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红楼之贾赦 > 第90章 晋江文学城

第90章 晋江文学城


  

  荣府出孝,贾府即将重新进入官场和社交圈,这不少人就盯着贾府呢,贾赦也琢磨着邸报,想要弄清楚局势。

  虽然自己这些年一直在京城,可是不在局中,这许多的事情就弄不大清楚,好在贾赦有不少的助力,比方说贾敬,林如海,张景湖这些人,大家也愿意三不五时地来找贾赦聊聊,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几个人干脆固定了个时间去外面的茶楼聚聚,慢慢地也会传出些惊世诗词出来,贾赦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本事,扬长避短,说古董道文玩的这些那些的自己绝对让这些人哑口无言。

  可是诗词上就不同了,他虽然有鉴赏能力,可这吟诗唱词的,他还真是不擅长,不过总有瞎猫捧上死耗子的时候,所以贾赦倒真是有那么几首不错的诗词传出来,莫名其妙地就成为了才子的代表。

  贾赦第一次听说此事时的表情绝对精彩,半晌之后这才恍然,这似乎不是说笑。

  不过这样的名声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坏处,所以他之前更加地谨慎了,流传出去的诗词定然都是让几位好友赞了又赞的,否则的话他宁愿毁了他们也绝对不会让其他人看到的。

  当然,张静姝就是个例外了,他自己收集了一本诗集都是自己写的,然后夫妻俩人品诗作画的,反正也没有人知道,又可以培养夫妻感情,简直不要太爽。

  出孝之后,贾赦忙着去工部任职了,尽管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可是显然他去工部任侍郎这事儿已然成了定局,不是正职,上面有尚书大人顶着,也不用自己扛雷,下面有不少的官员做事儿,不用自己劳神,这样的好事儿正适合自己。

  金老尚书年岁也大了,对着皇帝派了贾赦过来心知肚明,这是培养他,重用他的打算,贾赦倒也是挺光棍儿的,老爷子的年龄在哪儿摆着,都能当他爹了,贾赦对着老爷子也是恭恭敬敬的,平常有些什么事情他能做的就顺手地就做了,这样的举动倒是赢得了老爷子的青眼,对着贾赦这个新人的荣国公倒没之前那么客气了。

  至于下面的那些刺头儿,贾赦更不怕了,这些人都是老油子,来了个后台强硬的上司,他们怎么可能会想着得罪他?

  贾赦在工部的日子油水有油水,功劳有功劳,虽然忙的时候忙的要死,可不得不说,还真是挺滋润的。

  贾赦出人意料地很快地就在工部站稳了脚跟,这让不少人惊讶,唯独张阁老与皇帝并未有任何的讶异之色。

  不提别人,单单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找个臂助,贾赦这个女婿就是最好的人选,他甚至比代善都更要了解自己的这个女婿到底有多能干,怎么可能会不向皇帝举荐?

  纵然是偶然地提上那么一两句的,也足够让皇帝注意到贾赦了,将贾赦放在了工部侍郎这个位置上,皇帝也是想要知道他到底有个什么能耐。

  至于贾赦的拿手本事,上战场这事儿,皇帝选择性地遗忘了,边疆不过是芥藓之患,武将也不是没有,贾赦这样人才还是别浪费了。

  皇帝的心思别人可猜不着,贾赦忙着自己衙门里的这一摊事儿,一点儿的也不知道上面那位的心思,而且他也没有想法非得要去战场上卖命,那不是战功,而是人命。

  贾赦想想自己经历上那么一回就足够了!当然,也是因为他的这种态度,所以皇帝才能放心地用他。

  工部并给是穷酸衙门,这每年的河工,赈灾上工程就能让上上下地吃肥了,贾赦想想自己的弟弟曾经在工部待了十多年,有些嘲讽,老爷子果然有远见。

  工部务实者居多,许多的事情也容不得弄虚作假,贾赦处事上谨慎了许多,生怕自己的一个率性而为就造成巨大的损失,这最后吃苦遭罪的定然是百姓。

  贾赦虽然性子瞧着纨绔,可是为了不让人看低自己,自从他进了工部之后,真的是拿出了极大的精力来研究自己的工作,外加上几位幕僚的帮衬,渐渐地他就游刃有余了。

  因着金老尚书的年事已高,所以这外出验看工程的工作就落到了贾赦的头上,谁让他年纪轻,又有爵位在身呢?所以这样的身份也能极大地震慑那些贼胆包天者。

  贾赦通过了一年多的出差活动之后,总结出了个验看工程的规章来,这样的章程倒是让皇帝觉得满意了,他这一高兴,贾赦就第一次地在朝堂上迎来了皇帝的夸赞。

  不过贾赦的这份儿章程毕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皇帝亲自地完善了这份儿章程,且赏了贾赦些金银绸缎这些的用以表彰他的功绩。

