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穿越山匪之妃要种田 > 第271章 不见 籴粜

第271章 不见 籴粜


  上官淑兰说道“比起嫁给王爷做小妾式的助力,我觉得做个女官,是对家族最好的帮衬了。”

  “淑兰”上官夫人不舍叫道。

  上官家族其他人都看向对面的女孩,只见她穿着简单的锦缎长裙,外套浅桃色锦缎小袄,边角缝制雪白色的兔子绒毛,细绦带系在腰间,显得小腰盈盈一握,梳着简单的流苏髻,两股垂发自然的放在肩前,衬着粉嫩白暂的鹅蛋脸娇俏可人,一双清澈流动的眼睛,伏在弯弯的眉毛下面,嘴角上扬时,显得眉眼像弯月一样生动迷人。

  上官乐驹不舍的说道“如果做夏王妃的女官,你会离开我们的。”虽然他们兄妹两人一直逗眼,可那是亲人之间的互动,只会让亲情更浓烈。

  上官淑兰轻轻说道“女孩子本来就要嫁人,就会离开父母,就算嫁得很近,一年照样回不了几次家。”

  “兰儿”上官夫人打断了女儿的话,满心不舍。

  上官明才长长叹口气,“我们回去细细商量再作定夺。”

  “是,父亲”

  晚风乍起,清冷的二月,背阴处的冰雪还未化尽,冬的寒意还未全消,显得寒意渗人,上官家的人进了家门,关上门商量他们的前途与命运。

  陵国大街上,一行马车穿梭在人群当中,并不起眼,马车内,放着碳火,温暖宜人,林怡然和小白都在夏宗泽的怀里。

  低头而看,还有什么比此刻更让人感觉幸福呢,夏宗泽真想伸手摸摸这娘俩,可惜没有手,只好作罢,满足的轻轻喟叹。

  “是不是手麻了”林怡然直起身子问道。

  “没有”

  “那你刚才好像要动的样子”林怡然想想说道。

  “也许吧。”

  “把儿子给我。”

  “没事,我抱着。”

  林怡然嫣然一笑“老公真好。”

  夏宗泽皱眉“好难听的叫法。”

  “去,我们那里都是这样叫的,就你嫌难听。”林怡然撇嘴。

  “不好听。”

  “知道了,夫君大人”

  夏宗泽伸手搂过林怡然问道“冷不冷”

  “不冷”林怡然靠在夏宗泽肩头,说道“上官夫人舍不得女儿。”

  夏宗泽回道“由不得她。”

  林怡然说道“可我觉得上官家的家风挺开明。”

  “我不知道过程怎么样,最后,上官的女儿会做你的女官。”

  “我是不是太残忍了,让人家远离家乡,跟着我去那么远的地方”

  夏宗泽垂眼看向林怡然,“不要胡思乱想。”

  “知道了”林怡然问道“陵国其他地方,都被打下来了吗”

  “黄世子正在打,估计到五月底,陵国的版图就完全是宁国的了。”夏宗泽回道。

  “那我们要到六月初回去”

  夏宗泽回道“可能会早一些,我想在小白周岁前回到京都,给小白过个热闹的周岁。”

  “挺好的。”

  夏宗泽有些意外“我以为你不赞成。”

  “这是我们的长子,仪式感还是要的。”林怡然笑回。

  夏宗泽摇摇头“你呀,什么话到嘴里都有理。”

  “那是当然,十几年的书可不是白读的。”

  夏宗泽轻轻一笑“被你说的,我真想到未来看看,是什么样子。”

  “你想象不到的繁华。”

  “真的吗”

  “哈哈那当然。”

  夏宗泽叹道“那我希望,我们下辈子能在未来见到。”

  “别乱想了,这种魂穿鬼怪,我是不想再经历了,太恐怖了。”林怡然缩缩肩膀。

  夏宗泽低低的笑了。

  宁国都城太子府

  宁太子妃没有想到陆云妍会给自己下贴子,要来拜见自己,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并且也按着心意拒绝了。

  “告诉她,我没空。”

