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新汉1627 > 第九十九章 汉军进军曲

第九十九章 汉军进军曲


  次日一早,刘二与王大富就跑到南山村操场点选队伍,预备攻城演练。刘二将十曲一千人分了两拨,五曲经历春操的义兵随刘二加固南山村寨墙预备操练,另外五曲新来的义兵仍然由王大富操练,在新人当中开展诉苦整顿秩序是重中之重。

  五曲队伍集结完毕,刘二站在五个方阵面前布置任务:“今天开始,咱们先不操练方阵了,咱家的粮食不多了,咱得问官府大户借粮食去,咱今天先操练攻城作战。操练攻城就从打村寨开始演练,咱得先将南山村的寨墙修复加固好了才行。今天的任务就这么多,一二三四曲各修一面寨墙,五曲割草和泥打下手。”

  看来王大富最近对义兵秩序作风的整顿工作很有效果,刘二的话讲完了,先前常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乱哄哄的场面没有出现,义兵都安静地听着刘二接下来的命令。

  刘二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布置任务,“南山村的家什不多,一曲、二曲去下河村取家什,其他人原地休息,不准随意活动。”

  “明白了吗?”

  “明白~”

  “全体都有,立正!稍息!立正!一曲、二曲听令,跑步前进,目标下河村!三、四、五曲稍息,原地休息!”

  刘二下完命令,挥手让王大虎和张铁牛领了两曲人回下河村。等两百人都走了,刘二站在原地与剩下的直愣愣地站在操场边上的三百多人大眼瞪小眼。

  感情王大富没教过士兵原地休息的口令,刘二只好发令:“全体都有,坐下休息!”

  一群人得了口令,瞅刘二一腚坐在了地上,他们也有样学样,稀稀拉拉高低不平地都坐了下去。这么乱哄哄地阵势委实不像军人,刘二起身又发起了号令:“全体都有,起立!”

  “立正,稍息,坐下!”

  刘二来回整了这帮人五六七八趟,眼瞅阵形齐整了,刘二方允许他们坐下歇息。

  这么一帮人眼瞪眼地对着看,委实没甚意思,刘二的雅兴又来了,“咱干坐着没意思,谁站出来给大伙儿唱支曲子听听。”

  一众老实兵你瞅我我瞅你,没人吱声,诉苦时一汉子乱唱曲给揍的那事大伙儿都还记着呢,谁也不敢应话,怕再挨了冤枉揍。

  一时冷场了,刘二却不觉得尴尬,“你们不唱,咱教你们唱!”他在心里想了想,“抬头仰望北斗星”不应景,《解放军进行曲》倒不赖。刘二打定了主意,站起身来,“咱教大伙儿个曲,大伙儿都坐好听仔细了,都得学会了唱,谁学不会,谁就得吃棍子。”

  众人挂了一片苦瓜脸,好嘛,刘二没事找事要打他们,大伙儿不会唱曲也不知犯了那条军规。不过刘二话撂在这儿了,那领导的话就是命令,一众小兵只好聚集精神支棱了耳朵预备聆听刘二的歌喉,争取早日学会歌曲,免了那顿飞来的棍子。

  刘二却不自觉他给士兵们找了麻烦,他将自个儿打小就会唱的《解放军进行曲》搬了过来,“咱教大伙儿一支曲子,曲子的名字叫《汉军进军曲》,都听好了啊。”

  刘二不管不顾,自我陶醉,扯了嗓子唱了起来: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神州的大地,

  背负着人民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汉人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不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非汉人消灭干净,

  汉军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进军歌声多嘹亮!

  同袍们整齐步伐奔向前方的战场,

  同袍们整齐步伐开拓大汉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全天下的解放。”

  解放一词古乃中性词,指解除放开束缚,“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缠之;二月初乃解放。”刘二将这词赋予了新含义,他向众人解释,反正他是领导,他说了算,“咱要解放全天下,为啥要说解放呢,如今各地非汉人都在欺负汉人,咱们要消灭非汉人,解除汉人所受的压迫束缚,解放就是这个意思。”

  士兵们却没心思操心解放一词的含义,刘二刚才只唱了一遍,他们记不大住歌词,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大伙儿相互看了看,王光继只好硬着头皮喊了一声“报告”示意有话。

  “有事起来说。”刘二刚唱了歌,自我感觉不赖,浑身轻飘飘地。

  “将军,刚才您唱得太好,大伙儿都光注意听了,没注意记词,要不,请您再唱一遍?”王光继跟刘二相熟得很,不过如今军里规矩多,他将从他父亲王老实那里学来的拍腚手段学了来。

  “王光继,你先站一会儿。你说啥胡话呢,以后有话好好说,再这么不阴不阳地说事,小心军棍伺候!”刘二瞪圆了眼睛,起事还没咋地呢,这阿谀拍马的官僚作风要不得,“大伙儿没听清没关系,咱一句一句地教……”

  王光继素知刘二的脾性,刘二训斥他是对事不对人,他既然说错话了,自然老实站着受罚。

  本来歌曲里“太阳”与“李得胜”呼应,歌曲有宣扬核心的意思,刘二本想换“黄帝”,不过又觉得不太工整,便填“汉军”充数。经过刘二这么一改,歌曲却有汉军起自西北进军天下解放东南的意思,汉军向东方的太阳也说的过去。汉军向东开拓四野,不至太阳不罢休,歌曲隐含的意思也给改到了另外一个意境,汉军进军不止,汉人开拓不已。

