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204章 鱼肉乡绅

第204章 鱼肉乡绅


  ??这天,杨昭带着张?r、殷承柞一行,化妆成书生模样,在后面远远的则跟随着一队亲兵,出了成都府,赶往龙泉驿外看看外面情况。

  现在春耕已经接近尾声,由于担心都江堰水患成灾,杨昭以为除了一些被水湮灭的田地来不及耕种,但走了三十余里,常常看到很多没有积水的田地也荒芜着,看着荒废的田地,想着粮食涨到2两银币一担,不由得叹息道“哎,流寇真的为祸不浅,鞑子更是杀人恶魔,成都平原历来是富庶之地,千里沃土,物产丰富,天府之国,现在竟然有这样多荒地啊。

  旁边殷承柞也叹息道:“大人,在重修都江堰,治理成都平原水患之后,最主要的就是要解决灾民安置问题,土地抛荒问题。

  兵连祸结,再加上流寇与鞑子视人命如草芥,除了顺庆府下面各县人口还相对充足,没有多少灾民外,其他各地流民甚多,也出现大面积抛荒现象。

  为了开垦荒地,避免流民为害各地,从去年开始,我们忠勇军控制各个县都登记灾民户口,清理荒地,设置专门衙门安置流民,通过贷给种子、耕牛、农具等方式,前前后后登记与安置了40余万流民,屯耕了500万亩荒地。

  除此之外,考虑到其他各地破坏甚大,从人口较多的顺庆府迁出1万多壮丁前往巴州达州、潼川府进行屯耕,今年更是迁出5万壮丁到成都府,广元府进行屯耕,再加上从流寇处解救出来的乡亲与俘虏,以及各地收拢过来的难民,如今四川各地军屯民众足足超过20余万,屯耕面积超过300余万亩。

  如此官府前前后后安置灾民、流民接近八十万之数,再加上没有列在名册上民间自行安置的,这一两年下来安置民众接近五十万之众啊。

  大人,我们四川户籍上也才300万人口,即使考虑到哪些没有列入黄册之中的,张献忠入川之前最多不过千万之数,到现在,哎,别的地方不说,就说这富庶的成都平原还有这样多的荒地啊?”

  杨昭叹息着摇摇头,看了看周围的人道:“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治理好水患,只要我们重新安定了民众,解决土地抛荒问题,用不了几年时间我们四川经济就可以恢复的。

  告诉各地官府,现在各地是缺少粮食,但即便这样我们也不能加重民众负担。普通民众除了正常的田赋、丁赋、商赋之外,其他的不能增加丝毫负担。

  对自行安置的流民,除了在收成的时候按照契约归还所贷耕牛、种子费用之外,免除田赋三年。

  对参与军屯、官屯的,在第三年之内不需要缴纳任何税赋,在三年后按照租种官田的方式缴纳1成的田赋,缴纳2成的地租而已。(军屯、官屯由于所占土地较好,出产较为丰厚,如此田赋比起民众自己开垦荒地要高。)”

  殷承柞叹息道:“大人,如此虽然有利于流民,但官府收成少很多,如此没有粮食很难支撑起大规模征战啊。”

  杨昭摇摇头,说道:“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经过张献忠之乱,鞑子之祸后整个四川地方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你们看看,整个四川户籍人口不过300余万,即使扣除那些没有列入黄册之中的,总共也不会到7百万啊,现在流民竟然超过百万之众,若是不能安置这些流民,让大家能够安居乐业,到最后根基不稳,怎么能够打仗?

  我前日看各地送来的的户口册,如今成都府、潼川府、顺庆府、保宁府、龙安府等地共有400余万民众,扣除这需要安置的百万之众,还是有300万之众,每年收上来的粮食也有60万担,而我们目前约8万军队,再加上各地官绅,粮食还是可以勉强够吃的。

  除此之外,大家要向前看,随着时间推移,那些官屯军屯民众,那秀被安置的流民将逐年缴纳税赋,要不了三四年时间,缴上来的粮食更多,到那时不但够吃,还略有盈余啊。

  另外,大家还要想想,若是我们控制地盘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治下民众越来越多,这些在未来都不是问题啊.”

  殷承柞听杨昭如此说,也不能说什么,连连点头称是。

  大家骑在马上走了20里路,远远的看着几个茶馆里面围着很多人,听他们正坐在一起摆龙门阵,谈忠勇军,杨昭等人也感到人困马乏的,让兵丁栓住马匹,来到茶棚里面坐下来,一边品茶,一边听旁边几个聊天。

  这些人谈得眉飞色舞,口沫横飞。有的声言这忠勇军真的与其他部队不一样,农忙时候参与屯耕,种庄稼以解决军需。刚刚忙完农活之后,现在各地官兵纷纷出动,在当地壮丁配合下,进山打老虎,以扫除为祸民间的虎患。

