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大唐复兴 > 第七话 《大唐复兴》说明 上

第七话 《大唐复兴》说明 上


  1、《大唐复兴》以《旧五代史》的记载为基础,对蔡东藩所著《唐史演义》之“唐末篇章”和《五代史通俗演义》之“后梁兴灭”加以合并、编译,主干皆是史实;正是模仿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三国志》的演绎。大别于罗贯中的《残唐五代史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中后梁、后唐部分,第二十六回——朱温掣剑挟王铎,第二十七回——刘知远大战梁兵,第二十八回——李晋王同台解围,第二十九回——朱温计逼五侯反,还有李克用死后主掌讨梁大军的潞州王李杰,在史书中都找不到记载,纯属民间传说、作者杜撰。讨伐李克用的主要是朝廷禁军、关中藩镇和云州赫连铎部、幽州卢龙军,朱温只出动了小股军队,关东其他藩镇更未参与。至于李克用父子和朱温父子之间——潞州大战、柏乡之战、胡柳坡之战、德胜和杨刘之战,《残唐五代史演义》中都未提及;而这些在新旧五代史都是浓墨重彩的重头戏,《大唐复兴》作了详细描写。《大唐复兴》还对朱温与东、南两面藩镇之间的大战史实也作了重点描述。

  《复兴大唐》的一个主要原则:力求再现相应史实。除李克用诛杀高思祥、高思继兄弟一事例外,凡史书上有记载的,统统按照记载展开。

  《复兴大唐》通篇都采用场景式描写,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展现;每一个场面之前先标明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并包含了重要人物的身份信息;部分场景结束,还安排了题外话或结语,以促进故事的延续和完整性,或作为上下场景的衔接。这算是有别于其他五代故事的一个特点吧,旨在为以后更直观地呈现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做一点儿探索。

  《复兴大唐》试图模仿《三国》的雄阔、纵横和忠义,兼纳《隋唐》的豪猛、侠义。在模仿《三国》的政争、征战的基础上,吸纳《隋唐》的特色因素。因此有前期类似曹操的朱温雄霸中原,效仿曹操的徐温掌握了杨吴实权却不夺名义上的王位;有以维护正统自居的忠于大唐的藩王李克用,与刘备有些相似;有悍然称帝的野心家刘守光、刘汉宏,与袁术相像;有结义三兄弟孙儒、刘建锋、马殷,义气堪比桃园;有类似贾家楼兄弟的庐州三十六英雄;有更高层次的十三太保;有类似十八条好汉的二十八猛将,有三老、四绝;有众多落第举子的峥嵘。

  以朱温为例:只他因天生勇力,更兼名师授艺,身居第十四位的猛将。每每与人对阵,他打得过则痛下杀手;打不过,则趁败相未明之时,抢先认输交好。朱温风云际会,成就霸业;却在潞州和柏乡两场大败之后变得畏敌如虎。一旦丧志,**无度,枭雄气短,命丧亲子之手,令人嘘唏。突出的,还有他的残忍嗜杀。有一次,朱温率领军队在巨野一带打了一仗,在清理战场的时候,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常人认为这是不吉祥的象征。而朱温却觉得,老天爷不高兴,因为我们杀人没杀够。于是下令把所有战俘杀光。当然瑕不掩疵,朱温的英明神武也远超平常,否则怎能在四战之地的中原击败强邻,称霸一时呢。

  小晋王李存勖更与李世民的作战风格有些相似,常常亲自带人侦探敌情,带少数侍从诱敌,冲锋在前,喜好冒险;当然登基之后,李存勖的所为则与李世民大相径庭,不过《复兴大唐》写到后唐建立,戛然而止,并未涉及李存勖的败亡。

  2、《复兴大唐》的二十八猛将倒是在罗贯中的《残唐五代史演义》“二十好汉”的基础上排定的,不过后梁灭亡之后才大显身手的刘知远、石敬瑭、史弘肇、郭威、景延广都未出现,而换补了杀人魔王孙儒、禁军大将李顺节、二太保李嗣昭、宣武军大将霍存、朱温手下奇将李思安五人。二十之前的排序根据情况有所调整,但变化不大。二十之后的八人:江南第一猛将周本、杨吴悍将朱延寿、智勇双全命运多舛的刘知俊和宣武军猛将张归厚、张存敬、王重师、牛存节、杨师厚,都是新旧五代史上标名挂号的人物,战功赫赫。这二十八人武技、力气两全,缺一不可,与人单打独斗出类拔萃。他们之中很多人的武技青出蓝而胜于蓝,在师傅的传授的招数上有所创新改进;而纯粹以武技见长的史敬思、高励顺、金刀将杨会和善于以一挡十、对付普通兵勇的夏鲁奇如与他们单挑则不如他们。再说除了前八名的猛将对战他人可以轻易胜敌外,在单打独斗中想击败勇猛的对手,即使不在排名中的勇将,也绝非易事,没有几十个回合是拿不下的,杀死对方更不容易。因此排名第九的周德威屡屡用智,方擒斩宣武将陈叉、卢龙将单廷圭。除了李存孝之外,排名仅仅相差一二的两位要分出胜负,也不是一会半会的事儿。

  《大唐复兴》更多的像《三国演义》,而不是《隋唐英雄》,故而单靠猛将的匹夫之勇在征战之中,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例如李存孝河阳大败,受困邢州束手出降,其他猛将失利之事更是屡见不鲜。所谓恶虎难敌群狼,兵败如山倒,再厉害的角色也独木难支。谋略在征战中更重要;猛将用智,才可战无不胜。(当然这个猛将榜是个开放的体系,有兴趣的朋友尽可修正。)

  至于很多战绩同样不俗、甚至更为显赫的将领,如朱温早期第一统军朱珍、朱温后期的重要将领康怀贞和智将刘鄩、江南第一将李神福、吴越首将顾全武,包括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等等,虽然善于用兵,但单打独斗技不如人,故都未入选其中。但猛将的匹夫之勇终究难敌军事统帅的大智大勇,因此李克用困李存孝于邢州,擒之;王彦章中都被俘;庞师古败亡清口等等,不一而足。

  ;


  (https://www.bxwxbar.com/book/50269/3148919.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