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174章 整合流寇

第174章 整合流寇


  ??杨昭坐在画签房中不断吩咐着,到第二早上前方传来消息,王复臣率部主动出击一举杀死杀伤300多绿营兵马,俘虏4百余人,获得抗击鞑子的首场胜利。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欢声雷动,整个形势逐渐安定下来,大家有说有笑的,显得信心十足。

  在众人欢呼声中巡视完街道回到画签房后,杨昭感到一阵虚脱,坐在太师椅上对旁边的张?r吩咐道:“传我命令,王复臣首战有功,升任参将,所部第10营战后按照3部6营进行整编。”

  旁边的南充县令邹简臣显得颇为不解道:“大人,我忠勇军各部参将、游击都骁勇善战,王复臣此战战绩也不是十分突出啊。”

  杨昭摇摇头,笑道:“邹兄,打仗这种事情你不知道啊,讲究气可鼓而不可泄。你没有看到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民众还是怀疑我们是否能够打败鞑子,怀疑我们是否能够大败汉奸部队。

  王复臣西充一战至少说明我部战力要远远强于汉奸部队啊,也是,即便汉奸部队战力达到我忠勇军水平,他们又怎么能够像我们忠勇军这样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呢?”

  众人一听,哄堂大笑。

  但到第二天中午,形势再次变得异常严峻起来,派出去警戒的部队传来消息,大西军大败之后,约7,8万人从西充县南下,现在漫山遍野都是逃难的人群,想到去年张献忠攻城时的盛况,再看看现在一个个衣冠不整,慌慌张张的,为了减轻重量,有的甚至将身上铠甲扔了,将长矛扔了,只拿着一把大刀,口中踹中粗气,亡命的向顺庆城跑来。

  看到大西军跑来,杨昭马上赶到城头观看之后派出兵马前往警戒,拿出宝贵大米来到战壕前面支起大锅熬着稀粥。

  远远的看着忠勇军正在熬粥,闻着大米香味,早已经饥肠辘辘的众流寇一个个不听劝阻的向锅灶边跑来。

  而这个时候忠勇军已经严阵以待,几十个大嗓门拿着高音喇叭喊道:“大西的兄弟们,不要慌张。巡抚大人已经说了,过去是兄弟之争,现在鞑子来了,我们要共同抵御外敌。

  大西的兄弟们,巡抚大人已经令我等支起了一百口大锅为大家熬粥,大家那边先排好队形,那边先排好那边先领粥,若是捣乱的定斩不赦,若是不听号令的定斩不赦。”

  一些人虽然不满,但摄于忠勇军威名,看到忠勇军也早已经严阵以待,大家只好听从命令,在一些司务长指引下排好队形,简单登记之后领取碗筷,然后在司务长带领下喝着稀粥。

  流寇安置正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在经历最初的混乱后慢慢分成几大块有序的展开,约莫一个时辰后,严锡命、龚完敬等流寇主要官员骑着毛驴赶到,远远的看见杨昭站在城门上不断的发布各种命令,内心大惊。

  众人对视一眼,大家跌跌撞撞的赶到城墙下,高声喊叫道:“轩轾公,张献忠被杀,大西军完蛋,我等被蛮清追得无处可逃,现在没有办法,还希望轩轾公收留我等啊。”

  杨昭与周围将领交换了一下意见后,走出城门,将众人一一扶起后说道:“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现在蛮清大举入侵在即,不但我四川有倾覆的危险,而且我华夏文明,恐再度中断啊。

  各位先生,各位将军,过去我们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争论,但那时我们汉人内部争论啊。

  现在蛮清小皇帝窃取我北京,占我神器。迫我民众,屠我忠良。就连祖宗留下的头型,就要被强迫剃成老鼠尾巴。

  蛮清倒行逆施,蛮清罪恶罄竹难书啊,我们大家都是热血男子,我们大家都有一腔碧血,我们大家岂可再见中华文明再遭沦丧,我们大家岂可忍受异族再次对我等胁迫。

  各位先生,各位将军,大明虽然有诸多不是,但毕竟是我们汉人自己的江山,大明虽然腐败,但比起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那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了。

  各位先生,各位将军,这也是我建立忠勇军,矢志恢复我汉人江山,矢志保卫我华夏文明的原因。在下不才,希望我们大家都抛弃前嫌,一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救济斯民,共建盛世啊。”

  听杨昭说完,身边的将士也高喊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救济斯民,共建盛世。

  看着身边将士高声喊着口号,那些刚刚投奔过来的流寇也跟着有样学样,整个场面显得非常悲壮。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个口号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发明的,在北伐的时候,在其檄文中明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

  对朱元璋的口号,杨昭只是将立纲陈纪去掉,改为共享盛世,虽然言语修改不大,但是其目的可一览无遗。

  有了严锡命、龚完敬等人协助,整个事情就变得非常容易了,杨昭令严锡命、龚完敬等人协助江鼎镇、刘豹、温自让、洪正龙等人将流寇分为16个部分,以分开管理,粗略估计这次来投奔的流寇足足有7,8万人,每部分足足有2千余人。

  由于温自让、洪正龙等人曾经是大西军中高级将领,对流寇脾气非常熟悉,再加上有严锡命、龚完敬等人襄助,当听到温自让、洪正龙过去曾是流寇里面的总兵,大家一个个羡慕不已。

  更让人想不到的杨昭则带着一干侍卫骑着一片上等的青海骢视各营,慰问老弱病残,杨昭早已经威名在外,再加上想到当日杨昭以粮食换老弱病残,众人颇为信服,看到杨昭赶来大家纷纷高声叫好.

