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365章 打破权利结构---肃清吏治

第365章 打破权利结构---肃清吏治


  ??众人大惊,看到杨昭说得如此明白,以对杨昭的了解,都知道其心中早有定见,大家胆战心惊的,一个个跪下,静候圣旨。

  让大家惊讶的杨昭笑而不语,枢密院主事唐甄出列,提出三大主张:

  一、田赋征收改过去大斗量小斗量为称重,过去官府不是大肆征收银两的损耗吗?在铸造银币,发行宝钞

  之后,再没有什么银两损耗,官府再无理由征收银两损耗。只要征收田赋的秤经过检验,完全可以通过称重方式实现田赋缴纳,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用斗量。

  二、由丞相府给出各种行政收费指导意见,由各省议会通过讨论确定各种行政收费实施细则,颁发后在治

  下各府县实施。

  三、确定各司、各局,各房书吏、攒点,衙役的俸禄,衙役正俸为6两纹银不变,另外有一倍工作补助,

  一倍考成费用,书吏、攒点正俸,工作补助,考成费用根据职务重要性由朝廷拟定指导原则,各省议会讨论之后制定实施细则。

  四、衙门各司各局各房张贴各种行政收费实施细则。

  五、书吏、衙役收取各种费用之后,需要开收费单。

  六、官员对书吏、攒点、衙役进行管理,议员、民众对书吏、衙役进行监督。

  七、所有官员、书吏、攒点、衙役发现贪污的,清除出队伍,贪污超过年俸的,则追究刑事责任。

  …………

  大家默默的听着,虽然杨昭没有发话,但大多数都知道这是皇帝的意思,虽然杨昭一个劲让大家进行讨论,但大家都知道整肃胥吏队伍的重要性,又有谁胆敢因此而触犯圣颜呢?

  杨昭见大家没有意见之后,让丞相府拟定《官吏管理律令》,经过多番讨论之后颁布发行。

  让《大众报》连篇累牍的推出整肃吏治文章,让各地御史加强该方面工作,并且尽快抓出典型予以惩治。

  而这也是大家感到欣慰的地方,虽然杨昭颇有主见,但不像朱元璋那样喜欢追究,就像在明初那样因此搞出空印案。

  而看目前架势,杨昭只是想规范衙门各种行政收费,剔除很多民众深恶痛绝的收费,惩治民众心目中的恶吏。

  自古以来胥吏虽然掌握权柄,但在民众眼中是奸猾的代名词,《官吏管理条例》,《行政管理条例》逐渐颁布施行在民众中间影响颇大,毫无疑问也为民众带来巨大的实惠,借着这个机会,各地出现一股惩办恶吏的浪潮。

  在其影响下,有数百个恶吏作为胥吏的代表被抓出来,有三十余个罪大恶极的胥吏在民众一片叫好声中被推上了断头台。

  以此为开端,在议会,民众持续监督之下,为祸民众的胥吏文化慢慢得到扭转,经过上百年发展,胥吏政治逐渐被民众扔进历史的废墟之中。

  在整治胥吏的同时,杨昭也不断将各种新鲜血液持续不断的注入官吏之中,这之中除了各地品德兼优的书生之外,更多是战场上的忠勇双全的义士,通过将这些人士注入官吏队伍之中,不但增强军队的荣誉感,为广大退役军人找到出路,更通过这些退役军人巩固了地方政权。

  自从起兵以来,不论是抗击张献忠,还是抗击鞑子,杨昭及其忠勇军南征北战,不但建立令流寇,鞑子谈虎色变的忠勇军,更是在各地建立守备部队,并且将忠勇军中间一些老弱病残逐步转为地方守备部队,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除此之外,则向忠勇军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以加强战斗力。

  在光复江西之后,为了巩固对江西的统治,除了将一些地方义军转为守备部队之外,更是将一些老弱病残转为地方守备部队。

  考虑到地盘的扩大,考虑到未来征战需要,杨昭决定将行之有年的习惯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各县需成立退役军人俱乐部,各府成立退役军人分会,各省成立退役军人协会,全国成立退役军人总会,以处理退役军人有关事宜。

