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405章 被迫剃发为僧的和尚

第405章 被迫剃发为僧的和尚


  一路都是溃兵,还有一些阻碍自己的南蛮子,马九玉虽然残暴,但这个时候根本不敢与这些南蛮子纠缠。

  这不,刚刚过了玄武桥,就看到一个和尚带着上百人堵住去路,马九玉内心一惊,赶忙拍马向后跑,但后面溃兵甚多,让战马根本跑不起来。

  而和尚或者看出自己是一个大官,竟然高喊着率众杀了过来,最后马九玉被团团围在一个大街上,不得不拔剑自刎。

  方以智狠狠的瞪了瞪正在地上挣扎的马九玉尸体,满脸充满不屑的对众人说道:“各位,鞑子也不是什么好怕的,看鞑子这个大官不是死在众人之手吗?”

  众人高声称是,有的声言若非大师施展妙计,忠勇军要攻破南京城池定然还要费一番功夫。

  方以智嘿嘿的笑着,要求大家维持秩序,迎接大军入城。

  在当天下午杨昭骑马进入南京城,带着护卫队巡视数条街道后,来到明朝南京皇城,翻身下马。

  此时护卫镇早已经控制了南京皇城,笑着问道:“大家都说有一个和尚六根不清净,不爱木鱼爱武装,要不是这个和尚我们要进入南京城可怕还要多费一点力气啊。”

  顾炎武笑道:“圣上,这个和尚微臣认识,名叫方以智,乃桐城人士,崇祯十三年中的进士,鞑子下江南的时候参与义军,内江公的时候多次招他为东阁大学士,他多次推辞,说什么粤西(原来为西南)更望层云黑,谁把新亭泪眼看啊。

  孔有德占领桂林之后这个方以智被马蛟驎捉住后,反复劝降,就是不从。没有办法,马蛟驎在他左边放了一件清军的官服,右边放了一把明晃晃的刀,方以智毫不犹豫的选择右边。

  马蛟驎敬佩方以智的气节,就让人给他剃度了,从此世上就没有方以智,就有弘智和尚。”

  众人一听,大笑不已。

  杨昭笑道:“看来这个方以智真的是一个有识之士啊,看来我中华大地从来不缺敢死之士啊。

  顾兄,这个方以智在哪里,帮朕找来,告诉他鞑子逼他当和尚,但朕,天下黎民百姓要他还俗啊。”

  顾炎武一听大喜过望,连声称是。

  孔诞2202年(公元1651年)12月下旬,经过近半个月苦战,忠勇军攻占鞑子重兵布防的南京城,光复南京这大明的开国之都。

  杨昭大赏有功之臣,15营参将温自让攻破城池有功,提拔为副将,令其组建第21镇,丙种镇建制。

  基于其他各镇有功将领也多有封赏。

  令右大都督蒋世铉兼任江苏巡抚,枢密院主事唐甄为南京府知府,以安顿民众。

  考虑到济尔哈朗、耿仲明正率部东逃,令马宝率领骑兵营先行追击。

  当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杨昭调兵遣将,准备亲率主力前往追击耿仲明,众人力劝,有的声言南京乃朱元璋陵寝所在地,无论如何也需要前往祭拜一番,如此即表明继承大明正统地位,又可以安抚各地民众。

  再说了年关将近,最后能够留在城内安定民心。

  杨昭沉思片刻,令顾炎武、王夫之写祭文,令刘豹负责安全,以祭奠朱元璋。

  除此之外,令枢密正使殷承柞统率冯有庆第7镇、李来亨第15镇追击耿仲明部。

  留下郝永忠第14镇与刚刚组建的第21镇驻防南京城,以保证后方安全。

  看着追击大军逐渐消失在眼前,杨昭感到一阵失落,这个时候没有电灯电话电报,再加上通讯非常封闭,信息传递非常缓慢。

  看着杨昭颇为忧郁,参谋司长袁宗第笑道:“圣上,鞑子早已经如惊弓之鸟,再加上这次我们安排多路兵马重兵追击,料想鞑子断难逃过长江啊。”

  杨昭尴尬的笑了笑,正准备前往朱元璋的孝陵,看见方以智赶了过来。

  见礼之后,看着穿着袈裟的方以智,杨昭笑道:“方以智,你本忠义之士,也为前朝进士,马蛟驎让你当和尚就当和尚,这不是听鞑子的。

  朕就托大做一个主,你这个被迫当和尚的就不要再当和尚了。”

  方以智迟疑道:圣上,微臣早已经习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还是不还俗的为好。”

  杨昭笑道:“习惯可以改变啊,在鞑子屠刀之下你坦然面对,这是忠贞的表现,现在天下光复了,你还俗当一个正常人,更是忠义的表现啊。

  这样吧,你也知道这官员讲究一个规避原则,不能在本省之内当官,你先作为南京府同知,协助唐甄工作吧。

  等朕光复那个北方那个省会后,还需要先生大才呢?”

  方以智一听,大喜过望,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到中午时候,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将写好的祭文呈上来,杨昭细看之后笑道:“两位先生,你们确实是老实人,肯定洪武爷与朕的功绩有余,但开创新不足啊。”

  两人面露难色,一个个内心嘀咕自己召集十多个江南大儒商议多时,怎么一句话都否定了。

  看了看两人,杨昭笑道:“两位先生,这当然是好文,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看这样改改行不行?

  朕虽然继承朱元璋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大业,在这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朱元璋毫无疑问是朕的榜样,是朕的楷模。

  但朱元璋也有很多政策值得探讨,我说说你们看看:

  朱元璋屠戮功臣,虽然有一些功臣过于嚣张跋扈,但大多数还是兢兢业业,恪守人臣本分啊。

  朱元璋底薪养官,一个正七品知县一年不到108担粮食,还不如民间一个小地主,但每个皇子一生下来就封为亲王,就藩给一大笔钱,拨下数万亩田地作为藩田,每年有万两白银作为俸禄,而且子子孙孙无穷尽都是皇子皇孙,都是锦衣玉食。

  朱元璋反对贪污,用剥皮萱草的方法惩治贪官,但大明中后期遍地都是贪官,无官不贪啊。

  朱元璋重视农业,但最后土地兼并颇为严重,最后竟然亡于农民军起义与蛮清鞑子夹击之下。

  朱元璋鼓励八股养士,这没有错,但另一方面造成大家只是读朱熹所遗留注解的那几本书,而不是真正博览群书,并且完全脱离实际,没有做到学以致用。

  朱元璋将人划为士农工商兵,特别是农户,工户,商户,兵户不能流通,如此商业不举,兵户成为长官的雇农。

  朱元璋下令禁海,虽然没有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是其后代子孙,是宣宗,但大家看到西洋人造的红衣大炮,鸟铳远远强于我们中华上国。

  ………”

  两人听杨昭说完眼放精光,良久笑道:“圣上,你说的这是臣等都赞成,但这个怎么写呢?总不会去指责朱元璋啊,这样的话恐怕给人太小家子气啊。”

  杨昭沉思片刻,突然拿定注意道:“嗯,这个有道理,那就在祭文里面写上朕要怎么做吧。

  比如约束宗亲,培养皇室开拓精神。所有皇子成年前封为辅国公,当有功于国家后方再封为镇国公、郡王、亲王。

  比如恩养官员、将士,让大家有一个体面的收入。

  比如建立民治社会,在县府省建立起议会,以监督官吏,监督豪强。

  比如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四书五经之外,更注重各朝各代历史,强调水利、攻城,物理,农业理论研究与应用。

  …………。

  这些,你们考虑考虑一下,帮我斟酌一下就可以了。”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67296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