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新汉1627 > 第三十四章 由聚宝盆说起

第三十四章 由聚宝盆说起


  当日晚间,刘二与平天尊、花万庆聚拢在平天尊家中,三人正讨论着起事宣传中的纲领问题。

  所谓“兵不妄动,师必有名”,从古至今,哪伙从事反对斗争的集团都要标榜自己事业的合法性与正义性,并压倒敌对集团的合法性与正义性,他们这伙人也不例外。刘二这几日空闲时常回忆《洪杨集团的奋斗史》,他前日灵光一闪,得出了一个念头。刘二今天劳作时亦苦思冥想,将他自己的理论大致完善了起来,此时说与他的两个同志探讨。

  平天尊与花万庆垂耳倾听,刘二却不慌不忙,又喝了口水,接着说:“‘程朱伪学’的紧要之处,便是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此说明文人士子高人一等,方便文人地主欺压平民,苛责做工之人的银钱,侵占务农之人的土地。‘程朱伪学’再宣扬‘君臣父子’的伦理之道,文人士子要咱们小民安心受他们的欺压,要咱们小民不可反抗他们。”

  二人点头同意,刘二接着说:“他宣扬‘劳心劳力’与‘君臣父子’,咱们便当宣扬‘人人平等’。做官儿的也是劳作,教书的也是劳作,做工的也是劳作,务农的也是劳作,当兵的也是劳作,世人俱是从劳作里得来衣食,不同的活计营生都是劳作。从事各种劳作的人应当人人平等,汉人不得欺压自己的族人。”

  刘二缓了口气,组织一下语言,道:“轩辕黄帝教导汉人平等互助,汉人四处开垦土地,人人有地耕,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这文人地主仰仗‘程朱伪学’蛊惑世人,侵占土地,欺压平民,却是违背了轩辕黄帝的教诲,他们不是汉人,他们的田地产业本当是汉人平民。咱们汉人依了轩辕黄帝‘人人平等’的教诲,便当消灭文人地主,平分土地与产业,使做工务农的汉人平民衣食无忧,生活安乐。四野更有夷人抢掠汉人,咱们汉人消灭地主以后,便要组织大军消灭夷人,彻底占了他们的底盘。”

  花万庆一点就通,刘二的说辞与张角的类似,他等刘二说完,道:“那咱得预备些物事,充作咱们得了轩辕黄帝教诲的凭证,好使世人相信咱们的说辞,就好比河图洛书与白蛇剑。”

  平天尊一听,连忙摆手,道:“书本不行,轩辕时的文字咱们也不认得,糊弄出来个书本,却给行家看了笑话。”

  刘二点头,道:“咱只说人进了古墓,观看了书本,不小心过了风,书本给风化不见了。”

  花万庆思路也来了,道:“不能说是古墓,万一别人强要观看,墓葬可很难作假。咱只说从地下挖了个木盒子出来,咱观看书本以后,抬了木盒子出来,风一吹,木盒子与书本全风化不见了。地下大坑么,咱随便挖个就成。”

  平天尊摸了扇子出来,呼扇了起来,道:“古书么,咱就如此说。宝剑么,咱可以做一把铁剑,就说是陨铁做的,剑上随便刻了花纹,做旧便可。我曾看过一本杂书,书上边讲了将新物做成古物的方子。咱准备茶叶、盐巴、碱、石墨、染料、无异子(软锰矿矿石),诸物放在一起煮了汤,把宝剑放进汤里煮上多时,宝剑取出来便旧了许多。宝剑日常多用沙石擦洗,宝剑便更加看不出年月了。”

  花万庆听他说着,在床头书桌上寻了纸笔,将几味原料记了下来。花万庆记录好了原料,把纸笔放在一边,想了想,道:“刘二,乡间有许多小民很是愚昧,空口白话难动人心。咱与他说话时,须得将文人地主如何欺压他们的事情给说清楚。”

  刘二点头,道:“文人地主们将他们自个儿该交的粮税摊到小民头上,小民承受不起,为了过活,只得向地主们借钱借粮。地主们向小民借粮时‘大斗进小斗出’,借钱时‘九出十三归’,盘剥小民。咱小民便债台高筑,愈发的生活困难,只得卖房卖地,甚至卖身为奴。我所知道的文人地主剥削小民的法子,大概就是这样。”

  平天尊道:“君子们盘剥小民,确实是这么个法子。刘二,你评书讲的好,最好将道理编进评书。你给村民讲起评书,他们爱听,也能明白这些道理。”

  刘二点头答应。这三位有志青年都不信鬼神,谋划时压根儿看不上宋江的梦得天书之说,他们只要托了轩辕黄帝的口,用“人人平等”与“平分土地”招揽人手,行他们“平世间不平之事”的勾当。他们三人复推演一番计划,圆了说辞中的纰漏,便起身互相道别。

  刘二站起身来与他二人拱手道别,忽然想起个事来,道:“二位哥哥,我听说太祖时候有个大财东沈万三,他家有个聚宝盆?”

