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大明之朔风疾 > 第81节 和议

第81节 和议


  鄂尔泰、李富贵吵了一会儿,见没人理他们也不吵了,李榆这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李槐由于身份特殊,继续留守得胜堡已经不可能了,现在只有他能出面和明国打交道,所以他要亲自去得胜堡住一段时间,是否撤出得胜堡只能见机行事了,但也不能白白便宜明国,必须让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至于改善与察哈尔的关系,李瑜认为这个根本不用考虑,蛮汉山与明国或者察哈尔任何一个作对都是死路一条,仇恨就放到一边吧,现在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李榆还没来得及动身去得胜堡,却得到一个意外消息——察哈尔汗派特使来看望巫浪哈公主了,李富贵喜笑颜开,这是察哈尔汗逼急了,打着看妹妹的幌子来向我们示好了,那我们也不能浪费机会,就和他们好好谈谈。洪巴图鲁大帐立即把和察哈尔特使谈判作为了头号大事,李榆也只好推迟去得胜堡,专门迎接这位特使,还指派李富贵主持接待和谈判。

  察哈尔特使的到来,最高兴的是巫浪哈,她简直有一种娘家来人的感觉,一步不离地挤在李榆身边,还故意对周围的人指手画脚,努力摆出一副女主人的架势,乌兰狠狠地瞪着巫浪哈,也使劲地往李榆旁边凑,李榆则一脸尴尬地被她俩夹在中间。

  使者是个二十七八岁的浓眉大眼的年轻人,让李榆奇怪的是这人身穿蒙古长袍,头上却梳着汉人的发髻,而且一脸的文弱,看上去更像个汉人书生,巫浪哈主动上来介绍:“这位是我汗兄大帐的书记官云荣,他是归化我们察哈尔的汉人之后,读过不少书,是大帐最有学问的人,云荣,你还不赶快拜见我家洪巴图鲁。”

  云荣用汉人礼节向李榆拱手躬身施礼,然后微笑着对李榆说道:“我们大汗经常提到你,但绝不会想到洪巴图鲁如此年轻,公主殿下说的没错,洪巴图鲁的确是少年英俊、年轻有为啊!我想我们大汗如果见到你,也一定会喜欢你。”

  “你们大汗见到我,恐怕更想杀了我吧!”李榆同样用汉礼回拜云荣后,也微笑着回答。

  “那你可就想错了,我们大汗对不听话的台吉、诺颜们毫不留情,但对平民出身的英雄却非常赞赏,大汗还吩咐我可以称你为李榆恰。”云荣立刻说道,“恰”是察哈尔人对贵人们的称呼,察哈尔汗允许称李榆为李榆恰,足见他对李榆的欣赏。

  巫浪哈更得意了,死了个贵英恰,又来个李榆恰,她的还是有好日子过,这次察哈尔汗主动派使者来访,她是始作俑者,当然背后还有李富贵这个推手,巫浪哈到蛮汉山屁股刚坐热,就派人给察哈尔汗去信,声称自己没有辜负汗兄的期望,蛮汉山已经被她降服了,而且是不费一刀一剑就让那个洪巴图鲁拜倒在她的脚下,然后就把李榆大肆吹捧了一番,说李榆是草原上少有的青年才俊,汗兄得此人将如虎添翼,建议汗兄与此人联姻,她本人为了察哈尔的未来,愿意强忍着失去贵英恰的痛苦而舍身改嫁。察哈尔汗看到信后,一眼就看穿他妹妹的心思,巫浪哈从来都是精打细算不肯吃亏,她一定是看到有便宜可占才会改嫁,不过能与蛮汉山改善关系也是他急切需要的,如果巫浪哈挤进蛮汉山,那点人口对他算不了什么。

