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


“再过五日便是你的生辰了吧。”

        唐铮一愣,片刻后点点头。

        农家人不注重生辰,想起来了就下碗长寿面,想不起来也没什么,日子照常过去。此时唐玉茗陡然提到,没怎么过过生辰的少年一下子间尚未能反应过来。

        唐铮是被寄养在唐家的,当初将他送来时对方便告知了生辰,方便给娃娃算年纪。小家伙是春天出生的,按照日子算下来,正巧今年唐铮的生辰在春分这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几只新燕停在院中树枝头,叫声清脆悦耳,看向树下两人。

        唐玉茗拿过少年手里的蒲扇,时不时对着柴禾扇一扇,继续道:

        “我打听好了,隔壁青林府有一教书先生,束脩不贵,还给远来的学子提供食宿,甚是方便。镇上商队每七日就前往一次,待你过完生辰,我便送你去青林府读书可好?”

        当今天下以洲、府、镇、村为级别划分区域,共有三十六洲,四百零二府,及其下若干镇、村。唐玉茗所在的百花镇处于易江府的管辖之内。不过百花镇虽属易江府,却是处在边边儿角上,离府城远得很,反倒是距隔壁青林府要近些。

        易江府同隔壁青林府紧挨着边,往来路程修有官道,故而百姓往返十分便捷。并且此二府一道皆属于上岱洲所辖,地处江南,民风民俗极为相似,界限也便更淡了。

        不过虽说易江府紧邻青林府,又修有官道,但在交通匮乏的古代,从百花镇前往青林府也需两三日路程。

        见唐铮不说话,唐玉茗以为他觉得远,继续劝道:

        “青林府虽然远了些,平时不方便回来,但多少去的也是府城,比百花镇大多了,那里学子的学问定然要比镇子上做的好,况且平日还能住在书院,比起日日赶路要好上不少。咱们百花镇虽处于易江府,府城也有不少教书先生,但终究还是离得远了些,倒不如青林府府城近。况且那教书先生门下学子不多,教导起来不至于太分心思,于你也是有益。”

        古人或许听到出远门就要担忧,但有一颗现代心的唐玉茗觉得,不就是上寄宿学校嘛,自家崽一定没问题的。

        况且以如今的交通条件,在易江府和在青林府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反正都不能走读,一来路程远,来回就要以日计时,二来也不方便,耽误学习。是以一旦上了学,或租或赁,学子们都是选择住在书院旁边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住在学校方便。

        唐玉茗这边说了一堆,那边一直没有开口的唐铮慢慢仰起头,愣愣开口:“哥刚才说,要送我去读书?”

        唐玉茗口干舌燥:“”

        敢情我这么多话,都白讲了?

        “否则呢?我刚刚讲了这样多,不正是在说这事?”唐玉茗好气又好笑,“还是说,小铮不想去读书?”

        “不是的,”少年连忙摇头,“只是……”

        村子里但凡送得起孩子读书的人家,不是家中富余,就是格外疼孩子。便是整个百花镇,也没多少人家愿意出这束脩送孩子读书。

        如今家里只剩下他们二人,按照常理,自然该是他们二人一同想办法维持生计,攒下银钱,日后也好说亲成家。

        现在唐玉茗好不容易靠小生意攒了些钱,眼看日子就要过得轻松起来,却选择送唐铮去读书

        不知该夸一句好,还是该说一声蠢。

        唐玉茗似乎看出了自家崽的心思,揉了揉他的脑袋,认真道:

        “日子是自己的。若是你不去读书,选择留在桃花村,然后到了年纪,娶妻生子,浑浑噩噩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但是小铮啊,这辈子这么短,这天下却又这么大,我们脚下的土地究竟有多广,你呆在村里是很难知晓的。既然有机会,不如去念书,去瞧瞧那条你想不到的路,或许能看到些完全不同的东西。”顿了顿,他又状似玩笑般地道,“当然,我还等着你考个秀才回来,给咱家免去税收呢。”

        其实考不考秀才唐玉茗并不在意,只要主角能够逃离原书那撕心裂肺的结局,能有他该有的命运,那就行了。

        这样一个本性良善的少年,实在不该最后被逼成那样的人。

        唐铮静静地坐着,漂亮的眼睛认真看着唐玉茗,良久点头:“好。”

        唐玉茗便笑着摸摸他的脑袋。

        ————

        日子一天天暖和起来,很快到了仲春,嫩粉桃花坠在枝头,树梢绿意已经有盎然趋势,配合着雏鸟轻啼,花香四溢,倒很有生机活力的气息。

        唐玉茗的早点摊子给他扬了名,这段时日又新增了一批码头船运的搬工食客,叫他赚上不小一笔银钱。

        “唐老板,一份甜面酱饼子,再拿两个花卷并一块红糖发糕。”

        唐玉茗对面前留着胡子的汉子应一声,立刻熟练拿油纸包了点心。

        “福贵哥今儿又要随船出去呀?”

