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汉末之逐鹿天下 > 第七章 少年劫匪

第七章 少年劫匪


  这一日,颜良、文丑、秦熠三人切磋一番过后,围案而坐谈论其当下的局势。当文、颜二人听到秦熠说出数载之后天下就会形成群雄争霸的局面时,心中都是十分震惊,他们不明白秦熠为何会得出这样的论断?

  颜良道:“子昱,虽然大汉现在处于多事之秋,然,朝廷依然有数十万带甲之士,谁人敢冒犯天威、藐视朝纲,至于群雄争霸之势,以我之见,子昱有些言过其实”!

  秦熠道:“大哥,我得出这个结论,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确会如此”!

  文丑道:“子昱,既然你得出此种结论,是否可以告知你是从何得出”?

  秦熠道:“二位兄长,请问如果天下发生动荡,会是什么人敢冒着灭门之灾而铤而走险?”

  颜良思索了一番,道:“当然是那些失去家园的流民,他们陷入绝境之时,如果受人蛊惑,为了自己的生存自然会追随他人揭竿而起,历朝历代莫不是如此”。

  秦熠道:“大哥既然知道是失去家园的流民,那么,大哥是否知道现在天下的流民又有多少呢”?

  文丑道:“这个我们当然知道,但天下的流民虽然众多,却是一盘散沙,又怎么可能对拥有数十万精锐之师的大汉造成威胁。如果他们敢揭竿而起,也不过是飞蛾投火、自寻死路”。

  秦熠道:“我们知道大汉有数十万精锐之师,难道那些流民就不知吗?他们又岂能轻易把自己置于险境?起事之前,他们必然会做充分的准备。

  如今各地流民犹如干柴遍布大汉各个角落,一旦点燃一处,就会形成燎原之势。当各地均出现祸乱,朝廷又岂能面面俱到。

  为了早日平息叛乱,其必然会下方军、政之权,允许各地招募军士。当地方拥有了重兵之后,以朝廷目前的状况,必然会失去对地方的掌控。

  而各地枭雄摆脱了朝廷的控制以后,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会大肆扩张。他们之间的争斗也会愈演愈烈,如是,天下又岂不是群雄争霸之势”?

  颜良、文丑听了秦熠的这番话之后,个个都是目瞪口呆、哑口无言,他们不明白秦熠年纪轻轻,为何会对天下的局势和走向分析得如此透彻,有理有据、入木三分!

  良久之后,颜良道:“三弟如此年轻,对天下的局势却如此明了,着实令人赞叹!不过,凭借我们的能力若想在天下之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又何其难也!不如我们寻一明主,如果能够博取一些功名,也不负我等一身所学”。

  秦熠道:“良禽择木而栖、良将择主而侍,千古如此。然,乱世之中明主却如凤毛麟角。若是明珠暗投辅佐了一平庸之人,不但建立不了功名,反而会为其所害,如是,则悔之晚矣”。

  文丑道:“三弟虽然志存高远,然,若想在天下之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又谈何容易!而且,我们都是布衣并无声望,天下士又岂肯为我所用”

  秦熠笑道:“二哥武艺高强,为何如此妄自菲薄也。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只要我们以诚相待、知人善用,何愁无贤士相辅乎”?

  颜良道:“子昱,你是否对此早有打算,特地从灵州而来拉拢我与不俊为你效力”?

  秦熠笑道:“大哥说得哪里话来,我此番出游乃是为了寻师访友,拓展一下自己的眼界。只是一路之上的见闻,对我触动颇深。

  如今的大汉已是百病缠身、难以持久,我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做一番打算。在即将来临的乱世,我不想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他人,想凭借一身所学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至于说让二位兄长为我效力,小弟绝无此意”。

  颜良听了以后心中释然,他知道身为习武之人,都想凭借自己的一身所学建立一番功业,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颜良道:“既然三弟有如此志向,我和不俊一定全力支持你,不过,此事极是重大,万万马虎不得,一旦走漏了消息,你我兄弟三人都会面临灭顶之灾,一定要谨慎从事”。

  秦熠道:“大哥所言极是,这些都还只是我的初步设想,在时机没有到来之前,我绝不会轻举妄动。不过,我们现在可以慢慢发展自己的力量,一旦天下有变,我们就可以见机而行”。

  文丑道:“三弟有此志向,我和大哥当然会全力辅佐与你,不过,我和大哥都是武夫,做一名冲锋陷阵的将领还可以,其他方面却是力有不逮。三弟若想有所作为,还需再找一些精通谋略之人,这样才会更有希望。”

  秦熠道:“燕赵之地自古名士甚多,二位兄长在此地居住已久,是否识得一些名人、雅士”?

