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124章 忠烈祠

第124章 忠烈祠


  ??在这年11月份,经过近半年的建造,在那玉屏山的最顶端,杨昭为史可法、陈士奇、阎应元、陈明遇等死于蛮清、死于流寇的名人,为跟随自己征战而死于沙场的烈士建造的忠烈祠正式开祭

  在山脚下早已经搭建了一个高高的台子,在台子上面放着十多面大鼓,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正**着上身敲打着大鼓。

  伴随着一声声雄浑的孤身,在台子下面是从各部抽调的千余将士排成一个个方阵,他们正高唱着《中国不会亡》。这是仿照前世《中国不会亡》修改的,其歌词为: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阎典史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十万民军奋战江阴上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死也不退让,宁死也不投降。

  我们的忠魂在重围中飘荡,飘荡,......

  数十万忠魂一条心,四方强敌不敢当。

  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

  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

  快快上战场,以江阴城做榜样。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

  鼓声非常雄壮,歌声非常悲凉,前来祭拜忠烈祠的人闻之无不流泪,在衙役,兵丁的引导下,一个个乡绅、一个个民众被引导下肃立在下面。

  伴随着《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忠勇军之歌》、《精忠报国》与《中国不会亡》等歌曲,伴随着一声声“吃老百姓的饭,穿老百姓的衣”、爱国家、爱人民……的口号,杨昭带着同知范文光、镇抚董克治走台面坐下。

  率先由董克治宣布《英雄抚恤条例》,根据该条例条例,对死难的将士按照四等原则进行抚恤,分别是四级烈士、三级烈士,二级烈士,一级烈士,分别由局,司、部、营(镇)颁发,自忠勇军建立以来,到目前为止有13人获得一级烈士的称号。

  董克治分别宣布这些烈士的姓名,籍贯,军中职位,所立战功,追授职位,在宣布这些人姓名之后,其亲属在护卫帮助下登上前台,杨昭握住这些家属的手,看到有的人想拜下更是连连扶起,然后将证书,抚恤金递给他们家属。

  考虑到如今各地都出现粮荒现状,《英雄抚恤条例》四级烈士抚恤金额与其他明军一样,都是每人8两纹银,然后每升一级增加4两纹银,如此一级烈士抚恤金为20两纹银,相当于一个壮劳力两年所得。

  除此之外杨昭为了防止烈士家属用这笔钱坐吃山空现象,规定在烈士父母健在,子女还未成年的情况下,每年补助减免一个人丁的丁赋,每年减免1担、2担、3担、4担田赋,如此避免烈士家属衣食无着。

  在那之后,施行《战功条例》,除了过去那种杀敌立功之外,另外施行战功计,对战场上英雄分别授予不同勋章,分四级勋章,分别为铁质井字勋章,铜质井字勋章、银质井字勋章、金质井字勋章,是杨昭用铁胚铸造而成,如井字形,上面还有忠勇两个字,样式非常精美。

  这勋章非常难以获得,就拿这个铁质井字勋章来说,在战场上至少杀敌4人以上,在一年以来无不良爱好,未受任何处罚。

  如此匡算,每个大队不过6,7人获得这铁井字质勋章而已,有的大队长更是坦言,获得铁质勋章后可以直接提拔为伍长,以带领一伍人马上阵杀敌。

  经过一年多鏖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金质井字勋章获得者,杨昭亲自向姚思孝、王畅、刘豹、赵得胜、董大海、刘惟明、马潮、周平等二十一人颁发了银质井字勋章。

  在颁发勋章之后,则是入祠仪式,由108个和尚念着经文,一个个代表将死难将士的灵位放入祠堂以归位。

  放入祠堂的烈士太多了,足足9千人之数(忠勇军战死的不过2千多人,其他的如董克治领导的合州义军、罗璋、姚思孝领导的潼川义军、李崇彦、吴宇领导的保宁义军死亡人数都与忠勇军差不多,还有其他的虽没有归入忠勇军,杨昭也像前世很多人做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其灵位放入,以收拢民心)

