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来生勿入帝王家 > 第4章 重生

第4章 重生


  自那日起,皇帝就歇在荣华宫里,日日照顾太后起居,可太后的身体还是一日坏过一日,只不过一直强撑着一口气而已。到得兴建玉陵的明旨下发那日晚上,就晏驾了。

  奕华并玉琼玉瑶等上书请去修陵兼日后守陵,皇帝一一都准了。奕华的折子原是被驳回的,经她面圣之后,一番长谈下来,皇帝拿朱笔不情不愿地勾了个圈,也算是勉强准了。

  按太后的意思,玉陵修的十分玲珑小巧,前后修了只不到三年便成了。钦天监择了数个黄道吉日报上朝廷,皇帝钦点了四月初五下葬。丧仪如何极尽哀荣倒也不消细说,世人想得到的,想不到的排场,也不过如此。只是落葬之后,倒发生了一件怪事,先前自愿代皇帝尽孝,前往玉陵为和宁皇后守陵的朝元夫人奕华,不见了。

  玉陵处皆为给皇家办惯了差事的人,自是十分伶俐机变,当即拿下了奕华的贴身女侍问了罪,赐了白绫,装裹之后便用一小棺葬在玉陵的陪园,这原本就是给她们守陵之人准备的。回宫禀告过皇帝后,对外只昭告天下说朝元夫人十分孝顺,因着太后的仙去哀伤太过,积下病来,久治无效,在四月初六这日,也薨了。

  随着太后身后诸事料理完毕,南朝惠和长公主远嫁北漠的这段故事,也似乎该渐渐湮没了。然则这一天夜里,玉陵地底深处的墓室之内,出现一个素服银钗的女子,赫然正是那失踪的朝元夫人。

  她捧着一个朴素不起眼的瓦瓮,端端正正放在太后棺椁之侧,后退几步,对着那瓦瓮和棺椁跪下,磕了三个头道:“公主,奕华幸不辱命。叔父,侄女能为您做的,也只能如此了,您和公主虽生不能同衾,幸而死后尚可同穴。玉陵毕竟是皇家陵园,守卫森严,日后奕华不能够再来祭拜叔父,这胭脂玉锁既是公主旧物,便留在此处长伴吧。”

  她起身后默默站了一会儿,在墓室一角掀了掀机关,从一小门退了出去。须臾之后,那小门从外关上,严丝合缝半点痕迹也无,墓室归于宁静,若非异变突生,或许将永远这样宁静下去。

  墓室的穹顶刻着霄汉星斗图,皆由各式大大小小的明珠美玉所嵌成,一丝丝透着墙壁长明灯的微光,或许将永远这样静寂下去。然则此时天上的星斗运转到恰好与墓室之内的星图一模一样,那些明珠美玉透出来的微光渐渐盛起,光芒中夹杂着星星点点,似乎有别样的魔力。那些发光体经过工匠的有心布置,本来大部分就射到棺椁之上,然后散到周围,而那瓦翁之上胭脂玉锁,竟然也渐渐透出光来。

  墓室内没有活人,也不知时间过去几何,又或者只是须臾。那穹顶上珠玉之光与胭脂玉锁的光先互相渗透,后汇集在一起难分彼此,把那棺椁和瓦翁齐齐笼罩进去,竟越来越盛,最后形成一道五彩光幕。若有人在此,能看见那光幕中依稀有两道人影,一男一女,翩然若仙。

  此刻天空中星斗渐移,有守陵值更巡视之人见那陵寝之顶有五彩之光冲出,直冲霄汉而去,只瞬息之间便不见,倒底不知道是不是自家眼花,也不敢声张,擦擦眼睛自走开了。

  因此更无人发现,在那五彩之光之后,自那东陵方向又有较黯淡的一线光影,随之掠过天际。

  南国老皇帝六年前晏驾后新帝登基,将原来安和的年号换为泰元,眼下正是泰元五年。而那一明一暗两道光影冲上天际后,融入星河,于那时光之流中不断回溯、回溯......不知行了多远。渐渐消失不见。

  ......

