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我已无法再爱你 > 第23章 毕业

第23章 毕业


  对于吴芮的沉默,王先生在心里笑了笑,仿佛看见了那个写下60万订单合同欢呼雀跃的小女生,也许,他的确是错过了什么,但是,不错过又能怎样?

  他掏出一盒烟,问道,吴律师,我可以吗?

  吴芮本能地要说不,墙上还挂着No的标志呢。但是,王总以前说过,规矩就是用来破坏的,她沉默着打开抽屉,取出一个烟灰缸,这是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偶尔会用得到的。

  王厚德点燃一支烟,说,吴律师,你相信爱情吗

  吴芮很想告诉他我不信,我早都不信了,但是内心里她真的不信吗?

  人生就象一条潺潺流动的河流,向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吞噬着过去和现在,而留下的,是肉眼看不见的未来。

  大四的时候,吴芮的父母终于离婚了。知道消息的时候,吴芮没有想象中的歇斯底里的疼痛。却好像一直背在背上的一副沉重的担子,被卸下了。

  虽然还有一点点的不满,是说他们居然一年都不能等了,等我毕业不行吗?等一年?一年在吴芮可能是轻飘飘的,可是对于秀来说,二十余年的沉闷的婚姻里,她觉得自己就快要窒息了,而现在她终于要放飞自己了,她已经一天都不能等。

  爱情对于秀这样的女人来说是奢侈的。她糊里糊涂地长大,懵懵懂懂地嫁人,然后生下吴芮这个女儿。然后她生命的天空里充斥着一个沉闷的男人和一个挑剔但是聪明的女儿,外加生不出儿子的丧气。直到有一天,她睡到了邻居男人的床~~上,她感到了生活的乐趣,作为女人的好处,可是接踵而至的是,她可怜地被人嘲弄,污辱,谩骂和抛弃。无边的压力压在她健康的身体上,她做不到夹紧尾巴任人取笑,不得不远走他乡。

  虽然她一直试图用汗水换来的金钱来交换男人和女儿的欢心。她做到了,但是只有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是她的罪。是任何洗涤剂都无法洗刷干净的原罪。她恨自己的罪。并不恨偏见和愚昧,她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农村妇女,罪在她自己的心里。

  在外漂泊的日子,她需要一个男人,为她遮起风雨,做她顶天的大树。这对于她这样的有几分姿色又有几分风骚的人来说,是迟早的事情。

  不破不立,始终是一个真理。在吴芮未来的岁月里,她作为秀的女儿生长,成熟,人生会赋予她很多的机会来阅读秀,理解秀,甚至成为秀。

  大四时的吴芮,父母离婚所带来的落寞也是一过性的,毕竟他们之间的分离已经以时间为三年多的经度,以空间为几千公里的纬度划分为两个无法再重合的个体。红尘之中,吴芮要学会的是接受和抗争,两者之间的平衡。

  大学四年级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大四的时候,静与她的男友的关系已经稳定下来,从静给吴芮的来信中,可以看出静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受,令吴芮感慨的是,爱情真是来不得虚假啊,假装的爱情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就被打回了原形。这个时候,吴芮21岁了,静的幸福生活写照勾起了她对爱情的憧憬。只是,她的爱情,躲在哪儿呢?

  吴芮在没有意义的憧憬中开始了毕业实习。法律专业是应用型的专业,最后一年的实习对于以后的实际工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吴芮和继军以及另外一男一女总共四位同学被分在一个实习小组,实习地点是本区的中级法院。分到法院去以后,他们几个实习生基本上都是做实习书记员的工作,目的是熟悉法院的工作环境,了解法院工作流程,将书本上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吴芮很快就在实习过程中崭露头角,她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快就在实战中彰显出来。带教的老师常常会欣喜地高调地表扬吴芮的表现,实习组的同学虽然有几分妒忌,但是也还是很佩服她的实力。好心的继军私下推心置腹地和吴芮交谈,说你表现得这么好,争取毕业的时候留下来吧。这家法院很多同学都想进呢,现在你算是近水楼台了。吴芮对于继军的恭维很是受用,毕业分配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是高考以外的另外一道门槛,甚至于比高考更加难跨的一道门槛。不过吴芮和继军的想法到底是学生式的单纯。

  离毕业还有几个月的时候,吴芮发现班上的同学来实习的就变少了,问起来说找工作去了。吴芮这才回过神来,工作是要去找的,否则谁也不可能将工作送到你的手上。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样铺天盖地的大型人才招聘会,可以混迹其中去赶集。

  那时是叫做毕业分配双向选择开始试行的第几个年头。所谓双向选择,其实就是大专院校名正言顺地开始不包分配,学生要自己拿着接收函,去找单位接收自己。通常每个学生可以在学校毕业办公室领取到两张这样的表格,然后拿着这样的空白表格去漫无目的的寻找接收单位,在表格的最后一页有一栏:接收单位意见,盖章。

  吴芮的学校是全国重点大学,法学系也是本院的重点学科。在国家包分配的年景里,对于继军和吴芮这样没有任何后台和背景的外乡农村来的穷学生,还算是一个福音,不管工作好坏与否,他们至少有一个工作。

