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105章 伏兵何处?

第105章 伏兵何处?


  ??看来江鼎镇作用还是非常有限,虽然稳住了张献忠野心,但在消除川南明军威胁之后,张献忠马上想到的就是要拔除自己这颗钉子,以避免遭到明军南北夹击的厄运。

  现在虽然忠勇堂的那帮学员刚刚回到部队不到一个月,但经过数月整编训练,各部战斗力也有了明显提高,再加上王应熊刚刚任命自己为副将、都指挥佥事,参政,无论如何自己也应该表现一番。

  更为重要的再等十多天地里就要收割稻谷,若张献忠在这个时候率军来攻,那么忠勇军将不得不退入城中,如此缺少兵粮的张献忠很有可能收割自己的稻谷啊。

  现在白文选正在围攻明月山上的姚思孝部义军,为今之计就是要先缠住大西军,以保证秋收,以保证秋耕。

  想到这里,杨昭当即召集众人商议后决定,派出使者前往播州面见王应熊,希望流寇在攻打自己的时候能够能够出兵袭扰,以吸引流寇的注意。

  以演习为名,亲自带领第2,6,7,,8,9五部兵马与骑兵部兵马出城,救援姚思孝,开辟北面战场。

  令镇抚董克治、游击将军冯有庆统帅第1、5、10三部驻守顺庆府,令董大海第4司做出南下合州的架势。

  主意确定之后,杨昭除了下令各部休息,只待当夜午时时分出了东门,走了十里之后然后折返向西,回到前往蓬溪的官道。

  官道比前世的乡村马路稍稍窄一点,宽敞处两匹马车可以并排而行,在狭窄处只能通过一匹马车了,除此之外,官道土方都经过夯实,有的地方甚至还铺上了石块。

  因此,人马走在官道上,行动还算迅速。

  8月初的太阳火辣辣的,辰时(11点)刚过,看着天空中火辣辣的太阳,再加上路边水田因为太阳照射所蒸发的水蒸气,大家都感到非常炎热。

  经过一夜急行军,大军已经前行50余里,考虑到此处离明月山不过30余里,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杨昭下令大家躲入几个山林之中休息,而自己则带着一干人等支起一个小帐篷,带着几个千总,幕僚就地休整。

  看见杨昭竟然要求各营千总将帐篷搭在太阳下面,连连揩了楷脸上的汗珠,刘豹嚷道:参将,林地里面多凉快,你可好竟然要我们将大营按扎在露天太阳坝,你看看,这里面多热啊。

  骑在战马上,任凭汗珠从脸上留下,杨昭揩也没有揩,说道:刘豹,他们既然是兄弟,那当然要让他们享受享受丛林的安逸啊,我们这些老大当然应该以身作则哦。

  你看看你,现在虽然炎热,但我们忠勇军是一支精锐部队,怎么能够脱掉头上头盔呢?各位,你想想,如果你将头盔脱掉,那兄弟们不是将铠甲全部脱掉吗?

  大家想想,若是这样,如果白文选偷袭,仗没有打,我们就可能败了啊。

  各位,本府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将官带头,下面加油。各部由经历指挥护卫局搭建帐篷,游击、千总、把总、大队长等要需要巡视营地,布置明哨暗哨,防止被对方偷袭,防止被对方发现。

  大家看杨昭不但将自己大帐搭在露天太阳坝下面,而且还带着几个幕僚巡视各营,都不敢马虎,嘟噜着嘴巴,搭建帐篷,巡视各部。

  约莫半个时辰,杨昭拖着湿漉漉的身体翻身下马,进入中军大帐。

  殷承柞迎上来说道:将军,探马来报,昨天白文选率领3千人马攻打明月山,双方力量相差悬殊,姚思孝不敢与白文选硬拼,昨晚已经放弃明月山,其残部现已退入顺庆境内,离此不过10余里而已。

  杨昭点了点头,指着前面沙盘仔细看了看,问道:那么白文选呢?白文选现在在哪里?

