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木易草辛 > 第十四章 有关爱情、诗、和远方

第十四章 有关爱情、诗、和远方


  杨杨因为姥姥的事情,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小莘毕竟也是拥有能够完全感同身受的经历,倒是对于杨杨这一系列很反常的情绪和意识没有太大的反感,也没有更多的同情。

  时间还是最强力的涂白液,没法遮盖完全也能消磨痕迹,时间久了,倒也就不再那么悲伤,只是会有淡淡的低沉。

  杨杨整整翘掉了两个星期的所有课程。

  那么原本的时间就被全部排挤出来,他也不到处寻觅松弛和闲适的环境,无事时便坐在宿舍里看书和看电影。

  小莘下课回到宿舍,杨杨正趴在床上看着书。

  “呐,这给你。”小莘把一沓纸托送上杨杨的床铺,“微积分老师总结的期中模拟练习。”

  “那有什么可做的。”杨杨抓起习题扫了几眼,便探下身子一股脑的把纸张扔将在桌面上。

  “期中考试有里面的原题。”

  杨杨眼睛一亮,爬下床,又重新端详起这份试卷。

  “就是说,要是把这套模拟题全都记下来,就能及格了?”

  “及格不敢保证。”小莘打开从食堂带回来外卖袋子,八十五一盒盒的摆放在桌子上,“毕竟她也没有交代原题究竟占多少分数。”

  “不过我觉得,怎么也不会低于四十分吧。”小莘边吃边说,“她应该会考虑到像咱俩这样的一部分学生。应该说是像咱俩这样水平的一部分学生。毕竟我学不懂是因为真的不会,你是因为真的不学。”

  小莘算是个对学习颇有灵性的孩子,不过万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微积分就像是小莘的死穴一样,加之间歇性的翘课,他算是彻底和参透这门学问失去了缘分。

  “我看着这张卷子上的好多符号还不明白是什么呢,你叫我怎么做啊。”杨杨有点丧气,“对了,老师说了期中考试是哪一天么?”

  “下周三晚上。”

  “那也就没剩几天了。”

  “没错,剩的时间不多。”

  “那看来背下来这份卷子是目前最为重要和棘手的任务了。”杨杨自言自语。

  “至于答案我可以把学霸的要过来。”小莘大口咀嚼着咖喱鸡和饭,“我再和学习部的人对比一下,弄出份正确答案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那就拜托你了,莘哥。”杨杨故意语气沉重。

  “对了小莘,你别吃饭了。”

  “啊?”

  “下午陪我去吃火锅吧。”

  “你不上上周刚吃过么。”

  “这东西又不会吃腻。”杨杨死盯着小莘的眼睛,“你就说,去不去。”

  “我——”其实小莘这个星期伙食也一直没有什么改善,或许去吃顿火锅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去去去。”

  x大地理位置算不上多么偏僻,但还算是比较荒凉,校舍周围是村子,大片的住宅区和荒凉的小工厂聚集地,唯一让人欣慰的,是这里周边有大片可以吃食的地方,出去并没有什么非常高档的饭店,这里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小餐馆倒是可以满足每天不同的饮食需求。杨杨和小莘去的火锅店算是当中比较有逼格的一家,装潢舒适,菜品质量算是优质,真皮沙发也很软,饮品免费,通常两个人会在这里坐着边吃边聊而度过整整一下午的时光。

  “我把菜点好了,你看看还有什么要加的。”小莘把点单递到杨杨跟前。

  杨杨大致的看了看。“这点肉够咱俩吃么。”

  “你还说呢。”小莘把点单重新夺回手里,“上一周你记得你点了三盘肥牛两盘羊肉么,最后浪费了将近一半,我这次是按照上次的经验大概估么着点的,不够的话,大不了再加么。”

  “服务员,点餐。”小莘把点单交给她,“对了,顺便帮我们打一扎酸梅汤吧。”

  “好的先生。”服务员身高让人异常的惊讶,看起来听口音像是从北方来的,身材魁梧不说,身高杨杨估计着,怎么着也要有180公分。“两位要什么锅底呢。”

  “鸳鸯吧。”两个人异口同声,在这个问题上面,共识倒是很轻易的达成。

  锅子没过多久就摆上了电磁炉,菜品也渐渐的上齐,热腾腾的蒸汽送着辣椒的香,杂着清汤锅子里菌菇的独特气味,挑逗着两个人的神经和味蕾。

  “最近在看什么。”小莘一边把肥牛的盘子抬起来向锅子里拨了一半,一边随口的问。

  “雨季不再来。”杨杨把冻豆腐下了进去,“这豆腐得多煮一会儿。”

  “三毛文集?”

