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230章 游击敌后

第230章 游击敌后


  ??刘玄初摇头道:“贺将军,人数已经颇多了啊。贺将军,你也参加过义军,过去动不动十万之众,大家想想这十万之众有什么用处?

  十万之众就有十万张嘴巴,所过之处将各个城池、乡村吃得精光,这有什么用处?

  十万人马看起来蛮吓人的,但很多人拿着锄头上阵,一触即溃,这有什么用处?

  十万人马千里奔波,每走一里地,都有人被拖垮拖死,这除了造孽之外,有什么好处?

  所以兵贵精不贵多,那种动不动就拉扯出来十万之众,不过是吓唬不懂兵之人,吓唬懦弱之辈而已,只不过为自己呐喊助威,壮壮胆子而已。

  很多人连锄头都拿不动,跑到战场上不是给对方充战功是什么?杀杀这些走路都走不稳的人,这真的是很好的战功啊。”

  贺珍沉思片刻,摇头道:“先生,话虽如此,这些人跟随我等多年,大家比亲人还亲,若是我们将他扔在这里,我于心不忍啊。”

  刘玄初笑道:“将军,我看不是这样吧?敢问将军,若真的比将军亲人还亲,他们身体单薄,训练不足,有的更是老弱病残,若真的是将军家人,将军愿意让这种家人上阵与鞑子、蛮清这些人拼命吗?

  将军,你昔日占据汉中府,何等威风,鞑子杀来,难道这些身体单薄、训练不足的老弱病残兄弟死难的还少吗?”

  贺珍想起被鞑子一路追杀,哀嚎路边的兄弟,眼睛湿润道:“先生,但如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若我将他们放在这里自身自灭的话,他们,他们….”

  刘玄初摇头道:“将军,这不用担心,只要将军真心实意追随我家大人,你的兄弟也必然是我家大人的兄弟,我家大人也必然一视同仁啊。

  我家大人在四川、在汉中都在屯耕,只要占得土地,只要我们合兵一处,胜利回师,到时候兄弟们可以屯耕啊。若大家真正想舍得干,第一年会发放农具,种子,还可以贷得粮食,屯耕后土地收成第一年税赋全免,第2年,3年不过征得1成的田赋,到第4年后,田赋不过2成而已,丁赋不过5钱银币一个壮丁而已。

  贺将军,各位大人,三年前刘惟明将军等人投奔我家大人开始屯耕,听说很多人耕种土地超过10余亩,很多已经成为小康之家了,很多人在这寒冬腊月之际能够大口大口的吃上白米饭,很多还能够十天半个月吃一两次肉呢.”

  虽然如此,但想到会将这些兄弟扔在这深山老林里面,大家都颇为迟疑,很多人更是疑虑重重,不愿与家人分开。

  刘玄初进一步说道:“贺将军各位将军,天下十分,如今蛮清已经占领八分,当今英雄,能够与蛮清抗衡的也只有我家大人啊。贺将军,若你等真的只愿意住在这深山老林之中,我也没有办法。

  若是大家想摆脱苦境,想有一番作为,追随我忠勇军之后,所有将士按照我忠勇军的标准发放军饷,其他的男丁还可以贷款5元银币。

  大家看看,这是我家大人铸造出来的银币,不但漂亮大气,而且还是实打实的五。”

  众人大惊,纷纷接过银币一看,铜钱大家经常见,散银大家也经常见,但这银币还是第一次见,大家拿到手中,看着这银币比起铜钱还要漂亮。

  有的更是放在嘴里咬咬,大家都知道这是实打实的纹银铸成。

  有的更是贪婪的询问起忠勇军军饷,刘玄初大喜,当即将摘录下来的忠勇军兵饷告诉大家。

  学兵5钱、步兵8钱、下士1元、中士1元3钱、上士1元6钱、武士与小队长2~3元5钱、中队长4

  元到4元5钱白银、大队长5~7元白银、把总8~12元、千总15~21元、游击将军24~36元、参将32~40元、副将50~60元、总兵70~90元。

  除此之外,任何兵丁每年都可以按照5钱白银1担粮食的价格,家人在缴纳田赋的时候扣除4担粮食,家人可以免除一个人丁赋。

  众人一听,连连惊叹不已,随着刘玄初声音抑扬顿挫,下面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之声。

  听到这里,贺珍也看到其中变化,笑着对众人说道:“各位,杨昭如此真的如此实心待我,我可以追随他。

  各位兄弟,我们虽然有3万人马,但无论如何总要留下一些兄弟看家,真正能够抽出来的也只有3千多人马。

  这样吧,我们编成3部6司人马前往,不知道兄弟们意下如何?”

