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聊斋猛虎书生 > 第26章 真画壁4

第26章 真画壁4


  聂大人五十多岁,白面少须,气度文质彬彬。

  刘秘前头带路,聂大人也不怕有蹊跷,吩咐家丁跟上,又让一个家丁去传护卫。

  走到云峰寺北侧,如此佛诞盛会,竟然有和尚在此看守!

  “你们是什么人!”看到刘秘等人过来,浑身精肉的和尚站起来,目露凶光道。

  刘秘冲刺拔剑,和尚举起禅杖格挡。

  剑比和尚更快,一剑过,血溅七尺,甚至甩到聂大人脸上。

  聂大人面色如常,从家丁手里接过帕子擦擦脸,吩咐道:“见官而不退,手持铁杖,定有蹊跷!”

  继续!

  刘秘心中忽然有一股豪气正气,转身继续前行。

  走了不远,就来到大殿中。

  刘秘转身问聂大人,“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鬼神是否存在呢?”

  “好你个游侠儿,竟敢考老夫。”聂大人微微眯眼,说,“人不应该依赖鬼神。但也不要贸然寻衅鬼神。”

  “嗯,一个月前,我曾在此山上见到一个小志公寺,寺里有个老和尚请我吃黄米饭。墙上有一幅壁画,画中女子邀我同宿。那女子谤佛,说‘菩萨肉~身布施,佛陀当牛做马’。你相信吗?”刘秘说道。

  “老夫不曾见过,不知真假。但劝你勿沉迷。”聂大人说道。

  刘秘走到壁画前,伸手在壁画上摸索。

  当触碰到那滴水,画壁立刻挪开,露出暗道。

  聂姓巡抚立刻要进去,刘秘伸手拦住他,说:“行军作战,将帅有别。里面要有人探查,外面也要有人坐镇。请大人和我的两个丫鬟在外坐镇,庇护她们一二。”

  刘秘和巡抚的两个手下进去,画壁随后合拢,恢复原状。

  朝里走,走过一道棉布帘子,顿时一股靡靡气味扑面而来。

  往里面一看,好多女人,多数没有衣裳,精神恍惚,犹如活死人。

  有个家丁心里发毛,大喝道:“你们是什么人!”

  被囚在暗室中的女人,这才‘醒’来,放声大哭,“救命!”

  刘秘心中怒火大盛,让一个家丁出去喊人,另一个家丁和他一起救人。

  走到这些被囚掳的女人身旁,才知道她们的凄惨。

  女人身上都是青色的伤痕,有棍棒鞭打,甚至还有牙齿啃咬的痕迹。

  有半数女人嘴里的门牙犬齿悉数被拔掉,想必是怕她们咬舌。

  最为可憎的是,刘秘发现有个房间里放了五六床棉被,而所有女人都不敢看那个房间。

  进去把被子撕开,里面填充的竟然都是带头皮的女人长发!

  草草调查,就让人毛骨悚然。

  一不留神,好些获救的女人竟相互帮助自杀了!

  当天寺庙里就见了血,恶僧心知必死,竟杀了县令和差役,又来杀聂巡抚。

  万幸有两个丫鬟和侍卫抵抗,没有让恶僧得手。

  等到寺外的卫兵赶来,此事才有了结果。

  后面的事,涉及附近豪门大家的脸面,刘秘就没有再参与。

  最初有人甚至要囚禁刘秘,只是聂巡抚和刘秘谈过之后,让刘秘趁夜离去,不要再过问此事。

  刘秘和两个丫鬟连夜翻山越岭,马匹和行礼都不要了,在山中走了几天,从燕山另一侧离开,租了一辆大车回家去。

  后来隐约有传闻,说起云峰寺的画壁丑闻。

  但和刘秘所经历的版本不同,听说被救出来的妇女没有一个活着,都自杀了。

  妇女的尸身无人认领,最终只能在附近的乱葬岗挖深坑埋了。

  前些年有好些豪门大家的妇人小姐出门礼佛失踪。

  如今却统统被改为急病死了。

  查到山下红梅寺,也查出来暗室。

  而红梅寺又名送子寺,送子观音尤为灵验。

  就算子嗣艰难,只要妇人独自在庙中过一夜,一般也都能有孩子。

  红梅寺被查后,许多妇人急病而死,年岁不满2岁的孩童,纷纷被溺死。

  年岁大的,甚至七八岁十几岁的小子、姑娘,也纷纷被逐出家门,甚至被发卖到教坊戏园中。

  此事同样秘而不宣。

  拖了大概三个月,刘秘在家中听说雾灵山僧孽遭遣。

  官报中给出的罪状,和云峰寺、红梅寺无关。主要是钟古寺欺辱佃户,贪财害命。

  官报中给出的罪状有:

