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269章 拥立

第269章 拥立


  ??而派往殷承柞参谋处的参谋回报,殷承柞已经睡了,自己几次三番的根本没有见到殷承柞其人。

  曹勋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参谋献计道:“总兵,殷副使推辞睡了,就是不想插手其事。你想想,殷副使常年追随国公爷,若是殷副使支持国公爷称帝,那不是…..。

  总兵,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我们派出参谋联络各镇,联络各个大人,明天白天我们一起前往拜见国公爷,大家共同拥立,如此不是…..”

  这天早上杨昭刚刚来到大营画签房坐下,让杨昭疑惑的是怎么主要幕僚,各营参将怎么没有按照惯例来拜见自己呢?

  就在这时,钱邦芑怒气冲冲的跑进来道:“国公爷,这《大众旬刊》怎么可以这样呢?竟然如此褒贬时事。

  你看看,这里竟然讽刺当朝殉葬制度,说活人殉葬孔子就颇为不耻,李成栋死后皇帝竟然令十多个小妾火葬,这实在太残忍了。

  还有,这里说明朝自开国以来就施行殉葬制度,洪武爷、永乐爷,宣宗等皇帝都施行**妃子殉葬制度。

  …..”

  杨昭边拿过报纸边说道:“钱兄,东林党不是褒贬时事吗?《大众旬刊》除了报到朝廷圣旨,报到忠勇军辖区事迹之外,很少报到其他事情啊。

  这,这,龚完敬怎么啦?他道朝廷进贡之后,怎么刊登这些东西啊。”

  钱邦芑怒气冲冲的说道:“国公爷,你推行这些新政,比如议会制,比如征收商赋、矿赋、所得赋,朝廷大臣历来就颇为反对,再加上国公爷战功赫赫。

  而明军各部各地民众、议会多要求国公爷监国,有的更是要求国公爷自立。军中大小将官串联,有的更是准备让国公爷黄袍加身,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旬刊》刊出文献公开讥讽朝政,难免被很多有心人士操弄啊。”

  杨昭叹息道:“钱兄,你知道我每天事务繁忙异常,一早起来就在画签房与大家议事,可以说终日不是坐在画签房就是带领大家巡查,这,这几篇文章我绝对不知道啊。”

  钱邦芑叹息道:“国公爷,我等知道你不知道,但,但这个,大战正酣,切勿造成内部分裂啊。

  朝廷一些勋臣虽然自私自利,让我们从汉中出兵,但也是害怕国公爷事权太重啊。

  国公爷,你知道不,从昨天晚上开始各营参谋四出,大家都在串联,准备拥立国公爷称帝啊。”

  杨昭大惊,吃惊的看着钱邦芑道:“钱兄,你没开玩笑吧?称帝,占领云贵川这点地盘称帝,这不是笑话吗?”

  钱邦芑微微一怔,正准备发话,就在这时外面传来阵阵吵闹声,护卫马万年匆匆走来边走边说道:“姐夫,姐夫,大势不好了。长史吴兆元、参政黄应运率领贵阳100多个父老乡绅,副使殷承柞、总兵曹勋率领三镇官兵跪在台阶之下,恳求姐夫接见啊。”

  杨昭显得颇为不解,摇头道:“这,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怎么没事跑到衙门跪着”

  马万年摇摇头道:“姐夫,这个我等不知道啊。詹天颜巡抚、邹简臣知府都去了,说服不要黄应运等人啊。”

  杨昭内心暗自摇头,带着十多个亲卫来到巡抚衙门前面,看着跪在外面的詹天颜、邹简臣诸人道:“詹巡抚、黄参政、邹知府,你们这是干什么?

  现在鞑子已经杀到黎平,李定国镇正与鞑子死战的时候,你们这是干什么?外面太阳这么大,大家这是干什么?”

  黄应运叹息道:“国公爷,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思宗自杀。

  弘光元年鞑子攻入南京,掳走弘光帝,南京被占。

  隆武二年隆武帝北伐,隆武帝不幸遇害。

  也在同年,当今皇帝与绍武帝在广东大战,清军趁机偷袭于后,绍武帝遇害。

  敢问国公爷,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有那个朝廷如此被四次灭国而可以重新建立起来的。”

  杨昭深吸一口气,警惕的瞟了瞟周围,摇头道:“黄参政,话虽如此,但我们自强不息。不论别的人如何,我们忠勇军誓与鞑子周旋到底,即使战损到我最后一人,我也不会屈服半步的。”