  实际上,察哈尔各部面临的形势比蛮汉山更严峻,察哈尔汗再一次被明国欺骗,那个叫李柄的明国官员说好的回老家就给钱的约定不算数了,明国反而加强了对他的封锁。另外两个死对头也开始动作了,土默特的博硕可图汗、鄂尔多斯的额麟臣济农、喀喇沁的白言台吉贼心不死,纠结蒙古右翼各部残余在黄河以西集结,正在做大军过河的准备,而从西辽河传来的消息更可怕,金国那个天聪汗正在号令归附金国的蒙古各部集结,准备对他的西辽河老巢做最后的扫荡,察哈尔各部已经无路可退了,唯一的出路就是迅速消灭蒙古右翼势力,然后设法在漠南草原上站住脚,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先处理近在眼前的蛮汉山。

  在这个问题上,察哈尔重臣们发生分歧,桑哈尔寨济农主张招抚蛮汉山,以稳定后方,噶尔马济农和衮楚克等人则主张迅速消灭蛮汉山的势力,以免除后患,但随着形势的恶化,土巴济农也站到桑哈尔寨的一边,他俩的意见很明确,蛮汉山虽穷但不弱,我们与他们相争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等察哈尔伤痕累累地战胜蛮汉山之后,明国、金国还有蒙古右翼就会趁机扑上来把我们撕碎,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和蛮汉山谈谈,蛮汉山那帮人说到底就是土默特川一帮没名号的穷鬼,明国朝廷认为他们是鞑靼,蒙古右翼首领们认为他们是贱民,谁都不会信任他们,他们的日子也绝对不好过,说不定他们也正等着大汗招抚他们呢。

  察哈尔汗倾向于土巴和桑哈尔寨的意见,他虽然吃过蛮汉山几次苦头,但却对蛮汉山没多少反感,相反更多的是欣赏,他看这些平民出身的草莽就是比蒙古的贵人顺眼,巫浪哈的来信正好给了他与蛮汉山接触的机会,于是就派出他最信任的书记官云荣出使蛮汉山。

  云荣此次出使的任务主要是改善双方的关系,能否招抚就看双方讨价还价了,察哈尔汗不相信巫浪哈的话,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吹牛说人家拜倒在她脚下,鬼才会相信,当然李榆能要他这个守寡的妹妹也求之不得,所以察哈尔汗给云荣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把巫浪哈塞给李榆,不过云荣感到这不好办,李富贵介绍到博硕可图汗的公主乌兰时,云荣敏感地意识到李榆和乌兰才是一对,巫浪哈是第三者插足,巫浪哈虽然还有些姿色,但与年轻貌美的乌兰一比,差距就太明显了,巫浪哈根本就是自作多情。

  李榆和云荣寒暄几句又上了路,离开饮马河边直奔蛮汉山大营而去,李富贵似乎对这个云荣非常有好感,一路上都陪着说笑,鄂尔泰、那木儿不一会儿也加入进来——这地方难道见到一个读书人,这四个同类很快就熟了,云荣也很兴奋,他跟那帮察哈尔贵人们几乎找不到话说,到这儿却有人跟他指天说地、高谈阔论,他简直有了种找到家的感觉,四个人说说笑笑,李榆和赵吉反而被晾到一边,赵吉抱怨说,这四个家伙说的他都听不懂,把他卖了都不知道。

  “你们这里还种地呀?”云荣吹够了诗书文章,看到已经结了穗的庄稼大为惊奇。

  “不种地我们吃什么?再过些日子我们就可以收粮食了,”李富贵歪着脑袋打趣地说道,“不过,河洲可别打我们的主意,收这点粮食还不够我们吃呢。”

  “河洲兄,你们不种地吗?那你们吃什么?”那木儿问道。

  “察哈尔人不会种地,有什么吃什么,不瞒你们几位,今年开春我们饿死不少人,这回入关也是被逼急了。”云荣摇着头回答

  鄂尔泰哼了一声说道:“河州老弟,你们察哈尔人就会打仗抢劫,这样下去迟早要垮的,你们大汗得教察哈尔人学会过日子。”

  “我们大汗当然明白,可台吉、贵人们各自死抓着自己的部落不放,谁会听他的,大汗也难啊!你们这里都听李榆恰的吗?”

