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汉末之逐鹿天下 > 第十八章 离开前的准备

第十八章 离开前的准备


  人生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舞台。当人们渴望走向更大的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时,常常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达成意愿。

  然而,当把希望寄托于他人时,尽管自己做出了很大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却往往不尽人意,与自己最初的设想常常大相径庭。

  光合四年十二月上旬,郭胜再一次来到了灵州,向秦熠宣读了汉灵帝的圣旨。赐封秦熠为骠骑将军、领幽州刺史,希望秦熠能够早日赶往幽州赴任。

  秦熠接过圣旨以后,说不出是无奈还是愤怒。他为了得到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郭胜给汉灵帝带去了超出原价格两成的金钱,没想到汉灵帝竟让他前往幽州!

  由于近几年鲜卑屡次入侵幽州,幽州的百姓很多人都已逃离了家园。土地荒芜、满目疮痍,说是大汉最为贫困的一个州,也丝毫不过。

  郭胜看到秦熠对这个任命十分失望,也觉得有些对不住秦熠。毕竟,他从秦熠这里得到了巨大的好处,也知道秦熠想要去什么地方,但这一切却都不是他所能决定。

  十天前,当汉灵帝看到郭胜带来这么大的一笔金钱后,心中十分兴奋。这是他开办官吏交易所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收入,而且,比原价位还足足多出了两成。

  郭胜看到汉灵帝心情大好,借机询问对秦熠如何安排。汉灵帝稍微思索了一下,道:“就赐封秦子昱为镇北将军、领幽州刺史”!

  郭胜听后,顿时有些吃惊,道:“什么?幽、幽州刺史!秦子昱这次出的金钱,已经超出了原价的两成!他的想法,是希望前往荆州、或者是扬州、青州这些地方任职,不知陛下为何让他前往幽州”?

  汉灵帝道:“之所以让秦子昱前往幽州,是因为刘伯安戍守边关不力,致使鲜卑人越来越猖獗。而秦子昱仅凭乡民相助,就击退了鲜卑数万大军,有他在幽州驻守,谅鲜卑人今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看在秦子昱出了这么多的金钱,又为我大汉立下大功的份上,就把他的军职再调高一些,赐封为骠骑将军吧。只是,这样一来好像还亏了一些。算了,我也不计较了,谁让他立了这么大的功呢”!

  汉灵帝之所以让秦熠前往幽州任职而不是前往他处,就是考虑到幽州屡遭兵祸,以至于饥民遍野、田地荒芜,根本就卖不了什么好价钱,所以趁此机会赶紧出手。

  而荆州、扬州这些地方就不同了,虽然遭受了一些天灾,但土地肥沃,生存环境也比幽州好出不少,今后,他可以卖出一个更好的价钱。

  至于册封秦熠为骠骑将军,听起来位比三公,好像拥有很大的权势,但他不会发给秦熠任何俸禄,不过是一个空的头衔而已。

  郭胜跟随汉灵帝已久,自然了解他的想法。虽然他也很想为秦熠争取到一个好的地方,但皇帝就是皇帝,既然他已经做出了决定,郭胜只能服从!

  郭胜看到秦熠有些失望,安慰道:“将军,事已至此,还希望将军看开一些先赶往幽州赴任,日后若有机会,我再为将军争取一个更好的地方”。

  秦熠虽有不满,但他也知道,这件事并不是郭胜所能掌控。于是笑道:“常侍大人多虑了,我知道大人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尽了全力,若没有大人的进言,或许我还得不到这么高的将军之职,熠在此对大人深表感谢”。

  言毕,走到自己的房间,又取出了五十金交予了郭胜。郭胜见秦熠非但没有埋怨自己,反而又送给了他五十金,心中微微有些愧疚。他把将军金印交予秦熠之后,就辞别秦熠返回了洛阳。

  郭胜走后,秦熠马上把徐晃、颜良、文丑三人找来,商量前往幽州事宜。颜良、文丑在郭胜上一次离开灵州的第二天,就来到了兵营村。

  秦熠率领灵州乡民击退鲜卑数万大军的壮举,整个大汉已是人尽皆知,颜良、文丑也不例外。所以,他们经过一番商议,就将全家迁往了灵州。

  秦熠看到他们到来,自然十分高兴。自从高雯去世、高顺和母亲离开兵营村以后,秦熠对亲情更加珍惜,也渴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帮助,颜良、文丑的到来无异雪中送炭!

  未几,徐晃等人就来到了秦熠设在兵营村外的营帐。秦熠对他们说明了汉灵帝对自己的赐封之后,徐晃等人既是吃惊、又是兴奋。他们没有想到,秦熠竟然被汉灵帝赐封为骠骑将军、幽州刺史!