  1,租种佛寺的田地,要替佛寺纳税,还要献妻给掌管分田的和尚。妻子长得漂亮,才能分到好地,妻子长得丑,分到的薄田,没有老婆的,只能开荒地。

  2,某佃户苦不堪言,密谋去县里告状,不料却被反告,被关进大牢。

  3,某淫僧霸占盲人焦某之妻。焦某有家不能回,在巩县为人挑水,苦度生涯。淫僧和焦妻横躺在榻上吸食福寿膏,淫僧把腿放在焦某9岁小儿肩上,让小儿为他捏脚。

  4,焦某的弟弟听说了,替哥哥不平,在家中磨刀,说:“我非找机会杀了那秃驴不可。”这话传到淫僧耳中,他带人将程弟抓到燕山深处的妖魔洞中。将焦某弟弟脑袋捆在裤裆里,名曰‘老头看瓜’。又将焦某弟弟毒打一顿,用刀捅死。

  5,某淫僧与村民牛某女儿有染,借钱供牛女吸毒,赖账不还。

  ……

  而后,刘秘听说聂大人在南行赴任的途中,一家人纷纷生病死了。

  此后在没有人提起雾灵山。

  刘秘心中不平,又乔装打扮,来到雾灵山。

  雾灵山上佛寺还在,只是在没有豪门大户来此烧香许愿。

  山上的和尚也都换了,老的老小的小,吃黄米穿粗布,不复往日繁华。

  在山脚下,有个番僧在高声宣讲佛法:“劝白衣勿说僧过!破戒恶行诸比丘,犹胜一切外道众。”

  有一些人围在他身边,听他宣讲。

  番僧说:“说僧过恶,就是毁谤三宝,毁谤三宝者,罪过比破杀、盗、淫、妄、酒五戒的罪还要重!

  什么叫毁谤三宝?

  就是说佛教不好,说佛法不好,说僧人不好。

  僧人罪孽深重,凡人也要恭敬守护,恭敬供养。

  僧尼就算恶贯满盈,他也是僧人,他代表佛。哪怕他没有修行,哪怕他作恶多端,草民权贵也都要恭敬礼拜、供养。

  因为他就是善知识,能激发凡人心中的佛宝。没有僧人的点化,凡人就无法发现佛宝,变得高贵!

  记住!凡人永远无法超脱,无法脱离苦海。

  为什么?知见错误!

  凡人不按照佛的知见修行,永远在三界里面打转。

  而最垃圾的僧人,他也是佛的代表,他随便做点什么,都有佛的善!

  最垃圾的僧人,也比凡人,甚至儒、道这些歪门邪道强得多!

  因为僧人转世轮回,还有机会重新修炼,但儒道世人……

  你们要记住,佛是一种很香的花,就算是枯萎了、腐烂了,也绝对比其他花香!”

  番僧的口才很好,气势磅礴,虔诚信众听了,如痴如醉。

  只有刘秘心不在焉。

  忽然有人从后面推刘秘的腰,刘秘回头一看,是那个画中女子!

  女子招招手,示意刘秘跟她走。

  刘秘赶上去,走到僻静无人处,女子伸手握住刘秘的手,敷在自己心上,说,“为我杀了那个番僧,可好?”

  “你是人是鬼?又或……菩萨?”刘秘痴痴的问道。

  “有时候,马上去做,比知识更重要!”女子将刘秘的手拉进自己的衣服中,说:“事急从权,事缓从理。当日你饥色便强推了我,如今你从容就质问我,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一晃眼,女子消失不见,刘秘正手扶一颗老柳树,手却在柳树的树皮中!

  刘秘忽然心中念头通达:不知为不知!个子矮要承认!我只是大道之中一学童,管什么大是大非,求什么尽善尽美?

  神、佛、官、仙、鬼、民,相互争斗,合纵连横,时而抹黑对手,时而相互声援——却都自诩完美——这与我何干?

  不如随心所欲,行侠仗义!

  念头通达处,铁拳即正义!

  孔丘孔夫子不是也暴走诛杀郑少卯,不是也曾偷看贵夫人么?

  我一个小小儒生,岂敢自诩比祖师更完美?

  竹杖藏剑轻胜马,且去,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闻道死亦值!

  刘秘的剑术忽然更上层楼,两腿如风,从番僧身旁略过。

  众佛徒都谤议‘这莽夫不敬佛’,却听不到番僧再说话。

  抬头看,番僧捂着脖子,血忽然从他的手指缝里涌,就倒地死了。

  ……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https://www.bxwxbar.com/book/87997/4668185.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