  众将一听,连声叫好。过去大顺军的时候虽然钱财甚多,但那是公家的,实际上大家个人没有多少钱财,现在听到最差的学兵一年就有6两白银的军饷,大家多征战沙场多年,完全是普通士兵,一年下来也接近10两白银,能够快快活活的生活。

  再说了大家刚刚被鞑子赶到深山老林之中,山中清苦,很多人早就想出来了。

  旁边的刘体纯笑道:”刘先生,这次杨总督也调兄弟驰援,不知道我部如何?”

  刘玄初内心一喜道:“刘将军,若你愿意听从我家大人指挥,我家大人也会一视同仁,你部也可编入忠勇军,到时候也给予忠勇军一样的俸禄,而未被编入的兄弟则一样进行屯耕。”

  刘体纯一听,也连连点头不已。

  贺珍随即下令大摆筵席,宴请刘玄初,看到刘玄初酒足饭饱走了之后,贺珍看着刘体纯不解道:“刘兄,你感到没有,这个杨昭防我甚强啊。

  明明请兵,到最后只希望你我兄弟各率领3千精兵前往,这不是防我等是什么?”

  刘体纯点点头,笑道:“贺兄,你我义军出身,在闯王死后不论是何腾蛟还是杨昭那个不防我等。特别是那个何腾蛟,看到郝摇旗等人兵马众多,将其收入名下以作为爪牙,而其他将领则不闻不问。

  相对来说这个杨昭还算好的,至少还算一视同仁啊。又是承诺军饷,又是承诺安家费屯耕安排,如此总比在这山沟里面强啊。

  再说了出兵少点有什么坏处呢?如果出兵甚多,不但钱粮耗费甚大,后院还可能被人端掉,而且还可能被人吃掉呢。

  出兵少一点,什么问题都没有”

  贺珍一听,连连称善。

  第二天一早,贺珍请来刘玄初,大家商定出兵路线之后,贺珍不解的问刘玄初道:“刘先生,王光兴离这里还有两百多里,请问先生什么时候动身?

  刘玄初摇手道:“不急不急。总督大人说了,这三路兵马能够请来两路,我刘玄初已经大功一件。这王光兴嘛,下次吧,大人还要他率部看护夔东门路呢?

  这可让贺珍、刘体纯百思不得其解,兵马不是多多益善吗?怎么这个杨昭竟然嫌兵多呢?

  猜测虽归猜测,但为了走出深山,贺珍、刘体纯则是不遗余力。

  经过十天时间准备,贺珍、刘体纯率部逼向石泉县宁陕县,这宁陕县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但子午道从此经过,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由汉中进入关中共四条道路,分别是陈仓道(现在宝成线铁路沿线,从钙县也就是今日勉县经略阳、凤县到达陈仓)、褒斜道(从褒中也就是今天汉中到达关中的眉县),傥骆道(从今日汉中洋县傥水河口,到周至县西骆峪,是所有道路之中最为快捷也是最为艰险的一条道路),子午道(从长安的子午镇经过子午关,宁陕县,或者到达石泉县,或者到达洋县)。

  如此这宁陕县乃子午道咽喉之所在,贺珍、刘体纯部乃流寇出身,善于隐藏自己,经过十天秘密行军,连续端掉鞑子的十余个窝点,突然杀到宁陕县城下,再加上在攻城之前早有上百人混入城中,守城的不过两千多老弱病残,怎么是精挑细选兵丁对手,两方一交手,贺珍等人占领宁陕县,夺取了鞑子大量中转物资。

  占领宁陕县之后,众人大吃大喝几日之后,贺珍派出千总罗岱率部攻打子午道上的另一个关口石关,而刘体纯则率领所部翻山越岭,赶往旁边的傥骆道。

  刘体纯等人本为流寇出身,这种分发官府钱财乃常有之事,只是因为刚刚在深山之中受尽苦头,一想之后恍然大悟,当即令人拉出几十车粮食分给周围民众。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966.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