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乱世娇妻 > 第16章 除夕夜

第16章 除夕夜


  

  。阿婉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消炎药盘尼西林的信息全写了下来,写完后,阿婉吹了吹纸张上未干的笔墨。嗯,自己的钢笔字还是那么漂亮。

  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阿婉认识多少字,也是一个十岁就被卖出去的小丫头片子,哪有机会读书,拜阿婉那一手辣眼睛的毛笔字所赐,顾晋也只是以为阿婉在小的时候略学过几个字而已。

  阿婉慢慢的把纸卷好,好了,东西有了,可还有一个问题,要怎么交给大叔呢。

  有了,阿婉暗戳戳的决定把这个锅背给祖父。

  原主的爷爷是关东有名的大夫,为人大方豪爽,又有一颗仁心,许多看不起病的人,他也免费看诊,甚至也救过几个外国人,他常说:“大夫就是救人命的,哪有眼睁睁的看着病人在眼前不救的道理。”

  在秋喜卖时,为了不让秋喜哭闹,她的舅母就骗着秋喜说是去找祖父了,甚至还给秋喜一个包裹,里面包着几本破旧的医书,说里面是祖父最喜欢的东西,秋喜便一直带着,到了后来,明白过来的秋喜还是一直把这几本书好好的收了起来,毕竟这是曾经疼爱自己的祖父留下来的唯一的东西了。

  阿婉把资料夹进了书页,看着手上这本泛黄的书,阿婉也觉着沉甸甸的,想必这位拥有好艺术又仁心的老人也是希望能够在为这个国家出一份力的吧。

  除夕夜

  顾家早早的在院子里就挂上了红灯笼,大帅还是没回来。

  忽略二姨太在席间一直不停挑拨的话,以及因为肖氏身子不适早早离席后,阿婉表示这一顿年夜饭还是不错的。

  在阿婉就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守岁过十二点后,阿婉上了床,虽然顾家的人不少,但哪有现代的热闹,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也没有大叔,这真是自己过得最冷清的春节了,阿婉没精打采的躺在床上,却见素琴拿出一大包红纸放在了自己的枕边,阿婉眨眨眼,略有些惊喜的看着素琴:“这是?”

  素琴抿着嘴笑着,帮着阿婉整了整被子,:“这是大帅走的时候吩咐的,要给太太压岁呢。”

  在素琴走后,阿婉一面觉着高兴,一面又觉着心里酸酸的,大叔真是的,这么容易就让自己想哭。

  在京城的情况却不像关北这么放松喜庆,甚至可以算的上紧张。由于俄国坚决不肯让步,也不接受顾晋提出的任何一条谈判条件,而华夏也根本不可能接受俄国的要求,谈判毫无进展,僵持了下来。

  晚间,顾晋被请进了冯成渝的办公室,冯成渝看着眼前的人,心里头有些复杂,当初只是觉得这个年轻人有血性,又敢打敢拼,这才一路扶持着,可如今,顾晋的成长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存着压一压顾晋的想法,却没想到,顾晋又一次出乎了他的意料,但到底还是在官场上纵横了这么久的人物,冯成渝心中有许多想法,但面上还是带了笑意,“你这次的战打的不错,”略略提了两句这次顾晋的战功,他话锋一转,劝顾晋这次不要意气用事,如果谈判破裂,战事又起,这责任可就...…

  顾晋背在身后的手捏成了拳头,他挺直了腰板,看着坐在面前的冯成渝,:“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将军您曾今也是这么教育我们的,如今,怎么能同意华夏后退。”

  冯成渝没想到顾晋还是这般油盐不进倔脾气,直直的顶了回来,他气的吹胡子瞪眼,一拍桌子,“我不是这个意思。”

  “是”,顾晋顺着他的话,“所以华夏绝不能退。”

  看着一脸理直气壮的顾晋,冯成渝心塞不已,罢了罢了,冯成渝不在劝,挥挥手让顾晋出去。

  在顾晋出去后,冯成渝略有些感慨,在这里太久了,战场上那些热血,自己也冷却不少,竟然有了退一退也无妨的念头,他想到这,他不禁出了一身流汗,差点也变成了民族的罪人,那些自己曾坚决要推翻的人,他靠在了椅子上,自己有些老了啊。

  由于冯成渝的态度也坚定了下来,原本左右摇摆不定的人也不在态度暧昧。

  一直在一旁看热闹的英国,法国,德意志和美国终于坐不住了,英国公使朱尔典以及法国公使站在了俄国人的一边,而德国则是表明支持战胜国的要求,至于美国佬,则是略偏于俄国。

