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三国之大同社会 > 第二十八回:修缮洛阳城

第二十八回:修缮洛阳城


  

  自四月离开洛阳,在中原主持瘟疫防治,转眼就到了九月深秋。这时中原天气渐冷,再加上张机等人的协助瘟疫逐渐消灭了。就在此时,都城洛阳一带发生了地震。震塌房屋无数,都城洛阳也在震区,皇宫和城墙都有损伤。

  因此灵帝派遣使臣来宣周生回京,商议京城修缮一事。凡是看过品世茶楼和神农学宫的人,都不得不佩服周生的建筑技术。因此或许有人对被尊称为周生“小圣人”有异议,但是对周生被尊称为“当代鲁班”却是毫无异议。灵帝自己也去过神农学宫,尤其是品世茶楼几乎成了灵帝宫外的据点了,十天半个月总要去品世茶楼看戏听曲消遣。

  现在洛阳的品世茶楼的规模一再扩大,早就不局限于喝茶看戏了。它还涵盖了一些工艺品、文物等销售,和药膳餐饮,以及休闲娱乐。基本上有点类似二十一世纪的商业中心了,只是它针对的客户基本上是非富即贵,因此更加园林化一些,几乎就是一座大型的苏州园林。现在在洛阳的权贵圈中,如果你没有品世茶楼的VIP卡都是抬不起头的事了。尤其是品世茶楼中设置的儿童乐园引起了都城贵族夫人的热捧,这可是她们唯一的公共的社交场所啊。当然品世茶楼也开始在大汉的各个大城市建筑分店了。

  等周生回到洛阳时已经是九月底了,在家里刚刚洗去一路风尘,第二日就被灵帝宣进皇宫议事了。话说史书记载灵帝其人喜好诗词歌赋,钟情书法艺术和建筑艺术。本书前文就说了中国的书法作为一门正式的艺术就是灵帝下诏确立的。灵帝还是第一位发明自来水的人,他在皇宫搞了一套给排水,然后还要推广到整个洛阳城。可以说灵帝就像宋徽宗一样都是投错了胎,入错了行--能做一个好的艺术家,而当不了一位合格的皇帝。

  灵帝几次想征用品世茶楼,奈何朝中大臣为了自己的生活,竟然难得一致地反对灵帝的征用。周生有对他进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君上有兴趣时可以驾临品世茶楼与民同乐,这也是圣王所为啊。君上如果确实对现在皇宫的建筑不满,小臣可以为君上建设更精致的园林殿宇啊。因此灵帝才熄灭了征用品世茶楼的念头。这次地震宫室损害颇多,灵帝认为不如趁此机会破旧建新、大兴土木,这样朝中大臣的反对也会少很多,所以灵帝迫不及待地宣周生进宫商议建设的事情。

  周生听了灵帝的计划后,心想灵帝通过自己上缴的份子钱和卖官得来的钱看样子是钱包鼓鼓了,是一只天子号的大肥羊了,可以开宰了。再说现在是农闲时节,又有灾民需要救济,不如组织他们以工代济,这样正好一举两得。因此周生就给灵帝设计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蓝图,它包括了古老的空调系统和遍布整个洛阳城的给排水系统。其实这蓝图中暗藏了周生对洛阳和皇宫的风水布局,可以说暗门多多。周生想道袁绍身上的真龙之气,心中暗暗冷笑。灵帝听得如痴如醉,连连赞叹道:“如果能够无忧无虑地居在这样四季如春的地方,就是神仙也不过如此啊!”

  只是刚刚兴奋了一会儿,就担心起自己的钱包问题了,向周生问道:“小爱卿,这大概要多少钱?”周生道:“大约要黄金二、三万斤。京都一带遭到地震,想必朝廷要拨款救灾吧。朝廷拨出去的救灾款有多少物资能落到灾民手里,哪就只有天知道了。君上何不把救灾物质当作工钱,支付灾民建设的工钱?这样岂不是可以一举两得!然后只要君上把小臣上交的份子钱预支两年,如果剩下的钱不够的话,小臣可以先行寻找天下豪族借贷修建,只要君上允许小臣收取自来水的使用费用用来还贷和使用维修就可以了。毕竟人们使用了自来水既然保持了干净卫生,可以预防一定的瘟疫的发生,又节省了人力,想必是愿意支付小小的费用。”周生呵呵地笑道:“他们可是在小臣的品世茶楼享受过了更衣的卫生啊!据小臣所知,京都可是有几家已经让小臣派人给装上自来水了。这样岂不是不用君上出一分现钱了?”

  灵帝一听不用自己掏腰包就可以兴建如此浩大的工程,简直如听天方夜谭,大笑道:“小爱卿真不愧是吾的财神爷啊,简直是具有点石成金的本事!行啊,就按小爱卿的计划执行,辛苦小爱卿回去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个章程来,好在朝会上通过!七天够了吧?不够?不行,最多十天一定要拿出一个章程用来朝议!”周生听了一想,也行吧,反正整个朝廷没有人懂工程的,就搞一个初步方案和工程概算吧,于是周生无奈地点了点头应承了下来。

  这时周生想到郑玄的事情,连忙上灵帝启奏道:”君上,小臣在青州治疗瘟疫时发现当地的党人郑玄、管宁、邴原和华歆等人在当地教授门徒、组织势力,如管宁、邴原、华歆三人居然被尊为一头龙。君上何不将他们流放到交州南海蛮荒之地。想他们到了那里后,上有小臣大王父严加看管,下面也只有一些粗野蛮夷,不是教化,他们又如何组织势力呢?”

