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青琐闼 > 第21章 广安门

第21章 广安门


  这一场风波在张德在内务府坐稳了大总管的位置之后,终于偃旗息鼓。苏萧也又开始了两脚不沾地的忙碌日子,自从出了那日的事儿,杜尚书待她更放心了些,诸多事宜都索性放手让她去办,她倒也没让杜远失望,总是将差事儿办得比旁的人漂亮利落几分。如此一来二往,杜远心中只暗暗道她虽年纪轻轻,倒是有着与这个年纪十分难得的沉稳。一月余来,莫说是六部,内务府,鸿胪寺,就连着她这个品级的小官儿等闲难得一窥的内宫,她也随着杜尚书前后往往来来了好几次。

  礼部人人都知苏萧颇得杜远的赏识,部里的人都道她是走了鸿运,得了杜尚书的重用,她心下却明白,自己怕已经不得已被搅进了两王相争的浑水之中,恐怕也正是由于杜尚书看着她被侯松排挤,反而对她放下心来罢了,有这么一层思虑,她在差事上不得不越发的谨慎仔细。

  转眼之间,已是腊月初八腊八节,而四日之后的腊月十二,便是皇帝万寿的正日子,手上接了差事的诸人无不小心翼翼,个个打叠起百万分的精神,无不盼望着能顺顺当当地将皇帝万寿节的诸事料理妥当。

  这日里,最重要的一批卤薄仪制金玉国器需得交付宫中,苏萧便同宫中来的公公并两个同僚一同在礼部将器物一一封箱上车,一众人等随车进宫,最后再查验一遍已送到宫中的各物品可有遗漏之处。苏萧等人将东西一路护送至元宁殿,为免人多手杂,苏萧并两个礼部的同僚未随内侍入内,只在殿外等候。

  腊月乃是京师最冷的时节,这日更是尤其的冷,虽说还是申初之时,天边却一点阳光也无,铅色的云低低地压在头顶,天地间只余一片雾茫茫的白。饶是苏萧穿了最厚的官服,里头还衬了银鼠大毛儿的小袄儿,在殿外候立了一小会儿,还是冷得不由地往东边檐下避风之处移了又移。

  正在此时,元宁殿西头远远地过来几个人,并不能看清模样,只能看见为首的那个人穿着亲王服制,那人似乎抬头看了东边一眼,便只朝着这边徐徐而来,待那人走近了些,几人才发现来的正是掌管着万寿节差事的瑞亲王殿下,后头跟着几个品级颇高的官员,苏萧同部里的几人对视一眼,忙趋步上前问安。

  苏萧见到郑溶,不由地想起那日里他出言解围的情形,若是那日郑溶不曾凑巧来礼部,自己现下怕是早去见了阎罗王了,言语中不由地多了几分感激和敬佩:“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苏萧见过殿下。”

  郑溶原本正与身旁的官员讨论万寿节晚宴上的细节,他听说皇帝兴致正好,下午进了白果乳鸽汤,又正在御书房写九九消寒图,正打算前去请安,当路过元宁殿时,抬眼却见到苏萧并几个礼部官员远远的站在元宁殿外,不知为何脚下的步子不由自主地便转了方向,朝着她那头缓缓而来,见她问安,一时也不知说些什么,半晌方唔了一声。

  身旁的官员还在兀自说方才的事儿:“殿下,百官侍宴之后,陛下特许高品级官员前往御花园赏花灯,以示君恩浩荡,到时候在左右廊下预备下各式干果点心,宫眷在左,外臣在右,同贺万岁的万寿之喜。”

  郑溶顿了一顿,道:“这倒是前朝未有之事,按着老规矩,向来内廷外朝不可一处。”

  那官员忙道:“万岁的意思是既然是万民同乐,也不用太拘着礼了。”

  郑溶略一沉吟,道:“罢了,既然是父皇的意思,你们务必做得仔细些,内廷各宫宫眷的座前设一道湘妃帘,再多选些手脚麻利,眼明手快的内侍来伺候,选哪些人近身伺候需得一一仔细筛过,万不可出些有损皇家清誉的事儿来。”

  那官员忙陪笑道:“这个是自然的,还请殿下放心,”又指了指广安门的方向:“殿下,下官这就将内务府选出来的内侍们叫过来给殿下瞧瞧?”