  平天尊与花万庆相视一笑,平天尊开口:“刘二,沈万三家的事儿说起来,正好可以用来说明文人地主们瞒田漏税,这事儿很是有趣。万庆,你来说吧。”

  三人复坐下,花万庆倒了三碗茶水,自端起一碗水来喝,道:“沈万三这人生于蒙元时期,也亡于蒙元时期,太祖压根儿没见过他。东林君子们拿沈万三来骂太祖刻薄地主富户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大概有一百多年了罢。啊?”

  花万庆说着,哈哈大笑,很是来了兴致,道:“元时汉人亡了国,元人欺压提防汉人,汉人一村人只得共用一把菜刀,沈万三却不知怎的发了家,占了苏州府好多农田,号称‘多田翁’,名气很大。刘二,要按轩辕黄帝的教诲,沈万三的财产,尽是不义之财,太祖将他家所有田产均分与贫农才是正理。太祖起兵占了金陵,北面刘福通正与蒙元大战,太祖要‘广积粮,缓称王’。其时沈万三早死多年,沈家见太祖起了兵,便投降太祖,缴粮纳税,那时他家就作瞒田漏税的勾当。太祖不欲寒了天下文人士子的心,便对沈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他家瞒田漏税的勾当将将忍耐了。”

  “等到太祖扫平张士诚与陈有谅,北面刘福通战死,所部败亡,太祖广结汉人之心,驱逐蒙元,恢复中华,更不得与沈家为难。其时中国未平,太祖寝食难安,国中地主瞒田漏税他也只得虚与委蛇。洪武十六年,沐英平定云南,大军回师金陵,边墙以内诸地遂平。洪武十九年,太祖遣人丈量田亩,清查土地。沈家一贯瞒田漏税,太祖捕其家人,沈家方禀明部分田产人口,此事遂罢。沈家上报了部分人口田产,却仍隐瞒大量田产。沈家本当奉公守法,缴粮纳税,安稳营生。嘿嘿,他却勾结朝中大臣,扰乱朝政。洪武二十一年,大将军蓝玉捕鱼儿海大胜蒙元,扫平草原。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病逝,太祖立建文帝为皇太孙。其时地主富商兼并土地,瞒田漏税,又勾结朝臣,扰乱朝政,是为亡国之兆。太祖为国本计,复清查人口田亩,沈家由此得咎。”

  “江南东林君子们一贯瞒田漏税,与沈家作一样的勾当。地主们隐瞒田产过多,神宗陛下收不上赋税,只得许官员士子减免田赋,方清丈全国土地,朝政赋税颇丰,只可惜苦了天下的小户地主富人。江南文人编造沈万三得了聚宝盆,是言指他生财有道,沈家家产净是正当来头,意指文人地主们瞒田漏税也是正当之举;江南文人编造太祖无故苛责沈家,却是怕出了英主,清算他们瞒田漏税的勾当。刘二,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东林党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咱可看得一清二楚,咱将来非得清算了他们不可。”

  刘二点头,起身躬身行礼,道:“咱受教了,谢花大哥的教诲。”

  平天尊丢了破纸扇,坐正了身形,道:“从这沈万三的聚宝盆说起来,君子们尚有另一个说辞,令人发笑,咱说了,与兄弟们乐呵乐呵。江南之地,汉人经营百世,至宋室南渡,汉人方平靖江南,其地遂成鱼米之乡。韩愈曾作《祭鳄鱼文》,可见唐末江南野物繁多,人民生活不易。江南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河流遍布,田地种植稻米,一年两季,米粮收获颇丰,当地人又种茶养蚕,岁入颇多。北地一年一季,又常年干旱,难得丰产,小民岁入甚少。是以太祖于江南田地征粮高于他处,正是合情合理。君子们对此却颇有怨言,谓其田产税赋甚高,是太祖迁怒张士诚报复江南士民之意。”

  “这天下间的土地乃是天下人的,这君子们占了好地却不愿照了田产纳粮。嘿嘿,刘二,倘使咱陕西人去耕种江南土地,换他们来种咱们的旱田,咱便是再多交三五斗粮税也罢。朱由检若做得此事,咱便不起事了,哈哈。”

  花万庆摇了摇头,道:“平大哥说的过了,这怨言尽是文人地主们的说辞。我听说江南土地兼并,小民难得立锥之地,生活亦是贫苦,只当地气候适宜,小民当中饿死之人尚少。”

  ;


  (https://www.bxwxbar.com/book/39960/2222677.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