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286章 国公爷处境,世人洞若观火

第286章 国公爷处境,世人洞若观火


  ??这天正在发呆,牢头兴匆匆赶来,看着王志道道:“王志道,我看你也无聊,我这里有几本书,你无聊的时候看看吧。”

  王志道大惊,拿起一看,竟然是民吏工作手册,户吏工作手册,厚厚的,每本足足有上百页。

  看着这个,王志道仿佛找到救星似的,双手紧紧抓住牢房的窗条道:“刘牢头,这,这是怎么回事情?这,这是王爷送给我的吗?”

  牢头看了看王志道道:“这个我不知道,你看看就知道了。你啊,王爷天纵神武,那是天上星宿下凡,你怎么能够公开抵触呢?”

  王志道连连点头,口口声声希望牢头多向王爷报告,自己已经痛改前非。

  牢头看了看王志道,也没有说话,转头离开。

  看着牢头背影,王志道显得颇为失望,耷拉着头瘫在地上,良久抬起头,拿起手中的书籍看起来。

  王志道最先看的是民吏工作手册,最先是户吏的主要职责与权限及其讲解,借着是各种珠算方法,然后是历朝历代户吏事迹,劣吏的事迹,整个培训手册完全以白话文形式编写,浅显易懂。

  看着这本民吏培训手册,王志道感到惊奇,过去自己以为户吏就是清理人口,清丈土地,想不到一个好的户吏居然需要了解这么多。

  如此过了十天,这天正在看书,牢头兴匆匆的赶来,要其到牢房大厅去,说有个大官需要见见自己。

  王志道微微一惊,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裳之后来到大厅。

  远远的看见一个干瘦中年文士坐在大厅正中央,看见王志道后说道:“王志道,坐了半个月牢,怨恨王爷吗?”

  王志道摇了摇头道:“将军,小的无知,聚众闹事,挑战王爷的大政方针,王爷没有杀了小的也算小的幸运啊。”

  这个文士点了点头,说道:“哦,既然如此,那么你愿意为王爷做事吗?”

  王志道内心一激动,连忙跪下道:“大人,只要王爷不嫌弃,小的万死不辞。大人,你吩咐吧,你说东我不敢往西。”

  这个大官笑了笑,说道:“哦,既然如此我就放心了。王志道啊,老夫叫殷承柞,一直襄助王爷工作。

  如今十分天下鞑子已经占据十分,王爷心系万民安危迟早需要北伐东征。

  打仗除了是实力较量之外,更主要的是情报的较量。为此王爷特的成立军情局,负责鞑子及各路的收集,你这个人鬼点子还有一点,再加上中过秀才,所以老夫吸纳你为情报员,以到鞑子统治区域收集情报,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胆子?”

  王志道一听眼前这个竟然是殷承柞,大喜过望道:“殷大人,为王爷效命,为大人分忧小的万死不辞。”

  殷承柞走了过来,拍了拍王志道的肩膀道:“你去收拾收拾吧,只要你对得起王爷,王爷绝对不会亏待你与你家人的。”

  王志道向殷承柞重重的叩了两个响头,然后快步回到监狱收拾两三件物件之后离开牢房。

  这是城外的一个四合院,里面住着上百号人,洗漱完毕之后,王志道被带到四合院的正屋里面,一个四十多岁的官员看了看王志道道:“王志道,我是你们的训练总教官王大成。

  我向你宣布军情局纪律,除了局里知道一个人真实姓名之外,其他的都一律使用假名。

  你母亲不是姓祝吗?从今以后你的名字叫祝定高,除了完成任务卸任之后,即使在街上遇到你老婆孩子也不能相认,也只能是祝定高。

  从今天开始,每天早上有教官教你必要的击杀技巧,上午晚上则练习各地不同方言,下午的时候则是角色扮演,在掌握之后再接受任务。

  现在马上开始吧,你前十天为当铺商人,这位刘掌柜原来就是一个当铺商人,你们好好聊聊吧。”

  王志道大惊,连忙伸出手紧紧握住刘掌柜的手,走了出去。

  过了十天,王志道才从王大成口中知道这个刘掌柜原来是要扮演秀才,看到这里王志道才为自己沉不住气暗自叹息不已。

  如此过了两个月训练,王志道(祝定高)与刘掌柜两人双双被派往南京,以收集有关情报。

  到了这年十一月,王夫子一路星夜兼程,经过两个月跋涉终于赶到成都,通过钱邦芑递书,面见平辽王杨昭。

  看到拜帖,在前世王夫之好像与顾炎武齐名的,当即在承心殿亲自召见王夫子。

  王夫子年约30余岁,身体单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向杨昭行礼之后,在书吏引导下坐下。

