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112章 张献忠的委屈

第112章 张献忠的委屈


  ??在这种情况下,杨昭当即令刘惟明、马潮率部沿着涪江而下,令董克治、王畅率部沿着嘉陵江而下,经过半月鏖战,相继占领潼川州的潼南县,合州(包括定远县、铜梁县与合州)。

  随后派出俘虏的一个小头目携带自己亲笔信函给遂宁城的张文秀、成都的张献忠,声言张献忠攻击潼川州义军在前,自己不得已反击的苦衷。

  再次剖析天下形势、四川形势之后希望双方能够摒弃前嫌,共同携手北上讨伐鞑虏,恢复故土。

  考虑到民间都盛传杨昭在占领顺庆城后派出江鼎镇前往成都游说张献忠,这次听从谯应瑞的建议,还专门给播州的王应熊写去一份亲笔信函,阐述联寇驱虏的思想,且附上给张文秀、张献忠信函的誊写件。

  杨昭这次敢明目张胆的上书四省总督王应熊,主要是因为如今形势已经发生逆转,在弘光帝被俘,潞王降清之后,不满弘光帝、潞王的大学时黄道周、靖虏伯郑鸿逵与福建实力人物郑芝龙等人拥戴唐王朱聿键为皇帝,继承南明大统,世称隆武政权。

  隆武帝朱聿键是朱元璋第22子的第八代孙子,在讲究血缘的封建时期,像朱聿键这样的远房子孙本来没有机会继承大统,但由于万历帝的后代除了广西桂王一系还有一个小桂王朱由榔之外,其他的不是被蛮清、流寇屠杀,就是死于颠沛流离之中。

  再说了这个唐王朱聿键确实也算一个人才,比起弘光帝、比起所谓贤王潞王朱常?e那可大大不同,可以说饱赏人间冷暖,而且还矢志进取的。

  还在唐王朱聿键爷爷的时候,由于不喜欢唐王这一支,为了让小儿子当上唐王,竟然将朱聿键与他父亲囚禁起来,叔父在爷爷临死之时将朱聿键父亲毒死,以继承唐王之位。

  小唐王在叔父继承封号后状告自己叔父,乃报得杀父之仇。继承唐王之位的朱聿键看到流寇风起云涌,自掏腰包募得三千义军以与流寇作战,虽然获胜,但也违反大明祖制从而被猜忌成性的崇祯帝朱由检囚禁在凤阳祖庙,在蛮清占领北京弘光帝继位大统之后方放出来重新当唐王。

  朱聿键颇有大志,在就任监国之前,在浙江衢州检阅军队时发布誓词亲提六师“恭行天讨,以光复帝室;驱逐清兵,以缵我太祖之业。

  隆武帝在福建继承大统之后,迅速的获得江西、广东、广西、云贵、贵州各省的正式承认,也是继弘光帝之后公认的南明统治政权。

  而隆武帝继承大统之后,也迅速的抛弃了弘光帝所奉行的联清剿寇的战略,由联合流寇共同讨伐蛮清的政治基础。

  除此之外,忠勇军虽然以明军残部为班底,但还是依靠杨昭多方奔走拉扯起来的,在粮饷、用人诸方面有相当大的自由,如此杨昭也不怕猜忌,胆敢公开去书四省总督王应熊,说什么联寇伐清。

  于此同时,考虑到蓬溪在顺庆西北角,潼南县在潼顺庆西南角,都具有拱卫顺庆的作用,这天在祭奠罗璋之后,杨昭正式就任参政、副将、指挥都佥事,任命李时开为潼川州知州,襄理蓬溪、潼南二县政务,任命武明道为合州知州,襄理州务。

  潼川义军整编为正规的忠勇军,任命姚思孝为千总,周平为经历,从其他各部抽调50多名骨干,以快速形成战斗力,拱卫顺庆西北角。

  升任王畅等人为游击将军,其部扩大到11个局。谯应瑞部、冯有庆部则扩大到15个局。

  在成都,张献忠苦恼异常,特别是接到张文秀军报后,大怒,并让人收拾那不识相的秀才一家(有人说张献忠的收拾就是杀全家)

  崇祯末年,看到李自成大有占领北京,推翻明朝统治的时期,一直流窜各地作战的张献忠也恍然大悟。

  论各部战斗力,张献忠不比李自成差。论辈分,张献忠是八大王的时候李自成不过是闯将而已。

  但为何这几年下来,张献忠还是八大王,但李自成从闯将变成闯王,最后在西安称帝,要求自己顺从他?

