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161章 粮食,最缺的就是粮食

第161章 粮食,最缺的就是粮食


  ??在安定民心的同时,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了。张献忠在退出成都以后一路北上,到这年(隆庆2年,也就是公元1646年)十一月上旬,张献忠率领二十万大军到达潼川州的盐亭县,声言杨昭背叛当日在顺庆城下互不攻取的约定,率领大军将逼近成都,致使自己三面受敌而不得不退出成都这是非窝。

  现在杨昭被川陕总督樊一蘅、四川巡抚马乾,四川总兵曾英等人排挤退出成都平原,现在自己正好率部前来报仇雪恨,找杨昭报仇。

  张献忠常常派出人马深入县境二十余里前来劫粮,虽然民众听到张献忠纵兵劫掠多有所防备,在其兵马杀入时很多都已经带着粮食到深山老林避祸去了,虽然如此,但民众还是不甚其掠,大家苦不堪言。

  而民众听到张献忠派兵劫掠粮食后都颇为慌张,各种谣言四起,搞得民心惶惶。

  为了应对张献忠的危害,杨昭有意派兵前往迎击,但从蓬州到潼川州延绵300余里,处处都有流寇踪迹,让人防不慎防。

  看到张献忠这种无耻的打法,想到蛮清占领汉中即将入川,杨昭脸色一天比一天阴沉,这天召集众人商议,都挥佥事江鼎镇笑道:“大人,这个张献忠奸诈异常,非常人所可比拟的。

  由于他宣布三年免征税赋,但谁料到郫县县令扒掉都江堰大坝致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泽国,民众自家粮食都入不敷出,哪有什么闲粮卖给大西军。

  没有办法,张献忠只得重操流寇老路派兵掳掠粮食,谁知道劫掠而来的粮食根本不够其四十万大军吃喝,张献忠兵入四川后一直都非常缺粮少吃的,害得大家怨声载道,如此还不如待到湖广与左良玉死磕,或者进入陕西也还好啊。

  现在张献忠重操旧业派出多路兵马前来掳掠粮食,大人可在蓬溪、西充、仪陇等县流寇可能经过的各条小路处设置路障,布置烽火台,令靠近县境30余里的民众藏好家中存粮,大家只要看到张献忠来抢劫粮食就点燃烽火台,而西充沟谷纵横,丘陵密布,如此众人早已经得到消息可以从容退走啊。

  除此之外,可在各地驻扎重兵,在张献忠派出精锐前来掳掠粮食后给其迎头痛击,以再给他一点教训。”

  杨昭沉思片刻,摇摇头道:“若无鞑虏之祸害,江佥事此计乃上策,但现在鞑虏已经占领汉中随时可以挥军入川,若是我们两家再次缠斗的话,极有可能让鞑虏左手渔翁之利啊。

  各位,张献忠逃出成都之后虽然声势大不如前,但其目前还有三十万大军,其中很多还是跟随张献忠多年的惯匪。

  反观我民军各部,在占领成都之后大家只知道抢占地盘,甘良臣、屠龙等人率领十万大军只是驻防德阳以尾随其后,根本不愿意与大西军死战。

  而我忠勇军虽有四万之众,即使倾尽全力奋力一搏也难以击溃困兽犹斗的大西军啊,再说了鞑子还在汉中,我们最凶狠的敌人是鞑子而不是张献忠啊。”

  范文光叹息道:“大人,那你说说怎么办,总不会任由张献忠为非作歹祸害民众啊。大人,川北形势才刚刚稳定下来,若是任由张献忠胡作非为,我们恐前功尽弃啊。”

  杨昭站起来,双手背在后面,来回渡着步子,良久停下,扫视了一眼众人后说道:各位,回到我们基本战略,去年与张献忠签订城下之盟的时候我曾经说过若张献忠部不北上抗击鞑虏,我们将驱逐他北上抗击鞑虏。

  各位,张献忠是一匹狠毒的狼,鞑子是一匹歹毒的恶虎,我们如何才能驱虎吞狼,哦,应该叫做驱狼吞虎,大家说说,有什么好的办法?”

  众人一听,大笑不已,良久江鼎镇笑道:“大人,我说你在夺取达州巴州之后为何不夺得整个川北,如此观之你是要给张献忠留一条退路,让其北上抗击鞑虏啊。

  大人,张献忠横行天下数十年奸诈异常,大人,又有什么办法让张献忠听从大人安排北上抗击鞑虏呢?”