  安和十年的六月,泰州道一处名唤柳庄的村落里,一队队金甲禁卫,各执着一副画像,挨家挨户的搜寻着什么人。村中的里正挨家也喊着话,说是当今圣上爱若珍宝带了同行祭天的惠和公主在附近官道上走失了。此刻,村北一个破败的农家小院的灶间里,两个约摸十岁上下的小童,一男一女,紧紧攥着对方的手,脸上眼中种种复杂的表情神态,完全不似两个孩子。

  男孩虽两颊微丰,脸上仍带着稚气,已看得出眉如剑眸如星,竟是极俊俏的五官,一身粗布衣,虽打了几个补丁但浆洗得十分干净齐整。女孩看起来年岁比男孩还小些,生得更是玉雪可爱,着一身杏黄的广袖流仙裙,好几处都有龙凤纹饰,身份竟是十分的不凡。

  听得由远及近的军士的呼喝声,男孩眯了眯眼睛,嘴唇抿的很紧,手攥的更紧,似有千万般的舍不得。那女孩子似乎从某种震惊中恢复过来,拍拍男孩的手示意他放松,轻声说:“奕楨,哀......我这一次不再回宫去!”

  这句话果然起到了安慰的效果,那叫奕楨的男孩闻言乍惊,细想后竟缓缓吐了一口气,整个人松快起来,他的眼亮晶晶的似乎闪着光,盯着女孩子一眨不眨,声音异常愉悦:“跟我来!”随后从一堆杂物中,挪开一口缸,底下赫然是一个小巧的入口。

  两人钻了进去,那缸底有个把儿,男孩从下方又小心的一点点把那缸挪回去,入口之下是一口小小的地窖,两人也不管地上干净不干净,在角落里齐齐坐下,打量着对方,眉角眼梢里都是蜜。

  许久之后,奕楨轻声说:“嘉楠,天可怜见,我做梦也不敢想到,咱们竟能重回到这一日。”被叫做嘉楠的女孩轻轻靠过去,跟奕楨头碰着头:“我倒是奢想过重来一次。”她分说道“自那日奕华告诉我说他们合起来对付你,对付.....对付咱们。我就无数次的想,若再回到这一天,我真愿没有回到宫去......若可选择,我绝不愿再投生到这帝王之家。”说到最后,声音带颤:“阿楨,我这样没用,明知你受屈,连给你报仇都不能,唯有随你一死罢了......”

  这次轮到奕楨拍她的手,安慰道:“那几位都是你的至亲至近之人,若你能下的去手,也不是你自己了。”复又感叹:“华儿这孩子,自己逃出去也就罢了,何苦平白把事情捅你跟前去。我原本盼着你再安安稳稳地做上七八十年太后也就罢了,我在云岭之下总是等着你的。”嘉楠正要说什么,听得搜查之声渐近,遂收了声气。俩人拉着手,碰着头,一如许多许多年以前做惯的那样。

  这俩孩子正是玉陵内同葬的北漠太后萧嘉楠与南朝将军奕楨,也不知当日星象异动之后发生了何种奇事,俩人竟双双重生于幼年初见之时,二人多年相知莫逆,只照面一个熟悉的眼神对视即相互认出对方绝不真的是当年那个稚龄幼童,随机想到自身奇遇,只稍加试探,便惊喜的发现竟然双双重生到幼时。

  前世里此时嘉楠不过十岁,因皇帝偶然梦到上天吉兆,应在嫡公主身上,因而随皇帝祭天。祭天大典已毕,此时本该在回宫途中,却在一觉之后,鸡鸣时分醒来发现自己在一片坟地之上,恰遇到奕楨后,被救起回家。