  听到这个消息后张献忠令手下收拾了两个不识相的书生之后,对手下文武说道:这个李瞎子什么东西,老子当代王的时候他不过是一个闯将,老子兵穷势孤投奔他的时候,若不是曹操(罗汝才,另一个农民军领袖)通风报信,老子还被他收拾了。

  曹操是多好的人啊,竟然被李瞎子收拾了,真是的。以李瞎子心狠手辣,若他将来真的当上皇帝,还有老子们活路吗?

  在这个时候汪兆麟提出建议,兵进四川,四川四面崇山峻岭的,进可出川与李自成争夺皇位,退可以自保。

  四川土地肥沃,纵横数千里,人口众多,民众殷实,诸葛亮不是说四川实在是帝王之资。

  这十多年下来,张献忠也曾多次兵进四川,听到汪兆麟建议之后,张献忠大声称妙,当即决定放弃湖广,兵进四川。

  在兵进四川途中,张献忠感到一阵阵惬意,在岳州,看着送行的民众,张献忠突然大发仁慈之心,命令部众,凡是前来送行的,每人发1两白银。

  谁知道就是这个无心之举,竟然惹得民众争相膜拜,大家跪在道路两旁,高呼张献忠千千岁,想到这里,张献忠那颗冰冷的心感到一阵阵温暖。

  但这次入川艰难大大出乎张献忠意料之外。

  在重庆城下,陈士奇那个老头竟然敢组织兵马反对自己,这可让张献忠颇为恼火。

  恼火虽归恼火,在攻陷重庆城之后,张献忠还是决定仁慈一把,自己过去不是宣布,若有抵抗,攻陷城墙之后,鸡犬不留吗?

  看到下面一排排俘虏,张献忠只是下令砍掉对方手臂,这可比斩杀这帮人仁慈多了,得意之处,张献忠想张献忠内心琢磨,史书大概会写先帝兵进四川,重庆军民不降,先帝本下旨鸡犬不留,但最后仁慈的只砍掉对方右臂而已。

  其后吉星高照,即便龙文光令郫县县令赵佳炜挖掘都江堰(碧蜀说是看到各个壕沟干涸,挖开都江堰以增加护城河水深),也无济于事,岷江水流来的时候张献忠竟然神奇的攻占成都。

  先是斩杀蜀王一家,没收其家财,看到数不尽的金银珠宝,看到蜀王宗亲竟然霸占了整个成都平原7成的肥田沃土,心中那份气恼可想而知。

  如此迅速的斩杀了蜀王世子,发兵攻打蜀王宗亲大本营灌县(也就是今天都江堰),为了防止蜀王宗亲逃走,在灌县张献忠第一次屠城,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屠杀殆尽。

  其时崇祯自杀的消息早已经传遍四川各地,整个四川人心惶惶不安,现在看到张献忠占领成都,大有霸占一方的架势,各地都出现投奔张献忠,归顺大西政权的热潮。

  有支持者当然也有反对者,在这热潮之中,也有很多人认为张献忠不过是流寇出身,再加上嗜杀的恶名声,在一些乡绅、官员带领下高举反张的大旗。

  在这个时候,丞相汪兆麟劝诫道:四川民众较多,向来有点排外,要治理好四川,就必须象刘备、诸葛亮那样。

  在大汉的时候,刘璋等人暗弱,民众不服。刘备、诸葛亮治理四川的时候,采用秦朝的法典,为政严苛,虽然一日数起杀人案件,但在刘备、诸葛亮弹压下,都一一被制服了。

  而今大明律令较为宽松,大王进入四川,也需象刘备、诸葛亮那样,通过严苛刑法进行整治以治蜀。

  张献忠感到内心异常惬意,口中连连称妙,当即决定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面下令全川免赋三年,而另一面加大对反抗势力的打击。

