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朝元歌 > 第九章 意外

第九章 意外


  

  很久没有看见五姐皱眉头了。印象中的五姐,一直都很淡定从容,从来都是她安慰自己。

  永昀看着愹晞奇怪的反应道:“没有啊……我们午饭是在内院陪母亲用的,只听卢妈妈催促母亲早些歇息,说昨晚没有睡好。”

  愹晞觉得差不多是自己猜的那样了,只有琴瑟和鸣的夫妻,才会心意相通,一旦一个人出事,另一个人也会有所察觉。

  至少在她看来,爹娘之间感情深厚。

  愹晞看着永昀坐立不安的样子,想着与其让他猜,倒不如说明白了好,便要开口告诉他。

  却突然听见外面有蒋氏身边的丫鬟若梅的声音:“袁嫂子给开开门,太太叫我来给五小姐传话!”

  愹晞就给永昀示意了一个噤声的动作,两人坐在那里屏气凝神地听外面的动静。

  袁婆子立刻下炕前去开了门,却和以往一样,只是冷冷问她:“传什么话?”丝毫没有让她进来的意思。

  愹晞却知道袁婆子是怕若梅看见永昀在屋里面。

  若梅平日里并不怎么和袁婆子打交道,袁婆子丝毫不给面子的举动让她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

  她颇有些尴尬,只好道:“县丞太太跟太太说着话呢,太太就晕过去了,卢妈妈叫人送了安神汤进去……县丞太太已经告辞了,太太叫我们把外院的五爷和两位小姐都传过去。我当时没在屋里,听说是老爷打仗的时候受伤了。您让我进去给小姐说一声。”

  愹晞却已经在她说完话的时候站在了门口,面色沉静如水:“我都听到了,若梅姐姐知道多少?能不能再说细致些?爹爹伤的重不重?”

  若梅有些局促:“我没在屋里……也不知道。这些都是听澄烟说的,她去外院叫五爷了。”

  愹晞立刻道:“麻烦姐姐等等,我进去简单收拾一下就跟你去明嫣堂。”

  若梅看着袁婆子一副死水般的面孔,巴不得早些离开,忙道:“那您快着点儿!”

  愹晞就进去嘱咐永昀:“……等我走了,你就从这儿溜出去,想办法避开澄烟,换身衣裳就赶过来,就说你在睡觉。千万别叫人看见了,这节骨眼上,别给娘再添堵。”

  永昀也把若梅的话都听见了,自然已经猜到了愹晞为何紧张:“你放心,这儿离二门这么近,我没问题!”

  愹晞跟着若梅往明嫣堂去,走的时候还没忘给袁婆子福了一礼。

  一路上很安静,下人们或是还在午睡,或是已经知道了自家老爷的事,都不敢大声喧哗。明嫣堂就更安静了,守在院里的丫鬟们脸上个个凝重地让人喘不过气,压抑地愹晞一颗心狂跳不已。

  进了屋子,蒋氏正在卢妈妈的劝慰声下小声抽泣,见愹晞来了,忙沾了泪。又埋怨道:“玉晟呢?怎么如今倒没她妹妹懂规矩!”

  众人都知道她正是伤心的时候,不敢辩驳。

  蒋氏又向愹晞道:“你先去西次间把饭吃了。”

  愹晞应诺,若翩就引着她进去。

  或许是因为饿过了反而不饿,也或许是因为心里惦记着事情,愹晞根本没什么胃口。她想问问若翩,可看到若翩那绷得紧紧的下巴,话又从嘴边咽了下去。

  那是打定主意不告诉她的样子。还是要问娘。

  愹晞只吃了几口东西,就咽不下去了。

  正出了西次间,就看见正给蒋氏行礼的愹暄。

  蒋氏看到爱女,刚止住的泪水又流了下来。愹暄忙伏在她身前劝她:“爹爹出了事,我们也都急。您不能只顾着伤心伤了身子,我们这些儿女还指望您拿主意呢!”

  卢妈妈也道:“是这个理儿!太太,你就是不为自己,也要想想几位哥儿姐儿。”

  蒋氏这才渐渐收住泪。

  见愹晞出来,蒋氏问道:“吃好了?”

  愹晞心里焦急着傅大老爷的事,脸色也不好:“用了半碗粥。娘,爹爹……伤的……重不重?”

