出生年月,死难地点,所立功勋,逢年过节的我与忠勇军主要将领都回去祭拜这些思南的弟兄。

  各位乡亲,我要说的是我们忠勇军将士生前是英雄,死后也是鬼雄。

  听杨昭如此说,那些上过战场的将士一个个发出低沉的哭泣声,在古代只有将领才会马革裹尸,对这些普通将士,很多都是抛尸荒野,有的甚至成为豺狼虎豹的食物,想不到杨昭不但要求各个县收拢死难的弟兄,而且还要建立一个忠烈祠以祭奠死难的弟兄,这如何不让大家感恩戴德?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835.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