  瞧着这些东西,贾赦也是无语,不过这样倒也挺好的,至少是真金白银,百两金,百两银,还有蜀锦这样的好东西。

  得了赏赐,贾府上下高兴坏了,便是史氏这个不待见的贾赦的老太太也是一副与有荣焉之态。

  老太太盘算着要开个流水席,好生地热闹上三两日呢,贾赦想想直接地翻了个白眼儿,这种事情又有什好炫耀的呢。

  不过府上还是置办了几桌席面,请了亲近的人家吃了顿饭,这就算完了。

  贾赦在衙门里站稳了脚跟,这才开始将视线放在了闺女身上。

  史氏在听说老大两口子琢磨着要给大孙女儿找婆家,她也有些着急的,毕竟这嫁的好坏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涉及的事情多了去了。

  她生怕两口子想的太过简单,万一将孙女儿嫁给穷寒小子的话,那才糟糕呢,自己的闺女嫁给林家她就满心不乐意的,不过现在看来这林如海还算是有些成算的,毕竟闺女身上已然有了诰封,那林家小子对着自家闺女也着实地不错,不然的话,她指不定就得疯了。

  张氏这些日子带着闺女也四处走动着,也使人打听了许多人家的公子,甚至是那些有名气的才子的也没有放过,可这人选却总是没办法定下来。

  倒也不是贾赦和张氏挑剔,实在是各式各样的毛病,这些小子如何地能配得上自己的宝贝闺女?

  这下子夫妻俩为难了,好在闺女还小,所以并不用太过着急。

  张静姝的大嫂子还因着府上大姑娘的婚事专门的上门过的,为自己的长子求娶外甥女儿,贾赦却始终有些踌躇,锐哥儿是不错,大嫂子似乎也是个好婆婆,可是大舅哥是个糊涂东西,他不想将来有个什么万一,再坑了自家闺女。

  史氏听着老大两口子苍蝇一样乱撞,一点儿的章程都没有,也是忍不住地摇头,这样看来,大姑娘的婚事只怕爱不会顺利。

  不得不说,史氏很有见底,这婚事果然不顺利,贾赦想要找个能一心一意地对自家闺女的,可是世家子弟,尤其是勋贵大族出身者,还真没有几个洁身自好者,不是有自小伴着长大的丫头就是有祖母,母亲放在身边的大丫头。

  贾赦想想也只能叹息,也罢了,自家闺女还小呢,倒也不怕耽搁了。

  张氏也觉得丈夫太过紧张了,没必要这样大张旗鼓的,搞的好像自家闺女嫁不出去了一样。

  贾赦这才放缓了脚步,这事儿慢慢地才消停了下来,不过这消息也算是放出去了,说亲的人也有不少,可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贾赦也就婉拒了。

  可不想,贾赦消停下来了,别人可不一定呢。

  贾娜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自然是能惹来别人的算计。

  五皇子如今是最不起眼的一位,作为掌着工部的王爷,他自然是和贾赦接触过的,内心里也是欣赏这位的,最起码知进退,有自知之明这一点很好,很符合五皇子的处世原则。

  他自己是个务实的性子,自然也欣赏贾赦这样的人,况且平时贾赦对着自己这个平头的皇子也足够尊重,不会跟别人一样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

  听说贾赦为自己的闺女找婆家后,五皇子就一直在琢磨了,他的长子比贾府的大姑娘大两岁,年龄上相当,至于家世上,倒是自己高攀了。

  尽管他是皇子,可是他这样没有实权,跟在太子后边打转的平头皇子除了个身份之外,又有什么能匹配的上实权的国公府呢?