  殷承柞站起来,指着眼前沙盘道:江大人,我认为大人驱虎吞狼之计进行得很好啊,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啊。大家请看看,如今鞑子占据汉中,随时可能率领大军入川。

  从汉中入川的只有两条大道,一条是金牛道,金牛道宽阔平坦,乃入川最主要道路,被张献忠控制着。

  而一条那米仓道,则为我们忠勇军控制着。

  张献忠即便没有抗击鞑子之心,但鞑子则有吞并天下之志,早晚必然沿着金牛道南下,而张献忠目前地盘恰好在金牛道沿边的利州、梓潼、绵州等地而已,北面有鞑子,西面有我明军朱化龙部,南面有甘良臣所率领大军,东面则是我忠勇军,可以说被团团包围,四面受敌,无处可退,除非投靠鞑子,迟早必然与鞑子死磕啊。

  在这种情况下张献忠派兵前来劫掠,可能是虚张声势啊。”

  江鼎镇叹息道:“话虽如此,但流寇军中缺粮,听说有的地方还出现人吃人景象,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排除张献忠放手一搏与我军为敌,大家拼一个鱼死网破啊。

  这几年连年天灾不断,四川境内除了大人治下的顺庆府稍稍有一点存粮之外,就是潼川州也没有多少存粮啊。”

  杨昭来回渡着方步,良久停下来看了看旁边的布政使范文光道:“范兄,我们如今还有多少积粮,这几年天灾不断,再加上流寇、摇黄作乱,我们这天府之国缺粮竟然缺到这个地步啊。”

  范文光摇了摇头道:“大人,四川各地真的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啊,各地粮食颇为缺乏。

  大人治下的顺庆、潼川、巴州、达州地处川北,郫县县令虽然扒了都江堰搞得成都平原千里泽国,但对我们川北没有任何影响。

  大人每占领一地必派兵清剿山贼,荡除为害民间的虎患,再加上大人整顿吏治,鼓励军民屯耕,减免三饷,重新清丈土地,清理人口,这两年虽然大灾小灾不断,但大人治下二十余县还算太平,即便是在年中刚刚收复的潼川州下面几个县也能够粮食自保,顺庆府、巴州、达州田赋、丁赋多收上来了啊。

  但另一方面,这几年连年征战,虽然大人连战连捷,缴获甚多,但粮食消耗也颇大啊,如今各地府库粮食不过30万担,我们忠勇军有4万余人,再加上各地官吏足足有5万余人,如此只能够勉强支撑而已。”

  杨昭叹了一口气,看着众人道:“既然如此,从今日开始,我每天只吃两顿,两顿都与营中兄弟们一起开饭,大家搭着野菜,打来的野味,河中捞来的鱼吃吃,还别真说,这种东西还真好吃,有的像小的时候母亲大人亲手做的,颇为不错啊。”

  众人大惊,董克治摇头道:“大人,你是我们巡抚,怎么能够这样糟蹋自己呢?再说了我们不是还有20万担粮食吗?开春之后春粮收上来后那只会更多啊,大人取消三饷,派兵剿灭各地摇黄十三家等土匪,剿灭为害各地的虎患,各地百姓都安居乐业,很多人都种田了,如此只要挺过今年,到时候就不会闹什么粮荒了啊.”

  杨昭看了看众人道:“各位,即便是那些跟随张献忠作乱的流寇,若有一口饭吃谁愿意当这个流寇呢?我们中国老百姓是最好的老百姓,大家起草摸黑的就是想从地里多收一点粮食而已,若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走而挺险的,这也是我在各个县建立议会,让乡亲们自己推举那些更关心民众疾苦的议员的原因,让他们监督官吏,让他们监督到收上来的每一个铜板如何花的原因啊。

  是的,正如董兄所说只要挺过今年就好了,但我们要挺过今年啊,大家想想,打仗除了比双方将士勇气、战术、机智,另外比的就是钱粮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打仗消耗的粮食足足是屯兵的两倍,三倍啊。

  如此看来,若能够与张献忠暂时停火,到时候即便蛮清入侵我们也能够挺过今年啊。”

  众人想到各地出现卖儿卖女的景象,听说有的地方吃人肉的传闻,纷纷点头不已。

  良久,殷承柞摇头道:“大人,如今明摆着整个四川只有我们还够吃的,张献忠军中缺粮,迟早会过来抢劫粮食的,如此看来早晚有得一拼,如此又怎么能够与他讲和呢?”

  杨昭呵呵一笑道:“殷兄,张献忠最缺的是粮食,现在沿边民众很多早已经将粮食埋到深山老林之中,张献忠即便劫掠又能够劫掠到多少粮食?

  即便如此,我就以粮食为武器与他讲和,要让他乖乖的听我的话。”

  众人一听大惑不解,有的更是摇头不已,但听到杨昭说出心中注意之后大家方恍然大悟。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896.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