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338章 舟山水师与郑氏集团

第338章 舟山水师与郑氏集团


  ??赶了十余天路,到了宁波后找到义军秘密联络点,在这年四月下旬张煌言赶到舟山,见到了鲁监国朱以海,见到舟山抗清义军首领张名振。

  听到忠勇军光复湖广、广西消息之后,众人跃跃欲试,拍案叫绝,但听到永历帝禅位给杨昭之后,整个大厅气氛陷入一片尴尬之中。

  良久,明朝监国朱以海拍案道:“杨昭狼心狗肺,与蛮清无异。竟然废黜朱由榔,竟然悍然称帝,我朱以海发誓与杨昭小儿势不两立啊。”

  张煌言摇头道:“监国,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王朝啊,看诏书上所说的杨昭还算善待大明皇室啊,而且还肯定监国功绩啊。

  那个朱由榔被封为内江公,每年俸禄超过一万两白银,在其封地可以奉大明为正朔,可以祭大明列祖列宗。

  对监国你杨昭也没有忘记啊,奉你为鲁候,食邑2千户,你也可以在家里奉大明为正朔,可以祭奠大明列祖列宗啊。”

  朱以海摇头道:“张煌言,你是不是大明臣子?这种话就不要再说了,杨昭抢夺我大明江山,好像封了一个国公爷,一个侯爷就没事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各位,杨昭强迫永历帝禅位给他,如此深仇大恨本王怎么可以忍受,本王发誓与那个杨昭势不两立。”

  定海侯张名振劝诫道:“监国,话虽如此,但我们也要扩大地盘扩大实力才是啊,张煌言建议如今忠勇军主力必然全力东征。

  你看看,这是杨昭写的歌词《东进东进》,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攻打松江府,占领江南四府到时候好与杨昭分庭抗礼啊。”

  朱以海连连摇头道:“定海侯,这,这不是配合杨昭东进吗?

  你想想,杨昭东进之后有我们的活路吗?”

  定海侯张名振摇头道:“监国,但你想想,我们现在兵不满万,若我们不扩大地盘,到时候怎么与杨昭抗衡啊?”

  鲁王朱以海一想也是,杨昭现在控制云贵川湖广广西数省与陕甘广东一部,可以说实力强大,反观自己只有舟山群岛这样一点地盘,兵不过数万,船不过数百。

  虽然大义在自己这边,但到时候如何与杨昭抗衡?

  想到这里,朱以海当即与张鸣振等人谋划共同攻取宁波,以扩大地盘,到时候与忠勇军抗衡。

  在厦门郑成功欲哭无泪,为自己这次奉永历帝诏令前往广东感到悲痛欲绝。

  公元1650年(明永历五年,孔诞2201年)郑成功奉永历帝之令南下广东,以支援杜永和,解除广东之围。

  郑成功到达广东潮州之后与刚刚反正的潮州总兵郝尚久因为粮食问题发生冲突。

  要说郑成功过得非常郁闷,虽然每年通过收沿海海船保护费达百万银两之巨,可以说金钱充足,但控制地盘只有厦门、金门等少许沿海城市,粮食异常短缺。

  这次到了潮州本来就想找一个粮食主产区以补充十万大军粮草,但这毫无疑问的与担心夺取自己地盘的郝尚久发生冲突。

  郑成功虽然依靠银两,依靠实力收集了上万担粮草,但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迫于无奈,郑成功逼迫在公元1651年(孔诞2202年)正月率军回撤自己老地盘厦门。

  在行军过程中郑军舰队遭遇风暴,郑成功的主船险些解体、翻覆,几乎所有船上器具,包括鼎灶都一并丢失;

  载当时船上甚至连食物都损失殆尽,郑成功本人也连饿两餐,直到隔天下午风雨渐歇,郑成功的主副座船才得以回到岸边与舰队会合。

  这也是郑成功本人于海上遭遇最大的一次凶险,事后郑成功也重赏主副中军船的两位驾驶。

  但另一方面,清福建巡抚张学圣得知郑成功的主力军队已经前往广东,厦门防务松散,似有可趁之机,乃命令马得功、王邦俊等趁虚攻击厦门。

  马得功挟持身在南安的郑芝豹,命其交出船舰渡载清军往厦门,并且顺利在海面上击败郑军。面对清军来袭,负责厦门防务的郑芝莞未战先怯,只顾著将财物搬运至私人船上逃亡;使得清军相当轻松就攻破厦门,并将郑家的积蓄、装备掠夺一空。由于事出突然,董夫人与郑成功长子郑经只来得及携带祖宗牌位避于海上逃过一劫。

