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195章 定军饷定肩章

第195章 定军饷定肩章


  ??在占领广元之后,这天杨昭召集众将,看着满座将领,杨昭笑道:“各位,我给大家看一个东西,经过四个月铸造,第一批银元已经诞生,可都是实斤实两的。

  各位,现在我军能够大败鞑子,大家立功颇多,到时候给兄弟们发这个可以吗?”

  看着两个兵丁端着一盘盘白花花的银元走进来,看着标为1元,5钱,2钱,1钱,5分的银元,众人感到颇为兴奋。

  大家有的拿着用牙齿咬咬了,感到这个银元纯度可比平日用的散银好多了,大家纷纷叫好。

  刘豹颇为惊讶的看了看,突然惊道:“大人,这里居然铸了字,哦,正反两面都有忠勇军钱庄制,正面写着币值1银元,反面尽然铸造了一个拿枪的武士。

  大人,你什么时候开了这样一个钱庄了?”

  杨昭嘿嘿一笑道:“各位,为了方便我们忠勇军将士,只要我们忠勇军打到哪里这钱庄就开到哪里。不过这钱庄可不是我杨昭的,大家都知道我是苦出身,我哪里有这么多钱开钱庄呢?

  这钱庄不是我的,是我们整个忠勇军的。

  大家可能听说了这一年下来我们缴获颇丰,如果全部都放到库房里面颇为不好,因此我准备在各个县开一个钱庄,以方便民众。

  大家可以将一两纹银拿来兑换一银元的白银,这样的话官府收税也避免什么损耗,大家使用银元的时候就不需要区分银分多少,需要去称重多少。”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董克治笑道:“轩轾,大家都知道你铸造货币不但没有赚钱而且还亏了人力劳力,现在又要开钱庄,这有什么用处呢?”

  杨昭嘿嘿一笑道:“哦,是这样。我印刷了一点宝钞,与银元等值啊,到时候你用这个标价为1银元的宝钞就可以兑换1银元,用5分的宝钞就可以兑换5分的银元。”

  接过一张1两银币,5钱银币,2钱银币,1钱银币,5分银币,2分银币,1分银币的宝钞,邹简臣看了看,杨昭内心琢磨,这不同宝钞所用的纸质完全不同,印刷也完全不同,虽然没有前世的防伪技术,总算可以吧。

  龚完敬看了看,摇摇头说道:“印刷还不错,纸张也非常厚实,但是,大人,这种东西怎么能够流通呢?

  这个东西,你发给别人,一张相当于10个铜板,别人怎么会要呢?

  看到自己辛苦劳作竟然被龚完敬这样否决掉,杨昭内心颇为气恼,但还笑着说道:“龚兄,你给我说说,这种东西放在身上,又轻巧,又适用,无论如何比带银两,携带铜钱轻便多了啊,怎么不适用呢?

  龚完敬拿着这张纸币道:“大人,这个东西,太祖在时也早已经使用了,但怎么可以像银元那样拿在手里方便踏实呢,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终于废弃了,你想想,太祖在时都没有搞成,现在行吗?

  大人,难道你也想当250吗?”

  杨昭颇为愤怒,将银元往桌上一扔,问道:“龚兄,你说什么?本人再轻狂,也与那250是有差别的啊?”

  原来,在朱元璋时期也大量印刷宝钞,但是民众就不愿意使用,为了强迫民众使用,朱元璋发布命令,谁若举报的话,那将奖励250两银两,如此方有了250的说法。

  杨昭笑道:“太祖时期民众当然不愿意使用这宝钞哦,太祖时期百般压制商业,商业不振,大家一个个困在穷山恶水里面,谁愿意使用这个宝钞呢?

  再说了,太祖时期那宝钞面额也太大了,动不动上百两的,在这里我个人钱财也没有几百两啊,谁愿意呢?

  而我们不但有银元可以随时更换,而且面额很小,主要是为了方便民众使用啊。”

  众人看杨昭热情如此之大,也不愿意伤了杨昭的热情,纷纷点头称是。

  杨昭当即决定在军中率先发放宝钞,以作为军饷。

  为了鼓励大家使用宝钞的热情,避免出现负面情绪,杨昭将军饷定得远远高于一般明军。

  大家听到军饷,一个个竖起耳朵仔细听着,有的更是害怕有什么遗漏。

  1、步兵学兵(入伍前3个月)5钱白银

  2、列兵(步兵入伍3月以后,骑兵、火枪兵、弩兵学兵)8钱白银。

  3、下士(对立功两次以内的步兵,骑兵、火枪兵、弩兵正式兵)1元白银

  4、中士(对立功四次以内的步兵,骑兵、火枪兵、弩兵对立功2次以内的)1元3钱白银

  5、上士(步兵伍长,对立功六次以内的步兵,骑兵、火枪兵、弩兵对立功4次以上的)1元6钱白银

  6、武士、小队长2~3元白银(分三个等级,每等级相差5钱白银)

