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68章 南明新帝

第68章 南明新帝


  ??到12月中旬,杨昭留下王畅率军驻守仪陇县,赵得胜驻守营山县后,自己率领5司兵马回到蓬州城。

  刚回到衙门,一个信使跑来报告:大明有了新的皇帝了,在先帝自尽,三个皇子下落不明的情况下,朝臣经过多番角逐,终于选择近支福王作为皇帝。

  按理说福王称帝是发生在六月份之前的事情,但因为消息闭塞,直到今日才传到蓬州。

  一时之间大家仿佛找到主心骨似的,一个个喜笑颜开,有的更是向南边跪下,三呼万岁,长跪而泣。

  作为大明的知州,杨昭也不得不与大家一起有样学样,一面跟着大家跪地哭泣,一面暗自感叹这个时代民众真的太好了,虽然皇帝有千般不是,但大家还是将皇帝作为自己心灵的寄托。

  在那之后,福王朱由菘登基有关小道消息也传开了,当然大家谈起来还义愤填膺,有的更是说忠臣被驱离,佞臣当道,怎么皇帝还是不知道励精图治,任用那帮东林党忠臣呢?

  原来,在崇祯遇害,陪都南京群臣惊慌一片乱,由于大家不知道崇祯的三个儿子是否逃出来,商议决定先从各地王爷中找一个监国,以稳定局势。

  当时在南京的,除了尽在咫尺的小富王朱由菘外,还有血统较近的桂王、潞王,福王由于年龄教长,再加上接近金陵,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此按理说除了福王是一个笨蛋,就应该被立为监国。

  但是,由于老福王光宗争夺太子之位而与东林党结仇甚深,现在拥立老福王的儿子小富王为监国,东林党在感情上过意不去。

  东林党最先开炮,其领袖钱谦益抛出一个立贤的理论,说潞王如何贤惠,因此东林党一干人等必须坚决要拥立潞王。

  这不是打东林党自己的嘴巴吗?在万历年间,万历帝就以福王较光宗贤明,一心想拥立福王为太子,如此与东林党你来我往,最后搞出君臣之间互相仇视,万历帝十多年不上早朝,如此导致国事荒废。

  再说了,从历史来看,光宗就不咋的,别的不说,继位不到一个月,朝政不稳,外有福王虎视,内有郑贵妃在侧,而光宗穷奢极欲,最后不明不白的死去,活脱脱就是一个昏君。

  真实的历史已经证明东林党人错了,大错特错。

  近在淮安的朱由菘看到被东林党把持的南京城内舆情汹汹,当即出了一手好牌,来了一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派出亲信向江北四镇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求助,这些总兵一看,福王竟然向自己求助,而那些文官无论官大小都来欺压自己,心中简直是受宠若惊。

  随后,由山东总兵刘泽清向凤阳总督马士英施压,逼迫自己顶头上司拥立福王为帝。

  凤阳总督马士英马上改变主意,决议拥立福王朱由菘为监国。如此在南明建立之初,就因为东林党人之私而陷入分裂之中。

  但是远在万里之外的蓬州,杨昭等人在当时不知道具体政治斗争,虽然隐隐约约知道福王拥立曾经发生了一点政治波折。

  现在,大明朝臣在南京这龙兴之地拥立了新皇帝朱由菘,众人纷纷要求杨昭在蓬州三县大张旗鼓的庆祝。

  杨昭当然不想完全如了大家的心愿,看着大家说道:各位,小福王监国称帝,大快人心,确实值得庆贺。

  但另一方面我们要知道我们所处的险恶环境,强敌环饲,我们蓬州三城孤立无援啊。我们行为稍稍不慎,我们失了性命还是小事,失掉刚刚匡复的蓬州三县,失去南北夹击流寇的机会,那可上对不起皇帝,下对不起三县百姓啊。

  同知李时开怒目圆瞪道:大人,如今有8个步兵司1个骑兵司外加4个守备局,兵马近5千余人,可以说兵强马壮,大人怎么还这样缩头缩尾的呢?

  大人更应该高举义旗,指挥川北各路义军夺下顺庆、夺下保宁,南北夹击,张献忠灭亡指日可待啊。

  杨昭笑了笑,说道:同知,我蓬州所有兵马满打满算也不到5千,反观流寇,你知道有多少兵马吗?仅仅在顺庆城就有马元利、刘进忠所统辖的3万兵马,若再加上其他地区,流寇兵马至少超过20万,敌众我寡,兵力相差悬殊啊。

  一个月前我已去书四省总督王公应熊,川陕总督樊公一蘅,报告我等溃兵驱逐土暴子,匡复蓬州三县之地的消息。

  大家想想,四省总督王公应熊,川陕总督樊公一蘅驻节川南,他们拥有云贵两省之众,手下兵马足足有10万之众,若要发起反攻,也需要王公、樊公所部发起,我等兵微将寡,我想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实力,先剿匪,将土暴子驱逐出巴中,如此再以两州之地以配合王公、樊公反击流寇。

  此种方略,不知道同知见解如何?