  殷承柞指着地图道:将军,白文选在击败姚思孝之后追击20余里,现在已经退回明月山。

  谯应瑞建议道:将军,我军这次不过是为了救援姚思孝,现在姚思孝已经溃散,战机已经丧失,还是退回顺庆城内较为安全啊。

  杨昭一边看着沙盘一边细想,退回顺庆城内,如此好像没有什么损失。但自己此行根本不是为了救援姚思孝,而是为了保护农户秋收秋耕啊,杨昭判断张献忠极有可能在秋收之后入侵,抢夺粮食啊。

  各地传来消息,张献忠虽然占据成都,但郫县县令赵佳炜挖掘都江堰河道,成都平原破坏很大,再加上张献忠入川兵马甚多,各部不事耕种,张献忠各部粮草也颇为短缺。

  为了避免这种可能,前两天杨昭就通知各乡里长,在大西军侵入的时候,大家最好将粮食埋在野外,山洞里面,如此方可让张献忠扑一个空。

  杨昭不知道各乡里执行效果,杨昭只是希望保证秋收,保证秋耕啊。

  现在白文选虽然攻陷蓬溪县城,但是其部毕竟还在旷野至上,也不是没有机会,关键是如何抓住机会。想到这里,杨昭笑道:殷兄,让人去请姚思孝,让他前来议事。

  另外,让马潮派出两个骑兵局分为十八个小队,给我将网撒出去,马潮知道如何找到对方线索

  看来杨昭准备打一仗,众人显得颇为疑惑,但还是点头应允。

  杨昭死死的瞪着眼前的简易沙盘,情报显示,这次镇压潼川州义军的有张文秀、白文选、王复臣三人,但在蓬溪县,情报显示张文秀率领大军驻扎在潼川州遂宁县城,这王复臣率领5千人马驻扎潼川州治所?县(也就是今天遂宁的三台县),在明月山附近没有发现张文秀、王复臣部的踪迹,但白文选离流寇主力足足有百余里,很难让人相信张献忠只会派白文选这支兵马,不会派兵前来接应。

  若是还有大西军余部,是不是一直在等待我上钩呢?杨昭躺在竹椅上,边看着沙盘边思索着。

  未时时分,马潮还没有发现敌军消息,殷承柞也叹息道:将军,马潮的斥候已经撒开了30里的范围,看来周围是安全的,没有流寇其他部队啊。

  杨昭苦笑着摇摇头,望了望外面的太阳,现在还是非常闷热,是摆开阵势逼向白文选部,还是趁敌不备连夜发动夜袭?

  杨昭让殷承柞、谯应瑞等人分别完善这两个方案,等见了姚思孝后,杨昭再进行定夺。

  到下午5点左右,在一个使者陪伴下,姚思孝来到帐前,听说姚思孝来后,杨昭显得颇为热情,迎出来后说道:姚思孝姚知县,你们潼川义军抵挡白文选长达月余,出乎我等意料之外,令人刮目相看啊。

  姚思孝连声惭愧,万余义军被白文选万余兵马进剿,不但失了射洪、蓬溪二县,现在连最后据点明月山都失去了。

  杨昭摇摇头,说道:这没有什么?白文选乃张献忠手下有名大将,其部战斗力当然非义军所可比拟的。你们坚持月余颇为不容易,只是罗璋将军竟然被白文选扒皮萱草,真是人神共愤啊。

  想到罗璋惨死,大家痛哭失声,良久杨昭说道:各位,罗将军忠义天下无双,真不愧我忠勇军典范。恢复蓬溪县城后本官要为罗将军建一个祠堂,要供奉罗将军英魂,罗将军等死难将士遗孤要好好抚恤,烈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听杨昭如此说,姚思孝更是感恩戴德,连连跪下表示感谢。

  重新站起来后,姚思孝说道:大人,白文选乃张献忠手下有名悍将,其部虽有万余人马,但除了白文选中军三千多人能征惯战之外,其他各部装备远逊于明军,但非常顽强,战力可与大明精锐差不多。

  白文选那三千中军有七百多骑兵,另外2千多骑的是骡马、驴子什么的,行动快捷,义军在撤出蓬溪的时候被他们一路追杀,死伤惨重啊。

  刘豹在旁边插话道:哦,是这样,看来这个白文选比马元利要强多了,马元利所部虽也有万余人马,还不是被我们忠勇军打得满地找牙啊。

  杨昭瞪了瞪众人道:各位,孟子不是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吗?步兵利于丘陵、山区作战,而骑兵在平原上天下无敌。

  当日大败马元利,本府主要是利用丘陵地形,到后来他虽然带领他那千余骑兵发动攻势,但还是为丘陵所阻啊。

  刘豹一听,哦了一声道:哦,这个我老雷知道了,看来还真的要读书,我们将军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哈哈哈?