  不过这歌曲挺简单的,刘二用心教,这三百多号人迫于刘二的淫威也是用心学习,王大虎、张铁牛回来的时候,三百多号人合唱《汉军进军曲》已经像模像样。

  该工作了,刘二就暂停了音乐练习,开始攻城演练前的南山村寨墙加固工作。刘二安排第五曲士兵去南山村仓库搬运工具,三、四曲跟他去村口与一、二曲会合。

  等人都来齐了,工具也分派好了,刘二一声令下,四拨人各管一面寨墙,司马队长分派活计,士兵有条不紊地忙活起来。第五曲的司马是党卫华,老党是个精细人,他直接将自个儿的下属平分四份,分别跟随其他四曲劳动,如此一来,也省了他党卫华的指挥麻烦。

  明代汉人商品经济不发达,平民建造房屋很少有将活计承包出去的,平民自家盖屋,一般都是采买大梁、石灰等必须建材,出钱雇佣几位垒墙架瓦的泥瓦匠师傅,其余活计都是由自家人和来窜忙的亲朋好友来完成。当然,最俭省的人家是自个儿备木料,出钱请木匠来家里做大梁等木制构件,这样更省钱。窜忙的小工只吃白饭,不要工钱,日后他家建房,本次的主家也要去窜忙,就是这么一个人情来往。

  当时农村里的银钱十分稀少,以货易货,以力抵财才是农村贸易的主体。要么说张居正——朱翊钧改革有利有弊呢,东南农村银钱相对流动频繁,西北地区银钱仍然十分紧缺,就是农民不遭官吏盘剥,仅仅以银代粮征收皇粮就能让许多北地小民作难。

  建房活计大都亲为,那么垒过三五间屋子,平民便将木匠、泥瓦匠的手艺学了去,平民大都多才多艺,是个多面手,不过多数平民的手艺不大精细。

  刘二要翻整南山村寨墙也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主意,他对农村生活很了解,士兵能够完成他布置的任务,他要是一拍脑袋让南山村的士兵给他造卫星导弹,那可不能够。

  南山村以前是个小村庄,远比不上大户林皋村,连下河村都不如,南山村寨墙不过半尺厚、一人高。这样的寨墙远不能用来练兵,刘二的计划是将墙加厚至一尺半到两尺,将墙加高到一长高,如此寨墙方有演练的价值。南山村里院落挺多,屋里住了人,屋外的院墙却没啥用,刘二分派人拆院墙垒寨墙,和泥草做黏合剂,土坯再不够的话就派人先打土坯。

  眼瞅手下都忙活了起来,第一曲司马王大虎踅摸到了刘二身边,“刘二,咱给你说个事,你要咱垒墙,是要咱操练攻城的吧?”

  刘二点头,“是啊,咱得操练攻城呀。大虎,咱家的粮食不多了,眼瞅着咱就得出门做买卖寻粮食去,咱的义兵得先操练操练再出门干仗。”

  “哦,”王大虎表示明白,说出了他的见解,“刘二,不是咱偷懒不想干活,这垒寨墙不过是三五天的事,不过咱不想大伙儿白忙活。咱是这么想的,咱既然是垒寨墙为了操练,那就不必四面寨墙都垒了,咱垒一面墙或者两面就行。如今咱拆了村里的院墙,垒四面寨墙的土坯那是肯定不够,咱现打土坯太费时候了。要我说,如今的土坯够垒两面墙的,土墙里面垛了草泥就成,咱不费功夫,两面墙也够咱操练的。刘二,咱就是这么个意思,你看咋样?”

  王大虎的话里涉及到土坯房的建设知识,必须要说明白了。

  明末农村也有富裕人家,他们家建房肯定全使烧制的青砖,建一所砖木混合建筑。

  一般的农户人家,他们建房子都是建土坯房,房子的地基墙根都是砖石垒砌,墙的主体是土坯砌成的。土坯是黄土和谷草的草泥经模子塑形凉干得来的,土坯的制作过程很费功夫。

  有人丁少的人家,他们连土坯都置备不齐,他们砌墙时先在砖基上垒一圈土坯,然后在土坯上直接支模垛草泥,等草泥凉干,土墙就完工了。这么干省时省力,但是泥草垛成的土墙没有纯土坯砌成的土墙耐年月。

  还有一种人家半富半不富的,他们在土坯墙外盖一层青砖,打眼一看也是砖房,样子好看。

  还有不富裕的特别讲究的人家,他们设计的墙壁特别厚,他们是先在墙体内外两侧砌了土坯墙,墙内留了空,然后在土坯外支模护外墙,墙内垛草泥填充空余。这种施工方法也是彼时官府修建城墙时常才用的方法,砌出来的墙壁特别厚实,经久耐用,王大虎说的就是最后这个方法。

  王大虎一说,刘二就听明白了,他尴尬一笑,“嘿嘿,大虎,你说的对。咱前后啥事都想到了,就这茬子事没想到,是咱没考虑周全。这么着吧,咱砌两面墙做演练之用,其他两面墙修一下就成。”

  王大虎也乐了,“刘二,这没啥,谁都有打马虎眼的时候。那咱帮你去传令?”

  ;


  (https://www.bxwxbar.com/book/39960/222274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