  “我们这里听大家的,我们的汉民兄有事都找大家商量,我们没有台吉、贵人,也没有部众、奴隶,实行的是计丁编户,谁有本事谁当官,谁说的对就按谁的办,我们最缺读书人,河洲兄,你要是不想跟察哈尔人干了,就到我们这边来吧。”心直口快的那木儿马上鼓动云荣跳槽。

  云荣苦笑着摇摇头,李富贵紧忙打圆场:“河洲大才,到哪儿都有用武之地。”

  一行人到了大帐,李榆一挥手,闲杂人等立刻退下,莫日格、孟克亲自在大帐外充当侍卫,巫浪哈也很不甘心地被劝走了,她一走乌兰立马就走,帐内就剩下李榆和四位洪巴图鲁大帐官员,云荣向李榆再次行礼说道:“李榆恰,我们大汗……”

  “不要称我李榆恰,我没有当贵人的命,你可以称我李榆或者李汉民,我也称你为河洲兄,这样好说话,”李榆打断云荣的话,直截了当说道:“河洲兄,察哈尔汗派你来有什么话要给我们说?”

  “那我也称你汉民吧,大汗说蒙古各部四分五裂、各行其是导致蒙古长期积贫积弱,处处受他人欺辱,需要有识之士振作奋起,帮助他统一蒙古重振雄风,只要是英雄俊才,不论部族、贵贱一律重用,大汗对你非常器重,希望你到他的麾下效力,你的名号、部众不用担心,大汗自会从优相待,公主带来的人口也可以归你。”

  “这是想招抚我吧,可我没兴趣当官,也没兴趣帮他统一蒙古,我只想让我周围的人好好活下去,我们自己的路自己走,察哈尔汗如果不想和我们打仗,就把我们的土地、草场还给我们,你们的人口你都可以带走。”李榆毫不犹豫地回答。

  云荣一脸的尴尬,老实说察哈尔汗也不想养活巫浪哈的人,但李榆一张口就把话说死了,再往下就不好谈了,李富贵狠狠瞪了李榆一眼,李榆马上老实地闭上了嘴。

  “河洲,我们这里的情况你应该清楚,你们察哈尔人做得太过分了,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蛮汉山的人无不切骨痛恨,但我们还是以德报怨,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四千多察哈尔人,你们大汗是全蒙古的大汗,我们当然应该尊奉,那大汗也应该为这些失去家园的人做些什么,否则你能指望他们心甘情愿地向大汗臣服吗?”李富贵接过李榆的话继续说道。

  云荣哑口无言,察哈尔人做的坏事太多了,他都看在眼无法否认,他想了一会儿说道:“大汗为人仁厚,很多事都是那帮台吉和贵人们下令干的,大汗也无能为力。”

  看到众人都在冷笑,云荣又改口问道:“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你们总不会想一直打下去?”

  “很简单,我们可以尊奉大汗,也可以接受大汗的赐号,但大汗也要尊重我们,我们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大汗不能干涉,我们原有的土地、草场要允许我们继续耕种、放牧,我们可以放下仇恨与察哈尔人像兄弟一样相处,双方再不开战。”鄂尔泰说道。

  “这与那些割据一方的右翼各部有什么两样,说到仇恨,你们勾结明国打我们,这笔帐怎么算?以后你们还想一边打着我们的旗号,一边和明国勾勾搭搭吗?还有,乌兰公主是博硕可图汗的女儿,她为什么在这里,你们与蒙古右翼也有往来嘛?别想脚踏两只船,我察哈尔有十万之众难道还听你们摆布?”云荣冷冷地说。

  “你们真无耻,霸占了土默特川,害得乌兰公主无家可归,还好意思问她为什么在这里,你们大汗难道连她也不放过吗?谁敢碰她一下我就杀了谁。”李榆立即大怒,但那木儿比他还快,指着云荣的鼻子就叫起来。

  李榆哼了一声道:“这儿就是乌兰的家,她不会离开这里,你们要是打她的主意,那我们就接着打吧!”