  “是,太子妃。”回事嬷嬷带着她的意思退了出去。

  长叹一口气,宁太子双肘抻到桌上,双手合在一起,额头抵在双手背上,无力的极了,闭着眼,虽然自己才二十多岁,可是心却累得如同四、五十岁的老媪,是这样的绞粹。

  前面刚刚解决了一个亲妹妹,曾经肖想自己夫君的已婚女人还来找自己,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还要面对无数个这样的女人,想想就让人觉得心累。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感觉肩头一沉,一双宽大手掌覆在自己瘦弱的肩头,手心暖暖的温度通过肩膀传到四肢百骇,舒服极了。

  她抬起头,双手够到了那双温暖的手,转头轻轻唤道“子诚”

  “累了”

  “有些”

  “为何不到床上去睡一会儿”

  温暖的气息,从背后慢慢的包围过来,耳畔传来宁太子问话,有点低哑,带着说不出魅惑,太子妃扭头看向宁太子,那双凉薄的双眼此刻显得无限温柔,她摇了摇头“虽累却睡不着。”

  宁太子垂眼看着拉着自己手的双手,弯腰,头绕到了太子妃的正前面,亲了上去。

  太子妃愣了一下,不过马上微微轻启自己的唇瓣,任由男人霸道的滑进自己的嘴里,香津浓滑在缠绕的舌间摩挲,她顺从的闭上眼睛,男人的双唇时而在她的双唇间蠕动,时而轻轻地咬磨着,时而又伸出舌和她的香舌缠绕在一起

  亲着亲着,太子妃从凳子上站起来,双唇依旧缠绵在一起,身体瞬间被束缚进一个有力的怀抱,男人贪婪地攫取着属于她的气息,用力地探索过每一个角落。

  这一瞬间的悸动,使彼此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仿佛过了很久,又仿佛没多久,两人的喘息声渐渐溢满房间,宁太子双唇离开了太子妃。

  感觉双唇空了,有了凉意,太子妃睁开了双眼,盈盈的双眼的看向对面的男人。

  宁太子浅浅一笑。

  “子诚”

  宁太子低头,鼻尖轻轻噌着太子妃的鼻尖,这个动作充满温情,更是亲昵,这个动作还是他们大婚蜜月期才有的动作,此刻让神形俱疲的太子妃仿佛活了过来,她动情的唤道“子诚”

  “我想试试”宁太子两眼发亮。

  太子妃欣喜的叫道“子诚,你”

  宁太子微微点一下头“相信我,我会让宝儿有弟弟或是妹妹的。”

  “子诚”

  “叫那个”

  太子妃先愣了一下,然后脸腾一下全红了,低下头,声音很小“那时小不懂事,你别再提了,羞死人了。”

  宁太子跟着低头,双唇有意无意的在太子妃的耳畔掠过,“今晚特别想听。”

  太子妃如同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抬起娇羞的双眼,双眼莹亮看向今天晚上特别不一样的太子。

  宁太子的双唇轻轻咬了一下太子妃的耳朵,性感而迷人,瞬间让太子妃迷失了自己,情不自禁的叫道“太子哥哥,你好坏”

  “是啊,太子哥哥,就是这么坏”宁太子轻声呢喃,再次亲吻太子妃的耳朵,真正是耳鬓厮磨,太子妃感觉自己的双腿发软,根本站不住了,就在她要软倒时,宁太子一个公主抱,抱着他进了绉纱账,随着纱账落下,账内一室旖旎。

  文国公府

  文国公一下衙就来问夫人,“妍儿有见到太子妃了吗”

  文国公夫人摇头,“没有”

  “为何不见”

  文国公夫人冷一笑,“人家想不见就不见,要什么理由。”

  文国公气得大骂“真是混账,居然连亲舅舅家的人都不见,反天了,反天了。”

  “见不到面,你想怎么办”文国公夫人反问。

  文国公眯眼,“那只能让黄家出马了。”

  “妍儿的公公”

  “嗯”

  “有用吗”文国公夫人疑惑的问道。

  文国公高抬眉“不要忘了,我女婿正在老三手下打仗呢,听说正在打陵国其他城池,功劳可不小。”

  “那你去试试去。”

  文国公叫道“给我更衣。”

  文国公夫人挥了一下手,几个丫头婆子马上上前,给文国公换衣。

  越国郁府

  郁离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离开越国到其他地方了,一直窝在家里,二月眼看着就要过去,他终于忍不住要动一动了。

  郁老爷问道“你准备去哪里”

  “回父亲,去陵国宣城。”

