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新汉1627 > 第七十三章 开春耕地

第七十三章 开春耕地


  晴朗无云的浅蓝色天空中挂着温暖的日头,布谷鸟悠扬的鸣叫声回荡四野,起伏不平的黄土地上正有许多灰色的人影正在移动。刘二敞着胸怀,正在努力地拉着一条麻绳,绳子拴在后面王大有手扶着的木犁上。随着犁头前进,干裂的表层黄土被掀在一旁,露了深黑色的墒土来。这一大块地已然翻整了大半,多半黑土,少半黄土,黑黄颜色犹如夏日骤雨来临前乌云密布的天空。

  旁边扶着另一架木犁的花万庆大声吆喝:“刘二,你中午没吃饭吗?加把劲儿啊你!你看,咱又犁了一垄到头。瞅你,慢得跟蜗牛爬似的。哈哈!”

  花万庆前面是俩人在牵犁,王文常与胡德兴,他俩的力量自然比刘二一个人要强大很多。

  刘二满头大汗,黑瘦的面皮憋得通红,半天挤不出一句话来。他瘦高的身子弓得更加贴近地面,脚下迈步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身后王大有扶稳了犁头,吆喝了一声:“刘二,别慌,日头还高呢。咱犁完这块地就下晌,别慌。”

  没有牛怎么犁地?用人!挽马吃不上力气,王大有他们也不乐意用,将村里的四匹挽马借给了人丁少的人家使用。谷雨已过,作为下河村小地主的王大有自然依靠他的兄弟刘二们来帮忙耕地播种,往年他是出钱请村里闲汉做短工。

  浑身大汗的刘二脑中几乎一片空白,他的呼吸声十分粗重,呼哧呼哧地。刘二少作重活,今日的劳作几乎超出他的体力上限来,他不禁想起幼年时那个常揍他的父亲来。

  “老子十三岁就拉犁!老子拉不动,你爷可怜我,换我扶犁。我饭都吃不饱,身上没力气,扶不住犁头,犁头乱窜。你爷一鞭子就打我脸上,打牲口的鞭子,一道血疙鳞!老子下了晌,身上都是干了,汗都出没了!”

  “你爷载红枪会,年轻时受了大冷,老来腿疼做不动活。老子十一岁就下地,瘦得没人形,我拖犁头都拖不动,就那还得往地里拖!你哭,你他吗的哭!”

  “老子十一岁去你姑家借牲口,借驴,他家种菜使驴引井水浇菜。来回五十里路,老子半上午走个来回!”

  文人不肯下死力气劳动,是不能了解农民这个群体的,更不可能被农民所接受。刘二按照幼时的生活标准要求自己,非要作死力帮王大有将一百多亩地耕种完不可。这一点点困苦不及农人往日所受困苦的万一,却是他坚持的道路中不可缺少的磨练。

  “哗啦”,刘二只顾使力气,却没瞅眼前的路,他跨过了田埂,险些栽倒在地头田边的河沟里。

  “刘二,到头啦,咱歇会儿,喝点水。”王大有单手将木犁拖到地头,他寻了树枝,坐在田埂上清理起犁头上粘连的泥巴。

  花万庆、王文常、胡德兴已经在地头田埂上坐着歇息了一会了,见刘二并排坐了过来,胡德兴抱着水罐给刘二倒了一碗水,“刘二,喝点温水,看你满头汗。”

  刘二坐在地头,心口传来砰砰地心跳声,刘二只觉得眼前一团漆黑,耳边呜呜直响。依稀听见了胡德兴的召唤,他接过了水碗,咧嘴一笑,却是比哭还难看,“咱这身躯不大吃苦,重活还真不大习惯。”

  花万庆拍了拍刘二的肩膀,催促道:“刘二,赶紧喝水。水一下肚,浑身就有了力气。我拉犁还不如你,咱弟兄是得多干点活了,不然路都走不动了。”

  刘二一气将水喝了下去,只觉得身上半干的汗水又涌了出来,四肢百骸的力量又提了起来。他歇了片刻,缓过来了劲,又自去倒水,说起了俏皮话:“水是生命之源,果然不错啊。”

  “水是好东西啊,谁离了水能活,只怕神仙也不成。”王大有走了过来,弯腰倒了一碗水,挨着几人坐在了田埂。

  王文常见大有过来了,开起了玩笑:“大有,你家地这么多,你也是个坏地主,快作了地契,将地转与俺们。”

  大有乐了,“嘿嘿,你们真想要地的话,只管拿去。咱村里逃荒的人走了一半,地还多的是。不过俺可不是坏地主,不信问村里人。”

  花万庆摇了摇头,“大有哥,早知道有这么多地,咱该买几头耕牛。”

  大有摇了摇头,“现在牛多金贵,开春谁卖牛啊,有也是病牛。再说了,咱有的是力气,力气可不值钱,咱多下力就是了。”

  刘二也点了点头,“咱下了这么大的力,要是老天作美,给咱来几场雨可就好了。下了力,总想有个收成呐。”

  胡德兴提醒刘二:“刘二,谷雨那天下雨啦,不过雨水太小了,地皮都没湿透。”