  在除夕夜之后三天,这场谈判,终于还是俄国占据了上风,毕竟,在座的各国公使大部分还是偏向于俄国,而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还是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力。

  可没等俄国人得意太久,俄国国内就传来了消息,俄国政府枪杀连那金矿工人,国内革命出现新的□□。

  连那金矿位于遥远的西伯利亚连那河畔。连那采金公司成立于十九世纪末期,拥有四百多个矿坑。股东中有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母亲和很多沙皇政府的王公大臣。可随着俄国政治上腐朽,带来了经济上的崩溃,债台高筑,外国资本日渐渗入。到后来,连那采金公司很大一部分股票,已转入到伦敦金融康采恩连那采金场的英国资本家的手里,巨大的利润源源地流入进了他们的腰包。而这些利润的增加,也正反映了当时俄国政府对工人掠夺和剥削的加强。当时,连那金矿工人们的劳动条件极端恶劣,犹如奴隶,矿区所设的商店、医院、法庭和监狱都掌握在他们手里,工人们最起码的人身权利和最低的生活水准都无法维持。工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举行了罢工。

  俄国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华夏人和其他公使的耳中。

  华夏人瞅准了这个机会,对俄国谈判代表施压,即便英法两国给俄国撑腰,奈何俄国人已经被发生在国内的事情扰乱了心神。

  而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令俄国代理外交大臣尼拉托夫和俄国公使巴布福更加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俄国政府采取了暴力镇压手段,一队宪兵向罢工的工人开了枪,死250人,伤270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起特大惨案——连那惨案。全国各地立即掀起了抗议性的罢工,罢工的工人和农民聚集到圣彼得堡,在冬宫前高声抗--议。根据密报,这次突如其来的暴--动,很可能和社会民主党人有关。

  俄国人退了步,而华夏谈判代表也接受了四国公使的意见,愿意做出一些让步。

  华夏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公历1912年1月日,华俄双方代表,在华夏的京城签署了《哩江条约》。

  条约规定,俄国向华夏赔偿款项共计银圆四千万元,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地区还给给华夏。取消俄国自满洲里至哩江铁路沿线的一切特权。

  条约中文,俄文各两份,分别以华夏纪年,俄历以及公历纪年标注日期,由双方代表画押,用印,互换。

  这场拉锯近一月的京城和谈以《哩江条约》的签订落下了帷幕,条约的内容一经公布,举国欢腾。

  自鸦片战争爆发后,华夏就开始签约从南京条约,中俄条约,望厦条约再到北京条约,这些对外条约,无不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如今终于不是一个令国人含羞忍愧的卖国之约。

  举国之内为之沸腾,又恰逢年节,街上无一不是张灯结彩,人们舞龙舞狮,无一不是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

  晚间的酒宴开到很晚,而这次在和谈中发挥了如此重要作用的顾晋,更是众人争相敬酒的对象,也有几个不服气的军官端着酒杯过来,而顾晋也是来者不拒,一波接着一波敬酒的人过后,顾晋看起来很是清醒。

  而作为被邀请的公使朱尔典,对于这个能力卓越军官也是很有好感的,他走了过来,与顾晋碰了碰杯,“顾,你是我见过中国最棒的军人之一,与我们大不列颠帝国的士兵一样勇敢。”

  顾晋看着朱尔典,“保卫国家是军人的天职,在战场上,华夏的许多士兵也是如此英勇。”说完他喝光杯子里的酒,道了声,“失陪。”

  顾晋走进了二楼的天台处,罗成走近他,“大帅,兄弟们的尸骨已经带回来安葬了,他们的家人也都安排好了,衣食不成问题。”

  顾晋静静的听着罗成的话,在他说完后,只是点了点头。大厅内灯火辉煌,人影交错,顾晋闭着眼睛静默片刻,罗成就在身后悄悄的陪着,这么多年,他知道现在大帅只想一个人静静。

  或许是多饮了两杯酒的缘故,顾晋一时间思绪万千,一会想起自己独自在德国军校里磨练的日子,一会又想起祖父对自己谆谆教导的样子。

  最后,顾晋看着手里带着褶皱的平安符,神色柔和了下来,总还是有一个人记挂着自己,不是因为国家,不是因为权利,只是因为自己。

  “明天就整顿军队”他顿了顿,声音似是带了暖意,“明天就回家。”

  “是,大帅。”罗成立正行礼后,就去通知,免得士兵一个个喝太多,明天起不来。

  顾晋看看天空,自己很快就能见阿婉了。


  (https://www.bxwxbar.com/book/112292/10332289.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