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385章 宣读圣旨

第385章 宣读圣旨


  ??正在大家感到前途暗淡的时候,姚志卓一行风尘仆仆的赶到舟山群岛,这可让张煌言等人雀跃不已。

  由于双方没有明确从属关系关系,不像戏文那样一上来就宣读圣旨,大家见过礼之后,张煌言看着姚志卓道:“自求兄,自从我等与牧斋公商议忠勇军在西,郑部、舟山水师在东会攻长江的大战略后,兄出使忠勇军兵营,弟奔赴舟山水师以来已经半年有余。

  这次自求兄从忠勇军兵营过来,不知道平辽王对回师长江这个大战略如何?”

  姚志卓眉头微微一皱,圣上称帝早已经传遍海内外,但这些人还是不愿改口,真是岂有此理。

  但想到此行任务,姚志卓淡淡一笑道:“玄著兄,今年圣上已经在广西称帝,改元为孔诞,今年是孔诞2202年。

  圣上称帝海内尽知,这一路之上小弟看到沿途无数仁人义士莫不翘首以盼,大家纷纷响应,说圣上乃继洪武帝之后五百年不出的圣人,有了圣上乾纲独断,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救济斯民,共创太平盛世有望了。

  玄著兄乃海内大儒,是有名智将,见多识广,怎么连这种事情都不知道呢?”

  张煌言面露惭愧的表情,用目斜视旁边的张名振,自个儿嘀咕自己怎么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为了顾全旁边鲁王朱以海,定海侯张名振的颜面而已。

  姚志卓看了看周围将领,发现虽然有一部分将领露出不满的样子,但大多数将领还是颇为兴奋,看到这里不由得对此行任务充满信心。

  看场面有点尴尬,看到大多数将领瞪着自己,张名振呵呵笑道:“自求兄,为兄不过是担心以讹传讹,担心这是鞑子的离间计而已。

  轩轾公自从领兵以来一直以大义著称,民间更说轩轾公乃岳爷爷转世,是专门杀鞑子的,有的乡间愚民更是制成牌坊顶礼膜拜啊。

  玄著兄,为兄一直认为传言不可信,大家想想,岳武穆精忠报国,总不会反对皇帝啊?”

  姚志卓呵呵一笑,站起来看着众人道:“侯服将军言之有理,小弟不敢说圣上非岳武穆转世,但这次拜见圣上可分明感受到圣上对岳武穆,戚武毅的推崇。

  圣上自起兵以来,文治武功早已超过当日洪武爷。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在这乱世之中圣上哪项举动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呢?

  过去新帝称帝,那个不是挖空心思自己拟定一个年号,如何如何?圣上称帝,一改过去旧俗,以圣人孔子诞生那年为开元,这不但表明圣上大公无私,更表明圣上澄清宇内,继往开来之意啊。

  圣上重新丈量土地,清理户口,废除世家特权,士民一体纳捐,保证在这乱世之中,三军将士也无粮草之忧啊。

  圣上鼓励商贸,废除各地陋规,商人不再像过去那样打点,一般商人只需按照三等九则缴纳税赋,年收入超过一千元银币的按照10%征收商赋,矿商盐商除征收10%的商赋外,只征收5%的矿赋,其治下商业繁华,官员俸禄与士兵军饷充足。

  更为难得的是圣上建立了官绅共治结构,只要按时交纳丁赋、田赋、商赋等税赋的都有选举权,可以选举当地里长,乡长,县议员、州府议员。

  各地收上来的税赋也不像过去那样完全押解上来充作军用,按照县里3成州府1成5省里1成中央4成5的原则进行划分。

  知县、知府、巡抚也根本不敢像过去那样贪污受贿,各地巡按使衙门不但按照考成法考核其政绩,每年都要向议会报告当年收入,当年开支,议员有哪方面疑惑的可以进行调查咨询。

  听说云贵川湖广等地区根本没有一点乱世的样子,各地都在修路筑桥,圣上英明岂是我等可以理解的?”

  众人大惊,良久张煌言显得颇为不信道:“要说忠勇军粮饷充足这一点我相信,毕竟世上早有扬一益二的说法,说的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除了江南之外,就是四川了。

  但你说在这乱世之中修路筑桥,这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扬一益二,这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流行的一种说话,说在全国经济最繁华的地区首推江南,首推大运河枢纽的扬州,其次就是四川,是成都。这也说明在农业社会里面四川物产之丰饶,经济之繁华。