  黄应运摇头道:“国公爷,各位都知道,自从万历年以来,万历皇帝不上朝,天启皇帝做木匠,弘光帝是一个典型的蛤蟆皇帝,当今皇帝只知道逃跑,如此种种,正如李自成所言,磋尔大明,气数已尽啊。

  国公爷虽然殚精竭虑,驱流寇,屠豪格,逐多铎,当日是何等伟烈,民众听到大人壮举不分年女老少无不到庙堂庆祝。

  但当今皇帝嫉贤妒能,国公爷有大功而不能封,其行径甚至连刘承胤也不如啊,天下百姓为国公爷鸣不平啊。

  当日国公爷大败豪格十万大军,斩杀豪格、罗洛浑诸亲王郡王,国公爷派出使者求见,刘承胤力排众议独升国公爷为新都侯,川陕甘总督。以国公爷如此大功,朝中那帮无耻小人竟然一个劲说国公爷与奸佞勾结。

  国公爷再败多铎、吴三桂,斩杀敌酋尼堪,平定李干德、袁韬等人叛乱,然后请师东征,朝中争论再三,竟然先后发来两份圣旨,一封实封国公爷为黔国公,而另一封对国公爷颇有责备啊。

  各位,君臣猜忌如此,国公爷虽有孙武之才,诸葛孔明之能,也难以平定大败鞑子,恢复我汉家江山啊。”

  杨昭叹息道:“黄参政,话虽如此,但我还以高祖杨廷和公、曾伯祖父杨慎之志为志,个人荣辱算什么?只要能够匡复我汉家江山,必然殚精竭虑啊。”

  黄应运摇头道:“国公爷,当日刘禅愚钝,诸葛孔明虽然才干十倍于曹丕,最后也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国公爷,皇帝只知道逃跑,大臣纷争不断。再加上朝廷对国公爷忌讳甚深,国公爷没有必要效忠这个即将覆灭的王朝啊。

  国公爷,大明对功臣良将颇多忌讳,跟随洪武爷平定天下的那样多功臣最后只有汤和一人得到善终.在那之后于谦、张居正与国公爷高祖杨廷和,都于国家有大功,但不是被冤杀就是死后数十年冤屈得不到伸张。

  国公爷,大宋善待群臣,岳武穆功劳那样之大,还是被高宗、秦桧所所害。国公爷,即使你率部东进成功收复江南诸省,但若后金多尔衮像金兀术那样要国公爷人头,国公爷不但身首异处,而且就如岳武穆那样收复二京愿望不能成功啊。”

  杨昭浑身颤抖,声音哽咽道:“哎,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要能够匡复二京,恢复我大汉河山,我个人荣辱算得了什么?”

  总兵曹勋接过话茬道:“国公爷,话虽如此,你可以成为万人景仰的大英雄。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业未遂,跟随国公爷的将士会像先朝的跟随岳武穆的将领那样含冤而死啊。

  国公爷,若你不称帝,我等将士将长跪不起。国公爷,若你称帝,我们自感光复故土无望,只有解散啊。”

  众人一听,纷纷高声喊叫不已。

  旁边的刘文秀也说道:“国公爷,大明表面上施行仁政,但其残暴骇人听闻。洪武帝分封26个皇子为亲王,如此各省都是龙子龙孙,他们占据着天下沃土,亿兆民众的税赋竟然不能满足大明皇室俸禄。

  大明虽然表面上赋税甚低,但经过官员层层剥削之下,加在老百姓身上的早已经数倍不止啊。

  国公爷,上天早已经厌弃了大明,从万历十七年开始连年天灾不断,民众没有吃的只有吃树皮,后来树皮吃完了只有吃观音土,国公爷,我亿兆民众早已经毫无生路啊。

  国公爷,自从你起兵以来,永历小朝廷,大明官僚对国公爷,对我们忠勇军排挤不已啊。国公爷虽然推行仁政,取消三饷,重新丈量土地,清理户口,改革税赋。国公爷建立议会,建立报馆,施行新政,鼓励各地修建水库道路。

  国公爷,你若不称帝,到时候那帮贪官污吏必然会政废人息啊,国公爷,为了新政,为了千万老百姓,无论如何你也要称帝啊。”

  众人一听,大哭出声,杨昭也不能制止,摇头道:“各位,话虽如此,但现在我们目前最主要的敌人是鞑子啊,我们目前只占据云贵川三省啊。

  各位兄弟,这,这称帝自立之言休要提起,各位,若大家再在寡人面前提起称帝自立之事,寡人只有跑到深山老林之中算了啊。”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5005.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