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新汉1627 > 第九十四章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与深入开展

第九十四章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与深入开展


  第九十四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与深入开展诉苦运动

  接下来的几天,王大富直接去高大山那曲蹲点,在他的威压之下,捣乱打岔的不安分子再也没有出现,诉苦运动正常进行。

  有人开玩笑挨揍的消息也在南山村传了个遍,其他集中诉苦的几曲义兵也无有违规之处,刘二巡视了三天,轰轰烈烈的诉苦运动算是圆满完成了。

  诉苦运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义兵通过讲述自身的经历,诉说了反动官府文人地主欺压劳动人民的血淋淋的事实。通过诉苦,义兵彻底认清楚朱明伪朝与程朱伪学的反动本质,义兵对刘二所提出的黄帝十诫理论加深了认识,义兵深刻的认识到:广大汉人必须紧密团结在刘二为核心的起事领导集体周围,万众一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英勇杀敌,彻底推翻背叛广大人民群众的朱明伪朝和欺压广大人民群众的文人地主,彻底废除欺骗人民的程朱伪学,彻底消灭非汉人和夷人,依照祖宗轩辕黄帝的指引,按照黄帝十诫理论的教导,建设一个全新的汉人当家作主的人人平等的太平盛世。

  正确认识敌我对立矛盾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初步的统一思想的阶段性工作算是圆满完成了。刘二与王大富又开了个碰头会,深入交换了对当前形势的认识看法,两人作了分工,王大富继续开展义兵操练工作,承诺尽量不再对违法违规士兵体罚打骂,今后凡事以说服教育关禁闭来解决问题,刘二则带高大山等外调人员去下河村本部开展诉苦运动并女营老营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工作。

  在刘二与王大富两人的双重压力之下,建军思路颇多的高大山只好退让,同意先去领导女营老营诉苦运动,权当换个工作换个思路。刘二承诺,日后若是义兵规模膨胀,建制增加,优先聘请高大山出任新的军事主官,高大山对这个结果表示很满意。

  刘二对女营的建设思路是,女营能完成义兵的衣物鞋袜的后勤保障工作,女营能自我组织行军,女营有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其实刘二的要求不高,在粮食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女人们能帮忙做做衣服什么的,能自个儿吃饭睡觉,能在三五蟊贼冲击的情况下聚众自保反击,行军作战、战场厮杀不作要求,毕竟如今他开展的只是汉人平等运动,男人还没死光,女人就别见血了。

  刘二他们一行五十二个人正午时分回到下河村,在村里吃罢大锅饭,刘二安排其余人先在碾场歇息等候,他与高大山去寻高有银。

  刘二将来意对高有银说了明白,最后解释道:“舅父,咱早晚要动地方,行军的时候一窝蜂乱跑可不成。青壮都在南山村操练,如今女人老人也得整训几日。他们自个儿平日里虽说就有打头的人,不过千里行军,自家叔伯嫂子相互照应可不行,咱得按军法立了行伍。念书的娃娃就不用特意训了,平天尊已经教会他们守规矩了。”

  高有银嘬着牙花,他有心问刘二:你啥事都分派了,跟大有商量过没?不过他不能这么问,毕竟刘二跟大有近,跟他家的关系也不远,如今大有凡事都抬举刘二,摆明了让刘二当家,旁人不能说啥。高有银只是娘舅看外甥,恨不得啥好处都给大有,不过刘二也算他的外甥,两家关系不大远,他心里虽然有些胳应,不过尚处可接受的范畴,刘二做主便刘二做主吧,谁当家也不能亏了大伙儿。

  高有银听明白了刘二的要求,又想了想,道:“刘二,你说的意思是要老人女人不要乱吧,也给他们按了队长、司马?这事好办,哪村婆姨里都有个打头的,兰香咱村里说话女人不都听吗?”

  刘二点头,“差不多这么个意思。有小孩要领的婆姨,咱安排他们做针线;小孩大了的,咱挑体格好的练自保的女兵,其他的得学会挑担推车安营什么的,老营也是这么个意思。咱如今算逃荒也算义兵,一个也不能拉下,咱都得带上,事先可得预备好。”

  高有银明白了,转头吩咐高大山,“这简单。大山,你去把人叫来,咱给了名号,让他们去村外营地里挨个叫人,指定都是说话算话有威望的老人女人,错不了。”

  高有银说完,又问刘二:“刘二,你满仓叔还在家守着呢,王老实他们也都在家,他们家里咋说?”

