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128章 后娘养的

第128章 后娘养的


  ??看见众人退下,同知范文光连连摇头道:大人,当日万历皇帝征收矿税就争议颇多,这次我们15税2征收矿税,税率不谓不高啊,今天有七八个矿主借故未能与会,我恐他们在背后串联啊。

  杨昭哈哈一笑,看了看旁边的同知范文光、通判母俊道:范兄,你也知道万历年间朝廷征收矿税惹得士林一边倒反对,其缘由就是利益分配问题,万历爷将所有矿税全部收到内库,地方不但要处理开矿引起的各种纠纷,而且还遭到太监骚扰,如此才惹得满城风雨。

  现在县衙、府衙不但入股几大矿场,而且矿税县衙留成3成,府衙只收7成。特别是县衙留成的那3成,那可是若是那个丧尽天良反对的话,到时候我们该镇压的就镇压啊。

  像何徒理、祝大谅都是见利忘义之徒,大人以官府的名义与他们合作,恐惹他人非议啊。

  如此大家为了多赚点钱,当然会不遗余力。何徒理、祝大谅是见利忘义之徒不假,但见利忘义之徒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为了自己那份利益不遗余力啊。

  范文光摇头道:大人,我就担心他们弄虚作假,欺骗官府啊,到时候他们如果与官员合作,不但偷税漏税,而且鲸吞官府所投入的股份,如果这样怎么办啊?

  杨昭哈哈一笑道:不妨,对大的矿场,每年由户房、工房分别向议会报告,必要时候登载在《大众旬刊》上,这可是官府,权利掌握在官府手中,如果他们欺上瞒下,到时候可以治他们罪啊。

  经过一个月的巡视,到12月上旬杨昭回到顺庆城,四省总督王应熊的代表王阳禧,川陕总督樊一蘅的代表参将余朝宗,四川巡抚马乾代表李占春正由镇抚蒋世铉陪着说话,看到杨昭回来后大家站起来相见。

  杨昭为百总的时候余朝宗就为军中千总,可以说是杨昭老上司,看到余朝宗赫然在列后,杨昭微微一怔,声言自己曾经是余朝宗的兵,无论如何要余朝宗上座。

  对余朝宗,杨昭虽然很恨之入骨,但表面上还是装得异常热情。这两天杨昭相继接到赵得胜、王畅、刘豹等人信函,声言余朝宗来到顺庆城后以老上级的身份多番拉拢,但都被他们拒绝了。

  这可让众人颇为惊异,杨昭笑着对众人说道:各位,想不到这桩事情闹得如此之大,竟然让王阁老派出王公子,川陕总督派出自己老上司前来,大家给足了我的面子。

  王公子,余参将,你们认为合州纠纷如何处理最为公道直接告诉我杨某人,我杨某人直接执行就是了,何必跑这样远的路程呢?

  王阳禧双手向南方拱了拱道:杨参政真是快人快语,爽快人啊。家父受先帝(弘光帝)委托,专事剿灭川寇。

  将军统率义军起于川北,在短短一年时间相继夺回被土暴子占领的蓬州,被流寇占领的顺庆城,合州、潼川州2县,功勋卓著,家父引以为奇才啊。

  近闻将军与四川巡抚马乾因为换防问题起了一点争执,特命小弟我前来调解,希望大家抛弃前嫌,救黎民于水火之中,以共同驱逐张献忠,还黎民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啊。

  杨昭拱了拱手,说道:王公子所言极是,在接到董游击将军报告后,我也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啊,张献忠十万大军在我忠勇军面前就铩羽而归,大家想想…….。

  李占春微怒道:杨昭,你不要自恃武力,我们也不是好惹的,若是两家闹翻,到底谁干掉谁还未尝可知亦?

  旁边董克治接过话茬道:李参将,我们大家是明军,你们不会闹内讧吧?若是不服气,我们找流寇,找摇黄十三家练练,看到底谁怕谁?

  蒋世铉也摇头道:李将军,放心吧,我们将军志向不过是学习岳武穆精忠报国,我们将军只想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而已。

  王阳禧见状,连连阻止道:董镇抚,这个想法好,如果大家有怨气到时候找流寇,找土暴子洒就可以,大家都是明军,何必起什么内讧呢?

  杨参政,虽然你部不辞辛劳占据合州,但这合州毕竟属于重庆府管辖,要不将这合州城拨付给曾英部?

  余朝宗在旁边也连连劝诫,希望杨昭以大局为重。

  杨昭沉思良久,叹息道:王公子,余参将,你们也知道马乾部抢掠百姓,我忠勇军将士很多家眷在合州,若是我就这样撤军的话,恐引得将士们寒心啊。

  再说了这次马乾部直接要缴董大海的械,实在太让人寒心了

  李占春反驳道:杨昭,你说我们抢劫,如今兵荒马乱的那部人马纪律非常好?只不过我们稍稍有一点不同,你们抢掠豪门大户,而我们则没有你们那样多讲究呢?

  蒋世铉再次提出三个条件,其一,忠勇军留一个大队驻防钓鱼古城,以便就近保卫军人眷属。

  其二,从今以后,我部只听从四省总督王公,川陕总督樊公调遣,若无两位总督的号令,我部不会遵从马乾的任何号令。

  王阳禧叹息道:杨参政,你部留一个大队驻防钓鱼古城,这本身没有什么。但马乾毕竟是四川巡抚,若是不听从他的调遣,于法于理说不过去啊。

  余朝宗也连连劝诫,杨昭叹息数声道:哎,罢了罢了,谁叫我们是后娘养的呢?

  当即也不辩解,表示听命就是。

  王阳禧、余朝宗见杨昭没有异议,当即拿着杨昭令箭赶往合州,以调走董大海部。

  在离开的头天晚上,蒋世铉找到杨昭,将一封书信递给杨昭后说道:大人,四省总督王公应熊要求卑职无论如何要配合王阳禧公子,说只要事成之后会重用卑职。

  杨昭看了一眼后问道:既然如此,你为何还将王总督的信函给我,这不怕我恼羞成怒报复吗?

  蒋世铉摇摇头道:大人,我蒋世铉也不过举人出身,一直被人瞧不起,当日在龙文光巡抚面前讨得招抚大人这份差事,而大人不以卑职卑微,委以为镇抚之职,倚为心腹。

  这一年下来,大人败土暴子,占蓬州,夺顺庆,合州、潼川诸县,大人种种举止无疑表明大人乃命世之才。我蒋世铉又不是狼心狗肺之徒,岂肯背叛大人。

  杨昭显得颇为高兴,拉着蒋世铉的手,连连表示感谢:蒋兄,想不到时世如此艰险,若不是你告诉我,我还被蒙在鼓里啊。

  蒋世铉离开之后,殷承柞从幕后走出来,说道:大人,这两天细作来报,这两天同知范文光、参将谯应瑞、冯有庆与几个陌生人来往甚秘,大人你看?

  杨昭叹息道:我知道了,这种事情不要搞得草木皆兵,如此反而不好啊。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86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