  姚志卓笑道:“玄著兄,我们都知道蛮清下江南扬州七日,嘉定三屠,鞑子对江南经济破坏非常大。但听人说四川经济破坏也不小啊,也许你们不相信,那我就说说几个事实吧。

  为了阻挡张献忠入川攻陷成都,明军挖掘都江堰,引江水进入成都平原,致使富饶的天府之国变成千里泽国。

  张献忠率领五十万人马大举进入四川,要吃要喝的,致使当地经济破坏甚重。

  忠勇军与流寇在四川鏖战两年半,对流寇控制的成都平原经济破坏甚大。

  鞑子入川,为了报复我汉人抵抗,整村整村的屠杀,纵兵抢掠,致使部分地区出现人吃人啊。

  …………

  当时四川是满目疮痍,饥民遍地,包括圣上都是一日两餐,包括圣上就以野餐充饥,但就是这样,圣上亲自整顿纲纪,废除苛捐杂税,废除三饷,将土地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按不同等级收税,乡中老农一听尽知,避免胥吏横征暴敛。

  施行新的商赋,一般商家按照三等九则缴纳,大户则缴纳10%的所得税。

  新政之后,你们知道在云贵川湖广地区一个七品知县年收入是多少?”

  张名振笑道:“自求兄,这可有定例啊。洪武爷规定七品知县年俸60两银子,难道有所不同?”

  姚志卓笑道:当然,已经增加了数倍亦。听说各地掌印官除了拿正俸之外,随扈虽然从过去4皂隶、1个马夫降为1个师爷1个长随,但还有2倍俸禄的公务费,2倍俸禄的考成费。

  若是考成为上上等,可以拿到3倍俸禄的考成费,如此一个正七品知县最多可以拿到过去6倍的俸禄,也就是360两银币,比过去一个丞相还多。

  若是考成为下下等,虽然会被立马免除职务,但即便这样也可以拿到1倍俸禄,当年下来也可以拿到240元银币啊.”

  众人不信,这也太石破天惊了,如此不是造成更大不公平吗?现在官员一个个富得流油,若俸禄提高到如此水平,那么这些官员不是更富有吗?

  姚志卓笑道:“各位,大明官员大家都见过,有几个不贪污?有那个知县一年下来不止360元银币?

  圣上只是规定官员合法收入,杜绝贪污而已。

  不瞒大家,圣上委在下为正四品枢密院学士,除了正俸130元银币之外,就有130元银币的公务费,130元考成费。(不属于掌印官员,公务费、考成费减半)。

  这还不算,忠勇军待遇也堪比过去边兵,学兵月俸5钱,3个月后成为列兵月俸8钱,小队长(小旗)2~3元银币。

  圣上说了,水军骑兵技能较高,比步军高一个等级,如果一个水军千总将可以达到步兵游击将军的俸禄,月俸为24~35元银币不等,即使不算上各种立功奖赏,一年下来也在288到420元银币之间。”

  众将一听,连连大声叫好不已。大家虽然身处富庶的浙江,但这几年下来颠簸流离,大家都过得非常苦寒。

  特别是那些黄斌卿部属,在张名振兼并黄斌卿之后大家一直受到排挤,现在听到杨昭厚待将士,一个个跃跃欲试。

  看这个形势,张名振知道大势已去,但还是想为鲁王朱以海争一份,毕竟君臣几年感情犹在。

  想到这里,张名振叹息道:“若平辽王对民众没有横征暴敛,如此观之其必然为一代明主。

  自求兄,大明开国以来二百余年,期间虽然有一些灾害,民众还算安居乐业。

  鞑子南犯后东南无主,鲁王更是以抗清为己任,带领义军坚持抗战达七年之久,其功绩也不容抹杀。

  希望不但能保全监国安全,而且还要厚待啊”

  姚志卓向上首的鲁王朱以海拱了拱手道:“鲁王,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没有不被灭亡的王朝。

  崇祯帝煤山自尽,大明被李自成灭了一次。

  其后弘光帝被拘,潞王投降,隆武帝、绍武帝都相继惨遭横祸,可以说我大明已经被蛮清灭了四次啊。

  我主杨昭继承洪武爷之志为志,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救济斯民共创盛世为己任,可以说在精神上是洪武爷的继承者,如此怎么会亏待洪武爷及其后世子孙呢?”

  朱以海哭道:“姚先生,鞑子南下东南无主,孤王舔为洪武帝苗裔,不畏艰险坚持抗清大业,别的王侯如何孤王不知道,但孤王只认为无愧于洪武爷啊。

  定海侯,汉奸田雄驻扎宁波兵强马壮的,我等连田雄都打不过,看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业还是要仰仗杨昭了。

  姚先生,你既然为圣上所派钦查大臣,你就宣读圣旨吧。”

  众人见朱以海尚且如此,一个个大哭不已,大家纷纷跪下聆听姚志卓宣读圣旨。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661309.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