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乱世娇妻 > 第15章 剑之所指,寸土必争

第15章 剑之所指,寸土必争


  

  倍受关注的京师会谈并不顺利,甚至几度暂停。

  在路上的顾晋听到这个消息后,沉吟了半晌,召过郝山,“让我们的人动一动吧。”

  郝山听了顾晋这话很快就明白顾晋指的是安插在国外的那些人,领命而去。

  顾大帅手里的地盘与俄国相接,而在汉口,日本人也变着法的扶植自己的势力。在清朝时,甚至出现过保安社,里面是一群跪舔日本人的狗腿子,对着日本人点头哈腰,转过头,就将手里的屠刀对准了乡民,横行无忌并以“二等良民”自居,百姓则称他们为汉奸狗腿,他们也不以为耻,反倒更加肆无忌惮。

  在顾晋接手汉口后,面对这种情况,直接将其中保安社中所有人员抓了起来,并以卖国罪在菜市场公开枪毙,日本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派兵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军阀,但是,当时日本国内的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资本阶级剥削运动,这场战事也就不了了之,而汉口的风气为之一肃,到现在,顾晋所写的“三杀”令,还被定在门口,“罔顾律法,杀,汉奸走狗,杀,卖国者,杀。”这件事情令举国震惊,顾晋更是变成了人们眼中的铁血元帅。

  虽然在顾晋血的手段下,汉口的情况好了许多。但是,在汉口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人贼心不死,保安社是被顾晋端了,可间谍却多了不少,光是在顾晋监控下的,就不下一百人。可这些人的情况与之前并不相同,不能随便抓,因为这些人有着正式的身份,有的还是外交人员,而且现在的人还在顾晋掌控之下,再则,国家还没强到,能让他们收手的地步,抓了这些人,谁知道会不会再另派更多的人来?

  顾晋哪里是由着别人欺负不吭声的主,特别是在出了三姨太的事情之后。

  他专门网罗了这方面的人才,郝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几年,顾晋也没少往外派人。但是,被派出去的钉子,一大部分都折了,一些失去了联系,仅剩的十几人能发挥作用罢了。

  这是顾晋的底牌,连冯将军都不知道。

  在这次的战争之前,顾晋就有了让这些人动一动的想法,筹谋了这么久,是该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日夜兼程的情况下,顾晋很快就赶到了京城,并出席了早上的谈判。

  对于这个接连给了俄军重创,又强行把俄国人从后贝加尔驱逐的华夏军人,俄国人对于顾晋的大名并不陌生,但是也只是在满洲里战争后俄国才重视起这位看起来比较年轻的军官,并急忙派出探子打探和收集关于他的种种消息,而顾晋为人很是低调,几乎不出席各种宴会及活动,只是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让所有人知道他的厉害。

  顾晋果然还是出手了,在俄国人提出要哩江以北及内蒙古以南的大片土地,并放言,若是中国人不听劝告,如此不识趣的话,伟大沙皇陛下的骑兵将再一次出击。

  许多人都在犹豫,是的,这一次是中国打了胜战,但是,万一这是侥幸的胜利怎么办,俄国的铁蹄有多厉害,在座的许多人都是知道的,而有些人则是真的动摇了,要不在退一步?反正中国的土地那么多,在让一点也没有多大关系。

  在众人都各有思量沉默不语时,顾晋“刷”的一声抽出了腰间的配剑,直指地图,他看着对面的俄国谈判员,一字一顿的说,:“剑之所指,寸土必争。“

  被顾晋眼神刮过的俄国的谈判人员全体噤声,而在中方谈判席的众人都下意识的挺直了腰板。

  而在座几名俄国武官在震惊之后,手也按在了剑柄上,场上的气氛变的剑拔弩张起来,在一旁看热闹的英法公使不得不站出来缓和气氛,免得好好的一场谈判变成了武斗场。

  若是其他的人说出这话来,少不得被俄国人轻视并嘲笑一番,但是,对于这个屡屡给俄国人重击的军官,俄国人还是有几分的顾虑,在满洲里的惨败,还能说是因为措手不及,所以俄国失利,在哩江,还能说是日本人在拖后腿,但是,若是在败一场,其他的国家该怎么看待俄国的士兵?