  李时开张了张口,看见那帮文臣武将对杨昭佩服五体投地,半天叹息道:大人,皇帝即位,若我们不能表示一下,那么到时候皇帝怪罪下来,怎么办呢?

  杨昭站起来,看着众人道:各位,庆祝当然要庆祝,但我的策略是固本清源,先荡平流寇在巴州势力,然后在徐图发展。

  杨昭当即下令三县城墙张灯结彩三日,以庆祝朱由菘登基之禧,下令清查三县牢房里面所关押囚犯,释放那些缴不起赋税而被大明官员拘捕的囚犯。

  下令各个县的乡长、里长带着差役打着锣鼓,宣告皇帝登基的消息。一时之间,民心大安,很多人在嘀咕,看来我们大明还没有灭亡啊。

  但是寒冷的天气无疑浇灭了民众内心的兴奋,这是入冬以来第五场雪,自从万历年间以来,各地天气突然转冷,在四川各地不时出现鹅毛大雪。

  大家坐在炉火旁边,正在听着各地的简报,为了给下面各个官员一定压力,杨昭决定每旬第一天听取土地丈量、人口登记简报,每旬第5天听取各个司局训练结果。

  经过两个月重新丈量土地,相如县已经完成土地人口清查工作,营山县也已经完成一大半,而仪陇县则刚刚开始。

  正如杨昭预料的那样,虽然经过土暴子之乱,但相如县水田8万亩,旱田15万亩,比过去官方统计的要多9万亩,全线人口为8万,比官方统计多出1倍。

  今年赋税总额接近27600担(正赋9600担水稻,1.2万担麦子,再加上多出的9万亩荒地有4万亩需要在今后两年每年需补交1年正赋,如此每年有1200担稻谷,2400担麦子,外加8千亩官田,每年需多缴纳2400担稻谷,如此今年可征收稻谷13200担,麦子14400担)。

  由于各种原因,今年秋天赋税征收比例才达到9成,也就是说征收了12000担稻谷,但比起往年7,8成来说已经有很大提高了。

  全县120个秀才几个举人共补助了400担粮食,里长、乡长等方面新增1400担粮食,一千五百个参军壮丁预支半饷6千担,如此全年共新增8千担粮食开支,秋冬两季各4千担,如此夏天共征收了8千谷子。

  全县有2万个丁壮,但有4千多个在减免范围(参军,秀才举人),有6千人选择在本地服10天劳役,实际上收上来的为5千两纹银。

  这样下来,重新丈量土地,我们每年至少可以收5千两纹银,8千担稻谷,9千担小麦,可以折算成13500两纹银。

  听着袁定回报,看着堆得满满的粮仓,袁定开玩笑道:轩轾,说句实话,最先看到你玩命的重新丈量土地、登记户口,我内心是非常反对的,有的时候甚至再想,我当这个知县,到时候会不会身败名裂呢?

  现在看来,不要说胜败名裂,就是别人给老子千刀万剐老子也愿意。大家看看,重新丈量土地,登记户口之后,除了过去那些巧取豪夺的豪绅不满意了,其他的那个不愿意?

  还有,现在不需要缴纳什么银两,这本身就是喜事一件啊,很多人抱怨在收成之后马上要将粮食卖成银子来缴纳税赋,这个张居正什么都好,但这样对大家来说太缺德了啊。

  众人听后,乐得哈哈大笑。

  旁边董克治说道:大人,这还不算,从征讨黄龙回来后,你派出各个司局外出帮助乡亲们围捕老虎,围捕野狼,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啊。

  还有,在围捕猛虎的时候,你说乡亲们本来就非常辛苦了,乡亲们缴纳正赋,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尽忠,衙门收了赋税,就应该为乡亲们办事,坚决不要将士们吃乡亲们的东西,这让大家颇为感激啊,你不知道这两天各个营地收到太多太多的锦旗啊,乡亲们自发的发来锦旗,兄弟们走在路上也必过去方便多了啊。

  杨昭笑了笑,看着众人道:各位,我们今天虽然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但现在还不够。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如今我们处于流寇、土暴子环视之下,我们虽然得到民众拥护,但难保那些利益受损的会聚集势力反对。

  还有,大家不要忘记我们的目标,那是保境安民,匡复失地,而现在,我们只是在一个县稍稍取得一点成绩而已,大家要认真总结经验,以便在未来担负更大的责任

  责任更重,那不是职务更高吗?在这世上,谁不想自己官职更高一点?

  这天,杨昭来到兵营观看各司局训练,在征讨仪陇回来后,考虑到下面司局人马太多了,要像过去那样每日指导各司局训练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杨昭成立训练司,由100多个教头,归镇抚董克治负责。

  现在训练司的工作正常开展,半天由训练司负责,半天由各局的小旗、总旗、百总负责,如此即保证了训练效果,又便于这些小旗、总旗掌握部队。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862/447480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