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棉田垄上的少年 > 第九十三章 一刹那苍海桑田

第九十三章 一刹那苍海桑田


  耳旁的喧嚣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一切吵闹都远离了崔凤鸣的耳膜,她听到那个熟悉到刻骨铭心的声音,转过身来,看着玉树临风、丰逸俊朗、眼梢眉间皆是柔情、宛若天神般的陈明允越走越近,仿佛自己的白马王子正在朝自己走来,来解救处于这浑浊尘世间、世俗漩涡中的自己,带她骑上白马翩然离去。

  眼看着白马王子越来越近,仿佛向自己含笑伸出了一只手,她像溺水的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紧紧地抓住不放……

  然而自己却什么都没有抓住,白马王子越过自己径直走了过去,眉眼间情意宛然。

  崔凤鸣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视线落在一个瓜子脸的女孩身上,她宛若白莲出水在一众灰扑扑的工人中超群,虽然是一样的装扮却能让人一眼发现她,认出她,记住她。

  她,应该就是那晚上陈明允口中的“沈欢”了!

  果真,难怪,当然,是这样的女孩才能让陈明允心心念念不忘,眉梢眼间皆是温柔而无心他顾的。自己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可怜虫,风一吹就会倒、稍多跑几步路就会死掉的多余人,人人厌弃,个个唯恐避之不及,自己还妄想追求什么爱情……一瞬间,她心如稿灰……

  崔凤鸣一转身间,其他人犹不知觉,沈欢一眼瞥到这个背影却如堕冰窟,这个婀娜窈窕的身影正是上次在陈明允的住处撞见的那个。

  原来是她!她,就是和陈明允相拥相抱的人!

  传言她是和王劲松订亲的,难怪她刚才抗命而争呢,原来是为了他!陈明允呵陈明允,你还真是有手段呢!沈欢心里冷笑着:难为你还一如既往地看着我,仿若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从你的眼睛里一丝愧疚和掩饰也无。

  沈欢心中正像灌满灼热的铅水一样沉重煎熬,却见崔凤鸣抬手从王婶手中接过黑色的孝布,缓缓披在了右肩上用关针固定好,她深重的心里又充满了疑问的云彩,轻飘飘地浮到了半空,这到底是个神马情况?

  只见崔凤鸣眼神黯淡,身形呆滞,不再理会周围纷扰的一切:父母担心的目光、王婶自得的目光、王劲松满怀恨意的目光、周围人意味深长的目光……仿佛都对她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一顾。

  沈欢看到她刚才晶亮的眸子瞬间变成一片灰暗,仿佛刹那间苍海桑田已从她眼中走过。

  沈欢又看看对此一无所感的陈明允,心中忽一阵明悟,种种情由一闪而现,心下像卸下了一块大石,同时愧疚和自责也浮上心头。

  倒是高翔由刚才的忐忑揪心变成了冰痛锥心,她看看王劲松,又看看崔凤鸣,由昨晚而生的一丝心灵宁静又产生了动摇。

  陈明允浑没有查觉因为自己所起的这刹那间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一个女孩的命运可能就此改变了。

  他搀扶着胖胖的徐大夫,走到灵堂前恭恭敬敬的鞠了三个躬,徐大夫行的是老礼,脸带哀容、庄严肃穆,有板有眼,一丝不苟,起手、收势带着特有韵律和节奏,活着的人已经很少有人懂这种古老的祭礼了,等徐爷爷这样的老人都离开了人世,恐怕就要失传了。

  在场的人都被这种祭礼的独特气氛所感染,目不转睛的看着徐大夫的举手投足间尽显老一辈的风范,了解这个老人和王奶奶过往内情的人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愧疚。

  想当年,他们也曾有意无意地是流言蜚语的热衷传播者,逝者生前饱受其苦,如今,有人已渐老,有人已老朽,有人已逝去,渐渐这段往事将尘封在久远的记忆中,无人提及。

  因为王永富的父亲早亡,按照规矩,昨天晚上已经把他父亲的灵位请回来,现在已经放在灵堂条桌上,和他母亲的灵位摆在一处,一个是“先考讳王兆基府君之位”,一个是“先妣王门张氏太君之位”,不管两位老人生前是否和睦恩爱,两人都被后人像模像样的撮合到了一起,看起来仿似是个美满的结局。

  在执事人唱的“还礼”中,披麻戴孝的王永富依样还了礼,又出来亲自接待徐大夫进堂屋,给他端上茶水,请他稍坐。

  也许先前王永富因为传言对母亲和徐大夫还有些芥怀,但母亲已逝去,往事合该一笔勾销。虽然王永富请回了父亲的灵位,可父亲在自己心目中并没有多大的份量,甚至连他的面目都已经是模糊不清了。更何况凭良心说,这个胖胖的老头儿也是对自己家照顾了不少,母亲才能挺下这么多年,把自己姐弟两个拉扯大。

  陈明允一路相陪着徐大夫坐定,才自行走到院子里观礼,见满院戴着白帽白巾的人头攒动,还有不动的人流涌进来。

  他目光掠过沈欢,发现她在低头沉思,看不清表情,虽然很想走近和她说话,却还是心有顾忌。

  不觉走到王劲松跟前,发现他一脸晦气,说:“你还不赶紧打起精神来,看你们家一会儿工夫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王劲松依然垂头丧气,指了指一侧恻然道:“还顾得了那么多!我这下可要惨了!”陈明允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小小的吃惊了一下,原来他指的是带着已订亲标志的崔凤鸣!

  陈明允有些不自在地掩饰了下骤变的脸色,上次这个女孩鲁莽的跑过来造成了沈欢的误会直到现在都没有解开,他也不能怪她,毕竟她也受到了伤害,是自己的错,没有处理好,使两个女孩同时受伤了。

  崔凤鸣仿佛能感觉到有人在议论自己,本能地转过身正好对上陈明允尴尬地目光,她没有躲闪,就用清冷而无畏的目光盯着他,仿佛在说:“你尽管嘲笑我吧!既然你不喜欢我,那我跟谁都无所谓了!”

  陈明允对这个纤弱的女孩生出了些许同情和怜悯,此时却不能宣之于口,只是用目光表达着一丝劝慰,奈何崔凤鸣心意已决,对他的劝慰视若无睹。既然不能得到,徒留一丝怜惜又有何用,只添心痛而已。

  陈明允无奈作罢,想安慰王劲松也不知从何说起,只得默默陪着他。

  这时执事人一声喊:“送江份(听音是这俩字)喽!”孝子孝女们立即排成两队,长长的队伍顺次移出家门,往街口而去,来到一处空旷的十字路口处,烧纸送汤毕,孝子孝女们嚎啕大哭,谓之失考妣之痛,哭的越痛显得孝子孝女越孝顺。

  两队人马哭声震天,直冲霄汉,一直哭回灵堂前方才罢休。


  (https://www.bxwxbar.com/book/36384/3437610.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