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284章 读书人的出路

第284章 读书人的出路


  ??看着出去来的题目,钱邦芑大为惊讶道:“王爷,过去科举考试要考贴经、诗赋啊,怎么这次没有考这两科呢?”

  杨昭笑道:“钱副使,我了解很多乡里穷秀才,他们除了教书之外根本没有一技之长,有的生活更是落入赤贫之中,令人想起每每扼腕叹息不已。

  诗赋虽然非常优美,但你也知道,诗圣杜甫流落民间衣食无着,诗仙李白也是命运多桀。因此对诗赋是可遇而不可求,若想苏轼那样文章写得好又有治国方略的当然最好,若是没有这个,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吴兆元看着这些题目道:“王爷,如此观之王爷准备改变科举制度陋习,改变朱熹理学,向王阳明的心学转变,向孟子转变。”

  杨昭笑道:“吴长史目光如炬,洞察秋毫。就像范长史虽然只是举人出身,但任何时代,任何人都需要啊。我只是想选拔像范长史这样的人才啊。

  如果官员不知道当下法典,如此怎么能够治理一方百姓?若是官员不知道简单算学,那不是为下面小吏所欺骗?若是官员不知道十二节气,不知道简单的物理、自然知识,如何能够调剂四时呢?”

  范文光是举人出身,曾经在户部担任正五品员外郎,听杨昭如此说连连笑道:“王爷,如今天下分崩离析,知行合一选人虽然非常好,但是很多人员对算学,对物理颇不了解,如此选人颇为困难啊。”

  杨昭笑了笑,说道:“这样吧,这一次算学、物理这次相当于过去一门吧。另外,对那些算学、物理过不了的,虽然可以授予其举人身份,但直到在官吏培训堂培训合格后,方可委派官职啊。”

  听杨昭如此说,众人连连点头不已。

  很多人一进贡院,看到根本不是自己复习的四书五经,而是纵横学,而是史记、资治通鉴等著名典故,在贴经墨义时一个个抓耳饶腮,不知如何解答。

  在策论时政的时候,很多世家子弟由于颇为反对新政,如此只知道新政的坏处,在解答时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

  而算学更是如此,很多人根本不熟悉简单计算方法,很多人不能简单计算各种田亩面积,税赋数字。

  在考察物理的时候,情况更是让人不堪入目,一些世家子弟难十二节气,那个节气要做那些事情都不知道。

  料想科举失败,一些人准备再接再厉,不是说帖经,墨义,策问范围从四书五经扩大到战国诸子,扩大到史记、资治通鉴与宋史吗?既然如此,只要再接再厉加一把劲下次就可以高中了。

  算学,物理学虽然比较困难,但只要向账房先生请教,只要多翻阅几本杂书,也不会有太大困难啊。

  但另外一些人则不这样看,自己复习四书五经颇费时日,现在居然考的另外的东西,刚刚考试完,王志道就感到颇不服气,带着十多个同好来到平辽王府请愿,声言这次考试不公。

  在其带动下,周围观望、看热闹的那可以说人潮涌动。

  听到有人闹事,吴兆元、范文光一想大概是科举考试引起的,这帮人过去熟读四书五经,现在眼看考试无望当然会心生怨恨。

  杨昭听说后,让大家全部进入王府广场,也就是过去承运殿大门侯着,自己穿好衣裳之后带着两三个随从来到广场。

  看着前面跪下十多个秀才,旁边站了百来个,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样子,有的相当于台湾那帮占领立法院的学生。

  杨昭笑着说道:“哦,你们这里有七八个人,还有那些想陈清的?本王向来宽宏大量,只要陈清,只要是一个个说,本王一律不予追究。

  听杨昭如此说,又跪下了20多个,杨昭笑了笑,令书吏推来一个白板,笑着说道:“这样吧,你们一个一个说,不要说重复话,书吏会一一记录的,大家也可以看到,我给每个人半截香功夫陈清,若是超过时间没有说完的,直接打住。

  那个先来,王志道,你领头,站起来说话,你先来说吧。”

  王志道胆战心惊的站起来,拱了拱手,向杨昭陈清。

  经过一个时辰,大家问题都基本上列举出来,主要集中在五点:“

  改变祖制,事先没有通知,史记资治通鉴纵横学不在考试范围,算学物理无用

  杨昭不时颔首,看了看围观的众人中有个年约20岁的书生,问道:“哦,各位,大家说改变祖制,哦,那傍边有一个学生,你在这里,你说说秦汉以降,我国官吏选拔制度是什么?