  索性的是自己是个皇子,出生高贵,自己的儿子是嫡长子,未来要继承王府的,所以五皇子想想去找了自家父皇,他不求别的,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有个好姻缘。

  虽然被父皇的审视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可他还是成功地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贾赦听着赐婚旨意,彻底地傻眼了,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那位的嫡长子,将来的身份他心知肚明,贾赦忍不住地头疼了,这可真是糟心的不要不要的。

  强笑着送走了传旨的公公之后,贾赦郁闷地看着上上下下地欢喜,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贾赦对于五皇子的这位嫡长子还真是见过不少回,毕竟五皇子在工部做掌部皇子,看的出来,五皇子与这个儿子很是亲近。

  他的儿子眉星剑目,很是俊朗,脾气也确实不错,最为要紧的是,这位皇孙是个拎得清的,知道轻重缓急,而且颇有担当。

  五皇子虽然只有这么一个嫡子,可还有两个嫡女,听说这位小皇孙对着两个嫡出的妹妹很是疼爱照顾。

  有了这些打基础,贾赦对着这位皇孙女婿其实还是很满意的,至于别的,他相信依着自家闺女的能耐和心性,不管是去哪儿,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她定然都能将自己的日子过好了。

  不过饶是如此,这该打听的还是要打听的,这该试探的还是要试探的,哪怕知道这位是未来的那位,可他也不愿意将自己的闺女轻率地嫁出去。

  他闺女才十一,等及笄出嫁还有四年的时间,倒也足够他为闺女准备了。

  自从皇帝赐婚之后,贾府上下陷入了狂喜之中,史氏也顾不上什么自己老天拔地这种情形了,亲自地带着人开了自己的私库,找了不少的玉器首饰地打发人送去大孙女院子了。

  她贾府将来要出一个王妃了!

  想着贾娜的造化,在瞅着一旁神色中遮掩不住羡慕的元春,史氏之前的那个想法终于慢慢地成型了……

  张氏果然如同贾赦所想那般,有些无措,一入侯门深似海,更何况闺女要去的还是皇子府呢,她以后的日子可要怎么熬?

  她只要想想闺女要遭受这种事情,张氏就忍不住地心痛了。

  闺女是他们夫妇的头生子,是千娇百宠着长大,果真被人嫌弃,在后院的日子过的艰难,他们夫妇又该如何?

  若是平常人家,哪怕是宗室也好,老爷总能找到把柄,庇护闺女,可是皇子府呢?

  这位五皇子再不受宠,可他也是帝王之子,岂容他们这些臣子冒犯?

  张氏关心则乱,整个人木木呆呆地完全没有了往日里的机变。

  贾娜虽然也勉强地控制着自己的心神,可到底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罢了,脸上时不时地茫然之色令张氏心痛不已。

  搂着闺女,母女俩捂着嘴,痛哭了一番之后,这才坐下来好好儿地开始说话。

  “太太,我会好好过日子的,您放心吧,老爷都说这位皇孙不错,不相信别人,您还能不相信老爷么?”

  想想父亲刚刚的宽慰言辞,贾娜就用来安慰自己的母亲了。

  其实她还是很羡慕自己的父母的,双方彼此扶持,琴瑟和鸣,羡煞旁人,这样的情感对于她来说很陌生,也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只怕是不会似母亲这般投入感情,自然也从没有期望过能收获别人的一心一意。

  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她羡慕这个世界上最为真挚的夫妻感情。

  “我信,不信老爷,我也得我儿,知道你从来都是个有成算的好孩子,我知道你能照顾好自己的。”

  张氏虽然也是各种的揪心,可也知道女儿心中自有丘壑,和寻常的闺阁相比,她眼界更高,更像是个男儿。

  想想不管是去世的公公还是父亲,对着闺女那些称赞,张氏更自豪的同时心中也只是更为地纠结。

  “你该庆幸的,好在不是赐给太子府上的几位小皇孙,不然的话,咱们闺女指不定还要怎么受苦呢!”

  夜里,斟酌了利弊,已经做好了和未来的帝王成为亲家的贾赦搂着张氏,对着她分析道。

  “老爷这话何意?太孙之妃不是已经选定了吗?”

  如今才有心思八卦这些的,太孙之妃也是重中之重,京城上下都关注的。

  “可是侧妃呢?良娣呢?”

  贾赦叹息了一声,这也是着急为闺女选人家的另一个原因,毕竟皇长孙的正妻人选定下来之后,就轮到侧妃和良娣了,他一点儿也不想和太子牵扯上什么关系,所以自己的闺女绝对不能进了皇长孙的后院。

  虽说依着他荣国公的家世,闺女去做侧妃的可能性不大,可万一呢?这个世界上最不嫌多的就是这些变数了。

  “这,这可真是……”

  张氏显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让闺女去做妾,她如何能愿意,哪怕是皇长孙再尊贵,可她也不愿意。

  “所以相较而言,五皇子府后院干净,那位爷又是个谨慎务实的性子,他的嫡长子,自然也是踏实稳重的,五皇子妃出身不高,闺女有国公府撑腰,她也不敢摆婆婆的款儿,欺负咱闺女。”

  贾赦告诉张氏这些,便是宽慰她别想太多,或者说是往好了想,这样的日子这也好过些,省的一味地胡思乱想,那样的话日子只怕是更不好过的。

  张氏闻言叹息,她又不是傻子,何尝不知道丈夫的言下之意,如今出来这样外,还能如何呢?