  在俄国人重新坐回位置后,顾晋身旁的罗成将文件夹递给了对外外交部部长薛常山,他打开后略带差异的看了一眼顾晋,随即还是将这份文件所记录的内容摆在了桌子上:俄国赔偿中方五千万银元,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还给中国。

  此话一出,谈判席上霎时一静,俄国公使愤而离席,称绝不会接受这些条款,并要中国做好开战的准备。

  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着这场会谈,顾晋的言论出来后,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一小部分的人,认为顾晋太过狂傲,若战事再起,那他就是罪魁祸首,而绝大部分人则是支持的,蔡元老先生甚至登报痛斥那些想要答应俄国要求的人,并言之,“四万万之人,二十六万之物产,力图自强……今退外敌,何至含垢忍耻,割地款与外贼哉?“

  顾家。

  守在厨房外的张胜老远就看见六姨太院子里的巧玲走了过来,忙上前迎了两步:“哎,我的好姐姐,您说一声就是了,何必自己亲自过来取饭呢。“

  巧玲点了点张胜的头,:”就你嘴甜,我不亲自过来,还能去哪,行了,也不和你贫嘴,快去把六太太的饭拿来。“

  张胜提着食盒对着巧玲笑着说,:“哪里劳动姐姐亲手拿?我帮姐姐提到院子外面,姐姐在拿进去可好。”

  从阿婉的院子到大厨房,这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只是帮着提一下而已,她便没反对。

  巧玲和张胜离开后,厨房里洗菜的老妈子聚在一起说起来话,穿着绿衣服的老妈子姓刘,儿子跟着大帅做些跑腿的活,平时就自觉很有几分脸面,这会儿,她就对着旁边的人说,:“瞧瞧,这又巴结上了。”

  “可不是,这六太太可是了不得的,大帅喜欢,可不得用心伺候着吗。”姓王的老婆子接过了话茬。

  当时在老夫人屋子里伺候的人可是看着大帅把阿婉从头互到尾,这府里的风向也就变了,虽说都是主子,但是,顾家真正有说话权的还是顾晋,这下面的人自然也就跟着顾晋的喜好走,如今这六太太甚是得宠,万一那天在有个孩子,啧啧,所以,在阿婉不知道的时候,这府里的人很是变了一番态度,除了顾晋和肖老夫人,恐怕就是她了,连大夫人也要往后排一排。

  来到院门口,巧玲打发走张胜,提着食盒进了院子,却见素琴站在门外面,她紧走两步,:“素琴姐姐,六太太的午膳我给拿回来了,你看。”

  素琴也是很无奈,昨个随着六太太出门,六太太买了份报纸,心情就一直不太好,今早更是早早起来,坐在了书房,不许人进去伺候。

  这会儿都已经中午了,素琴怕饭菜凉了,想了想,还是出了声:“太太,巧玲已经把饭拿来了,都晌午了,您就先吃饭吧。”

  阿婉把手里的东西藏在一只旧的皮箱里,藏好锁上后,这才回到书房:“你们进来吧。”

  很快,素琴和巧玲就走了进来,两人把饭菜从食盒里拿出来,摆在桌子上,四菜一汤。

  在顾家,顾晋和老夫人的午膳是六菜一汤,而大夫人则是五菜一汤,其他的几个姨太太是四菜一汤,在阿婉看来,这样的饭菜已经不错了,要知道,在现代中午阿婉通常都是快餐,晚上吃泡面,要是医院里在忙一些,阿婉都只能吃泡面了。但在外人看来,顾家是很简单的了,就像关家,姨太太的午膳都是六菜一汤,要是赶上关老爷在,那桌子上是摆满为之。

  匆匆吃过饭后的阿婉,要跑去了书房,并让素琴不要打扰她。

  阿婉拿过笔,又在纸上默写起了药方。

  昨天回来后,阿婉把报纸细细的看了一遍,报纸上说的就是这次会谈的事情,当看到有些人说要中国接受俄国人的要求时,阿婉想去唾他们一脸唾沫,中国的脊梁骨,就是让这些墙头草压偏的,当年的中国一退再退,结果呢,所有人都想上来分一杯羹,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一个一个的签了下来,中国人更是变成了“东亚病夫”…….

  在看到顾晋的举动后,阿婉很是开心,就说大帅那么硬派的一个人,怎么可能答应这些要求,但是,阿婉也知道,要是这样一来,恐怕又要打仗了。

  在出兵打战,治国良策上,阿婉无能为力,但是,在现在,药品应该是阿婉唯一有信心能帮上忙的了,阿婉略反思一下自己,自己有些着急了,而且钻了牛角尖,自己是没办法研究和生产药品,但是大叔可以找更多的人来研究,生产药品啊。


  (https://www.bxwxbar.com/book/112292/10332007.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