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262章 圣旨--世镇黔国公?

第262章 圣旨--世镇黔国公?


  ??沿路所见一副繁忙景象,很多地方给人感觉恍若世外桃源,所过的州县,多安置了千余人不等的俘虏进行屯耕,听大家说杨昭感念云南山地众多,土地收成较少,而特的将屯耕税赋降为2成5,这可远远低于头人的赋税。

  听到税赋如此之低,这些俘虏一个个干劲十足。

  远远的,张同敞更是听一些人在盘算,自己屯耕了10亩水田,一年可以收成多少,到时候娶一个少数民族娘们,如此也可以安安稳稳的生活一辈子。

  除此之外,每到一个卫所,看到景象与昔日所见大不一样,听卫所里面的老兵介绍,黔国公进入云南之后看到各地卫所名存实亡,很多卫所兵丁生计艰难,决定重振卫所。

  黔国公裁并卫所,对很多毫无军事价值的卫所进行裁并缩编,昔日的22个卫所被整编为40个守备司,每个守备司辖4个守备大队,过去卫所兵马十余万整编成不到2万人的守备部队。

  整编之后,将过去卫所军户一律改为民户,建立相应的里甲保制度,由这些民户选择相应的甲长,里长,保长。

  将那些被官僚、土司非法占据田地没收之后按照各军户人数多寡进行平均分配,分配之后,大家除了缴纳正常的田赋,丁赋,商赋之外,不需要缴纳其他任何赋税。

  在清理土地之后,昔日卫所军户多分到5亩以上田地,大家每年缴纳收成的2成作为田赋,与普通民众一样缴纳丁赋。

  对实在缴不出丁赋的,则可以通过这几种方式进行补偿,或者每年冬季陪着守备军训练1个月,或者每年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基础工程,如修筑道路,兴修水利什么的。

  这些昔日军户与普通民众一样不需要随军作战,除了土官杀来大家或者协助守备军作战,战损之后享有一定抚恤。

  而那些整编留在军中的,俸禄则大为提升,普通兵丁月饷在5钱~1元6钱,小队长月饷2~3元5钱,中队长月饷4元到4元5钱白银,大队长俸禄为5~7元,守备司把总俸禄常常为8~12元银币。

  根据各个府州地理位置,战略重要性,每个府常常任命一个指挥使,除了云南府等少数人数众多,地理位置颇为重要的地方外,多由把总兼任。

  这可让张同敞犹豫不已,守备军人数这样少,若土官前来攻打怎么办呢?

  一个敞着上衣的汉子嚷道:“当然与土兵干哦,你不知道那些土人何等残忍,若等他们杀来,男女老幼一个不留的,若他们敢杀来,我们当然配合守备兵马发动反击啊。”

  除此之外,张同敞对军饷来源颇为好奇,过去卫所兵丁从来不发军饷,而且打仗时还需要大家自备兵器,现在发放军饷,这军饷怎么来呢?

  另一个汉子摇头道:“你啊,就像我们新到的指挥使说那样,一个卫编制本来是5600户,即便经过战乱,但那个卫的军户没有上万户?

  1户每年就是只缴纳1担粮食,如此也足足有1万担粮食,这足够那500多人吃啊。

  除此之外,每个男丁丁赋为5钱纹银,如此就有5千两纹银,如此也能够满足军饷开支啊。

  张同敞皱了皱眉头,惊讶道:“你们说的黔国公是沐天波沐国公吗?他什么时候如此善于理政了?这,这非常不错啊?

  这个兵丁瞪了瞪张同敞,摇头道:“沐天波,早就被乱兵侬家乱兵所杀了。你不知道,黔国公就是六省总督杨昭杨轩轾公啊,听说他是前朝收复杨廷和的玄孙,是大文豪杨慎的侄曾孙,不但多次大败鞑子,而且人非常的好。

  哎,朝廷那帮奸臣当道,皇帝昏庸,若让我们黔国公来治理国事,鞑子早就被赶走了,我们老百姓也不再遭罪哦。

  张同敞大惊,看着严似祖道:“严参议,安国公什么时候成为黔国公了?朝廷圣旨任命安国公为六省总督的诏书还在我们手里,怎么社会上早就流传开了?