  有人在抱怨,自己家养了两头老虎,被官府打死后,不但虎肉分给周围老百姓吃,而且还要自己赔付汤药费,这是什么道理啊。

  殷承柞看到杨昭眉头皱了皱,说道:“大人,我们四川人喜欢摆龙门阵,这个你是知道的。但这些官家商家子弟,哎,虽然身处乱世,好像没有受影响似的。

  你看看,由于这几年天气异常,热的时候热死人,冷的时候又冷死人,老天这个样子,看来真的是张献忠说那样,要收人哦。

  在这个时候,乡亲非常辛苦,你看看,这样大的太阳,你也一路看到,很多人穿得破破烂烂的,还在外忙,而这些富家子弟则躲在这里摆龙门阵。”

  杨昭点了点头,良久,转过身体,问道:“这几个老哥,应该是大富大贵人家子弟嘛,听说这成都平原遭了灾,什么东西都短缺,如此我等跑过来看看有什么生意做?”

  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站起来,笑道:“哎,你这老弟大概不知道,我们这里都是这样,天气热,在家里闷得慌,哥几个就出来喝喝茶,吃点粉蒸肉,摆摆龙门阵。

  前几年流寇没有入侵的时候那才叫繁荣,那时这里是小集市,农闲的时候普通农家都赶场来玩耍,有的农户也喝上两杯茶什么的。

  哎,这两年迭连遭了张献忠鞑子之乱,死人很多,这个集市破落了,到现在只有这个茶庄还开着,哥几个没事前来喝喝茶。”

  杨昭打了下哈哈,感叹成都平原昔日繁华今日的衰败,声言这次前来是否能寻到什么好的生意。

  旁边一个笑道:“哎,你这老哥大概不知道吧,我们这个洪公子可是方圆数十里数得着的人物,洪家庄也是有名的大庄。

  只不过杨昭抚川,真的是鱼肉乡绅,取悦市井小民啊。比如这次重新登记户口,丈量土地,大家寻思一些人家已经死绝了,寻思着将这些死绝人家土地登记在自己名下。

  哎,你不知道这有多麻烦,要盘查三次四次的,听说王家庄王员外就是起了这样一点歹心被查破之后游街示众,到最后罚没了10多亩土地才算完事的。

  而对那些流民,对那些无地少地的民众,只要人均少于3亩土地的,只要你去开垦荒地,10亩之内三年免除田赋,这不是鱼肉乡绅取悦民众是什么呢?”

  杨昭呵呵一笑道:老哥,你也是识大体的人,这土地就是民众的命根子啊,若是任由大富人家自行开垦,到头来土地不又跑到大富人家哪里去了,普通民众不是又没有土地了吗?

  衙门不是鼓励大富人家资助流民、乡民开垦土地嘛?只要你提供粮食、提供耕牛给流民、佃农开垦荒地,如此开垦出来的荒地,根据所贷粮食、耕牛、种子数量,到时候一半土地可以归这些大富人家呢。”

  这个洪公子连连摇头道:“为什么要绕一个弯路,衙门为何不让我们这些大富人家出钱给流民屯荒,到时候这些荒地全部归我们这些大富人家?

  这不是吃多了硬规定一条啊,还有,衙门鼓励开垦荒地,很多无地少地的农户一面耕种我们地主的土地,一面跑去开垦荒地,到时候只会逼得我们降低地租啊。

  杨昭呵呵一笑道:“如此看来你竟然有道理了?无论如何也要老百姓有条活路,如此他们才会安居乐业,才不会起来造反什么的。

  你看看这次李自成、张献忠之乱,赤地千里,死伤数百万,就是因为普通老百姓家无恒业,只要遇到什么饥荒年就没有活路,呆在家里等死,跑出来或者有条活路啊。

  衙门除了执行各个法令之外,最重大责任就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就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啊。”

  众人虽然有心反对,但看见杨昭身边的几个虎背熊腰的护卫,叹息道:“哎,不说我们巡抚大人如何鱼肉乡绅了,只说说另外一个暴政吧。

  我们洪公子家是养了2头老虎,那就像养家丁一样,护家之用,听说鞑子来的时候将老虎一放,还咬死几个鞑子,老哥你说这老虎是不是英雄,现在就因为这个,洪公子被衙门罚了几十两银子呢。”

  杨昭微微皱了皱眉头,叹息道:”老哥,这成都平原历来就是富庶之地,现在很多人走在路上能够看到老虎,你说需不需要整治。

  听闻川南更是虎患横行,老百姓外出,必须结伴同行,任何稍稍具有天良的人为政一方,都会率先解决虎患啊。

  那个叫洪公子的人摇头道:“你这个人,一看就知道书生气太重了。俗话说苛政猛于虎,过去张献忠屠戮我川人,现在杨昭进入四川,打死我养的两头老虎不说,还要我赔了周围受伤乡亲100两白银作为汤药费。

  还有汤药费赔是赔了,竟然将老虎肉不给我吃,你不知道,这老虎肉那可是宝,竟然不给我吃,真的不讲理啊。

  这个杨昭,就是对老百姓太好了,就是鱼肉我们乡绅。”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940.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