  颜良道:“我们都是习武之人,平时所交往的也都仅限于此,不过,我们以后可以多加留意,若有贤士我们绝不会轻易错过”。

  光合四年五月末,秦熠辞别了颜良、文丑二位兄长,再次踏上了寻访之路。他没有想到,此行竟然如此顺利,不但与颜良、文丑结为了金兰之交,而且还取得了他们的支持,这个成果,让秦熠十分兴奋,信心也高涨了许多。

  离开堂阳地界之后,陆昶道:“师父,我们接下来应该去向哪里”?

  秦熠道:“此地离常山不远,我们就去常山一游”。

  陆昶道:“常山也有像颜师伯和文师伯一样武艺很高的人吗”?

  秦熠笑道:“这个我却是不知,不过,我听说常山的风景很好,既然来到了这里,不去常山一游,岂不可惜”。

  秦熠自然不能向陆昶说明他要去寻访何人,只能一语带过。而且,他也不知道赵云家乡的具体位置,只知道他是常山真定人,至于能不能找到,秦熠也没有把握。

  这一天傍晚,他们正在通往真定的一条小路上前行,忽然,在他们不远处的前方,从路旁的荒草丛中跳出来几名少年,他们的年纪在十五、六岁左右。为首那名少年身高有七尺,很是剽悍。

  他们在路中间站定以后,那名为首的少年高声说道:“将马匹和财物留下,就放你们过去,如果不听吩咐,就让你们尝试一下皮肉之苦”!

  秦熠听后不禁觉得有些好笑,这么几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竟然敢拦路打劫,真是让他大开眼界。

  秦熠笑道:“你们小小年纪,竟然就拦路抢劫,难道就不考虑后果吗”?

  那些少年见秦熠、陆昶两人不但毫无惧色,而且还谈笑自若,感到非常诧异。这时,一名少年看到了二人手中的兵器,不觉有些胆怯。

  他拉了一下那名为首的少年,低声道:“诸燕,他们看样子是习武的人,要不,放他们过去吧。”

  诸燕道:“你真没用,他们会武艺又能如何,别忘了,他们只有两个人,和咱们的年纪也差不多,而我们有七个人,怕他们干什么”。

  他转过身来,对秦熠道:“不要和我们谈什么后果,小爷我既然敢打劫你们,就不会考虑什么后果。我劝你们还是放下马匹、财物,免受皮肉之苦”。

  秦熠听了以后,翻身下马,把银枪交予了陆昶,自己徒步来到诸燕他们近前,道:“好啊,既然你们敢拦路打劫,我就要看看你们是否有这个本领。你们是一起上来,还是有人想和我单独较量”?

  秦熠习武多年,自然不会将这些少年放在眼里。但他看到这几名少年也并非穷凶极恶之徒,决定先戏谑他们一番,然后再劝说他们走向正途。

  诸燕见秦熠竟然敢独自上前挑战,心中不免有些犹豫,但他初次带领几个小兄弟出来打劫,如果空手而归必然会被小兄弟们耻笑。于是,他决定自己先来应战,如果自己不是秦熠的对手,再招呼兄弟们一起对付秦熠。

  诸燕道:“对付你,我一个人就够了,来吧”。

  秦熠笑道:“既然是你们打劫我,应该是你先出手才对,我先动手岂不成了我打劫你们”。

  诸燕听了以后,似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道:“好吧,我先动手,不过你放心,我们只要你们的马匹和财物,绝不会伤害你们的性命”。

  秦熠道:“你考虑过吗,如果你不是我的对手怎么办?是不是你败了以后,你的那几名小兄弟再一起上”?

  诸燕听后一愣,道:“你怎么知道我不是你的对手”?

  秦熠四下望了一眼,看到路旁有一个碗口粗细的枯树桩,大约有一人多高,于是便走了过去,对诸燕道:“你的身体难道比这个木桩还结实吗”?

  言毕,秦熠暗暗运力,抬起右腿踹向木桩。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那根枯树桩已被秦熠拦腰踹断,树桩的上半节伴随着巨大的贯力砸向了附近的一颗大树。

  那颗大树被飞来的树桩重重一击,登时摇晃起来,几只栖息在树上的鸟雀受到了惊吓,发出恐慌的鸣叫声飞向了远处的丛林。

  诸燕和那几名少年看到这一幕,顿时呆立当场,半晌说不出话来。秦熠看到他们这番模样,不由得哈哈大笑。


  (https://www.bxwxbar.com/book/49584/3361498.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