  7、中队长4元到5元白银(分三个等级,每等级相差5钱白银)

  8、大队长6~8元白银(分3个等级,每个等级相差1元白银)

  9、把总9~13元白银(分3个等级,每个等级相差2元白银)

  10、千总15~21元白银(分3等级,每个等级相差3元白银)

  11、游击将军24~30元白银(分3个等级,每个等级相差3元白银)

  12、参将32~40元白银(分3个等级,每个等级相差4元白银)

  13、副将50~60元白银(分3个登记,每个登记相差5元白银)

  14、总兵70~90元白银(分3个等级,每个等级相差10两白银)

  ……

  至于战死伤残的需要抚恤的,除了发放月饷的5~10倍抚恤,另外战死者在其父母健在,小孩未成年时每

  年给予1担粮食补助,免除1个男丁的丁赋;对伤残的,则在其有生之年免除1个男丁的丁赋。

  单从发放金额来看,军人俸禄甚高,在明朝末年,一个七品知县一年年俸也才45两白银,而这里中队长军饷竟然达到知县水平,不能不说军饷有点高。(但另一方面,知县有3~4倍隐形收入,就像杨昭推行的养廉金那样,如果这样计算,把总的收入与知县收入相差无几。)

  另外,正如上文所说那样,一个人如果起早贪黑的做生意,一年能够有20多两银子入账,除掉各种开支,能够余下12两纹银,而一个技术兵(如火枪手、弓箭手、弓弩手)一年军饷也在12两纹银之数,如此可以看出忠勇军军饷还是颇为优厚。

  在那以后在计算全军军饷,目前共有22个营,护卫营与1~10步兵营每营都为3部6司制,11~18营多为2部4司制。两个骑兵营一个为4个司,1个为3个司,辎重营也有4个司两千余人,且护卫营、两个骑兵营将士多为下士、中士,上士,武士这种军衔。

  简单计算了一下,全军接近6万人,每月军饷为8万之数,再加上各种生活开销,军火开销,抚恤什么的,每月足足超过12万两纹银。(发放数量只能说还可以,比如李自成攻占北京的时候,每个兵丁发放二三十两纹银。虽然如此,但比起川中各部来说可以说饷银丰厚了。)

  看到统计出来的数字,杨昭沉思片刻说道:“这样哦,现在还可以承受,就这样办吧。哦,告诉弟兄们,只参加了顺庆保卫战或者绵州保卫战的,各发2个月的恩饷,参加两次保卫战的发放3个月恩饷,只是维护地方秩序没有参加任何战争的,则发放1个月恩饷。”

  ……….

  江鼎镇大惊道:“主公,如此很多军队,有的弟兄可以发放三个月恩饷,主公,这样是不是太多了?”

  杨昭笑道:“不多,一点都不多,大家都知道我们忠勇军发了财,若是我闷着不发放,兄弟们心里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各位,我一直告诉大家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各小队的兄弟要将小队内的兄弟当着亲兄弟那样看待,现在我们打了胜仗有了缴获,怎么不发给大家呢?

  另外,大家告诉兄弟们,对夺回来的财物,将来都进行统一分配。就像这次,夺回来的我全部放进忠勇堂钱庄,只要大家多多支持钱庄铸造的银元,支持钱庄印刷的宝钞,到时候大家就不需要像过去那样为军饷发愁了。

  还有这一点,明天大家可以选择是用我忠勇军宝钞,还是选择直接要银元。”

  众人一听,一个个都显得特别兴奋,不仅仅大家饷银都上涨了,而且这次发放的恩饷也太多了啊。

  就拿刘豹来举例吧,按照参将级月饷有36元银元,若是全部发放银元,2个月正饷3个月恩饷,如此就足足有180个银元之多,大概需要用一个**袋啊,如果用宝钞,5元银两一张的一张手就能够拿到了。

  大家纷纷拿刘豹来举例,整个议事厅欢笑声不断。

  除此之外,为了在战场更好的区分将士军衔,杨昭下令,对下士以上军衔的授予相应的肩章,以增加军队荣誉感。

  下士、中士、上士、武士两肩上分别带上1到4道铁质肩章(士官级)

  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分别带上1到3道铜质肩章。(尉级)

  把总、千总、游击将军分别带上1到3道银质色肩章。(校级)

  参将、副将、总兵分别带上1到3道金质肩章。(将级)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930.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