        这汉子是船上的搬工,前不久整条船被本地一户员外买下,如今不外出时便停在百花镇码头。汉子自打一开始吃了唐玉茗的点心后便日日光顾,一来二去自然就与之熟悉了。

        此时叫福贵的汉子接过油纸包,又把酱饼往嘴里塞,大大咬上一口,道:“可不是,近日员外老爷接了个茶叶生意要做,我们得去南边儿跟着搬货,两三天回不来哩。”

        这些搬工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有些连个家都没有,船在哪,人便在哪,一年四季只将船当作自个儿的家,倒也早就习惯做个飘摇客。

        唐玉茗听了心下一动,又与之就着这个话题谈了一会儿,询问过些随船出行的细节,方才道:“福贵哥此去,我想托你帮我个忙……”

        唐玉茗慢慢与他说了,福贵听过大咧咧点头,道:“放心,小事一桩。”

        ……

        收了摊,唐玉茗回到家里,便见唐铮端端正正坐在院中拿沙盘练字。

        因着即将赶赴学堂,唐玉茗取消唐铮每日清晨帮忙出摊的行程,让他在家写字。

        先前唐玉茗已经教过少年认字,小主角学得很快,不过数十日便已能阅读通顺,自行学习了。然而对于这软笔书法一说,写了十数年硬笔字的唐玉茗便没辙了。

        他想了想,在镇上的书铺挑了本工整楷体字帖,带回去给人每日练习。

        唐铮学得快,手也灵巧,如今的字已经大有进步,是让堪堪能拿稳毛笔的唐玉茗自愧不如的水平。

        少年的伤早已大好,如今脸色红润,眉眼好看,身量更是拔高了不少,坐于院中腰背挺直的模样,更加符合他这个年纪该有的少年之感。

        唐玉茗一进院门,看到的就是自家崽认真学习的大好景象。

        “小铮,练得如何了?”唐玉茗放下推车,走到井边洗手。

        “哥,”唐铮利落写完最后一划,走过去欲伸手整理推车中的东西,“已经练完了,我来收拾吧,哥去休息一会儿。”

        唐玉茗并未让他负责收拾东西,两人坐下后,他发出了中国式家长都会发出的声音:“没事,小铮专心读书便好,其余的我来就行。”

        此时时辰尚早,两人坐在院中石凳上,边休息边闲聊。

        屋檐树梢上停了几对雀儿,也跟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不热闹。

        唐玉茗起身活动下筋骨,动手开始做家务。

        虽说不让唐铮麻烦,但少年还是如往常一样跟着处理杂事,两人很快就将东西收拾完毕,家中院落井井有条。

        唐玉茗美滋滋搬了个躺椅在院里,手中捧着杯茶,眯起眼睛晒太阳。

        青年身材颀长,长相清秀,气质温和,躺在藤椅中模样悠然,一缕黑发从椅边垂下,随着主人的动作一晃一晃。

        空气中是春天独有的味道,院落里是春天特有的暖阳,江南农家在这个季节有着独于自己的一抹悠然闲适,再配上一杯清茶,一张藤椅,好不舒适。

        躺着躺着,日头就逐渐升高,到了吃饭的点儿了。

        唐玉茗收拾东西进了厨房,开始着手准备午膳。

        如今已出了初春,步入仲春,天气越发暖和起来,这时节春笋正是鲜嫩可口的时候,唐玉茗便在早集买下不少。

        他打算用春笋做几个清爽的时鲜小菜,养胃清热。

        一道竹笋炒肉丝,笋和肉皆切相成等粗细的条状,起锅热油,入锅翻炒,笋丝嫩脆爽口,肉丝鲜嫩多汁,清淡之中却能叫人品出极致的鲜,回味无穷,不论下饭还是品尝,都是道极为合适的家常菜肴。

        一道凉拌竹笋,清爽解腻,因着无需过油,只要将竹笋入沸水烧开,再晾凉辅以盐,酱,醋等佐料,用筷子拌匀,正是极大程度地保留了竹笋原本的清香,将食材本真的味道发挥出极致。

        一道竹笋炖蛋,用最嫩的笋尖切细剁碎,倒入蛋液中打散,再加适量温水上锅炖,鲜美滑嫩的炖蛋中加上竹笋清香,是独属于春天的味道,碗中金黄一片,再于上面撒上些许碧绿葱花,淋上酱汁,乍闻乍看都极引人胃口。

        再一道竹笋烧鱼作主菜,肥美的鲫鱼两面煎至金黄,加适量清水、酱盐等作料烧开,再倒入切好的竹笋,小火慢煮,等待竹笋的鲜味与鲫鱼的鲜味交相融合,成就一道极致的美味。

        香浓的鱼汤咕嘟咕嘟冒泡,竹笋被鱼香包裹,嫩脆爽口,戳一筷子鱼肉,鲜嫩多汁,正是两种食材的完美融合。

        唐玉茗将碗筷摆上,朝屋外喊:

        “小铮,开饭了!”


  (https://www.bxwxbar.com/book/70883989/30185455.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