  夫妻俩半宿没睡着,第二天早上盯着对方眼底的青黑,忍不住地苦笑。

  勉力地用粉遮盖了眼底的青黑之后,这才打起了精神,从今日起,只怕上门道喜的便能踏破门槛了,所以府上得做好准备,总不能再怠慢了谁。

  贾赦是在赐婚的第三日见到了自己的女婿的,既然旨意都下了,这便是板上钉钉之事了,五皇子带着儿子会会亲家,这也是意料之中的,贾赦看着腰板儿挺得笔直的年轻人,心下闪过几分满意来。

  皇家出品,自然都是人中龙凤,可还是有区别的,或高傲或平易近人,总归都是带着一张张早就备好的面具,让人看不出来本真的面目。

  五皇子的这位嫡长子倒是有些不同,与人谈话时最先感受到的是真诚,是对着你的重视,虽然不过是个少年人,可总是容易让人忘记了他的年龄。

  贾赦小心地应对着这父子俩,真不愧是潜龙,果然非同一般。

  “岳父放心,我定然会好生善待令千金的。”

  贾赦闻得此言,虽然满脸的谦虚,可到底遮不住的笑容却是说明了许多。

  “爹,这位国公爷果然如同传言一般最是宠着嫡女啊。”

  送走了贾赦之后,景旭对着自家父亲说道。

  “这是自然,这几年倒还罢了,前些年才夸张呢,贾府的那位大姑娘也的确是个好的,国公爷和张阁老亲自教导出来的孩子,如何会差的了?左右我日后也不过是个闲散王爷,为儿子筹谋一桩好姻缘,这也是为父能为你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了。”

  五皇子对着自己的儿子很是满意,孝顺能干的儿子谁不可以要?偏生他就是这么地有福气。这样想想,五皇子瞧着儿子的目光十分地柔和。

  景旭对着父亲的目光有些感动,又带着几分大小伙子的羞赫,回了一句,

  “有幸成为父亲的儿子,定然是上辈子儿子拯救了世界之故。”

  “又胡说八道了,这样的话千万不可乱说,这婚事定下来了,找个机会去见见贾府的这位大姑娘,据说从小儿容貌出挑的,听你母亲说,她约了张氏一起去相国寺上香的……”

  “爹,儿子不重色,皮相这种东西便是再出色又有多少的意思呢?她能一心一意跟着儿子过日子,儿子就善待她。”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是景旭对于未来妻子还是有那么几分期待的,不论如何,长得好看总比难看强吧。

  五皇子对于儿子的口是心非并不戳破,小孩子么,都是这样。

  如今的五皇子没多少的光芒,上面有太子,下面有宠妃所出的幼子,皇帝的视线很少会放在这位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儿子身上。

  不过这次的赐婚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儿子倒现在还是个光头皇子,心血来潮的皇帝很快地就给了五皇子一个郡王的册封。

  虽然不过是个郡王,可五皇子也是足够满意的了。

  这下子,京中谁人不说贾府的大姑娘是个旺夫的?

  这好话谁都爱听,平日里贾赦不见得会笑脸迎人,可但凡夸赞两句他家大闺女孝顺能干,这位定然是欢喜非常的。

  这样的性情,倒也说不上来好坏,不过却是让不少人对着这位国公爷改了看法。

  和郡王爷成为了亲家,贾赦在工部的日子更好过了,去相国寺接母亲回府的景旭在看过了未来妻子的容貌之后,跟个傻小子一样傻乐了好半天,虽然不至于在人前失态,可是让人送了好些首饰玩意儿地去贾府,便能瞧出来他的满意程度了。

  因着他的这个举动,贾府上下对着这位更加地满意了,便是贾娜,想想那日那人的气度,对着未来的生活有了那么一丢丢的期待。

  不论如何,不论到了什么境地,她都会过好舒服日子的,她从来不会委屈自己,所以未来如何,走一步看一步。

  好歹地现在也有了个好的开端,贾娜的绣工虽然不出众,可绣些小物件儿还是没问题的,很快地景旭就收到了双面绣的荷包,里头还有一首小诗,就不知道是谁的作品了……

  小夫妻这样的互动让贾赦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年少轻狂,果然也唯有少年人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https://www.bxwxbar.com/book/87295/810533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