  蒋氏面如死灰,“以后连弓都拉不起来了……”

  那个教她骑马的爹爹,那个带她扬鞭驰马的爹爹,那个在马上英姿挺拔的爹爹,那个提到战场就豪情万丈的爹爹,以后却不能表演百步穿杨给他的子孙看,不能打猎与他的儿女同享,不能像他展望的那样,亲自教授儿孙武艺……

  愹晞想想就觉得心疼。她只盼爹爹能高高兴兴的活,不要因为这件事一蹶不振,不要像她前世的爸爸那样,在事业失败后整日醺酒,害的妈妈在背地里不知流了多少辛酸泪。

  蒋氏看着愹晞眼眶中蓄着的泪,那从前在心里积下的不满也稍稍淡了些,到底叫自己一声“娘”。蒋氏向愹晞招手道:“过娘身边来陪我坐坐。”

  愹晞乖乖的上前,蒋氏搂着她的肩,有下没一下地轻抚着。

  很少有这样亲热的时候,娘亲心里还是有自己的吧!愹晞心中像淌过温水一般舒服。

  愹暄心里也稍稍有些欣慰,娘和妹妹之间至少缓和了些。

  一时间,屋里静得只有蒋氏微微的叹息。

  门外突然传来“哒哒”的跑步声,只听到有小丫鬟惊道:“五爷可慢着些!”

  帘子还未被挑开,却先听到傅永昀的声音:“母亲,父亲伤得重不重?”

  见永昀进来,若萍已经迎了上去:“五爷慢些!别冲着太太和二位小姐。”

  永昀果然慢了下来,走至蒋氏面前行礼:“给母亲请安!”

  蒋氏让卢妈妈扶他起来:“……就别顾着虚礼了。”见他衣衫有些凌乱,以为他是刚刚睡起来,赶得匆忙了些,并没出言责备。

  愹晞却在心中大松了口气,幸而蒋氏没看出什么端倪。

  澄萍端了凳子给永昀坐下,又替他沏了茶端过来,只听永昀道:“……当时二哥走的着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我下学又比较晚,二哥就只跟让人接我回来。弦笙路上跟我提了一句。却不想竟是父亲受了伤!”

  蒋氏微微摇了摇头,眉心皱的更厉害了:“不止这个。刚刚我也只顾着伤神,没跟你们说到,杨太太还说,景平伯世子殁了。可怜了昭姐儿,算着都有八.九个月的身子了,这一下可怎么是好!也不知道她挺不挺得过去,只盼她想开些才好,别误了大姐儿,三四岁大的姑娘,盼着她这个做母亲的照顾呢!”

  三姐弟相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担忧。

  阖府上下,但凡说到出嫁的小姐,无一不感叹大姑奶奶傅愹昭。都羡慕愹昭福气好,嫁给了景平伯府的世子爷,成了贤妃娘娘的侄媳妇,还能时不时进宫。又和大姑爷琴瑟和鸣,成婚近十年都如新婚夫妇一样要好。难能可贵的是,即便是愹昭嫁过去四年都未有孕,景平伯世子萧裕璟都未曾纳妾,也没有抱怨妻子。

  愹昭不到三岁生母郭氏就去了,后来傅洪武虽又娶了蒋氏,可她自小却是在傅洪武身边长大,小时候还常常装作小厮出入军营,性格刚烈。如今骤然丧夫,也不知道该有多伤心难过,更不知会不会做出什么想不开的事!

  蒋氏又想起了二房,特别是自己那个弟妹,不知道这次回去她会不会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来。

  蒋氏觉得自己头更疼了。

  樊姨娘身边的丫头春荷奉命过来问话:“……我们姨娘挂心老爷的事儿,让奴婢前来问一问。”

  蒋氏身边的若翩领她进来,可她如今心里也没个谱,只好道:“回去跟你们姨娘说,老爷只是受了点伤,让她别太担心。若真有心,多多在佛祖面前拜一拜吧!也算是尽心了!”

