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汉末之逐鹿天下 > 第三十三章 太平道

第三十三章 太平道


  太平道,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民间宗教之一,与五斗米道相比,太平道的出现,更具时代特征,是东汉末年社会苦难的直接产物。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凋敝。朝廷内,宦官与外戚尔虞我诈,轮番乱政;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割据军阀为非作歹,鱼肉乡民。又逢连年灾荒,人祸加天灾,以致出现‘死相枕藉’、‘民相食’的人间惨剧。

  其中,黄河南北,灾难尤重,‘豫州饥民死者四五’,‘冀州尤甚’。社会苦难是宗教孳生的温床。正是在这种广大民众痛苦万状、已无生路的时势下,冀州巨鹿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灵帝建宁时期,张角得于吉等人所传《太平经》,从中受到启发,遂以创教救世为己任。他创立的太平道,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又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类最美好的事情。

  在这个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础上,张角提出了‘致太平’的理想。

  熹平初年,张角开始在冀州传道。他自称‘大贤良师’,手持九节杖——传达黄神旨意的教杖,深入民间,用跪拜首过,符水咒语为民治病,‘病者颇愈,百姓向之’。

  冀州传道,大获成功,于是他便派遣八位弟子到各地传道。‘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接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为了便于统领,张角于光和中期,根据黄神分天下为三十六方的宗教神话,也把数十万徒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统领。

  他又根据汉代流行的天、地、人三正观念,与其弟张宝和张梁,分别称‘天公将军’、‘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建立起一套上下有序的宗教组织系统。

  张角创立太平道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借用宗教旗帜,争取民心,组织群众,推翻腐败的东汉王朝。因此,当太平道发展壮大后,为‘致太平’理想而率众起义只是时机问题了。

  光合五年二月上旬的一天,张角正在自己的住处与张梁等人商议继续发展道徒的事情,张宝匆匆走进了院内,神情很是恐慌。

  张角道:“二弟如此惊慌,究竟是为了何事”?

  张宝道:“大哥,冀州、并州等地发现了疫情,情况非常严重,我们的许多道徒也都染上了疫病,若不想办法尽快医治,一定会坏了我们的大事”!

  张角听后心中大惊,虽然他准备起事的条件日益成熟,但毕竟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如果再因为疫情导致道徒大量死亡,起事根本就无从谈起此。

  他思索了片刻,马上吩咐张梁、张宝等人准备符水,并派人前往各方命令各方的首领全力救治道徒。

  田畴、慕容平反馈回来的消息,令秦熠很是不安,在蓟县周边的乡镇也发现了疫情。得知了这个情况以后,秦熠十分烦躁,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刚抵达幽州月余,就遇上了令人闻之色变的瘟疫。

  其实,这次瘟疫的爆发,是东汉末年社会现实造成的必然产物。由于当时豪强庶族兼并土地的现象愈演愈烈,致使很多百姓因失去了土地而成为了流民。

  在流亡的过程中,由于食不果腹、身体虚弱,很多人都患了疾病。因为无钱医治,身患疾病的流民就倒在了流亡的路上。而他们的尸体却没有得到及时清理,从而发生了腐烂,滋生了大量的致病菌。

  由于尸体滋生的致病菌非常容易感染人类,而其他的流民也因为身体虚弱,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疾病就乘虚而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悲惨的死去。再加上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光合五年二月,瘟疫终于爆发。

  经过反复的试验,秦熠已经成功的制作出了一些简易的口罩,虽然他还不能确定这些口罩的隔离效果如何,但毕竟也给他带来了一些希望。

  征收丝帛、封存药铺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意外。当那些商人和富户听了军士们的解释以后,都主动交出了丝帛和药品。虽然也有一些人对此很不理解,但在雷霆手段的威吓之下,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

  秦熠把征收上来的丝帛,马上让骆铭发给了那些集中起来的妇女,让她们依照已经做出来的口罩样式进行制作。两天后,五百副全新的口罩交到了秦熠的手中。

  在这期间,秦熠根据自己掌握的医疗知识,吩咐那些药商将甘草、大黄等抗菌、抗炎的草药集中起来,然后在军士的护送下前往各地救治。临行前,他把制作出来的口罩全部发给了那些大夫和士兵。