  别看如今田里旱得只冒烟,一心补种谷子的党新民还在家里呆着,他不动地方,他村里留守的人只好在家呆着,其他村的人也不好都往下河村搬,毕竟住瓦房换了住帐篷,还是住瓦房舒服点。高有银家跟王大有亲近得很,他在村里说一不二,那是说搬来就搬来,张满仓他不好意思来,还是瞅着党新民、王老实他们的意思。如今张铁牛跑去南山村领了一曲义兵,张满仓心里很托底,他也就整天在家不动地方,领粮食都排别的老人婆姨来。

  高有银给刘二提了个难题,刘二挠了挠头,回道:“舅父,在家的没多少人,而且他们都有领头的,如今他们不愿意来,我不好去说,还是得大有哥回来,让他去请人。咱家里的粮食真的不多了,说话咱就得找粮,不定哪时候咱就得走啦。”

  请落后分子来参加先进的起事活动,刘二的讲道理是没用的,那些落后分子好面,穷讲究,就得让王大有去请人才行,这事刘二是指定解决不了的。矛盾无法解决就先搁置,月内就能解决,高有银对刘二的回答很满意,“唉,那也只能这么着了。大有他们骑马赶车出去好几天了,估计快回来了。”

  两人说了没几句话,高大山领了那五十个政工人员来到了高有银家院外。高有银与刘二先后出门,高有银挨个吩咐,“你去请张大嫂,她住在南边大梁沟村的窝棚,她大号叫张桂英,你去了一问便知……”

  高有银手里没有半张纸片,他挨个吩咐,人名村名说得清清楚楚,没一个打磕巴的。刘二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忍不住开口夸赞:“舅父好记性,名单都不用看,这么多人都记得一清二楚,咱是比不了。”

  高有银笑呵呵地回答:“有名单咱也看不了,大字咱不认得一箩筐。咱乡里人不识字也得记事啊,都在这里记着呢。”高有银说着拍了拍脑袋,示意记性的重要。

  以前乡民大都不识字,遇事遇人全靠脑子记,记不住的人就要耽误事,乡民大都有个好记性。如今阿美利加农村尚有些上年纪的老人,如果听他们谈天说话,“某某村的某某某,还记得吗?”“记得啊,他不是在西街尾住吗,他家咋了?”

  乡民对百里内各村各家住户情况大都了解个十之八九,超级记忆的活化石可不是白叫的。不过如今阿美利加这样的老人所剩不多了,对此有意思的朋友可以抓紧时间去探访一番。

  等了约莫半个小时,陆续有人领了老汉嫂子来高有银家回报。屋内就是再宽敞,也挡不住上百人说话唠嗑,刘二与高有银领了众人去碾场,当众说话也敞亮,也少了男女跑一块儿的不自在。

  等人都来齐了,刘二将当前形势大致给众人分说了一遍,重点强调当前完善女营与老营组织机构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女营、老营事务目前仍由高有银负责,刘二也安排高有银称将军,至于将军之前冠以啥称号,暂时刘二没想出个好词,有待日后他联合平天尊、陈红卫翻《三国演义》考证出个名号来套。

  高有功等刘二的话讲完了,他站起来布置具体任务:“咱要建了女营、老营,就是要给各位封个官当当。各位都是说话顶事的人物,咱都称司马。跟前没娃娃拖累的婆姨,要组织起来操练,挑担推车安营扎寨都学学。挑担什么的咱都会,安营扎寨得学学,日后行军打仗,可不能净指望爷们照顾恁,恁得自个儿顾了自个儿的身。张桂英,你的娃大了,家里没啥事,你领女兵,你挑几个利落的,回去挨家挑人,没啥杂细事的女人都算女兵。”

  高有银说着拍了拍胸脯,“老人也一样,还能动弹的老爷们,也都做战兵,跟咱一起操练。其他的女人、老人,带着小孩,顾了自家,也都分队入曲,干些缝补的活计。总之一句话,所有的人都得进了行伍,咱随便拉一个人,你得说了队长、司马是谁,说不出的,饿一天。”

  高有银顿了顿,开始介绍刘二分派的诉苦任务,“咱为啥要挨饿,咱为啥要受人欺负,咱为啥如今要抛家舍业地逃荒去,这都是有根儿的。这事弄不明白,大伙儿心里都不安生。咱如今先立了行伍,然后要开展诉苦运动。诉苦这事,都得说,谁都跑不了。具体的事,让大山领头,让他给大伙儿说说。”


  (https://www.bxwxbar.com/book/39960/2222737.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