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欲买桂花同载酒 > 55.苏妍

55.苏妍


  酒足饭饱,寒暄收场。

  大家各回各家,又是新的一日。

  日上三竿,阿桂见方喻同仍没有去书院的打算,在家中也不读书,反而一直跟在她后头干活儿,撵都撵不走。

  她很是无奈,揉着眉心刚把他撺掇回屋里给她绣出来的画扇上提几个字。

  外头又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一个黑脸婆子站在小院门口问道:“请问这里可是方喻同方大老爷家?”

  阿桂回头望去,怔怔地点了点头。

  这是谁家的婆子,面生得很,口音也不太像嘉宁城的。

  她正困惑,那婆子扭头朝外喊道:“夫人,小姐,就是这家,找到了!”

  阿桂心中困惑更浓,只见门口锦衣绣袄云鬓叠翠的母女俩在几个仆从婆子的簇拥下,款款走进了她家的院子。

  方喻同正巧拿着刚写好的扇子走出来,清隽的眉眼之间扬着眉飞色舞的得意,想要和阿桂分享他方才灵光乍现提出来的好词。

  可余光瞥到小院门口乌泱泱站着的一群人时,笑容顿时凝住,脸色飞快沉下来。

  阿桂也认出了来的是苏安城城主夫人和她的女儿,眸光微凝,不知该如何反应。

  几年过去,苏夫人眉眼依旧,可见养护得十分用心,穿着黛色蜀锦裁制成的长裙,耳边坠着圆润珍珠,尽显雍容华贵。

  她女儿苏妍和方喻同差不多大的年纪,也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清秀明美。

  一身竹青色的窄袖对襟缀金纽扣上衣配檀色绣花裙,清雅又不失贵气。

  许久未见,苏夫人和她女儿都打扮得越发贵重起来。

  不再像当年那般素净。

  苏夫人环视了一圈这小院,而后看向阿桂和方喻同,眼角笑出几道微不可查的细褶,“怎的,你俩可还认得我?”

  不等阿桂和方喻同应声,她仔细打量着二人,不免感慨道:“嘉宁城真是风水养人啊,你们姐弟俩倒像是完全变了个模样,我都差点儿认不出来了。”

  她身后,苏妍略显复杂的目光一直落在方喻同身上。

  看完他全身上下,又看他手上拿着的画扇,最后又重新盯着他瞧。

  阿桂轻轻瞥了一眼,总觉得有些莫名。

  伸手不打笑脸人。

  虽然阿桂直觉苏义和他夫人不是什么好人,当年一百两银子的事儿也大有文章。

  但现在,她却还是微抿起唇,笑脸相迎道:“原来是苏夫人,这么几年未见,苏夫人还是和从前一模一样,我倒不敢相认。原来这世上竟还真有人可以永葆青春的。”

  这样的漂亮话,谁不爱听。

  苏夫人顿时捂着嘴轻笑起来,羞道:“你这孩子,越发嘴甜了。”

  说罢,她又看向方喻同,总算表明了来意,“小同这孩子也长这么高了,当年我就知道这孩子有出息,没想到如今都高中解元了,真叫人唏嘘光阴如梭,又忍不住替你们高兴呐。”

  方喻同微勾薄唇,似笑非笑道:“还要多谢苏大人和苏夫人当年指点我来嘉宁书院,不然的话,我如今还不知在哪卖苦力,讨生活呢。”

  苏夫人笑容更甚,“看来我和你苏伯父都没看错你。也多亏了他当年给你写了推荐信,才不至于埋没了你这天赋。”

  “瞧瞧,你不止有了出息,还是个知道心存感激的孩子。这些年,我和你苏伯父可倒是一直记挂着你和你阿姐的。就担心你们在嘉宁城过得不好,年纪小又人生地不熟的,会受欺负。”

  看来,她并不知道苏义写的推荐信被方喻同撕了。

  他是靠自个儿的努力才考上嘉宁书院的。

  “如今来这儿看看,你们日子倒是过得不错。”苏夫人仍在自顾自说着,又轻声埋怨了几句,眼角仿佛有了湿润的泪光,“只是你们这俩孩子,这些年也不送封信来报平安,叫我们白白担心。”

  像极了一位和蔼的长辈满怀担心后怕地轻斥出门在外的晚辈。

  阿桂在旁立着,挽了挽鬓边的发,笑笑不说话。

  这位苏夫人和那位苏大人一样,也是个脸上会戴面具的,真应了那句话。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听那赵力说,她每年都要回嘉宁城的娘家。

  若是真担心她们,怎的这几年一直不闻不问,从未出现过?

  也就如今,方喻同中了解元,才巴巴赶来。

  还怪他们没写过信,三言两语便成了他们不识好歹。

  害得她和那苏大人这两位殷切关心他们的长辈白白担心。

  方喻同染墨似的眸子勾着意味不明的笑意,“都怪我,书院学业繁重,没抽得出空写信。”

  这时屋内水已烧开,阿桂试探着问道:“苏夫人和苏小姐进去坐坐吧,我刚烧了水,给你们跑桂花茶喝。”

  苏夫人还未答,苏妍却轻蹙起眉尖道:“我不爱喝桂花茶,你这儿可有龙团胜雪?”

