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244章 反攻的曙光--李成栋大起义

第244章 反攻的曙光--李成栋大起义


  ??到这年5月,第6镇副将刘惟明来报,自己借道松藩县,准备出若尔盖草原以攻击鞑子侧翼,但被松藩副将朱化龙所阻挡。

  两部交锋之后,忠勇军大败明朝副将朱化龙战败被俘,现押送往成都府。

  杨昭内心一喜,但表面上显得颇为愤怒道:“这个刘惟明,过去我说他能征善战能够独挡一面,这次让他带兵迂回,与朱化龙副将一道带兵进入陇右,以包抄鞑子,你们看看,他怎么搞成这个样子了?”

  詹天颜昔日曾经在松藩府任职,现在听到朱化龙兵败被俘,双眼欲裂,声泪俱下道:“杨昭,朱化龙有大功于国家,在张献忠入寇的时候他多次率领番兵来战。

  现在竟然被刘惟明俘获,这,这…..”

  刚刚到达的御史李月如更是恼火不已,皇帝本来让他调解杨昭与李占春、李干德等人纠纷,但现在李占春已死,王祥已经被收编,看哪个架势杨昭大概要将李干德除之而后快。

  这两天他可一天到晚催促杨昭出兵三峡,或者北伐关中,以忠勇军之神勇,如此定可大败鞑子。

  但杨昭借口川中未平,李干德等人未束手,夔州又有朱容藩阻绝,杨成、王复臣两镇正在攻打夔州府为由,拒绝出兵。

  现在听到忠勇军与朱化龙火并,更是恼火异常道:“杨昭,你派兵公开攻击大明将领,你是不是想要谋反了?”

  殷承柞摇头道:“这,卑职作为佥事,只是下令这刘惟明兵进松藩,以通过若尔盖草原包抄鞑子啊,这刘惟明怎么回事?这个朱化龙不是押来了吗,大人审问审问就知道了。”

  杨昭点了点头,被两个人推着,朱化龙被押了上来,看见杨昭道:“杨昭,好汉做事好汉当,你,你有本事杀了我。”

  杨昭摆了摆手,两个兵丁解了朱化龙身上的索子,杨昭笑道:“朱副将,刘惟明鲁莽,我定要人打他军棍。但你,你与刘惟明怎么发生冲突的?”

  朱化龙看了看堂上的詹天颜,显得信心满满道:“杨昭,你不要猫哭耗子假慈悲,老子是看不惯你巧取豪夺,成为什么川陕甘总督,老子看不惯你,你拿老子怎么办?”

  杨昭笑了笑,说道:“朱将军,你误会了。在这世上有人看不惯我,也有人看我比较顺眼,这种事情不能强求。朱将军,你怎么与刘惟明发生冲突的。”

  朱化龙恶狠狠的瞪了瞪杨昭一眼道:“你杨昭不过是借道伐琥,先是派一个信使前来,说你准备兵出松藩县讨伐鞑子,你以为老子是小孩,竟然会相信你这套鬼把戏。

  还是李干德有见识,说你杨昭表面道貌岸然的,实际上就是一个伪君子,你心肠歹毒匪夷所思。”

  杨昭呵呵一笑道:“哦,这么说你与李干德有联系哦,李干德还与你说了什么的?”

  朱化龙一怔,说道:“这个李干德与你一样货色,如果不是他李干德要刺杀杨展的话,我早与他们合作了,到时候定然打得你满地找牙。”

  杨昭呵呵一笑,沉思片刻说道:“朱将军,我是否派兵兵出松藩县攻打鞑子,这个可以慢慢看吧,你说说,你到底与刘惟明怎么发生争执的。”

  朱化龙摇头道:“一个叫温自让的小子派兵来攻城,老子出城野战,作战不利,被他俘获。”

  杨昭接过刘惟明的信函,看了一遍后,说道:“到底是温自让一个营与你作战还是刘惟明两个营一起参战?”

  朱化龙摇了摇头,显得颇为尴尬道:“是,是你们忠勇军一个营,老子面子失大了,这可以吧?”

  杨昭显得颇为不信,看着朱化龙道:“你说,你说就温自让的一个营你就抵挡不住,不会吧?不是说你们番兵非常厉害吗?”