  俩人都清楚记得,这禁军当日搜的并不仔细,回宫之后查处嘉楠于銮驾中失踪之事,方得知是贵妃在禁军中的兄长作梗的缘故。

  果不其然,只听得那些人在院子里倒腾一番,进了厨房摔碎几只碗碟,就出去了。

  俩人估摸着禁军都去了别处,才压着声音又絮絮地说了许多话。

  分离日久,一时多少话也说不尽,俩人聊起以后来。嘉楠果真异想天开要避出宫去,奕楨肚内转了十七八个不妥当,然一见嘉楠满怀期待的眼睛,他原是顺着她惯了的,此刻不忍扫了她的兴致,也兴冲冲的陪她臆想起来,心内只道“就当哄得她只高兴一刻也是好的”。

  奕楨道:“你知我们家原不是泰州人,父亲临终之前,叫我处置了田地往沧州投奔族亲去,你随我同去,过得两三年,我下场也不甚扎眼了,去考个功名回来。也不指望这个做官,咱们寻个地方,只管莳花弄草,垂钓酿酒如何。”

  嘉楠不由得一笑:“镇远将军要改考状元了?”

  奕楨本来要板着脸做正经,到底也绷不住笑起来:“我到底是一介武夫,就是做了弊也考不过崔峙之。只不过去碰碰运气,看是不是还出颜师傅当年讲的那些题目,若赶的巧了,混个举子出身总是可以的。”嘉楠想了想,这想法听起来仿佛倒有几分可行,当年在太学里的窗课少不了各地的时卷,这边各学生写出来不算完,师傅还掰碎了揉散了反复讲说修改,末了再自己修改好几遍,说是烂熟于胸也不夸张。这要再取不中,倒是个大笑话了。

  嘉楠虽说尊贵了一辈子,但也并非一味的不通世情,情知两人虽有山水田园之志,到底有个功名在身平日里也少些人来罗嗦,奕楨想的出路倒颇有几分可取。俩人说笑了一阵,原是顽话,倒叫她勾起几分认真起来,嘉楠想起一事来:“这便去你本家也没什么,只是我跟去算什么人呢?”

  奕楨叫她给问住了,嘉楠和他两人以后自然是要在一起的。这样一来,现在投奔本家,无论说是姊妹丫头都不妥当,随自己去寄人篱下几年,没个合适的说辞是不行的。此去沧州,一路少不了盘查问询,走失了公主,贵妃阻拦不过一时拖拖后腿而已,不说陛下那里,单皇后处是不找到亲女是决计不会干休的,更大的可能是嘉楠在路上就会暴露被发现。待要留下不走,这边刚刚搜查过走失的公主,闹得沸反盈天,只要给村民看见了她一个陌生面孔,傻子也会往上头联想起来。

  两人上辈子最后可说是手眼通天的人物,无论什么事情,只消一声吩咐下去,自有人打点妥帖。就有了什么急难之需,也有智囊军师献策,有能员手下跑腿奔忙。此刻,一个不过是父母俱亡的村童,一个是离开深宫的孤女,方发觉这等以往从不可能上心的些微小事,也犹如天堑鸿沟。

  刚刚的欢愉气氛虽被冲淡一些,不过嘉楠很快缓过来:“总是有法子的,这里是不能久留了,咱们先趁乱混出去了再说。”奕楨也同意说:“再不行,我在外只说要寻到本家去投奔,但不必真到沧州。待咱们出去后,路上就找个合适的地方,找个借口安顿下来。过几年风平浪静了,再做打算。又或者我们只在沧州附近留下,待到应试的时候我先回去,过些时日再去接你便是。眼下倒犯不着思虑太多。”

  于是奕楨仔细听了听外面确实没有什么动静了,出得地窖自去打探动静不提。不一会儿,扔了一大一小两个包袱进来。大包袱是他原先收拾好的行李,原本今日要出发去寻亲的。凌晨他去坟地给父母亲上香道别,预备趁早赶路,不期见到僻静处有昏迷的一个小女孩子,拍打不醒,才背回家中。

  而上一世嘉楠是在禁军破门吵嚷之时方才醒来,此刻俩人回魂重生,嘉楠虽然醒了,可这重生醒来的小公主,却没打算随着军士回到御驾的所在去。

  小包袱里是几件半新的男孩子粗布衣裳。奕楨在地窖外的声音略有些不自在:“你将就穿上我的衣服吧,妆成男孩子,我在外面守着,你好了就叫我。”

  嘉楠拿出衣服,粗布衫上虽不会有她衣物上用惯的熏香气味,只有淡淡的皂角香,这气味让她莫名的觉得一阵心安。略有些笨拙的勉强换好衣服,嘉楠取下了头上的珠玉收好,这才有些羞赧起来,她不会梳头!