  为了彰显仪式隆重,组织有条不紊,整个仪式足足进行了2个时辰,在烈日下杨昭身体前倾,以表示对烈士的敬意。

  在那以后,则由杨昭宣读祭文,带领大家在祠堂前面宣誓,一定要牢记“吃老百姓的饭,穿老百姓的衣,爱国家爱民族,精忠报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等宏旨。

  听着誓文,范文光微微一怔,杨昭口口声声什么国家民族,怎么没有大明呢?难道是他疏忽了,还是有意为之?

  回到知府衙门,看着意气风发的杨昭,范文光说道:大人,今天整个仪式太好了,过去大家都抱持好男不当兵,现在看将士们受到如此殊荣,将士们都蛮有精神,大家对将士们感官也稍稍有所改变啊。

  杨昭笑了笑,对范文光道:范同知,难道不应该吗?你说说,就是给地主做长工每年也能有6,7两工钱,你看看,我给军中伙夫列兵发放5钱银子,一般兵丁6钱银子,弓弩手火枪手7钱银子,这虽然比明军其他各部要高一点,但比起边兵差远了啊。

  还有,兄弟们这是去卖命啊,长工有什么生命危险,就是这样一点钱大家都说三道四的,难道要我们这些兵丁去做叫花子?

  看着愤愤不平的杨昭,范文光连连点头道:那是那是,大人不是常说不能让英雄即流血又流泪啊。但大人,今天宣誓部分,怎么没有忠于我大明部分?

  杨昭脸色顿变,看着范文光道:范兄,不会吧,怎么会呢?明明是忠于我大明啊,所有意思都是忠于我大明啊,你范兄怎么说没有呢?

  范文光坐下,开导道:大人,你看你们说了这些,吃老百姓的饭,穿老百姓的衣,爱国家爱民族,精忠报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你看看,这哪有有说一句大明呢?

  杨昭哈哈大笑,看了看范文光道:范兄,这难道不是说大明吗?吃老百姓的饭,这是大明老百姓啊;爱国家,国家是我们大明王朝啊。精忠报国,是对大明尽忠是报效大明这个国家啊。恢复中华,这是当日太祖在北伐的时候提出来的。这些都是大明啊,怎么说没有呢?

  范文光连连摇头道:大人,虽然如此,但这不同啊,国家并不等同于大明啊,就像蛮清他们也是一个国家,张献忠他们不是也宣称这是一个国家啊。

  杨昭哈哈大笑,简直将眼泪水笑出来,然后笑道:范兄,你怎么这样酸了?我们共处半年下来,我看你还是蛮通达的人啊,现在怎么这么酸了呢?

  我是大明参政,都指挥佥事,副将,怎么你扯到张献忠,扯到蛮清,你说靠谱吗?还有,岳武穆不是也说精忠报国吗?难道时人指责岳武穆说这个国家不一定是大宋,还可能是大金?

  老哥,这是简称,这是为了说得方便,就像诗词那样简练,给人朗朗上口的感觉啊。

  范文光微微一怔,良久说道:嗯,大人。可能我太敏感了吧。大人,正如你说我们与普通民军不一样,我们是义军,一些人就用眼睛瞪着我们,有的事情还是小心为上。就像上次与马乾争执,你不知道我有多担心啊。

  杨昭显得满不在乎道:范兄,你干文官久了就有点瞻前顾后的,若是这样,那么岳武穆还敢提精忠报国吗?范兄,我现在发现我已经成为两种不同人了啊,在军队里面,虽然也颇注重形象,但有的时候满口粗话,粗言粗语的。

  回到知府衙门,又变得谨慎,瞻前顾后的,担心为政稍稍有点纰漏,害苦了民众啊。

  范文光点了点头,满是疑惑的走开。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859.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