  周生一说完,灵帝还在思考,中常侍张让就在旁边大声赞叹道:“妙,此法大妙!既然他们不能体会君上的仁心,在当地仍然不安份,那么就把他们流放到蛮夷之地去。”灵帝见张让都开了口,也就不再思考,点头下旨把郑玄等人流放交州南海郡由周峰监管。

  好在经过一年时间的培养,再通过品世茶楼和神农学宫等工程的实践,周生已经培养了一批初级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在十天内周生终于赶出了一个初步方案和工程概算。在朝会上一讨论,朝中大臣一听,基本上不用国库和自己掏腰包,而自己在朝会上就可以四季如春了,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品世茶楼的卫生了,从此就可以告别那黑暗的臭不可闻的茅房了!而且可以预防一定的瘟疫啊,要知道瘟疫可不管你是三公还是九卿啊!通过,这议案一定要通过!朝中大臣想明白后,纷纷上奏表示支持。

  洛阳四周的郡县都出现了一张张朝廷公布的告示,告示上说:大汉即将修缮洛阳城,朝廷成立洛阳修缮司由桂阳神童周生负责。修缮司现在招收流民、灾民等务工。下至十二岁、上至五十,无论男女都可报名参加,人数多多益善!务工人员可以携带家眷,由官府提供路途上的食物。到了工地后,将由修缮司提供食宿。工钱为十钱至三十钱。

  洛阳周边郡县的流民正处在缺衣少食,奄奄一息的状况,看到告示后如久旱的禾苗盼望甘霖一样闻风而动,纷纷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地望洛阳而来。以至于前往洛阳的大道小途上人声鼎沸,人影络绎不绝。每一个路口都有修缮司的人员接待、登记造册、安排食宿。

  为此周生原先的建筑公司里的员工个个都升级成了带班的工头了。同时周生还在神农学宫和万里车船行抽调了大量人手,这才能够初步支撑这个局面。接着周生不停地从民工中选拔人手,依照后世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架构搭建了管理班组。

  在洛水上游的河边,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兴建起了一栋栋移动式小木屋、帐篷、和砖窑,瓦窑、陶器窑(生产陶水管和洁具)等,这些窑洞先期都作为民房安置民工,等后期民工住处建设后后再生产砖瓦和陶器,先期制作胚胎。接着在洛水上修了一条水坝,利用水力带动各种机械。

  数十万民工得到了安置和就业后,周生颁布了各种管理制度。周生对所有民工按照军队的模式,进行分组管理。同时对民工进行各种培训,比如晨跑和早会,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和协作意识。周生接着利用神农学宫的学子举办了民工学校,利用夜晚和雨天等空闲和休息时间对民工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和大同思想教育。同时还举办学校对民工的小孩进行免费教育,主要传授三字经等蒙学和朱砂掌气功。

  半年后这些民工就有些现代企业员工的影子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随着陶器厂,衣服厂等成立很快就在洛阳附近的落水河边出现了一个小城镇。其实有心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民工的民心都聚集在周生身上。而且只要有武器,稍加训练,立马可以从中组织上十万的精干军队,这在洛阳帝都已经是一股可以左右局势的力量了。

  同时以维持民工治安的名义,周生召集了五千精壮成立了保安部。为了避免刺激帝都的权贵们,周生只给他们配置了木棍和标枪,并对他们进行棍术和投标以及军阵等军事训练。

  而且周生还组织了神农学宫的工科学生参予建设和机械设计等,美其名曰“实习”。就连搞文艺的神农学宫学生和品世茶楼的戏曲培训生都在蔡邕的带领下每隔一个星期到工地进行采风和演出,借此宣传大同思想和移民交州的益处。为此蔡邕还特意教会了民工歌唱《诗经。硕鼠》,周生也写了《交州好》等一系列宣传交州的戏剧和歌曲。

  随着工程的进展,除了朝廷的救灾资金和灵帝的股份红利外,整个修缮司已经不需要再另外拨发资金了,而且慢慢的开始有了盈余。因为周生已经不断开发相关商品,例如服装,洁具等。更主要的是随着工程不断的完善,周生设计的瞒天过海的惊世的风水局也在不断的完善。当工程完工后,虽然流向袁家的龙气不会减少,但是流向宦党尤其是曹操的气运却增加了很多,当然也不会漏掉改善品世茶楼的风水局面。要知道每一条水管都是一条水龙,周生就悄悄地在品世茶楼设计了一个双龙戏珠的风水格局。风水格局中唯一的受害者就是汉宫气运的流失在不断地加速。

  这时周生在去北疆前布下的后手在继续发挥作用,话说阳球、程璜等人虽然在今年四月把王甫和段颖陷害了,但是也把宦党和士族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已经达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到了十月份,阳球等人眼见形式日益艰辛,决定破釜沉舟、孤注一掷。阳球、程璜联络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步兵校尉刘纳等人密谋诛杀宦官,事情泄露,都被下狱处死,于是蔡邕在京都洛阳的隐患全部消除了。


  (https://www.bxwxbar.com/book/87853/726147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