  不得已,她小声的叫到:“阿楨......阿楨......你下来”

  看着奕楨跳下来,她捏着散乱的头发气恼道:“阿楨,这要怎么弄!”

  奕楨想起一事,嘴角不由的弯了一弯,自大包袱内摸出一柄牛角梳道:“我给你梳。”

  嘉楠规规矩矩坐着,奕缜轻轻握起一把青丝,嘉楠此时的头发并不特别黑,细细软软的,仿若稍微用力就会拉断,悉悉索索地滑过掌心,似也一并痒痒的划过奕楨的心里。他轻轻的通着她的头发,不知道想到什么快意的事情,抑制不住的轻声笑起来。嘉楠问:“甚么事情这样高兴?”奕楨的声音十分愉悦:“旧年阿日斯兰同我打过赌,说总有一日要亲手替你结长辫。后来没多久燕门会战的时候,苏合扎使人潜入中帐暗算于他,他当时躲的虽快,到底右手拇指还是被削了半截。后来据说他有狠练左手使枪,但是若说要用双手给你结长辫,拇指不中用的情况下,他倒底是不成了罢。”

  说到此处,他似乎极开心。嘉楠这才知道了当日阿日斯兰缘何大费周章命人做了百巧精梳来方便他亲手为自己结发辫。当日她只道这是漠北风俗,丈夫须得亲手给妻子结百条长辫以求吉祥。只当阿日斯兰干掉了死对头苏合扎夺得了皇位,坐的并不很稳,故而大力笼络自己这个新嫁的南国公主,做做样子,并不知还有和奕楨打赌这缘故在里头。她不想说出此节坏了奕楨的兴头,也不想就这个话头继续谈下去,只说:“他害你这样苦,以后不要提他了罢。”

  奕楨不以为意:“阿日斯兰说到底还算是个枭雄,若是换了我,坐上了那样的位子,也必定要为本国长远打算,未必肯放过邻国有威胁的大将。两国相邻相交总是尔虞我诈,他做了皇帝总不好心慈手软。何况,当日我就是活着的时候,与你隔着玉关云岭,与死了又有什么两样,到不如现在你我侥幸竟然重逢。如今因祸得福,你也不必介怀了。”

  嘉楠见他甚是想的开,于是也不再说甚么。

  奕楨替嘉楠挽好头发,嘉楠伸手摸了摸,十分满意,拿过牛角梳在手上比划了一会儿,复又叹到:“我连梳个头都不会,以后少不得都一样样学起来罢。”奕楨一把抢过牛角梳,凑到嘉楠耳边,极狗腿地说道:“殿下,臣愿日日为殿下分忧。”

  嘉楠觉得耳根有热气呵过来,痒痒的。慌乱间扭头来说:“殿下不殿下的不必再提,以后只叫名字便是了。”奕楨犹自凑了头在那里,躲避不急,嘉楠扭过来仿若送上门来一般,奕楨反应极快的趁势亲了一口:“是,楠楠。”嘉楠又羞又气又觉得有点甜,待要打过去,奕楨已经捉住她的手:“咱们乡下叫可人心疼的小姑娘,可不就是囡囡。”他掰开她的小拳头,在手心里把囡字一笔一笔写给她看。

  嘉楠把掌心的囡字慢慢收起,窝成小拳,凝望他半晌:“阿楨,咱们走罢!”


  (https://www.bxwxbar.com/book/87294/805835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