  一些人只以为学了几本四书五经就天下无敌了,真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

  这个被点中的人一听,颇为慌张,当即说出汉朝是举孝廉,在隋朝才开始科举制度。

  杨昭看众人回答得差不多了,笑道:“如此看来,这改变祖制不成立啊,这种习惯在逐步改进啊。

  大家都是一方秀才,大家想想过去你们遇到这些知县没有,虽然是科举出身,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贪污腐败横行,如此说来,这次策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甚为重要啊。

  大家想想,我们周围是不是有很多四书五经八股文做得非常好,但治理地方一塌糊涂的,这次我们扩大考试范围,当然就有必要。

  还有大家说事先没有通知?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大家想想,我们科举考试就是选拔人才,大家现在是秀才了,连乡野村夫就知道很多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春秋一些典故,若是你们不知道,你看看,你们是不是博学之士呢?

  当然,你们提的事情也有道理,我会与吴长史一道重新确定下一次考试书籍,除了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一些重要事迹之外,还会制定一些书籍,但这样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大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啊。

  但这次大家都在同一水平下,很多人能够回答得非常好,那证明人家知识远在你之上啊。

  还有,你们这几个说算学无用,物理无用,大家认为呢?”

  旁边围观的看到杨昭如此解释,有的早已经揣摩心思,看来这个王爷倡导知行合一,当即纷纷举手,杨昭令其出来搭话。

  大家看到能够在天下闻名的平辽王面前表现,更是踊跃不已,看着大家将自己理由反驳得体无完肤,王志道满脸苍白,连连跪下认错。

  杨昭当然不为己甚,笑着说道:“各位,本王以不到而立之年,为何能够推行新政,为何能够打败鞑子,这有一点,那就是知行合一,那就是掌握上述这些知识。

  这次也怪本王太心急了,希望能够选出大量像本王这样的志同道合之辈,如此我们可以北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但想不到还有一些人抱残守缺,令人遗憾啊。

  本王也是穷秀才出身,大家疾苦本王当然心知肚明。这次要选拔100个举人,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虽然史记、资治通鉴,算学、物理有用,但是大家过去学得不多。

  这次考中举人的,都会留到贡院学习算学、物理半年以上,只有大家这两样合格之后,才可以任命官职。

  正如本王常常所说的那样,士是国家纲,兵是国家的目,士是国家的大脑,兵将是国家上肢,若落第的不能成为国家大脑的,可以成为国家上肢,可以成为国家身体,可以成为国家下肢。

  要成为兵将的,必须经过3个月魔鬼训练,训练完成上了几次战场,如果真的能够获得兄弟们支持,完全可以提拔为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司务长。

  大家也知道大队长可是正八品官职,司务长可是正九品官职。就像周正、樊明善、陈怀西、马鸣鸾等人过去也只是一个秀才出身,现在都是正四品的参将。

  可能大家都知道我忠勇军与很多人不一样,兵丁要求每天做总结,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要求每天练字,过了三五年之后,基本上能够看懂报纸,看懂兵书。

  就像刘豹过去大字不是一个,现在能够看懂《练兵实纪》这种上万字的兵书呢。

  现在鞑子入侵在即,大家除了科举之外,还可以选择当兵这一条路啊。即使不愿意,也可以投身与府州县充当小吏,或者积极进取,获得当地民众支持,成为议员,成为乡里长,以造福一方啊。”

  众人一听,纷纷请罪。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5020.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