  郁老爷皮着双眼说道“不是陵国宣城,而是宁国宣城。”

  “是,父亲。”

  “你什么时候成亲”

  “父亲,还没遇到对眼的。”

  郁老爷皱眉,“你都多大了,还相信这些东西”

  “父亲,我又不做官,又不入仕,随性而活,干嘛不相信这些。”郁离反问。

  “你”郁老爷不高兴的说道“眼看着宁国人要一统天下,我们越国要归顺于宁国,我看你还是去宁国,看看能不能联姻,这才是真经。”

  郁离不高兴的说道“父亲,我不想自己的婚事,跟这些事扯到一起。”

  “你不想扯到一起,就不扯到一起嘛,越王也不会放过你。”

  “父亲,好好出行的心情,现在全无。”

  郁老爷毫不在意的说道“总比越王来提醒你的好。”

  “是,父亲”

  “这次出去,多久回来”郁老爷问道。

  郁离回道“以后不以粮食为主了,做其他生意,我要去看看,大概会久一点。”

  “出门在外,一切都要小心。”

  “多谢父亲关心。”

  “趁年轻多走走吧,到了像我这把年纪,也就在家里亨亨清福了。”

  “是,父亲”

  宣城

  随着大司徒尘埃落定,其他两职也陆续定了下来,等大家知道大司寇、大司农花落谁家时,既觉得是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为何这样说呢

  被宁国人任命的两位大人,在以前陵国府衙机构中任职虽不高,但他们的口碑都不错,当然了,官碑并不定好,可是民碑绝对是杠杠的。

  宁国人果然一如既往、不拘一格,选用实干型能吏官员。

  随着高层大员的一一落实,中低层官员、低层小吏正在以考试的方式,继续填补,一时之间,宣城气象万千。

  司署衙门

  夏宗泽正站在若大的议事厅里,其他官员则坐在长长的条桌两侧,个个都正襟危坐,双眼看向夏宗泽。

  上官明才站在夏宗泽左侧,右侧站着大司马凌齐轩,而上官、凌二人边上又各站了司空、司寇、司农。

  这是一个领导班子正式亮相的会议,这是一个宣布行政机构正式运转的仪式见面会。

  范先生站在长桌的另一头,见众人都到齐了、安静了,才进行司仪职能,微笑朝众人拱手说道“各位大人,首先我代表王爷,感谢大家的到来。”说完朝众人拱了一圈手。

  行完礼后,范先生再次说道“今天能坐到这里的各位官员,官职都在正五品以上,都将是南宁原陵国地区的中流砥柱。”

  在坐的各位官员相互看了看身边坐着的官员,很多人彼此之间并不认识,另一方面,今天的他们,觉得特别不自在,以前都是上司坐着,他们站着,可是今天,是他们坐着,上司站着,难道宁国官员的行事跟方式跟前陵国有不同

  范先生继续说道“站在王爷身边的五位大人,大家都认识吗”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没有吭声。

  范先生笑道“不管你们认不认识,今天,我都正式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位,年纪最长的这位,南宁地区百官之首大司徒上官明才,上官大人,以后就由他带领大家一起打理南宁;”

  上官大人上前一步,朝众抬了一下手,“以后,还请大家鼎力相助,上官在这里不胜感激。”

  众人抬头回礼。

  范先生继续介绍“站在上官大人边上的第一位是大司寇宫荣宫大人,他是刑狱高手,曾和陶仁泉陶大人一样,名扬宣城,是一名不畏权贵的酷吏。”

  宫荣是一名不苟言笑的中年男人,听到范先生介绍,上前一步,朝众人抬了抬头,“宫荣一直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以前是这样,以后仍然是这样。”

  “好”夏宗泽点同赞同,“我会全力支持宫大人。”

  “多谢王爷”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也抬手回了礼,可是谁看得出,他们怵姓宫的,这就是个宰人不眨眼的魔头,曾被人称为宣宫定陶,后来被春平候给压了下去,不知所踪,居然被宁国人找了出来,他们感到头皮发麻。

  范先生把众相看在眼里,继续介绍,“第二是大司农邰义磊邰大人,他大家都应当认识了,他原本的职位就是大司农,我就不多说了,邰大人跟大家打个招呼。”

  邰大人出列,“有幸能继续担任大司农,邰某定不辜负王爷和众人所托,尽心尽职把事做好。”