  秦熠对他们三人没有丝毫隐瞒,把自己买官的事又对他们叙说了一遍。徐晃三人听了以后,都很是为秦熠不平,秦熠花了这么多的金钱,却被汉灵帝安排在了最为贫困和动荡的幽州。

  秦熠道:“各位兄长,现在事已至此,我们也只能面对现实。我找你们来,是想和你们商议一下,咱们如何前往幽州”。

  颜良道:“既然已经如此,那我们只能接受现实。三弟,现在幽州十分混乱,而且有很多百姓都已离开了自己的家园,田地也大量荒芜。

  所以,我们此番前去,不但要把我们训练的这些军士全部带走,还要想办法说服一些百姓跟随我们前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徐晃道:“文恒兄所言极是,只有地盘没有百姓,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我赞成文恒兄的提议”。

  文丑道:“大哥的提议虽然很好,但这里的乡民会不会舍得离开自己的家园,而跟随我们前往幽州呢?如果他们不愿意跟随我们前往,总不能强迫他们吧”。

  秦熠道:“二哥说得不错,我们当然不能强迫他们,而且,此地大量乡民跟随我们前往幽州,也必然会让灵州县令周全产生不满。

  太守皇甫大人对我恩重如山,如果不是他上表朝廷,我也不会有今日的封赏,因此,我也不想让他为难。至于幽州人口不足的问题,我认为,如今各地都有大量的流民,只要我们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他们一定乐意前往

  另外,我们帐下军士的家眷,若是愿意跟随前往,我们可以全部收留,毕竟人数不是太多,对周全和皇甫大人也好交待”。

  徐晃道:“此地距幽州有上千里之遥,如果要招募路上的流民,必须提前购置很多的粮食。否则,我们根本无法应对大量的物资消耗”。

  颜良道:“公明所言甚是,另外,还必须安排人手保护这些粮草,如果在路上被饥寒交迫的流民抢走了粮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前功尽弃”。

  ……

  秦熠看着颜良、徐晃、文丑三人仔细的分析着前往幽州的各种事项,内心暗自感慨。他想起了后世流传甚广的一句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或许他们三人的智谋全部加在一起,也比不上诸葛亮的高瞻远瞩。但他们群策群力,还是把途中所遭遇的各种可能都提前做出了预判,并想出了应对之策,他们的这些表现令秦熠欣慰不已。

  经过一番仔细的分析与讨论,最终定下了前往幽州的方案。

  其一,秦熠率领秦虎、陆昶及五百名骑兵,先行赶往幽州,与刘虞进行交接,并做好一切入驻的准备工作。

  其二,由徐晃负责前往附近各地购买粮食,以备路上之用。

  其三,对军士们说明前往幽州的原因,如果家眷愿意同行,到了幽州一定会得到良好的待遇。若是家眷不愿意跟随,军士本人也可以考虑去、留的问题,绝不会让他们为难。

  其四,全部安排好之后,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兵营村集合,然后统一前往幽州。途中,由颜良、文丑、徐晃率领三百骑兵及两千名步卒沿途保护。

  ……

  做出了这些决定以后,几人马上开始分头行动。消息传出之后,那些军士的家眷大部分都愿意跟随秦熠前往幽州。因为他们相信,秦熠绝不会亏待他们,也相信自身的安全会有很大的保障。

  秦熠这次击退鲜卑的骑兵,已经博得了乡民们的爱戴。他们认为,如果没有秦熠,此次鲜卑的入侵,必然会令他们遭遇一场浩劫。

  秦熠率领乡民就能击退鲜卑数万大军,如今,他已是朝廷册封的骠骑将军、幽州刺史,其手下一定会有更强的军队,自然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保护。

  一些留恋故土的军士家眷,虽然不愿前往,但这些军士却无一人退出,他们希望跟随秦熠建立一番功业,功成之时,可以光宗耀祖。

  秦熠见一切都进行的井井有条,决定按照计划先行赶往幽州。在离开之前,他又赶往高陵向皇甫嵩辞别。皇甫嵩得知汉灵帝对秦熠的封赏之后很是高兴,对秦熠又进行了一番鼓励和叮嘱,秦熠连连表示感谢。

  就在他将要启程的前一天,徐晃突然找到秦熠,道:“我们此番全部赶往幽州,鲜卑的首领、连和,怎么处理”?

  秦熠听后这才想起还有连和一事。他回到兵营村以后,因为发生了一些变故,令他沉溺在了自己的情感之中。再加上接待郭胜,等候册封之事,连和竟然被他全部抛在了脑后。

  只是,乌纥提离开灵州已近三个月,为何迟迟不把连和的儿子送来,难道其间发生了某种变故?

  ;


  (https://www.bxwxbar.com/book/49584/3361509.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