  在对圜殿进行改换的同时,对处理日常政务的承心殿杨昭也进行了改变,王爷坐席,案几台阶得到保存,在台阶下面左右两侧各摆放了十把太师椅,已进行日常非正式谈话。

  在大殿中间则摆放了一个长形圆桌,以进行会议研讨之用。

  看王夫之坐下后,杨昭笑道:“承心殿乃孤王处理日常政务之所,而农兄你看如何?”

  王夫之起身拱了拱手道:“国公爷驱逐张献忠、孙可望,大败豪格、多铎,天下民众仰慕不已,在下前来,国公爷怎么夸耀起自己的画签房,国公爷如此作为难道不令天下士民寒心啊。”

  旁边的殷承柞摇头道:“而农兄,王爷也想如同郭汾阳那样出兵湖广,驱逐鞑虏,匡复二京,但而农兄也看到了皇帝身边有太多小人做崇,他们竟然一心要王爷从汉中北伐鞑虏。

  如今多尔衮早已经任命多铎率领满蒙大军驻防关中,再加上秦岭道路艰险,当日有吴国在东面牵制诸葛武穆七出岐山都未能成功,我王忠厚仁德天下皆知,虽然如此,但要想从汉中北伐成功,即使后方无小人作祟也断难成功啊。”

  王夫之叹息道:“国公爷处境,世人洞若星火亦。

  国公爷驱逐孙可望后派出使者向皇帝请旨,谁料到先是得封黔国公,川陕甘云贵湖广总督,后来皇帝竟然改封为川陕甘云四省总督,王爷与诸位先生心中有怨气,四方皆知,众人都为国公爷鸣不平亦。

  国公爷啊,如今鞑子已经攻陷南雄、韶关,鞑子大军已经逼近广州,此诚存亡之秋亦,国公爷断不可因为心中不忿而守观望之策,坐山观虎斗啊。”

  蒋世铉摇头道:“而农兄,话虽如此,但这几年连年天旱,再加上张献忠破坏,兵匪横行,虽然我王励精图治,但西南早已经疲惫不堪啊。

  而农兄,以疲惫的西南三省与蛮清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如此我王方在斩杀勒克德浑之后退兵,以便兵马粮草齐备的时候在行东征之举啊。”

  王夫之摇头道:“蒋佥事所言,虽为实情,但世人不这么看,后世子孙不会这么看啊。

  现在民间有传言,说国公爷坐山观虎斗,看到鞑子大败两广义军,掳掠皇帝后,国公爷再出兵东征,如此国公爷便可名正言顺的成为天下之主啊。”

  杨昭站起来,摇摇头道:“而农兄,此言大谬亦,皇帝虽然对本王不仁但本王还是奉其为正朔,靖康之耻乃天下汉人之痛,崇祯帝死于流寇之手,弘光帝、隆武帝、绍武帝相继死于鞑子,本王不才,不论如何也不愿意让鞑子掳掠我大汉皇帝啊。

  而农兄,众人将孤置于火上烤,众人对孤非议甚多亦。”

  王夫之大喜,向杨昭跪下道:“国公爷,既然如此,那么请国公爷即可发兵东进,以解两广之围,以解皇帝之围啊。”

  杨昭走下台阶,背着走来回渡了数步,停下来道:“而农兄,东进乃大事,本王早已有所盘算亦。

  兵书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鞑子实力数倍于我等,再加上道路实在太过于艰险,东进时机本王必须斟酌再三啊。”

  王夫之摇头道:“救兵如救火,如此观之,国公爷还是坐山观虎斗亦。国公爷,虽然东进需要多番准备,但国公爷要准备到何时呢?”

  杨昭笑了笑,说道:“而农兄,东进之事千头万绪,若你真的想要本王早日东进,那就请皈依本王门下,作为本王的一个秘书,帮忙参与军机,为东进尽一份心力吧。”

  王夫之最初不肯,但看到杨昭决意样子,方勉强同意。

  在那以后,杨昭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政改,就是对官员培养,就是关心东征事宜。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502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