  范先生点点,“好,大人请回,站在王爷右侧边第一位是大司马凌齐轩凌大将军。”

  凌家就算在宣城消失了很久了,但是关于凌齐轩的爷爷凌飞扬大将军的故事,一直在流传,他已经是前陵国的精神相征,活在人们的心里,看到他的孙子,他们不禁感慨万千,众人纷纷抬手拱手,算是对凌家的认同了。

  “多谢各位大人抬爱”凌齐轩双手抱拳,穿着半战袍,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凌将军的事迹,民间流传甚广,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范先生继续说道,“这最后一位是大司空梅林楷梅大人,梅大人由于没有任过官职,将从小吏做起,直到大司空之位。”

  听到别人还罢了,听到年纪轻轻的梅林楷,听到他的事迹,真是羡慕嫉妒恨的人都有,凭什么,年纪轻轻没做过任何官职,却能占着大司空的位置不拉屎。

  仿佛知道大家心里所想,夏宗泽目光轻扫,一下子让势有骚动人群安静了下来,开口说道“我想不仅大家想知道,我为何任命一个没有任何官职的人做正三品大司空,梅公子本人是不是也觉得奇怪”

  梅公子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卑职确实不知,还请大人告知一、二。”

  范先生微微笑道“梅公子这些年来一直从商,是不是”

  “是,先生”梅公子拱手回道。

  说老实话,各大家族庶子一般都打理庶务,实际上就是商人,但梅家有些物殊,就算是庶子,打理庶务也轮不到梅林楷。

  梅林楷只好另僻生存之道,他是纯粹意义上的商人,在这个时代,纯粹商人的地位,并不被人看得起,为了生存,他十三岁起,就开始了行商,很多事都做过,经过十多年经营,他在商人中已经有了不容小觑的地位,不过,梅林楷并不认为这点地位,能让宁国王爷破格提拔他为大司空。

  梅林楷和其他官员都等范先生的回答。

  范先生回道“在我们攻打宣城前后,梅大人你做了什么,你知道吗”

  梅林楷眯眼想了想,“王爷攻城时,正是要过年之际,我联合和我投味的商人抑制粮食和一些年货价格飞涨。”

  “对,正是此举,让王爷看到了你忧民的博大胸怀。”范先生笑道。

  “这我卑职受之有愧。”梅林楷真是没有想到,自己一个意外举动能得到这么丰厚的回报。

  范先生再次微笑说道“还有一点,可能连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你却尽已之力,做得非常之好。”

  “恕卑职愚钝,我只是一介商人,经商以盈利为目的,并不知道自己那点做得好。”梅林楷说的是实话。

  范先生捋须说道“籴、粜”

  “籴、粜”

  范先生说道“对,你在不知不觉中,为民完成了这样一件大事。”

  梅林楷说道“籴也,买进米之意,粜,卖米之意,这我不解何意”

  范先生答道“梅公子,从五年前开始,丰年之时,你把宣城粮食运出去卖;灾年时,你把外面的粮食买进宣城,在不知不中,你为宣城的经济稳定作出了意想不到的实事。”

  “可我也是为了盈利”梅林楷很不好意思的说道。

  范先生说道“我们调查了你卖出、买进的价格,完全是合理价格。”

  梅林楷惊讶的问道“你们居然调查这样的小事”

  范先生摇头,“不要小看你做的事,籴、粜在王爷这里,已发展成为一种制度,用它调节各地区由于丰歉等造成的收入、上供及粮食市场价格的不平衡。”

  在坐的所有大人,都没有想到,一个打仗的王爷,会在意这样细微之事,也都感到不可思议,都知道梅家庶子行商,居然行出这样高深的学问出来。

  说他时命呢,还是说,他走了狗屎运。

  梅林楷谦虚的拱手到眉头,“是王爷英明”

  他终于知道夏王爷为何能攻无不克,攻无不胜了,原来他不仅仅打刀枪仗,还打民心仗。

  自己为何如此行商,完全是因为遇到了一个老者,是他让自己做了一个有道义的商人,他说,只有道义才能让他富甲一方经久不衰,没想到,自己按着他做了,不仅富甲,还直升正三品封疆大吏,让人生开了挂。

  夏宗泽说道“各位,了解我夏宗泽的意思了吧”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947/846681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