  虽然他也想给军士们多发一些,但那些制作口罩的妇女,毕竟都是初次制作,还很不娴熟,尽管秦熠对此忧心如焚,但熟悉口罩的生产工艺,毕竟也需要一个过程。

  为了尽快得到足够多的口罩,秦熠把那些没有任务的军士,也都投入到了制作口罩的大军之中。并对制作口罩的人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裁剪,有人负责缝制,通过调整,生产口罩的速度终于加快了许多。

  洛蓉、凌飞、子曼都被秦熠严令留在了官署的后院,并把赵忞的哥哥赵敬也留在了此处。因为疫情来势汹涌,秦熠对他们的安全丝毫不敢大意。

  这一日,通往范阳郡涿县的官道上,秦熠、文丑以及二百名军士,护送着一些口罩和药材,正在快速前行。

  由于应对及时,蓟县周边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了救治更多的百姓,秦熠与郭勋、田畴等人经过商议,决定分头行动,带着一些大夫和口罩、药品都赶往幽州境内的其他属地。

  秦熠、文丑等人到达涿县地界时,接到消息的涿县县令彭玺已在城门外五里等候。

  他看到秦熠等人到来,急忙迎上前去。秦熠、文丑看到有人前来迎接,马上摘下了口罩翻身下马。

  文丑道:“幽州刺史、秦子昱将军在此,来人上前觐见”。言毕,闪在一旁。

  彭玺施礼道:“涿县县令彭玺、彭良玉,见过将军”。

  秦熠上前将彭玺扶起,道:“彭县令不必多礼,请起来答话”。

  秦熠见彭玺年约四十,面白微须,只是有些憔悴。彭玺站起身来以后,秦熠问道:“涿县疫情如何,有没有出现死亡的情况”?

  彭玺叹道:“此次疫情来势汹涌,我们发现情况不对时,疫情早已开始蔓延,很多村庄都出现了死亡的情况。我已命人找了一些大夫为乡民们救治,但由于发现的较晚,情况有些不妙。

  我身为涿县县令,没有及早发现疫情,致使许多百姓在疫情中身亡,实乃卑职失察之过,请将军治罪”。

  秦熠安慰道:“彭县令不必如此,疫情已经严重,自责也于事无补。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救治那些没有死亡的乡民,我这次前来带了一些药材和防疫的用具,请彭县令把这些药品和防疫的用具尽快发放到乡民的手中,帮助他们度过这次劫难。

  彭玺听后喜道:“卑职正因为药品短缺而心焦,没想到将军却及时送到,幽州有将军庇护,实乃百姓之福也”。

  彭玺话音刚落,远处忽然出现了一些行人。这些人看起来像是普通的百姓,但和普通的百姓又有些不同,都是身着黄衣。彭玺看到他们之后,神色忽然变得有些异样。秦熠看到彭玺有些异常,转身一看,顿时明白了几分。

  未几,那些人就来到了他们的近前,为首一人大约三十几岁,身材雄壮、颇与常人不同,正是负责涿县太平道的渠帅程远志!

  他看到彭玺之后,道:“彭县令,我知道你正在为治下百姓的处境担忧,所以,我特地带来了一些符水,只要你答应加入我们太平道,我马上就把这些符水交到你的手中。”

  彭玺冷冷说道:“程渠帅对本县令如此念念不忘,本县令实在是受宠若惊。但我对加入你们的教会毫无兴趣,还请程渠帅另选贤明”。

  程远志道:“彭县令为何对本教如此偏见,一些职位比你更高的官员,都已在大贤良师师的感化下加入了本教,你又为何屡次拒绝”?

  彭玺道:“我乃朝廷的命官,食大汉的俸禄,岂能受你蛊惑,加入什么所谓的太平道”!

  程远志道:“我大贤良师自成立本教以来,以善道教化,以符水治病,深受天下百姓的爱戴。十数年间,我们的徒众遍布八州,已达数十万之众,很多官员也都加入了本教,你又为何如此固执?

  这次疫情已经造成了很多人死亡,我念彭县令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好官,所以,才带来一些符水相助,也希望彭县令能够念我一片赤诚而加入本教,共同携手将本教发扬光大。

  我相信以彭县令的宽厚、仁义,绝不会因为自己的固执,而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治下的百姓被瘟疫夺去性命”!

  ;


  (https://www.bxwxbar.com/book/49584/3361524.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