  双向选择给他们这样的学生一个退路就是如果在规定的时间找不到接收单位,档案就发配到原来的省市,如果在省市还是没有着落的话,这是多半可能的,本省高校的学生都在盯着那些可能的位置呢,那么,档案继续下调到县里,如果县里还找不到关系,或者县里没有正好的位置,很有可能,再进一步下调到镇里,乡里,村里。这不是笑话,因为我们国家高校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本着: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作为班上仅有的两名外地农村学生,继军和吴芮走到了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留在广州,这个流光溢彩的城市,这个让他们流连忘返却又爱恨交加的城市。多年以后吴芮还是承认,继军是一个好人。也许,吴芮的爱情简史上唯一可以书写的名字就是张继军,这个有些朴实,土气,说一口乡土普通话的,乐天的,热情的男生。

  吴芮去找辅导员于子惠老师领取求职的表格。于老师比吴芮高二个年级,本科留校生,她也是来自于边远地区,因为有着和吴芮类似的背景,于老师就显露出一些对吴芮的关心。问吴芮,工作有意向了吗?要抓紧啊。吴芮老实地回答,还没有开始去找。在法院实习很忙,工作安排得很紧,没有多少时间出去。于老师说,学东西重要,找工作也重要。

  于老师又问,你报考了研究生没有?现在本科生不好找工作啊。

  吴芮看着地面,我家里的情况,我还是想先工作。

  那就抓紧啊。有几家要人的单位的信息,已经贴在布告栏里,你去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单位。不过我可告诉你,来要人的单位都是小单位,位置偏僻的,或者是广州附近的三水,四会,佛山的,其实这些地方现在都在发展的,你可以去看看。

  因为有继军的鼓励,吴芮对于实习的法院还是动了些心思的。毕竟,法院在当时学习法律的同学眼中是最好的去处了。虽然只是一个区的中级法院,但是一旦进入了这个系统,以后去市级的,省级的,还有高级法院都有机会。继军和吴芮去找实习的法院的法官和所有他们认识的带过他们的老师们,得到的答复多半是说将简历递到人事处,若有消息就通知你们,可是他们等来等去也没有等到消息。

  为了不错过其他的机会,继军和吴芮商量了下,觉得那些郊区的小事务所也应该列在考虑之列,至少可以做一个备份,万一区法院等到最后没戏了,他俩好歹还有一个去处。于是选了一个实习不太忙的一天,两人溜号去面试去了。

  按照吴芮的意思,两个人都穿上看上去比较职业的服装,继军还去理了个发,看上去很精神。吴芮将两人的简历和成绩单,四六级证书,律师资格考试证书,计算机证书,还有学校的社团证书,继军的优秀班干部证书一起拿到外面的打印社整理成册,每个人厚厚的一本,看上去甚有分量,不免在内心里有一点小小的暗喜。

  等到他们转了几趟公交车到达那个要去找工作的小单位的时候,两个人开始的热情都冷了下来。吴芮明白于老师说的小单位在发展是什么意思了,吴芮来广州快四年除了学校以外,去的最多的就是学校附近高年级同学介绍的打工的酒吧,餐馆,偶尔和同学去服装市场淘衣服,其他的地方吴芮基本上都没有去过,她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去探索那些复杂的世界。在她的想象里,广州是一个繁华的城市,高楼林立,灯红酒绿。

  但是这个小单位,虽然在城市之中,但是却又似乎游离于城市以外。用城市之中的疮疤来形容这些城市中尚未建设的地区一点也不过分。下了公交车以后,又走了很远的距离的泥巴路,才到了他们要找的单位。单位很小,几间办公室,领导出来接见他们,语气还算客气,说一口广东普通话,连声说你们是名牌大学的,到我们这个小庙来,屈才了,屈才了。

  下面一个被叫做什么律师的人就带着他们去参观办公室,却看到办公室正在装修之中,到处堆放着水泥石灰,几张破旧的桌椅上也积满了灰尘。看上去象是从来没有开张过。有一间房,地面是坑洼不平的水泥地面,还湿漉漉的,长了一些青苔。继军忍不住问,这间房是做什么的?律师不好意思地坦白,这屋子是刚租下来的,这间房间大概是原先农户的猪圈。吴芮虽然是农村长大,对猪也没有敌意,不过这养猪的律师事务所还是有点吓着了她。

  再出来谈话,领导就转换了话题,问你们在广州有住的地方没有?吴芮老实回答没有。领导的热情就明显下降,看来这家律师事务所也没有单身宿舍,领导预期的是有本市户口,家里有房子的学生,不要给他们这个才开张的小事务所增添麻烦。继军赶紧表态,我们可以在外面租房。领导立刻就眉开眼笑了,对呀,对呀,年轻人为单位考虑,不要什么都找单位嘛。你们的表格先放在这儿,过两天盖了章你们再来取。

  继军对吴芮使了个眼色,说表格我们今天忘记带了,明天再送过来。谢谢所长。吴芮怏怏地耷拉着脑袋,随着继军走出来。


  (https://www.bxwxbar.com/book/59520/5762968.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