  为了防备成都城内大明郡王、郡主、锦衣卫死灰复燃,张献忠在成都让所有人都登记在册,五日一验,三日一点,如有逃逸者,全家连坐,以避免乱民逃逸。

  为了肃清大明在成都的耳目,张献忠命令老营士兵在成都进行巡逻,发现那些形迹可疑的,当即逮捕杀戮。

  有一次,在成都一个寺庙里面发现蜀王的一个儿子,也就是一个郡王,张献忠按照刑律,将该寺庙近百个僧徒全部屠戮殆尽。

  这可让人看到张献忠雷厉风行,言行禁止的作风,一时之间,大家害怕受到牵连,一些胆小害怕全家受牵连的,纷纷告发,将窝藏的嫌犯叫出来,有的搞慢了的,全家被屠戮。

  看来汪丞相说得对,一切都向着自己想要的方面发展,听说成都被占,蜀王一家大小被屠戮殆尽,四川民众惊慌失措,一夜之间也接受了自己的统治,正如接受李瞎子那样接受自己。

  一切都是那样顺利,就连李瞎子想派大将马科与自己夺取四川,也被张献忠打败,逃往汉中。

  但在那之后风云突变,先是李瞎子临时换将,义子张可旺兵败汉中。

  接着南明弘光帝朱由菘在金陵继位,前礼部尚书、四省总督、巴县人王应熊在遵义就任总督,大会各地总督、巡抚之后,决定讨伐张献忠。

  一夜之间,张献忠感到形势发生逆转,先是四川各地出现各种儿歌,说张献忠将要杀光所有四川人。

  接着,马元利兵败蓬州被杀,四川各地义军风起云涌;川南的南明各路大军先攻陷叙州府,继而占领重庆府。

  面对南明的反扑,张献忠进行血腥镇压,一面令各部剿灭当地义军,凡是胆敢反对者,一面令义子张可旺攻打叙州府,义子张文秀率部攻打重庆府。

  义子张文秀本来驻军安岳,准备率军攻打重庆府,但其时杨昭已占领顺庆府,如芒刺在背,若大西军全力攻打重庆府杨昭突然攻打潼川州,如此明军必败无疑。

  而在此时派往顺庆的细作来报,那个杨昭年龄青青竟然学大西政权那样不但打击豪强,而且还清丈土地,清理户口,征收商业税,大西政权不敢做的,他都做了。

  更让张献忠欣喜的杨昭在顺庆多次杀戮那些劣绅,在上月竟然以贪污罪名逮捕前任顺庆知府史谨宸,一些人言之凿凿的说明军在顺庆城内矛盾重重。

  更让张献忠难以容忍的是杨昭竟然明里暗里的支持保宁府、潼川州、巴州的反抗势力对抗大西军,正如丞相汪兆麟所说的那样,杨昭过去归还马元利尸体那不过是缓兵之计,当势力稍稍稳定之后,立马对大西政权下黑手。

  更严重的杨昭在川北,樊一蘅在川南,曾英在川东对大西政权形成隐性包围圈,在这种情况下,张献忠决定抛弃与忠勇军事实上的停战默契,派白文选攻打射洪、蓬溪县城以引得杨昭援助,然后利用埋伏在暗处的兵马,利用野战优势一举大败忠勇军,然后趁胜追击,直下顺庆城,消除这个川北钉子。

  现在可好,杨昭只用三天时间大败白文选、王复臣的万余人马,然后挟大败白文选、王复臣的余威南下,逼迫义子张文秀退回涪江以西的遂宁城,在短短不到十天功夫连下合州、蓬溪等5个县城,兵锋之盛,势不可挡。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847.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