  苏萧耳听得他们谈论些公事,虽不是极要紧的,可站在近处到底有些不妥。她不知这位永定王殿下为何并没有避开旁人的意思,自己只得不留痕迹的往后退了退。

  郑溶抬眼看了看广安门内站得整齐的几排内侍,他历来不管这些蝇头小事,可这一抬眼却恰恰好瞥见苏萧小心翼翼的模样,一时间不由心中失笑,正色道:“不必了,你们先退下罢,本王要去御书房给圣上请安,正好顺路过去看看。”说罢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苏萧,“苏大人手头的差事可交接完了罢?正好也随本王一道儿去瞧瞧罢。”

  苏萧冷不防听到他点到自己的名字,心中虽然说不出的惊讶,面上却不敢在他面前露出半分来,只得默默地随他而去。

  过了广安门便是内廷了,内廷之中,自然古树奇花也栽得比外朝多,只是这个时令,万花敛容,天地静默,连着枝桠上都磊着厚厚的雪,反而显得比宫中的其他的地方更为阴冷几分,就像宫中女子的命运一样,春日里极尽娇媚,冬日里团扇见弃。苏萧一面心头默默地感慨,一面随着郑溶往前走去,暮云低霭,冬日的风裹着碎雪呼呼地刮到她的脸上来,冷得让她不由地打了一个哆嗦,却听得郑溶在前头慢悠悠问道:“听说你是蜀中人氏,这京师的气候,怕是有些过不惯罢?”

  苏萧万没想到这位王爷怎么突然生出了几分闲情逸致,与她拉起了家常,忙道:“多谢王爷关怀,下官至京城已有三四年了,已渐渐习惯了。”她其实并不习惯这样冷洌冰寒的气候,京师冬日里的风,总是刀子似地冷冽狂乱,那一把把的风刀仿佛能直通通地割到她的心底去。她是多么希望早日回到温暖的南地,那里的冬日,就算是冷也是熟悉的温暖的,透着一股子和润的气息。

  郑溶道:“这么说,你十七岁便上京了?家中还有些什么人?”

  苏萧道:“下官自从早年间父母离世,便无什么亲人了。”

  郑溶停了一停脚步,不由抬眼看了她一眼,道:“现下家中已并无半个亲人?”

  苏萧道:“下官家中人丁单薄,下官乃是独子,家中又不过是蓬门小户,比不得一些大家族,并无旁支也更无什么至亲故友。”

  这话题未免惨淡得有些不合事宜,郑溶听她语气平平,倒也无甚伤感,当下也未再说些什么,于是两人便静静地往前走。等到了一处楼阁,他方转过头来对苏萧叮嘱道:“杜远一直夸你办事稳妥,那边是万寿节上侍晚宴的内侍太监们,你随我一同看看。”

  苏萧一眼望过去,外头站着统共五六十个小太监,看模样不过十六、七岁,个个垂首拱手站着,想必是事前好好□□过规矩,应是已候了许久了,帽子上肩膀上虽说早已落了一层厚厚的雪,连着眉眼处也覆着细细的碎冰渣子,却仍无半点声响,似一个个木头桩子打进了地下似的。

  为首的太监怕是没料想到郑溶亲自来这一趟,急忙忙上前一步,谄笑道:“王爷请看,这批孩子虽然进宫时日不长,可俱是调理得规规矩矩的,想着是内廷外朝同贺圣安,奴才们不敢不小心,特地选了些眉目清秀机灵聪明的孩子。”

  郑溶往下扫了一眼,道:“家世背景可清白?不单看模样如何,重要的是稳妥可靠。”

  那首领太监点头哈腰道:“王爷教诲得是,奴才们一百个小心,待会儿就将他们带回去,再多加训诫,万不敢将差事办砸了。”

  郑溶点点头,转头却看到苏萧盯着其中的一个小太监出神,他顺着她的眼光看去,那孩子的眉眼极为清秀,放在一堆儿十六七岁的小太监里也极为出挑,引人注目。郑溶虽疑心苏萧不是真正的男儿身,此时见他望着那孩子出神,不知何故却突然想起关于官场中喜好娈童的种种劣行,他心下虽然有几分惊诧,脸上却不动声色,只对那首领太监道:“你领着人下去罢。”

  首领太监领命而去,郑溶身旁的苏萧却依旧望着他们远去的方向出神,郑溶瞥了她一眼,待她终于收回眼光时,方淡淡道:“苏大人,本王尚有要事,你也回去罢。”

  苏萧一惊,这才觉察出郑溶还在她身边,只是方才看到的情形实在是出乎她的意料,惊愕之下,她思绪极为混乱,于是只勉力道:“殿下请便,下官告退。”

  说罢,竟礼也未行便转身而去。


  (https://www.bxwxbar.com/book/37741/2510890.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