  朱化龙朝地上恶狠狠的吐了一口浓痰道:“杨昭,你不要得意,老子没有打过你一个营,这总可以了吧。”

  看到朱化龙这个样子,杨昭大笑道:“哦,是这样哦。与我忠勇军比较起来,你们番兵还是不行啊。”

  朱化龙一听大怒,虽然被几个汉子拦住但还准备过来揍杨昭。

  杨昭长叹一声道:“朱化龙阻扰我军大计,因私愤与我忠勇军大战,贻误战机,罪在不赦……”

  旁边詹天颜一听,连忙劝住道:“大人,这个朱化龙是一员勇将,大人,若因此而斩杀朱化龙,恐怕….”

  杨昭叹息道:“詹兄,这朱化龙明显不服王化,这样吧,将他监禁到一个小山村里面,吃穿方面不要亏了他就可以。”

  詹天颜一喜,拱手称谢。

  看到朱化龙被押走之后,杨昭叹息道:“哎,这个温自让真的是太不识体统了,这个朱化龙耍浑他也跟着耍浑?这样吧,令刘惟明组建27营,尽量招募汉人,各火器中队不得让番兵参加。

  另外,殷承柞,在27营组建完成之后,调温自让到夔州府,他人浑是浑,但打仗还是一把好手。”

  殷承柞一听,连连点头称是。

  而此时好事更是接踵而至,在这年四月,射杀一帝,俘获一帝的大汉奸李成栋竟然反清复明了,听到这个消息,这帮南明孤臣最初不信,继而欣喜若狂。

  这个李成栋背叛满清,反清复明,其原因也与金声桓一样,他们虽然立了大功,但没有获得相应封赏,在这种情况下,武人出生的李成栋决定反叛满清朝廷。

  李成栋功勋不仅仅射杀一帝,俘获一帝,更为重要的,其率部长驱直入,沿着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线进攻,功勋卓著,特别是两广地区,那几乎都是被李成栋一个人打下来的。李成栋为了主子卖命,按理说两广总督非李成栋莫属,但满清朝廷重用辽人政策非常明显,竟然任命战功平平的辽人佟养甲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而李成栋不过被任命为两广提调,不仅无权过问政治与地方事务,而且在军事上还要受佟养甲的节制。

  这无疑让李成栋颇多不满,再加上在征讨各地时,南明将领表现出来的决死斗志,给李成栋很大震撼。

  其次,原明朝官绅如大学士何吾驺、吏科都给事中袁彭年等人心不忘明,当他们察觉李成栋同佟养甲(实际上是同清廷)有矛盾对,立即抓住机会暗中策动李成栋反正。

  最先是李成栋爱妾赵氏以死相激成为反正的导火线。李成栋的爱妾赵氏到达广州时,李成栋正在密谋策划反清归明,赵氏不知内情,声言如今杨昭已经雄踞西南,金声桓相应于江西,若李成栋再在两广地区响应,如此三路并进,可以一举匡复江南地区。

  若是那样,李成栋可以成为大明中兴名臣,如此死后也可以见祖宗于九泉之下。

  李成栋惟恐走漏消息,厉声斥责赵氏胡言乱语。

  看到李成栋痴迷如此,赵氏演出了一场尸谏的悲壮剧。也就是通过自杀来劝谏李成栋,这是中国劝谏上位者最为壮烈的一种。

  常见的就是根据上位者好恶进行诱导劝谏,其次就像海瑞那样冒死劝谏,最后就是自杀后,留一首尸体劝谏。

  李成栋反正十天后,专门要求何吾驺为赵氏作传,又命门人邝露作歌。女人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是多么地微不足道,赵氏却以独特的方式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正收拾行囊准备再次逃跑的永历帝朱由榔听到李成栋率部反叛,最先颇为不信,这种话就是现在你说出来,也不会相信吧。

  铁杆汉奸,逼死两位先帝的铁杆汉奸李成栋竟然反清复明,在广东起兵反叛满清,拥护自己了,就是笔者现在写出来,请问各位看官怀疑吗?

  但历史事实就是历史事实,永历朝廷那帮官僚虽然颇为不信,但还是停下来观看,经过几天的探听,特别是原已降清的广西巡抚曹烨、高雷巡抚洪天擢等亲身前来朝见,说明原委,永历君臣才解除了疑虑,满清所任命的两广巡抚都投降自己,整个小朝廷欢腾声一片,大家立刻收拾逃难行装,准备重整河山了。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980.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