  “对,第一本。”

  “我好像只看过梦里花落知多少。”小莘拣起一筷子肥牛,放在蘸料碗里重重的涮了涮,再送进嘴里,“这肥牛可以吃了。”

  “你这碗里放这么多香菜不觉得难吃啊。”

  “香菜多好吃啊,提味儿。”

  “你真可怕。”杨杨也不慌不忙的一筷子一筷子的把肥牛捞进碗里,“香菜这种东西,就是非常典型的小众美食,就也像很多人接受不了芹菜的味道一样,大概我是无福消受了。”

  “刚才说起这本书,我倒是想起来之前看书评里一类印象很深的观点。”杨杨的蘸料碗里只有香葱。

  “什么?”小莘嘴里嚼着一大口肥牛。

  “这一拨人,对三毛书里的爱情是持有很大的怀疑的。”

  “对爱情持有怀疑?”小莘突然来了兴趣,“对爱情的内容还是对荷西本人产生怀疑?”

  “有一个叫马仲欣的人写了一本书,叫做《三毛真相》,书里的内容和世人对于三毛和荷西爱情的认识有着天壤之别。”

  小莘已经放下筷子认真地听杨杨讲述。

  “概括的话,他对荷西和三毛之间感情的存在是否定的,他认为这一切三毛所记叙的东西,都是源于她一厢情愿的意淫和幻想,与荷西本人并没有大关系。”

  “他凭什么得出这些结论。”

  “他采访了荷西的家人,说是他们并不了解三毛的事情,又说自己去了三毛书里的各个地方实际考察,发现有很多民俗现象社会形态都与描述的有所出入。”

  “有证实么。”小莘皱了皱眉头。

  “应该是没有吧。”杨杨喝了一口酸梅汤,“我估计也没有人会向他那么无聊吧,对于一段让所有人都艳羡的爱情抱着这么大的怀疑态度,但我真的想不清楚他的动机。”

  “但是这些东西其实也并不重要吧。”

  “是啊。”杨杨起身往蘸料碗里重新打了一些麻酱,“无论如何,这段爱情本身是美好的,如果让我去质疑他的真实性,我并不觉得有什么意义,因为爱情本身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参与者是否真实相爱,换了别人,或许不是三毛或者荷西,这段爱情也不会因此有半点的让人觉得不够吸引人。”

  “爱情本身,就足以让人心旷神怡了。”

  “我倒是挺羡慕三毛他们那种恋爱的方式。”小莘在回忆记忆里的情节,“就是一天到晚不把相爱挂在嘴边,但是互相陪伴而且四处游玩,没有把构筑一个安稳平淡的家庭作为己任,而是把无尽的远方当做家的意像。”

  “读诗、恋爱、和去远方。貌似这三种浪漫的东西聚集在一起的恋爱模样会是不可抗拒的让人向往。所以也借此诗里的爱情显的更加的光亮熠熠。”

  “比如叶芝?”

  “比如叶芝。”杨杨把牛肉丸一股脑的倒进锅里,“还有很多写情诗出名的诗人吧,总之,也不知道是诗升华了爱情,还是爱情赋予了诗生命,两者结合总是浪漫主义最高的体现。”

  “我觉得让人羡慕的更大一个原因,应该是这种爱情本身的稀缺****。”小莘义正言辞。

  “就像是人们拼命追求浪漫主义一样,这种稀缺性的确是最为可贵和吸引人的地方。这三者随意哪两者的结合,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何况是三者兼具,简直是凤毛麟角。”

  “恩。”小莘肯定。

  “说到这里。”杨杨把碗推到一边,“我有一个想法想和你商量一下,你看看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吧。”

  ;


  (https://www.bxwxbar.com/book/91606/4616960.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