  说到了谷雨,花万庆又唠叨了起来:“刘二,日后再碰见混生活的,可不能下死手了。咱要做大事的,不能啥人都不用,不然咱可就没人可用了,那孟尝君还鸡鸣狗盗呢。”

  王文常歪了脑袋:“我看刘二打得好,那俩混混跑咱求雨的庙会上设赌局骗人,他不是找死吗?他往日在县城设局勾搭些浪荡公子也就罢了,求雨的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他竟然跑庙会来骗人,咱就得狠狠得修理他们。”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

  清明是汉人祭祖的时节。汉人祭祀活动向来讲求个庄严肃穆,阿美利加人办丧事祭礼吹吹打打很是热闹,那是夷人的夷俗,正经汉人不那样。清明时节汉人往往聚族进祠堂祭祀轩辕黄帝,并祭奠本姓祖宗,复去祖坟与家中故去的长辈上坟,过程安静肃穆,禁止吵闹以免影响祖宗清静。

  谷雨祭祀仓颉起于何时不可考证,汉人祭祀仓颉历经数千年,而约定成俗。刘二此前深受逆向民族主义铺天盖地的宣传的影响,对传统习俗的印象不深。临近谷雨时节,王大有给他上了一课,他才对此有所了解。

  白水县史官乡每年谷雨都要举办仓颉庙会,并于谷雨这天祭祀仓颉。史官乡为啥叫史官乡,据说是仓颉逝世后安息于当地,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创造发明了文字,此地因而名为史官乡。

  乡民祭祀仓颉的心意却不诚,谷雨祭祀仓颉名是祭祀,实是谷雨时节,乡民企盼雨水,举行祭祀活动向仓颉求雨,因而祭祀活动演化成了求雨的庙会。庙会上有戏剧、锣鼓秧歌比赛,评书等活动。戏剧宋代已有,但明代白水县乡民不热这个,乡民喜欢锣鼓秧歌与评书。因此往年庙会都是热热闹闹,欢乐非常,概因祭祀活动本是求雨仪式,不能苛求乡民对先人的不敬举动。

  白水县旱了十来年,县令张斗耀在任时,他只顾捞钱,与乡里豪强也不和睦,无人出面捧场,祭祀活动停了几年。去冬下了大雪,过了春节却半片雪花,半滴雨水也不曾下,乡人对今年的雨水都忧心忡忡,焦急万分。如今白水县处于无政府状态,下河村众人商议以后,决定由王大有出面筹划仓颉庙会,置办祭品,更有求雨的意思。

  下河村出了真金白银的红花赏格,白水县各村的锣鼓秧歌队便组织了起来。崇祯元年三月初三谷雨这一日,祭祀仓颉的求雨庙会在史官乡仓颉庙前热热闹闹的闹了一日。

  王大有与刘二等人置办了供品,全猪,全羊,五色糖果,面花,麻糖,面制果子,馓子等等,供奉在仓颉庙前。锣鼓秧歌赛了半晌,王大有分发了红包,来者有份。接着请来的戏子咿咿呀呀唱了一场,乡人不大喜欢。接着是花万庆请来的说书先生上台讲评书选段,陕北平民爱听评书,乡民性质很高。恰好这天淅淅沥沥地落了几滴雨,乡民很是高兴,纷纷念叨王大有的好来。

  要按刘二的话来说,祭祀仓颉仪式及谷雨求雨活动就要圆满成功了,不料庙会东北角人群争执了起来。刘二领了维持秩序的下河村汉子挤了过去,三言两语问明白了人群争执的情由。

  俩经常招摇撞骗的赌徒近日生意不好,听说县里举行了庙会,他俩带了帮闲来庙会赶买卖。一伙骗子设局空等了半晌,正好套了一个刚领了锣鼓秧歌赏格的汉子。不过丢了几把色子,汉子刚得的一两银子红包就输了个精光。汉子气不过,跟俩赌徒争执了起来。帮闲要打这人,汉子的族人也赶了过来,众人打起了群架,引了刘二过来。

  刘二以前做技术科长的时候,喜欢跟工人偶尔推几把“拖拉机”,他多赢少输,自觉逻辑思维了得,自个儿的牌技很牛。有次他刚接了五万的货款,还没来得及入账,大老板寻经理去开会了。刘二闲来无事,与老板的司机黄老哥玩了起来。俩人不过闷了二十把,刘二输了十五把,将货款输了干净,双眼通红。老黄最后把钱还给了刘二,语重心长地教育他:“刘二,十赌九骗。你没注意么,我把把带尖,你赢的那几把都是你运气。我才多大点手段,都唬你得不行,你碰了下套的不是肾都得输给人家?以后别玩钱了,好好上班吧。”

  刘二自打那得了教训,生平最恨赌徒,他当即分开人群教训那俩骗子。不想一伙骗子不吃敬,却摸了小攮子出来要动武。这下子惹恼了刘二,他引了众人拳打脚踢,将两个赌徒连带几个帮闲当场打死。

  ;


  (https://www.bxwxbar.com/book/39960/2222716.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