  严似祖也颇为惊讶,连连摇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

  张同敞不知道,在他们传旨的同时,庆国公陈邦传早已经矫诏杨昭,因为陈邦传矫诏,更加深了忠勇军与朝廷的矛盾。

  陈邦传浙江绍兴人,本为富家子弟,善于逢迎,再加上绍兴人善于经营,以贿赂中了一科武举而步入仕途。

  在南明朝的时候,陈邦传成为一员参将,分守柳州、庆州,在李成栋反正之后看到永历帝封了李成栋为国公,因此这些有拥立之功的也纷纷成为国公。

  在孙可望进入广西后,广西巡抚瞿式耜感到南宁防守薄弱,特派陈邦传率部进驻南宁,如此成为南宁主将。

  在忠勇军攻打云南,攻打广南府的时候,孙可望为了躲避忠勇军,一面要求永历帝派员调停与忠勇军纷争,一面率部进入广西境内,这帮富贵兵怎么可能是如狼似虎的大西军对手,看到大西军连连攻克州县知州明军抵挡不住后,陈邦传连忙召集武康伯胡执恭等人商议。

  胡执恭一听,笑道:”国公爷,这有何难?国公爷不是有皇帝所给空敕吗?如今黔国公沐天波兵败被杀,黔国公勋位空缺,国公爷不如以皇帝所给空敕实封杨昭为黔国公,请其不要再与流寇作战,让其出兵东征以讨伐鞑子。

  如此安国公虽然内心颇不愿意,但看到朝廷封其为黔国公,开藩设府,世镇云南,令其为川陕甘云贵湖广总督,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罢兵言和的啊。

  陈邦传微微一怔,连连称妙之后说道:“武康伯,话虽如此,但杨昭也会派出使者前往肇庆啊,若这种事情被朝廷,被杨昭发现怎么办?”

  胡执恭哈哈大笑道:“庆国公,杨昭若发现这个事只会内心感念国公爷助人为乐的好处,而朝廷发现,这又有什么?

  朝廷不是授予国公爷便宜行事的权利啊,再说了皇帝昏庸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主,再加上国公爷拥有重兵,朝廷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当即陈邦传与胡执恭咬文嚼字,终于造出这样一封圣旨,先来到孙营与孙可望相见后然后快马加鞭的跑到昆明面见杨昭。

  杨昭一听朝廷圣旨到,先是一怔,严似祖刚刚走后不到十天时间,怎么圣旨就来了。

  虽然如此,还是安排人员迎接胡执恭,宣读圣旨。

  听着世袭黔国公,,襄理国政,兼川陕甘云贵湖广总督,节制文武,提调各路兵马与粮饷,开藩设府,以兄事之等一个个令人权倾天下的字眼,看着黔公之宝与川陕甘云贵湖广总督两个印绶,杨昭感到甚为欢喜。(比起陈邦传给孙可望的秦王伪诏,要有节制多了,在该伪书之中有总统天下兵马钱粮,节制诸文武,以监国亲王体统行事,皇上对尊礼如古仲父这样的字眼)

  董克治、王祥、殷承柞、江鼎镇等人见状,纷纷恭喜不已,有的更是说道:“国公爷,这次皇帝忒大方的,过去一个印绶拿在手中半天也舍不得给,今天给了黔国公襄理国政的权利,真是可喜可贺啊。

  杨昭一面下令延请胡执恭等人,一面对人说道:“各位,这个要登载在《大众日刊》上,要让民众一起同乐。各位,我非为个人得到封赏而高兴,而是因为朝廷终于正视我们忠勇军而高兴啊。”

  钱邦芑则眉头紧锁,拉着杨昭的衣襟道:“国公爷,这其中莫非有诈?你想想,自开国以来朝廷还未曾如此重用一个人的。”

  杨昭瞪了钱邦芑一眼,内心一惊,拍了拍肩膀道:“这怎么可能呢?”

  转头看了看欢腾不已的众人,杨昭笑着对身边的殷承柞道:“殷兄,现在不是开藩设府吗?这不仅仅是我杨昭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兄弟们拼死拼活帮我拼出来的,我杨昭升官之后可不能忘了兄弟们。

  给兄弟们每人多发一个月恩饷吧,如此告诉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殷承柞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随后杨昭以董嫣妮为黔国夫人,马凤玉、刘莲儿分别为二夫人,三夫人,以长子杨文为黔国世子。

  对忠勇军进行整编任命吴兆元为国公府左长史,范文光为国公府右长史,詹天颜为国公府左副使,殷承柞为国公府右副使,江鼎镇为国公府主薄。

  任命董克治为云南巡抚,蒋世铉为四川都指挥使,赵荣贵为陕西都指挥使同知,贺珍为甘肃都指挥使同知,刘体纯为郧阳都指挥使同知。

  任殷承柞、曹勋、王祥、龚完敬、钱邦芑、严似祖为总督衙门佥事,襄助自己处理军务。杨昭在治理云南的时候,积极备战,兴致勃勃,誓言定要大败鞑子以匡复二京。

  在这期间,杨昭厉兵秣马,准备东征。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998.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