  阿桂一怔,方喻同已经拦在她身前道:“那等金贵的茶叶,我们可吃不起,怕是要让苏小姐失望了。”

  苏妍深深看了他一眼,而后侧头问她母亲,不解道:“龙团胜雪很贵么?”

  苏夫人但笑不语,摆摆手让身边黑脸婆子递上一个绣银线金鱼钱袋,“茶我们便不喝了,天色不早,还要赶路回苏安城。”

  阿桂望着那钱袋,眉眼微动道:“苏夫人这是何意?”

  “等开了春小同不是便要进京赶考了么?这是进京的盘缠,我给他备好了。”苏夫人温声软语笑道。

  “不必了,多谢苏夫人美意。”阿桂婉言谢拒,“这些年我也攒了不少银子,送他进京赶考的盘缠还是够的。”

  那黑脸婆子被挡回来,有些无措地看着苏夫人。

  苏夫人却笑道:“当年我与老爷都送过你们一百两了,这点儿算不得什么,快收下吧。”

  提起这一百两,阿桂喉咙有些发紧。

  她看向苏夫人的和蔼笑颜,发现苏夫人好像并不知道方喻同将那一百两给了赵力,分发给了各位难民。

  还以为他们一直揣着呢。

  方喻同抿唇勾出抹意味不明的笑意,“苏夫人也说了,都给了我们一百两了,那些都还未用完,怎好意思再要?”

  苏夫人瞧方喻同似乎有些不大高兴,或许是读书之后便有了“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气节。

  她没执意再送他们这盘缠,无奈地点了点头,让那黑脸婆子回她身边。

  当年一百两是大头,这恩情已经重如山。

  没必要再硬塞这些盘缠闹得红了脸。

  苏夫人只再嘱托道:“小同,等开了春,你苏伯父便要调任京城,我们一家都跟着去。你若去了京城有何事需要帮衬,便来寻我们就是。”

  方喻同点头应下,又说了几句客套话。

  总算将她们送走。

  阿桂松了一口气,捧着桂花茶坐在檐下小口啜着,喃喃道:“这茶清甜飘香,难道不好喝么?”

  方喻同伸手夺过她手上茶杯,直接饮下剩下的小半杯。

  薄唇润湿了几抹水光,挑眉道:“我最爱喝的就是桂花茶,旁的什么茶都比不上。”

  阿桂睁着晶亮透澈的眸子瞪着他,“你要喝怎不自个儿去倒,喝我的作甚?”

  “阿姐喝过的格外香一些。”方喻同没皮没脸地凑上来,又给她重新盛了一杯,“喏,你喝吧。”

  阿桂失笑,也没太在意,接过来继续小口啜着。

  饮着那暖融融的桂花香,溢满四肢百骸。

  嫩白指尖搭在茶杯沿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仿佛陷入了沉思。

  方喻同也搬了把小凳过来挨着她坐下,推推她的手肘,“阿姐,在想什么?”

  阿桂回过神来,侧眸看他,白生生的小脸被阳光照着,衬得乌髻如云。

  她微微抿唇,思索道:“我就是觉着有些奇怪,那苏妍自进来后,一直都在看你,而且她看你的眼神,仿佛有些......我说不上来。”

  “这有何奇怪的。”方喻同勾勾唇角,吊儿郎当地抖着腿道,“不就是仰慕我的眼神么?这眼神我司空见惯。”

  他这没皮没脸的样子,阿桂也已经司空见惯。

  却还是红着脸,啐他一口不要脸。

  方喻同后背倚在墙上,双手枕在脑后,漆黑瞳眸闪烁。

  “阿姐,你莫不信我,你都不知道我要是去街上走一圈,多少小姑娘都一直盯着我瞧呢,今早我出门还遇到个看我不看路,不小心撞到树上去的,吓了我一跳。”

  “撞到树上去了?”阿桂也吓了一跳,“她没什么事吧?你去扶人家起来没有?”

  方喻同撇撇嘴,不屑道:“我扶她做什么?我又不喜欢她,万一赖上我怎么办?万一晕倒在我怀里怎么办?”

  说起来,他很有被讹的经验。

  这些“万一”,都能鞠一把辛酸泪。

  阿桂以前倒没听他说过这些。

  她无奈地睨了他一眼,不过想想他对晏芷怡那疏离冷淡的态度,好像也没差。

  不知道他是何时养成的这性子,一点儿风度都没有。

  方喻同接收到阿桂投来的眼神,好像反倒还觉得很骄傲似的。

  继续说着今早的遭遇。

  “不过,她正好摔了个狗啃屎,我就有点儿忍不住,当场笑出了声,不小心被那姑娘听到,竟然气冲冲过来踩了我一脚,明明之前还含情脉脉跟我暗送秋波的,这真是翻脸比翻书都快。”

  方喻同颇有些委屈地踢踢脚尖,“你瞧瞧,你刚做好的新鞋都被她踩脏了!又不是我叫她走路时一直看我的,唉,都怪我太好看。早知道应当拉住她,叫她赔了我的鞋再走。”

  阿桂:......


  (https://www.bxwxbar.com/book/185745/515816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