  清军侥幸偷袭得逞之后,却没打算留在厦门与郑军决战,于是满载战利品即返回内陆,这时正遇到赶赴厦门支援的郑鸿逵,被其围困。

  在这种情况下,被马得功威胁将害其母、兄(郑芝龙)性命,无奈之下郑鸿逵只好放走马得功。

  听到厦门遭袭击,郑成功不得不班师回厦门,收复被蛮清放弃的厦门。

  在收复厦门之后郑成功决定整肃军纪,将怯战以逃的叔父郑芝莞斩首,令放走马得功的郑鸿逵交出兵权,不再过问政事。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年五月,郑鸿逵麾下大将施琅擅自处决郑成功部将曾德,郑成功以此为由将施琅关闭,准备诛杀。

  施琅乃军中有名的智勇双全志士,看到施琅无辜受到牵连,看守不忍心将其秘密放走。

  看到施琅逃走之后,郑成功大怒,下令将施琅父亲,胞弟全部处死,如此郑成功与施琅结下大仇,决定再度降清。

  正在生闷气的郑成功听到恩师钱谦益来信,本来不想见,但听说有绝密大计相告,等了三天方才召见来使。

  从信使口中听到杨昭占领湖广、广西,逼迫永历帝禅位的消息后,先是大惊,随后笑着对众人说道:“杨昭要禅位,这是他的事情,与我郑成功何干?告诉来使,我们郑家军还是尊永历为正朔。”

  来使不解道:“延平郡王,钱老大人建议三路大军会师长江,以共同驱逐鞑子,这个计划你看如何?”

  郑成功摇了摇头道:“我大军新败,怎么能够回师长江?你告诉恩师,这个我只有主张。”

  当即端茶送客,送走信使。

  正准备招诸将议事,突然听闻杨昭派出信使来到金门,急忙令其入见。

  被派往出使金门的是枢密院佥事蒙正发,见过礼之后蒙正发说道:“王爷,如今鞑子侵入中华,屠戮我大汉民众,掳走令尊,此神人共愤。

  如今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唯我主杨昭与延平郡王等人通力合作,只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到时候我主必然裂土封王以报答将军的功绩。”

  郑成功内心一喜,摇头道:“杨昭虽然是一个大英雄,但强迫永历帝禅位之举有点不光明正大,本王现在是延平郡王,难道杨昭能够给孤王更大的好处吗?”

  蒙正发笑道:“王爷,圣上乃千古明君,如果你的要求合理,我想圣上会考虑的。”

  郑成功嘿嘿一笑道:“孤王虽然步军不及蛮清,但孤王有数十万水军(夸张),孤王水军可以说独步天下,纵横大洋无敌手。

  你去告诉杨昭,现在各路义军风起云涌,他逼迫永历帝禅位乃人神共愤之举,除非封孤为亲王,闽粤总督,否则孤王定起兵声讨其罪行。”

  蒙正发内心一惊,郑芝龙投降蛮清,各地不是传言其想成为闽粤总督,想割据一方吗?

  想到这里,蒙正发呵呵笑道:“延平郡王,圣上逼迫永历帝禅位实在是无奈之举啊。永历帝信赖奸佞,比起当日宋高宗赵构有过之而无不及,实在难以堪当大位啊。

  延平郡王,圣上知道你忠义,难道你忍心圣上像当日岳爷爷那样为奸佞所害,难道你忍心看到东征北伐大业再次中断,忍心看到我汉族同胞再次沦为鞑子的奴隶吗?”

  郑成功嘿嘿一笑道:“这是狡辩,君是君臣是臣,当日岳爷爷明知朝中有奸佞,自己很有可能为奸佞所害,但为了君臣大义而毅然求死。

  看郑成功根本不想细谈,蒙正发拱手道:“王爷,圣上一直以来对王爷颇为敬重,为了抗清大业料想没有多大问题。

  下官这就回去向圣上请旨,告诉圣上若要驱逐鞑虏非借助王爷水师不可。”

  郑成功一听哈哈大笑,就是洋人也畏惧自己强大水军,何况身处内地的杨昭?

  为了逼迫杨昭,郑成功令部将带着蒙正发参观一番自己的那数百只楼船。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5074.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