  传说汉平帝时王莽秉政,在青海湖滨设西海郡,曾牧马于岛上,得龙种,日行千里,称作“青海骢”。有人考证,这青海骢乃当年汉武帝从大宛国与中土杂交所得,常年生活在青海。青海骢(现名为何曲马)与新疆三河马、新疆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

  而杨昭早已经养成如何与这帮流寇打交道,远远的看着细问哪里人,家人如何,吃饱没有,以慰问民众。

  到当天晚上后,除了还有一些流寇陆陆续续的赶到,投奔而来的这6万多鞑子基本上已经安定下来。

  杨昭将安置流寇的工作留给江鼎镇等人负责,带着严锡命、龚完敬等人回到城中。

  看着严锡命、龚完敬等人,杨昭笑道:“各位,皇帝令我为郧阳巡抚,我也将率部匡复郧阳六府62县之地,需要大量有识之士。

  严兄、龚兄,如今蛮清大有席卷天下之势,所有热血男儿,忠勇之士都不会袖手旁观啊。我希望两位能够留下来辅佐我,到时候匡复郧阳之地,恢复我们汉人统治为上啊。”

  严锡命内心一惊,叹息道:“大人,自万历年间连年天灾不断,我等以为张献忠是一个英雄,谁知道他干出这种猪狗不如的事情,实在令人惭愧啊。

  如今张献忠已死,我等没有颜面再立足于官场,我等只是希望大人能够好好安置这帮兄弟啊。”

  杨昭哈哈一笑道:“严兄,如何安置这些兄弟我只有主张。但是严兄你大才如果不能得以施展,实在可惜啊。要说名节,可能有的说投降张献忠为失节,但我等若能矢志抗清,到时候谁又能指责我等呢?

  正如徐茂公,秦琼、程咬金最先也是出生绿林,最后不是成为天下景仰的好汉吗?”

  旁边的殷承柞也笑道:“大人,在座诸公,除了大人,范参政等少数没有走错路啊,就是我等在张献忠攻陷顺庆城的时候也曾在他手下当差啊。

  严兄,龚兄,大家就不要推辞了,大家共同辅佐大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一伟业。若真的要归隐山林,也要等我等功成名就之后再归隐山林不迟啊。”

  严锡命内心一动,连忙跪下道:“大人,既然不嫌弃我等,那从今以后我等唯将军之命是从。”

  杨昭大喜,再次将众人扶起来后说道:“严兄,龚兄,你等相投,我甚欣慰。既然如此,那么严兄就权任从四品的左参议,龚兄就任从五品的经历,协助我负责礼房有关事宜,特别是《大众旬报》的工作。”

  严锡命、龚完敬一听大喜过望,连忙表示感谢。

  考虑到外面流民甚多,虽然可以杀敌,但也是一个定时火药库,若是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伤害到自己。

  考虑半天后,杨昭决定将这5,6万流寇整编为16司兵马,然后分别编入各营之中。

  扩编之后,第1~10营全部扩编为3部6司规模,兵马达到3100人左右。

  第11~15营扩编到2部4司规模,人数达到2100人左右。

  另外组建第16营,由洪正龙任游击将军,樊明善为镇抚,其部编制为2部4司。

  组建骑兵第2营,任命娄义为游击将军,马孙鸾为镇抚,其部编制为2部4司。

  过去前来投奔自己的流寇总兵王见鸣、张其在等人都任命为统兵的千总,以在营中效命。

  扩编的各司把总、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一般从鞑子中间选人担任,杨昭让各营参将、游记从本营其他各司中挑选经历、知事、司务长等官员以协助整编。

  考虑到顺庆城内粮食有限,其他的则派出精干分队护送到所控制的20余个县进行屯耕,对忠勇军家属则主要分编到南充、广安等较近区域。

  看到自己带来的5万人马就三下五除二的被杨昭所分解,严锡命摇头道:“大人,俗话说有难同当,现在鞑子已经杀到西充,大敌当前,这帮弟兄虽然算不上精锐,但兄弟们都抱着追随大人鞍前马后啊,他们虽然与鞑子野战能力不足,但守城作战还是可以的。

  大人现在将大家分散到各地,这恐惹得众人非议啊。”

  杨昭内心嘀咕,张献忠枭首,二十万大军覆灭,很多大西军将士早已经人心涣散,这种部队守城还可以,但若野战时一触即溃那样就多的就去了。

  就在杨昭腹议的时候,旁边的江鼎镇开导道:“严参议啊,这也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这几年连年天灾不断,再加上马元利、张献忠两次征讨顺庆城,如今城中粮食实在有限。

  严参议,你想想,当时候如果鞑子围住城池,城中粮食怎么够吃呢?”

  一听到粮食众人马上闭嘴,自从郫县县令掘掉都江堰,整个成都成为一片泽国,张献忠这几年一支以掳掠民众粮食为生,撤出成都后更是军粮短缺。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909.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