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狂舞九霄 > 第111章 快,快,快!

第111章 快,快,快!


  

  只听王大户哈哈一笑,向风缘道:“你既想要,那便拿去吧。”说着便将手中的黑色葫芦瓶向风缘递去。

  风缘急忙接过葫芦瓶,笑道:“多谢王爷爷成全。”

  至始至终,王大户也没问风缘究竟要这个黑色的葫芦瓶作甚,尽管风缘解释过,但他与众人均知,那只是风缘随口捏造的一个片面之词罢了。

  要说最疑惑不解的,当属风老侯爷,他实在不明白,风缘为何不惜被王大户缠上也要得到这个黑不溜秋的、毫无宝贵可言的葫芦瓶。

  在他看来,风缘此举乃大大的不妥,愈加大大的不值,既然宝丹已经到手,实在不值得为了一个破瓶子而和王大户多所废话。

  其实,对于这些,风缘何尝不自知?他又如何想要那个黑漆漆的葫芦瓶,更为此不惜担上被王大户纠缠与其探讨古董到天昏地老、海枯石烂的风险?

  原来,风缘所以这么做,却也是有一番苦衷的。当王大户就要将那个黑漆漆的葫芦瓶收入怀中之时,他的脑海中突然毫无征兆地出现了一句话:“快,快,快!将那个葫芦瓶抢过来!”

  风缘感觉得出,这句话说得甚是急促,而且极有威严,令人不自禁地便要听从。也显见事关重大,说话之人修为深不可测。

  在他脑海中浮现的声音,他起初只道是像“传音”一类的神通,说话者以高深的修为,将声音送入他一人的耳中,旁人即便是靠在他身边,也无法听到,但不管声音如何细微,话总是要说的,口多半也是要张的。

  可风缘斜眼偷看各人口唇,那时竟没一个在动,更没一个在说话,但是那“快,快,快!将那个葫芦瓶抢过来!”的声音,却清清楚楚地响在他脑海中。

  他一想便知,出现在他脑海中的声音,恐怕未必是大厅上的哪一个人以“传音”的方式说给他听的。

  起初他只道是风老侯爷以及风预大将军等几位至亲传音给他的,但他偷眼察看几人脸色和口唇时,便又否定了这一想法。

  但那“快,快,快!将那个葫芦瓶抢过来!”的声音,如果不是他的几位至亲或大厅上的某一个人说给他听的,那又会是谁?目的又何在?

  因而一霎时间,他便怔住了,可是那“快,快,快!将那个葫芦瓶抢过来!”的声音,又在他脑海中响了起来,哪容他呆滞得片刻?似那说话之人知道他怔住,所以便不住口的连声催促于他。

  风缘一时间直转过了无数的念头,满腹疑云难消,浑不知那声音为何会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也不知那声音是何人所发,更不知那说话之人为何要自己抢下王大户手中的葫芦瓶。

  可是那声音不住地催促,焦急之极,显见事关紧要,风缘只愣得一眨眼的功夫,尽管诸多疑惑,也便置之不理,暂且先按照那话中的指示,将葫芦瓶弄到手再说。

  风缘当然不会那么蠢,完全遵照那声音的指示直接从王大户手中抢夺葫芦瓶,别说他抢夺不过来,即便是能抢夺得到,他也不会那么做。

  于是便急忙出口打断王大户收回葫芦瓶,也才有了后来风缘向王大户讨要葫芦瓶的那一幕。

  风缘对那说话之人是又好气又好笑,这完全是不分形势的瞎指挥、乱扯淡哪。也很显然,那说话之人必是平素抢夺惯了别人的宝贝,而且还是此道高手,因而才会不假思索地便出声叫风缘抢夺。

  倘若风缘真的昏了头,完全依照那声音的指示出手抢夺王大户手中的葫芦瓶,那可乖乖不得了。

  今日风缘的成年礼半途而废事小;一场典礼喜宴不欢而散也不甚打紧;风王两家之间的硝烟从此一点即燃也无关紧要;但牵一发而动全身,连带着白雪王朝接踵而至的大战,便一发不可收拾,兹事体大了。

  虽说葫芦瓶倒是到手了,但是福是祸,风缘一时也难以分辨得清楚,不免心下大是惴惴,但此后被王大户诸多纠缠与其谈论古董,多半是在所难免的。

  只希望风缘大发神威,令王大户不敢再起收徒之念,也不敢再有让他和他找一处人迹罕至、荒无人烟的地方,比之如“向仙山”那种鬼地方,长久居住下来探讨古董,直探讨到他奶奶爷爷乌龟王八的日月无光、昏天暗地才好。

  好在羊肉吃到了,即便惹了一身羊骚,也算两相抵过,好坏掺半,略有安慰罢。

  便在此时,突然一个若有若无的声音从门外传将进来,这声音初始时轻飘飘飘的,轻细如蚊鸣,却也听得清清楚楚。越到后来,越是响亮,传到众人耳中之时,已是石破天惊、惊雷乍响。

  这声音一字一句地传入众人耳中,听似高昂洪亮已极,但却入耳中正平和,温和舒坦,并不震人耳鼓。

  尤其初低后高,甚是值得称赞,但更加难能可贵之处则是,低者能令人听得清清楚楚,高者也并不震耳欲聋。

  说话者修为之高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还有这声音倒似随意说出来一般,并不像王小胖那样乃是用力扯着嗓子喊出来的。

  单就以这声音而论,王小胖不免太过于相形见绌,差之甚远。

  响在众人耳畔的话语便是:“圣上驾到!”

  风缘一听到这句代表了权利之顶峰的话语时,不自禁地一怔。相比于众人的敬畏恭敬,他脸上的神色却是颇为古怪,似追忆、似感慨,似神伤,似温馨,仿佛在异界找到了一点属于家乡的味道一般。

  众人出门迎接中,只见一小队人马已经来到了风家的大门外。

  除了抬轿子的几人之外,随身护卫的就只有七八人的模样,这些人的衣着都不甚华贵,只是普通的长袍披甲,比之王大户的随从,也是有所不及。

  但他们一个个的精神面貌,却都十分旺盛充盈,不似王大户的家丁随从们,一个个都蔫鼻打盹的死样儿。

  ;


  (https://www.bxwxbar.com/book/83807/3380486.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