  春荷欠身道:“奴婢知道了。”

  蒋氏又嘱咐她:“黎哥儿那里就不要吱声了,免得他年纪小,什么都不知道地乱嚷。”

  待春荷回去,蒋氏身心俱疲地深深叹了口气道:“你们也都先回去吧,等晖哥儿回来了我跟他商量商量。只怕这些日子是要有的忙了,最迟咱们也得在年前赶回去,都琢磨琢磨屋里的东西,别临走的时候还手忙脚乱的。”

  三人齐齐应“是”。

  愹暄出了明嫣堂,路上和大丫鬟泰兰感叹:“稚如她什么都好。以前总觉得她不灵光,如今却是不用点拨就通了。这次冬青的事,她看的就很准。可偏偏在管束屋里人的时候就像少了根筋似的……”

  泰兰想起了冬青平日里的做派,心里一动:“冬青平常话倒说过不少,不过有时候做起事来却没底气似的畏手畏脚的。这次的事儿,她倒是撞破了胆。前段时间太太还说赏她份恩情把她嫁个好人家呢。”

  愹暄一怔,旋即笑了起来:“还是你们平日里来往的多些……找个时候我们去找五妹说说话……”

  主仆俩说说笑笑地回了谷舍阁。

  明嫣堂里,蒋氏把愹晞留了下来,“你姐姐吃完饭已经跟我说了,冬青去的是玉树琼枝。你打算把冬青怎么办?”

  如果不知道蒋氏的打算,愹晞还想把冬青放出去做正头娘子,可既知道蒋氏的意思,少不得还要顺着她的话说。愹晞沉吟半晌道:“打她十五板子以为警戒之意,再把她发卖了就是。”虽然知道在这里买卖人口是很正常的事,愹晞在说这话的时候还是觉得异常别扭。

  蒋氏鼻子里发出微微一声“哼”,冷脸道:“她既贴着给人做小,那便去做,也当是圆了她的心愿。这种搅乱家里的祸根,是不能再留了。我已经跟卢妈妈说过了,看哪户人家要,买过去给人做妾好了!”

  愹晞不敢抬头看蒋氏的眼,只是小声应道:“我听娘的安排。”

  蒋氏这才让她回桂梨堂。

  傅永晖赶在了晚饭前回来。

  “……杨大人说,爹倒也不要紧。这一仗在榆林卫打的艰难,甚至还险些丢了银州关。爹和归德将军、景平伯世子骠骑将军斩杀北卫大将费康,歼灭万人敌军,立有战功,圣皇上必会重赏。且世子因战伤不治而亡,皇上也得顾忌着后宫,只怕还会有所追封。爹要是能得圣上垂怜,官至正三品也有可能。再不济,保住如今的榆林卫指挥佥事一职也不是问题。捷报是十月十二二更时分六百里加急发出去的,大军昨日一早天亮后就已经拔营回京了。”

  归德将军就是傅永晖的准岳丈阮俊明,可他却想不明白杨总兵为什么跟自己说这些,还分析得如此透彻。

  蒋氏只觉得看到了儿子,就像找到主心骨了一样:“还好只是受了点伤……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知道庙堂上的事,你既说圣上将有恩与你爹,我心里也有点底了。”叹了口气,蒋氏又似感叹道:“世子是贤妃娘娘的亲侄子,娘娘又是元徽王和五皇子的生母,这些年虽说不上宠爱,但旧恩也没曾断过,又是跟着从潜邸进宫的,皇上必然会顾及着。想想早些年,皇上还是皇子的时候,娘娘多风光。就是后来进了内宫,元徽王记在皇后娘娘名下养的时候,也比现在的光景好。只可惜元徽王英年早逝,贤妃娘娘如今都成太后的人了……唉!也不知道你大姐她怎么样。天可怜见,自小就没了亲娘,如今又没了丈夫。等出了孝,那爵位就该申给他们家三公子了吧?毕竟是嫡出的,虽说年纪小些,到底名正言顺。只是到时候有了新妇,不知道会不会嫌弃寡嫂碍眼……”

  前面的话涉及内宫,蒋氏一众夫人太太们说出来,那可以当时茶余饭后的闲谈,可傅永晖要是妄加评论,可就有别的含义。虽说现在家中,可永辉向来谨慎。蒋氏哪里知道这些,她只听儿子应道:“大姐如今孀居,不好在外头走动,您回京以后,多去看看她,陪她说话也是好的。焕明跟世子两兄弟感情很好,倒不会苛待寡嫂,就是到时候娶亲的时候,咱们家也留个神,仔细些新妇的人品,别叫大姐受了委屈。”

  景平伯府萧三公子,名裕玚,字焕明,是萧裕璟的胞弟。萧裕玚前面还有个行二的庶兄萧裕珉,字仲石。

  蒋氏只当永晖不愿谈及宫里,便说起了冬青的事。

  不一会儿下头的人传了少爷小姐们到明嫣堂用饭。


  (https://www.bxwxbar.com/book/59873/576206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