  “你们大汗不也是跟明国勾勾搭搭吗?在草原上生存必须和明国互通有无,你们大汗肯定明白这个道理,那为什么干涉我们与明国的往来。”鄂尔泰看云荣不说话了,又继续反驳道。

  “我们不想打,但你们想打那我们奉陪到底,我们的人比你们少,但我们的兵绝对比你们强,你们打算死多少青壮在这里?两万还是三万?”赵吉冷笑着说道。

  “你们还是想打!那我们还谈什么,你们把人口还给我,我带他们走,我们在战场上见。”云荣真的生气了。

  “可以,不过你得问他们愿不愿意,他们要不愿意,那我也没办法。”李富贵笑呵呵地回答,他心里很清楚那帮察哈尔人大锅饭正吃得津津有味,肯定不想回去挨饿。

  云荣愤怒了,立即与李富贵争吵起来,鄂尔泰马上充当了和事老的角色:“今天河洲老弟有点累了,大家不谈了,让河洲老弟早点吃饭休息,明天再接着谈。”

  “河洲兄,我马上要到得胜堡去,就不陪你了,你跟其他几位谈成什么样我都认,”李榆决定不在这里当摆设了,拱手向云荣告辞,走了几步又回头说道,“河洲兄,我们两家仇怨已深,你们大汗必须拿出行动让我们互相信任,否则我们不可能向他臣服。”

  李榆一走,赵吉也趁机告辞,云荣不依不饶地指着李富贵、鄂尔泰喊道:“汉民居然还到明国的得胜堡去,你们老实说你们与明国究竟是什么关系,你们是不是还想算计我们?”

  “我们也没打算瞒你,汉民是我们的洪巴图鲁,也是明军的都司,得胜堡目前也在我们的控制之下,这算不了什么,土默特的台吉、诺颜们受封明国官职的多得是,听说你们大汗也闹着要当明国的顺义王,有这回事吧?”

  鄂尔泰拍着云荣的肩膀一脸得意地说道:“你们羡慕了吧,汉民挂个明国的官衔,我们就有马市可以做生意,所以我们过得比你们好,回去好好想想你们该怎么办吧。”

  云荣不吭气了,那木儿又凑上来献殷勤:“河洲兄,你晚上没事的话就到我们的学堂授课吧,你学问好,大家一定喜欢听你的课。”

  “你们这地方还办学堂?”云荣惊讶地问道。

  “不办不行啊!我们这里识字的人少,有学问的人更少,洪巴图鲁大帐要求所有官吏都必须能认字写信,而且要明事理懂营生,笃行兄、念丰兄和我都得授课,笃行兄讲授辽、金、元史和阿勒坦汗的律法,念丰兄和在得胜堡的玉山兄讲授汉人的经史和农工之法,我讲诗赋和畜牧之法,有时汉民和老赵也要到学堂传授练兵征战之法,各千户所、百户所的官吏只要没事的都要来听课,你这么大的学问,一定要给我们讲授道理。”

  云荣立刻来了兴趣,这种待遇可是从没有遇到过,在察哈尔人那里别说授课了,想找个人谈论学问都没机会,他郑重地想了一会儿说道:“好吧,我就讲讲《孟子》吧。”

  李富贵急忙插了一句:“河洲,你别听他吹牛,我们这里粗人多,哪里听得懂大学问,我们授课差不多都是在讲《三国》、《水浒》,间或讲些学问,这帮人听了故事能认几个字懂些道理就不错了,你给他们讲圣人之学纯粹对牛弹琴。”

  “那也不错,我就给他们讲讲一只猴子的故事。”云荣显然不想放弃卖弄学问的机会。

  以后几天里,云荣每天晚上在学堂给蛮汉山的官吏授课,白天与李富贵、鄂尔泰和那木儿扯皮,赵吉开始还露面,后来也不来了——他一个马贼出身的人,和这帮文人坐在一块就不自在。

  ;


  (https://www.bxwxbar.com/book/45739/2681638.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