  将军,我们忠勇军不过5个局的骑兵,即使算上其他各部,满打满算不到800余匹,这还是先后大败摇黄十三家,大败马元利后马匹数量。

  将军,大西军怎么这么多马呢?白文选亲军就有马匹千余匹,毛驴、骡子有2千匹,流寇怎么又这么多马匹呢?

  姚思孝连连摇头道:刘千总,流寇最主要特点就是快速流动,如何保持快速流动,就是要有战马,毛驴、骡子什么的。

  流寇每占领一处,先是抢劫各地的马匹、毛驴、骡子,然后才是金银珠宝啊。

  刘千总,白文选骑3步7还算少的,听说张可旺所部,那可是步骑对半啊。

  刘豹一听,也感到瞠目结舌,良久叹息道:我的乖乖,这要多少粮食,张献忠有50万大军,即便只有5万匹战马、毛驴、骡子什么的也会将吃穷他啊。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杨昭在一会意,流寇战马、茅庐、骡子众多,现在是夏天,战马毛驴骡子最需要饮水洗澡啊,如此看来,若是流寇会要伏击自己,自己必须在水草茂密,河流宽阔所在啊。

  杨昭指着沙盘上的明月山,说道:姚知县,你对明月山非常熟悉,你说说,这附近方圆20里那些地方河流众多,水草茂密?

  姚思孝一怔,显得不解道:将军,我们没有白文选那样多战马,要找这些地方有什么用呢?

  旁边殷承柞叹息道:姚知县你不要见怪,我们将军认为用兵需在战略上藐视对方,在战术上重视对方。大人怀疑流寇可能有精兵埋伏在左近,在最为关键的时候反戈一击,如此可一举大败我军。

  姚思孝不以为然,仗已经打了月余,对方怎么可能沉住性子,还埋伏什么伏兵什么的。

  但还是将几个亲随叫来,他们都是蓬溪义军,他们对各地情况非常熟悉。

  杨昭听着,不时插问两句,但毫无疑问的,根据行军经验,这些都被否决掉了。

  看到大家迷茫的样子,杨昭也暗自怀疑自己判断,不过还是笑着问道:各位,你们说说,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

  一个20岁的小伙子指着地图道:将军,前两天我回老家时路过伏龙山的时候,感到有点奇怪。

  在离伏龙山约莫5里的地方我们就被当地乡勇拦住,说什么赤城村发生瘟疫,整个村庄人死伤大半,当地乡绅派出人员设立关卡,要求大家绕道。

  杨昭微微一怔,眼睛上扬,笑着问道:你说伏龙山,附近可有水源?还有水草如何?

  这个叫光娃子的汉子仔细想了想,说道:将军,蓬溪因水得名,而这伏龙山正好是蓬溪与涪江交汇之处,两边都是小山川,地形非常隐蔽。

  旁边的姚思孝一听,也连连拍脑袋,迅速的在地图上标出伏龙山的方位。

  更为重要的,这伏龙山离明月山、离蓬溪县城都不过三十余里,离潼川州治所也非常近啊。

  大家看到杨昭表情严肃的坐回座中,沉思片刻,双眉扬起,对众人说道:各位,兵贵神速,我决定发兵夜袭明月山。

  谯应瑞大惊,看着杨昭道:将军,这,这,潼川义军已经溃败,战机已经丧失。更为重要的,若是流寇查明我军行踪的话,那恐怕?

  杨昭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各位,大家想想,我军昨天午时做出出击决定,昨天晚上出城,不要说流寇他们,就是在座诸位也不会料到我会在最后关头援助潼川义军。

  其二,流寇若是知道我军连夜出城,不会也不敢追击潼川义军20余里,若是我军昨夜早出发一个时辰,我军前锋已经与追敌相遇,如果这样的话流寇必败无疑。

  其三,若是流寇真的知道我军已经连夜出击,根本不敢在明月山停留,或者退回蓬溪城去。现在流寇只是退回残破不堪的明月山,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流寇根本不可能知道我军已经连夜开拔了。

  其四,现在是8月初7,今天白天太阳这样大,即使不打火把晚上行走也没有困难啊。

  其五,流寇残暴,早已经人神共愤。再加上他们刚刚夺取蓬溪县城,夺取明月山,但地形非常不熟。而我们有潼川义军相助,如此我们占据地利,人和优势,我军必胜,流寇必败。

  众人看到杨昭一字一句的说完理由后,也跟着拔出佩刀高喊道:我军必胜,流寇必败。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840.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