  规定在战争时期,年满二十五岁的大队长以下军官转为地方守备部队,或者选择退役回到老家。对转入地方守备部队的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则官升一级,在三十五岁的时候退出地方守备部队。对选择退役的,则根据功劳大小发放三到十亩的土地,或者发放一年俸禄。

  对年满三十五岁的把总,年满四十岁的千总,年满五十岁的游击参将转为地方守备部队或者担任地方守备或指挥使,对转入地方守备部队或担任指挥使的,则官升一级,在五十五岁的时候退出现役,朝廷则在其有生之年按年发放正俸。

  对年满六十岁的副将总兵则转为地方指挥使或者选择退出现役,朝廷在其有生之年发放正俸与两倍生活补助。

  ………

  这不但实现以忠勇军为代表的野战部队与地方守备人才交流,更是明确规定不同级别军官退役管理办法,可以说未雨绸缪。

  最初大家还担心该政策颁布可能影响军队士气,谁知道众人看到之后纷纷称颂,有的更是声言这是皇帝与大家共同治理天下。

  很多转为地方守备部队的,虽然俸禄有所降低,但官位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俸禄所带来的损失,更何况地方守备部队只需要维护地方治安,而不像作为野战军的忠勇军那样常年厮杀在战场之上。

  除此之外,更是通过制度方面保障军人的合法权益,改变过去打江山依靠军人,坐江山与大家毫无关系的现状。

  而随着很多老弱病残逐步转为地方守备部队,转为地方官员,军中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军中年轻将领得到提升,为了建功立业,大家更是向着自己目标前进。

  如此用了两个月时间,整顿官吏队伍,规范地方收费,重振军队,

  在占领南昌两个月,主力部队完成整修之后,杨昭再次发动东征。

  而在这年十月,在不断沙盘推演之后,为了实现以长江为界,阻隔南北两线清军,然后对深入南方的清军进行分割包围歼灭的伟大构想,杨昭施行第三次东征。

  为了完成控制长江这一战略目标,杨昭兵分五路,分进合击,其兵力部署为:

  留下曹勋率领第1镇守卫湖南、江西,王树极第11镇守卫两广,除了开辟南直隶这一主要战场之外,更开辟闽浙、闽粤这两个分战场,以对南直隶的清军进行歼灭性打击,对其他各地清军则实施大迂回包抄。

  在南直隶主战场上,战役布局如下:

  令娄义率领骑兵第二营过江,以与刘维明第6镇驻防大别山的英县、霍山县等地,威胁阿济格、岳乐集团,使其不能贸然南下。

  杨昭亲率水军第一镇(辖第2营、第3营、第4营)、近卫镇、王复臣第10镇、刘文秀的第13镇、郝永忠第14镇、王高第18镇、樊明善的20镇、马宝骑兵营共8万余人沿江而下,经过安庆府、池州府、和州府、太平府,直取金陵。

  令冯有庆率领第7镇、李来亨的第15镇从徽州出发,以从南面包抄金陵清军。

  在闽浙分战场上,由福建提督李定国率领第12镇、窦民望第17镇进入江西赣州,直取仙霞岭,以将闽浙清军分割围而歼之。

  在闽粤分战场上,由两广闽浙总督董克治率领董大海的第4镇、杜永和第19镇、周平水军第5营从潮州出发,沿海而上,经过厦门、泉州、会攻福州。

  为了保证计划实现,杨昭更是派出各路信使前往联络各路义军,希望大家放弃争执共同投入抗击鞑子的大业之中。

  虽然郑成功要求实授闽粤总督,但郑成功水军实力还是颇为强大,思虑再三,派出枢密院佥事蒙正发随董克治一道,必要时以联络郑成功部。

  为了配合主力作战,封姚志卓为枢密院佥事,带上亲笔信函赶往舟山群岛以联络鲁侯朱以海,舟山义军首领张名振、张煌言等抗清武装,令其沿长江而上,以夹击鞑子,双方回师长江。

  这次光是忠勇军就出动13个镇步军,4营水军,2营骑兵,若再加上各种后勤辎重部队,兵员超过20余万,若再考虑郑成功、张名振等在地义军的话,兵马接近三十万,可以说是忠勇军成军以来规模最大的第一次远征。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64848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